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儒家奉行“君为臣纲”,臣子万事以君为尊,即使劝谏也会采取温柔敦厚的原则。其实不然,孔子提出“勿欺也,而犯之”的事君之道,臣子在君主犯错时应该正面谏言,由此可知儒家是提倡直谏的。这种直谏传统在历代忠臣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历史中记载的里革、汲黯等人无不受到儒家忠谏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略论西周时期的礼仪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周是中国奴隶社会礼制建设的顶峰,又为封建社会礼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礼仪制度史上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周礼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甚大,是中国成为“礼仪之邦”的重要原因之一。西周之所以能在礼制建设上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与其高效率的礼仪教育制度密不可分。西周的礼仪教育早在灭商之前就开始了,灭商后又进一步系统化、制度化,其形式主要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种。其特点主要有:王室高度重视,从娃娃抓起,家庭、学校与全社会共同参与,重视情景教育与实践教育等。其中不少做法对当今的青少年教育仍有重要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学界对西周时期礼乐的实行及其效果有两种观点 :一是认为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的礼乐盛世 ;一是认为有关西周时期实行礼乐制度的史料非常稀缺 ,应把这段历史存疑。本文从大量的文献、考古和金文资料中探寻出许多有关周代实行礼乐的记载 ,认为孔子和太史公所赞叹的西周礼乐盛世是存在的。西周时期礼乐的制度化起到了协调各种社会关系 ,巩固统治 ,安定社会的效用。  相似文献   

4.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有《芮良夫毖》篇,内容为周厉王大夫芮良夫告诫同僚之语,文辞、篇幅约略与两篇《诗经·大雅》相当.《〈芮良夫毖〉与文献相类文句分析及补释》一文根据《芮良夫毖》用韵情况将试为该篇分章,并与《诗经》、《尚书》、《左传》等传世文献中相类文句对照,据此对该篇的训诂和文字考释在整理报告的基础上做出修订与补充.  相似文献   

5.
在整个西周时代,江淮分水岭以北的地区都属于宗周文化的分布范围,江淮东部偏北部分属于淮夷文化区。西周早中期,江淮南部和江淮东部偏南部分以宗周文化因素为主,而后者又具有较多的夷人文化因素,这可能与文献记载中的邗国相关。西周晚期,整个江淮南部和江淮东部偏南部分的文化面貌趋同,这可能与江南吴文化势力的扩张有关。江淮西部长江流域区在西周早期属于当地文化的延续,西周中晚期则属于南淮夷文化区。  相似文献   

6.
西周人们继承和发展了以往的记时方式,能够利用年份、四季和月相来表达自然时序。人们创造和享受为自己服务的岁时文化的同时,又服从于特定的时间规范,使得社会自身的运作完全在顺时意识支配下进行。客观时间内化为主观时间,具有了更多的伸缩性。  相似文献   

7.
周人提出"以德配天"说来论证其政权的合法性,从而赋予"天"以伦理品格和理性色彩."天"观念的这一变革决定了西周的立法与司法样式,深入到中国人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中国传统法律的发展亦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陕西是西周王朝的发祥地和周化的摇篮。西周时期陕西手工业的发展水平代表了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水平。依据考古发掘和献记载,互为印证,详细论述了西周时期陕西在青铜业、陶瓷业、玉器业、制骨丝、丝绸业等方面的成就,再现了陕西旧日的辉煌,激励现代人发扬古人遗风,再创历史新辉煌。  相似文献   

9.
简论西周时期“阴阳”、“五行”在国家政治领域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行”最早见于《尚书》的《甘誓》和《洪范》篇。《洪范》篇中的“五行”是被当做治理国家的根本法则提到的,可以说至迟在西周时期,五行观念已被运用于国家政治领域。阴阳观念在西周中末期与时令、自然灾害相联系,开始臧否王政,预测王朝命运,与后来的阴阳五行思想体系比较接近。阴阳、五行分别在物质生产、礼仪制度、灾异应对、社会思想等方面影响西周国家政治。  相似文献   

10.
[提要]记载西周初年史事的《何尊铭文》和《尚书?周书?梓材》,是见诸文字记载的最早出现“中国”一词的历史文献。文中所说的“中国”,并非仅仅指称天下中心的洛阳地区,还具有指称地理学意义上的京师和政治学意义上的国家政权的意思,是一个具有多重涵义的概念。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中国”,还没有用来指称华夏和华夏文化的意思,它既不是一个仅仅指称华夏族的种族概念,也不是一个指称华夏文化的文化概念。西周初年最早见诸文字记载的“中国”,是在社会上早已流传有“中国”观念的基础上用文字记录下来的。实际上,“中国”观念的产生,应该在西周初年以前。一些考古学者根据“中”和“地中”(地之中心)等观念的出现,或认为最早的“中国”出现于陶寺文化时期,或认为出现于庙底沟文化时期,或认为出现于二里头文化时期,等等。文章认为,借助文献对“中国”的追述,将“中国”观念最早出现的时间确定在夏王朝建立时期,应该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相似文献   

11.
论周公在维护西周政权中的重大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公是文王姬昌的第四个儿子,自小聪明好学,成年后以笃厚仁孝、多才多艺著称,从父王处理政务或征战,才干过人.武王继位后,他任辅佐大臣,在灭殷建周中立下汗马功劳.武王崩,成王年少,局势不稳.周公临危受命,摄政称王,维护和巩固周王朝统一政权.他在大功告成后,又还政于成王,成为流芳百代的社稷大臣.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萌芽于先秦 ,尤其是西周的监察制度为中国封建监察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依据。监察立法的尝试、专职监察官员的设置、监察的措施与方式、监察官员的法律惩治功能等构成了西周监察制度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殷周之际的政治、文化与思想存在着剧烈的变化,这是历史不断发展进化的结果.就思想而言,西周所宣扬的德不仅是当时的主流思想,而且也是一种价值本体.天与德的合一,既是周人对自身行为方式的价值判断,也是对统治秩序的理性诉求.当然,这种精神需要一定的形式渗透到政治生活和日常生活之中.因而德教作为精神的实现形式,就成为统治者亟须解决的问题.西周德教尤为简捷的形式便是话语和言辞,其次是祭祀、礼乐、刑罚等规范形式,而其落脚点在于敬德保民,以便维护自身的统治.这表明,周人思想中已有人的发现与觉醒,对先秦儒家思想乃至中国古代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两周时期在中国社会发展史上占有极为特殊的地位,对中华民族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和演变具有深远的影响,对后世民风民俗的形成也具有显著的作用。本文扼要地论述这一时期中国民间流行的色彩习俗。  相似文献   

15.
西周纪年考     
针对现有文献有关西周纪年的一些不确切的记载,本文对厉王—幽王及武王—夷王两个时期的纪年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周原甲骨、西周金文和《诗经》的趋向动词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穷尽性的分析统计。周原甲骨和西周金文中的趋向动词与《诗经》趋向动词的主要语法功能是相同的,当时民族共同语已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同时,《诗经》趋向动词的语法功能明显比周原甲骨和西周金文趋向动词更为丰富且灵活。《诗经》语言反映的是周代民族共同语,其深受商民族语言的影响,而周原甲骨文和西周金文则是周民族语言的典型代表。西周趋向动词可与其它动词构成连动式,能带宾语,但不带宾语的情况更为常见。趋向连动式仍以趋向动词位于其它动词之前为主,位于其它动词之后的仅一见。  相似文献   

17.
周宣王中兴,外临同犬戎、西戎、淮夷、荆楚等民族激烈的民族冲突,内有诸侯势力膨胀,阶层矛盾依然紧张之患。对此,宣王在采取硬性控制的同时,亦采用和诸侯、睦万民、内赏功勋、外建诸侯等手段进行软性控制,巩固社会秩序。周宣王为应对复杂的社会冲突而进行的社会控制,对于周宣王时期以及整个西周内外社会政策的改变有直接的影响,并对春秋战国的社会整合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西周年历谱》是董作宾先生研究古代历法的又一部力作,影响较大。但书中月首干支印刷、脱文、衍文或推算错误有60多处,为便于读者更好地使用该书,现详加校勘。  相似文献   

19.
周公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通过制礼作乐,建立起一套以礼乐为核心的完整统治制度。周公构建的制度中影响重大的有宗法制、分封制、嫡长子继承制、法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