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比较,不难发现外国法在性质上是由本国法赋予其效力的特殊法律,而在证明方式上类似于一般事实。外国法查明义务由法院和当事人共同承担,法院依职权查明外国法是代替当事人履行举证责任。立法不应该对外国法查明制度途径作过多限制,外国法可以通过包括专家证言在内的多种方式证明。在外国法不能证明时,应考虑适用与案件有最密切联系的其他国家法律,无须一概转而适用法院地法。 相似文献
2.
董君勇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10,11(1)
外国法查明是国际私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对我国法院在司法实践中涉及外国法查明的做了规定,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立法的空白并构建了一套较为可行的方法,但实践中仍存在着许多值得探讨和完善的问题:通过冲突规范引向外国法时,查明外国法是法院的职责,还是当事人的义务;当事人证明外国法的证据方式,专家的范围、专家意见的效力如何.这些问题都需要立法和实践予以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3.
外国法查明制度以对外国法性质的认定为基础,外国法性质历来存在事实说和法律说,事实说不利于查明外国法。应立足于国际私法体系的根基,重新认识外国法查明的难度,确立外国法法律说、外国法是一种不同于中国法律的观点,以完善我国有关外国法查明制度。 相似文献
4.
美国法院查明外国法之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政欣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4):78-82,87
本文以当代美国立法与司法实践为基础,较为系统地探讨了美国法院查明外国法的若干问题。文章从外国法的性质在美国已从"事实"转变为"法律"的基本命题入手,着重研究了美国法院查明外国法的途径、程序及适用外国法错误的救济方式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文章做出总结,同时对我国国际私法教材的相关内容进行评论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葛淼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2(6):91-98
冲突正义和实质正义是国际法理论的传统命题,冲突正义解决了选择最合适的外国法的问题,但是如何查找和适用外国法,却无法从冲突正义的框架和逻辑中寻求解决。内国法官对于查明外国法的消极和被动,是外国法查明问题的困境。对内国法官直接适用内国法的否定依据主要来自于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忽视。但问题在于,当事人意思自治是司法正义的一方面,公正的裁判结论是最终性的。实质正义优先正在成为国际私法理论的趋势,全球化推动了国际民商事法律共同理论的形成,这一意义上,内国法官由于时效和成本的考虑,选择适用内国法,只要最终的裁判结论是合于司法正义的,就不应受到责难。但是外国法查明仍然是国际私法最为重要的任务,因此采用内国法官裁量适用外国法为主、立法限制适用内国法为辅的规制范式,可能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6.
7.
李研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8(3):70-72
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加深了各国间的经贸往来,同时也导致了各国法院审理涉外民商事案件的增加.当一国法院根据内国的冲突规范去适用外国法时首先就要对该外国法进行查明.英国与法国分属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拥有不同的法律传统,在外国法查明的问题上存在极大的差异,但同时也有一些共同点.我国在外国法查明的立法方面有较大缺陷,应借鉴这两个国家在立法和司法方面的合理成分,结合中国的实际,进一步完善我国涉外民商事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8.
9.
张正怡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2):119-124
外国法查明制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中得到体现,并且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创新,同时外国法查明制度可能在该法运行的过程中遇到一系列的挑战。通过分析中国国际私法规范中的外国法查明制度的利弊得失,从法律适用的视角评论了外国法查明制度的相关规范。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的外国法查明制度进行了反思后发现,在外国法查明的对象、制度内涵、司法实践、学理探索等方面仍然存在问题,为该制度的改进和发展进行合理定位。 相似文献
10.
11.
刘萍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9(4):511-516
目前,我国的域外法查明制度过于原则、简单,亟待重构。在重构中,我国应采用域外法“特殊法律说”;对域外法的查明应分三个阶段进行,不同阶段责任主体不同;法院和当事人可通过多种途径查明域外法;对查明的域外法应经确认程序予以认定;在域外法查明的第三阶段,法官尽到勤勉义务仍不能查明时,即可认定为域外法不能查明;域外法不能查明的,可适用同本应适用的外国法相类似的法或直接适用中国法或适用一般法理。 相似文献
12.
论外国刑法中的原因自由行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于改之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2):109-114
原因自由行为是指故意或过失使自己置于无责任能力状态,然后在无责任能力状态下导致构成要件的实现。原因自由行为是否具有可罚性?学者们依据不同的理论根据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但无论哪种学说似乎都有其缺点。目前大陆法系国家一般都承认其可罚性,但具体采取的立法例却有不同。尽管有上述国家的立法,但原因自由行为诸多理论上的问题仍未解决,如处罚对象、主体范围、罪过形式等。我国现行刑法未规定原因自由行为,但从法感情以及法秩序来说,应当对此种情形作出规定,以切实贯彻罪刑法定原则,至于理论上的争论可在所不问。 相似文献
13.
李炼军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3):50-53
经济法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为了克服市场失灵,而非政府失灵,严格说来,政府失灵问题决非经济法所能解决,否则会更加桎梏经济法的发展、完善进程,而不是相反。经济法确实是政府干预经济的准则,但也不能笼统地把经济法定性为“干预政府之法”。看清经济法的性质,乃是构建完善经济法治建设事半功倍之良策。 相似文献
14.
何群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0):40-43
由于中国大陆现行涉外婚姻家庭法对特定的涉外身份领域的立法空白,基于现实需要,在中国大陆运用"直接适用的法",即直接适用外国法或外法域法或司法判例,解决特定涉外身份领域的民事法律冲突,符合法的目标价值、形式价值以及国际私法的相关理论。"直接适用的法"是解决特定的涉外身份领域民事法律冲突不可缺少的补充办法。 相似文献
15.
美国对外贸易法中"贸易促进权"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践中,"贸易促进权"保证了美国总统在贸易谈判中的可信度,确保了国会在谈判前、谈判中和谈判后的核心地位,促使美国在历次重大贸易协定谈判中占据有利位置,并维护了总统和国会良好的合作关系.文章通过对"贸易促进权"法律机理、主要内容的探讨,分析了"贸易促进权"的功能和价值,讨论了"贸易促进权"的未来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6.
论适用或排除外国法制度中体现的对立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康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6-9
国际私法在数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一方面强调了适用外国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另一方面又制定了一系列限制其适用的制度,例如识别、反致、转致、间接反致、公共秩序保留、法律规避、外国法内容的查明等制度。本文在对这些制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应正确认识和理解这些制度具有的双重性,即实质上具有的对立统一的基础——主权国家的利益,当然无论是适用还是排除适用外国法都只能站在国家民族的立场上来作出选择。同时,本文还提出了处理好这一对矛盾的若干看法。 相似文献
17.
沈文莉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4(3):46-49
介绍了新<合同法>中有关受托合同的具体规定,比较分析了新<合同法>与外贸代理制的区别,并提出了运用<合同法>拓展外贸代理业务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