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交通基础设施、要素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交通基础设施对产品的运输成本、生产要素的流动成本及土地租金等空间成本的影响整合到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理论框架之中。分析显示,当农村人口所占比重较大时,改善交通基础设施能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并缩小要素在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但随着生产要素不断地向城市集聚,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对生产要素流动性的影响不再显著,当集聚到城市的生产要素增至某一临界值时,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则呈现出反向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农户家庭农地要素流动趋势及其根源比较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乡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生产要素的流动必然增强。在生产要素流动中 ,资金和劳动力要素流动常常最为引人关注 ,而农地作为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生产要素 ,因其具有不可移动的固有特性以及其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 ,所以在过去研究中对农地流动的关注相对较少。农地流动 ,一般地 ,被认为是所有者或使用者的更换。在经济相对较为落后 ,经济发展对农地依赖程度较高 ,农地常被看作是农民的命根子 ,一般地 ,这些地区农地的流动现象相对应当较少;而在经济相对较为发达 ,经济发展对农地依赖程度较低 ,土地收入在农民家庭中已退出主要收入行列 ,这些地区农地流动现象明显增强。农地流动深层次原因应当是农地要素利用比较效率。为了证明上述判断 ,本文以固定跟踪观察的农户资料为基础 ,以内地山西和沿海浙江为对象 ,对1986~2000年两地农户间农地要素流动行为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3.
徐奥 《决策探索》2014,(8):39-40
城镇化是指伴随着经济增长,由产业结构非农化而引发的生产要素由农村向城市流动和集中,在城市体系不断升级的同时,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农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逐渐与城市接轨、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小城镇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是农村改革深化的客观要求,又是小城镇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管理好小城镇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是小城镇管理模式中的重要方面。本文从小城镇劳动力流动网络的形成、存在的必然性和特点入手,分析影响该网络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赵俊臣 《决策》2014,(4):36-38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赋予了农村农民财产抵押权,这在理论与政策上都是重大突破。但是,实践中如何把农民财产抵押权落到实处,尚需通过进一步研究、试点,把条款细化。近几年来,云南、四川、广东、山东、安徽等一些地方,已经进行了林地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落实《决定》奠定了基础。但是试点的磕磕绊绊,显示出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艰辛。  相似文献   

6.
《科学咨询》2005,(9):35-39
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长期实行的经济社会最基本的结构,其基本特征是在户籍制度的基础上,城乡发展被分割开米,实行区别对待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流动不畅通,城乡经济发展缺乏联动性;农村社会事业的投资严重不足,城乡社会发展缺乏统一性.历史和实践证明:城乡二元结构是产生"三农"问题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7.
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长期实行的经济社会最基本的结构,其基本特征是在户籍制度的基础上,城乡发展被分割开来,实行区别对待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流动不畅通,城乡经济发展缺乏联动性;农村社会事业的投资严重不足,城乡社会发展缺乏统一性。历史和实践证明:城乡二元结构是产生“三农”问题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8.
邓敏 《科学咨询》2008,(19):3-3
劳务输出本质上是生产要素的流动。我国电力发展同经济发展一样,其发展的差异性决定,电厂的劳务输出必然要以相对独立的形态出现在经济生活的舞台上。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因势利导,因时施策,加大劳务输出的力度,促其成长为发电厂多种经营一大新产业。  相似文献   

9.
一是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实施“再就业工程”。今后我们将逐步建立“范围覆盖全部职工,费用由国家、单位、个人三方合理负担,失业救济与再就业紧密结合,国家立法强制实施”的失业保险制度.同时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保障生活和扶持就业的功能,并结合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转业训练和生产自救等服务手段,并配套相应的扶持政策,促进长期失业职工的再就业。二是实施“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有序化工程”,允许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流动,但要有计划有秩序地进行。要扩展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的试点工作,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和有序流动。三是…  相似文献   

10.
1、牢固树立起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想 解决中国"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发展,破除城乡分割的发展观,在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上树立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观念,把城市和工业的振兴,把农村、农业的繁荣和农民生活的改善,放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循环中和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中加以通盘考虑.要消除城乡间生产要素难以有效流动的障碍,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形成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机制,逐步缩小城乡差别.  相似文献   

11.
陈小石 《经理人》2004,(4):47-47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全球经济正处在一个深刻变动的历史时期,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这个世界的主旋律。其显著特点是全球统一市场的范围和领域在进一步扩大,各区域经济组织之间的相互联系在进一步加强,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在进一步加速,全球分工和产业结构的新调整日趋理性与明晰。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已经来临。  相似文献   

12.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我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增多。  相似文献   

13.
开放市场的特征 开放的市场是指遵照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规则和有关条款进行资源配置,主要特征有以下几方面: 1.自由贸易.贸易自由化要求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能够在国际间自由流动.  相似文献   

14.
关于当前农村人口流动的调查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我国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与劳务输出产生的人口流动问题进行详细地分析调查,指出了当前农村人口流动所带来的一系列严重问题,同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意识,重视保护农业劳动力;推进涉农企业到农村发展战略;积极支持、鼓励大专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创业;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推进农业产业化重组。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我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增多.  相似文献   

16.
促进土地流转亟待建立健全农村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土地流转,促进农地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农村产业结构升级,是中国农村和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土地流转制度主要是为了充分发挥农村土地的生产要素功能,而不同程度地忽视甚或削弱了农地的社会保障功能。这将直接影响土地流转后农民的出路和退路.进而影响整个农村的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日前,中央审议通过了有关农民股份合作和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方案,标志着我国布局农村集体资产产权试点工作即将全面展开。试点的目标在于探索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明晰产权归属,完善各项权能,激活农村各类生产要素潜能,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集体经济运营新机制。这是农村改革一项重要顶层设计,是农村集体经济改革重大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8.
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是指环渤海区域的各种各样的商品和生产要素能够在一个更广的范围内自由流动,区域在经济上逐步形成分工合理、合作顺畅、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分工合作机制。区域经济发展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  相似文献   

19.
《领导决策信息》2009,(7):10-10
以家电下乡为代表的拉动消费刺激经济成为今年“保八”之战的重头戏。然而,据2月16日的《投资者报》报道,记者从湖南常德市鼎城区了解到.现在农村最为紧缺的不是商品.而是发展县域经济所必要的资金.农村要发展。必然要求资本的参与.因为资本是核心.资本的投入必然带来其余生产要素的参与。  相似文献   

20.
“长三角”包括以上海为龙头的16个城市,总面积8万多平方公里,人口约6000多万,到2004年该地区GDP增加值超过3亿,服务业占比39.7%,是我国服务经济发展最快、层次较高的城市组群。“长三角”服务经济一体化,主要指在“长三角”主要城市之间各种生产要素能够无障碍流动,构筑服务市场相互开放,行业结构层次互补,空间布局合理,信息资源共享,交通体系完备,技术、人力资源自由流动的协调发展的共同体,从而降低交易成本、管理成本、社会成本,提高区域内服务业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