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协同创新与创业型大学是目前我国大学发展中所面对的两大新课题,两者之间在行动主体、组织载体、组织文化、经费来源、运行方式、实现方法与价值目标等方面存在许多共性的东西,若能充分有效地把握和开发利用,将有利于降低创新与创业成本,实现合作跨越发展。二者应实现五个方面的"互动":组织的互动——推进组织功能的衔接与资源共享;文化的互动——促进协同、创新、创业的相互激荡;人才的互动——加深高层次人才的汇聚与交流;目标的互动——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经验的互动:倡导组织发展中的学习与提升。还应实现以制度创新为基础,以体制机制为突破,以互利合作为原则,以现实需求为导向的"互构",使协同创新与创业型大学在实践过程中能够相互影响,相互提升,推进大学发展、科技进步与社会受益等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2.
如何在大学教育中实现可持续性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是我国当前高等教育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构建面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大学教育生态环境,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本研究基于Living Lab创新体系,对国内外多所大学的创新生态现状与创新人才培养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构建了基于Living Lab理念的大学教育创新生态体系,并深入阐述了这一体系中的各个要素、相互关系以及基本特征;同时,结合我国当前创新型人才培养现状,提出通过课程/项目、机构、决策三个层面的创新实践,推动基于Living Lab理念的大学教育创新生态体系的全面构建。  相似文献   

3.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湾区教育、人才等要素的互融互通和协同发展,是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目标的基础性条件。找准粤港澳大湾区在教育和人才合作层面的支持条件及现存问题,明确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和人才合作机制建设过程中错位发展与优势互补相统一;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同时,积极发挥政府的引领作用;打造教育与人才合作创新与交流平台;完善教育、人才的激励措施,搭建创新知识与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有利于整合区域优势,提升湾区整体国际竞争力,促进国际一流湾区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4.
在创新范式转型和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中国还面临着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和“知识悖论”等问题。随着中央政府权力的不断下放和经济改革的持续深入,从区域层面研究如何通过产学知识协同创新促进创新生态系统建设已成为可能与必需。然而,产学合作或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理论与实践通常都忽视了“知识双向动态流动”的协同创新模式。此外,有关知识网络的研究认识到嵌入性关系对组织间合作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忽视了嵌入性关系发展的决定因素——组织的知识网络能力和知识网络所处的制度环境。因此,为促进产学创新能力协同提升、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急需研究大学知识网络能力、区域制度环境、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对知识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5.
合作学习是对大学生具有高影响力的一种教育教学实践,其能够显著提高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认知需求、跨文化效能以及富有社会责任感的领导力。基于大学课堂教学目标的视角,从知识获得、知识应用、知识创造这三种迥异的教学目标出发,探讨不同的课堂教学目标之下所适用的合作学习策略。在以知识获得为教学目标的课堂上,可以使用拼图法、相互质询法、小组学习与小组测验法;在以知识应用为教学目标的课堂上,可以使用合作辩论法与基于问题的学习法;在以知识创造为教学目标的课堂上,可以使用基于项目的学习法与计算机支持的合作学习法。  相似文献   

6.
以"双赢"为目标,构建大学、研究机构、企业知识网络是大学和企业在新的社会经济环境中求得生存和稳健、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在阐述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知识共享、网络能力、创新绩效三方面构建了产学研知识网络协同创新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这些指标体系对太原高新区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协同创新现状作了实证评估,得出太原高新区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仍需进一步探索产学研合作机制,发挥和完善知识创新网络的各项功能,推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单位,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贴娄底实际,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深化产教融合、工学结合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以娄底职业教育集团为平台,健全组织架构,探索实践"校政企行多元联动、产学研用多维驱动"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对接娄底能源产业,走出了一条"对接产业办专业、政府主导建专业、校矿合作强专业、行业指导兴专业"的全面服务娄底煤炭产业发展的煤矿开采技术特色专业建设发展之路,有效创建了董事会体制下的"公办民助能源产业学院",成为全国同类专业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娄底模式"。对接娄底农机产业,主动构建了"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院所协同、行业支持"的产学研用多维驱动的农机技术创新产学研用联盟模式。对接娄底新农村建设,有效构建了"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学院服务、项目驱动、示范带动"的综合服务的院村合作模式。校企合作办学"三大模式"的有效实施,加快推进了学院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取得了优良的人才培养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改革是以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高端应用型人才模式为主,校企协同育人的方法为辅,基于产学研合作教育来构建新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目标.本文提出以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建设为主体、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数字仪器为特色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信息技术为先导,规划科学学科方向,开展新的教育模式研究,以校企产学研基地为基础,协同创新;构建以产学研平台为基础、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校企联合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以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我国数字产业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区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现出来,大学与社区的互动机制已成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基础条件。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各个环节与进程都需要完善的大学与社区互动机制作为支持与保障。创新大学与社区互动机制应着重从完善大学与社区之间的目标、合作、管理与保障等互动机制入手。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进行研究,提出目前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对肇庆学院协同创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践进行分析,发现协同创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四个模式,即校地合作协同创新培养应用型人才、与企业合作协同创新培养应用型人才、与高水平大学及国外大学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通过国际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
为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创建区域性联盟大学势在必行。以绵阳科技城区域性联盟大学创建设想为例,通过分析创建区域性联盟大学的教育资源优势、教育政策指向以及国内外大学联盟多元化发展模式,提出创建西部城市区域性联盟大学需要发挥高校、政府与市场三方合力:从高校层面而言,要转变"等级性"思想观念,注重教育资源的"共享性"和"互惠性",以增强联盟整体实力,并主动加强与政府、市场的有机合作,充分发挥高校、政府与市场各自优势,共同助推区域性联盟大学良性发展;从政府层面而言,地方政府要落实管理主体职责,在联盟大学建设规划、经费投入、人才引进、资源配置以及政策保障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以部省、部部(委)、部市等共建模式推进区域性联盟大学发展;从市场层面而言,应充分运用供求关系规律促进区域性联盟大学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协同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以项目推动式借助区域性联盟大学的学科资源优势,联合协同攻关行业、企业成果转化或应用的知识问题与技术问题,彰显区域性联盟大学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2.
企业孵化器与在孵企业作为属性不同的子系统,在企业孵化系统中因共同的利益目标而形成一种协同关系,这一协同关系对初创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以Parasuraman的服务质量管理经典理论与协同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协同视角下孵化器服务质量管理模型,以描绘企业孵化器与在孵企业的协同性影响孵化器服务质量的内在机理,并提出假设。以甘肃省创服中心及88家企业为例,实证分析了孵化器与在孵企业在服务设计与服务传递两个层面上的协同性和服务结果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支持企业孵化器和在孵企业的协同性与服务绩效正相关的假设,依据研究结果,文章提出了协同视角下企业孵化器服务质量管理理论与管理改进路径。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家创新创业战略的不断推进,我国迎来了创新创业领域发展的高峰阶段。本文以文献计量统计方法为基础,对1999-2018年间CSSCI收录的381篇有关创新创业的学术论文进行了知识可视化、词频分析。通过绘制网络图谱,可视化的展示创新创业领域研究现状、各时期的研究热点及其发展趋势。结果发现:研究热点从最初的以"创业教育"、"创业实践"为核心转变为以"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创新创业型大学"等方面为核心;研究前沿是"互联网+"背景下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协同创新"、"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业行为"等方向成为新的关注点。  相似文献   

14.
作为大学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路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促进了创新要素之间的汇聚与融合。以形成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而产生创新聚集,进而获得创新优势的创新集群业已成为了世界各发达国家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主要存在方式。创新集群之中所存在的产业链、价值链和知识链耦合效应,强化了大学的创新主体地位,使其为集群内的其他主体提供了知识密集型的服务并建构起了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为范式的技术—经济合作网络。从欧盟和美国等发达国家与地区创新集群的发展趋势而言,我国未来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应该重点发挥大学的知识核心作用,培育大学内部的创新创业文化,强化大学与产业部门之间的交互式合作机制,最终形成区域性的创新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5.
自2013年中国与加拿大构建东西方教育互惠学习项目以来,各姊妹校在跨文化交流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为构建一个基于中国与加拿大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合作系统,西南大学附属小学与加拿大安大略省East Wood小学建立了"姊妹校际关系",将小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目标设定为内容目标、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三大板块。随着培养目标的明确,两校开展了融入式、学科式、主题式以及项目带动式跨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并且初见成效。基于此,本文提出可供我国学校教育选择的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具体策略:从观念层面确立教育促进跨文化交际的指导思想,从政策层面弄清跨文化教育的实施障碍,从管理层面建设跨文化交际校园、完善跨文化交际体系,从操作层面开发跨文化教育课程与活动项目,从课堂层面引入体现跨文化教育理念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6.
比较系统地总结了江西农大"加强教学实践,理论与实际结合,培养动手能力;加强科研实践,学习与研究相结合,培养创新能力;加强社会实践,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培养综合素质;贯通三个实践,相互渗透,培养创业人才"的实践教学经验,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建立了制度化管理、政策性支持的实践教育保障体系;二是建立了"以项目为载体、以服务为纽带"开放性、综合性的实践教育运行体系;三是建立了"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育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河南工业大学应用物理学专业为实现"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构建以"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为结构,以"校级平台课,院级平台课,专业平台课"为载体,以"打牢基础,突出应用,强调实践,提倡创新"为基本原则的理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具体改革措施和实践.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设计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应顺应这一要求,积极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基础课"进行的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概论课"进行的以"信仰教育"为主题的实践活动,都是对这一思政课实践教学价值取向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9.
美国代理祖父母志愿者项目是借助代际间服务型学习方法,以满足社区需求为导向,利用各类资源实施的一种社区教育和服务活动,旨在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促进老年人和儿童青少年共同发展,构建互利共生社区服务型学习生态。其运行机制包括涵盖招募选拔、志愿者培训、服务实践和绩效评估四个环节及分工明确的协同合作。其项目实践以循证服务模式为依托,项目设计与运行保持了一定的自主性,效果评估体现了综合多维性。美国代理祖父母志愿者项目可以为我国发挥社区作用,推动社区教育发展,促进养老托幼一体化服务建设,构建互利共生的服务型学习生态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0.
伴随河北省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合作规模及运营方式等日渐成熟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制约了产学研合作的顺利进行和深入开展。从河北区域协同创新信息需求与满足的角度,研究区域高校图书馆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信息供需双方提供信息服务的体系及具体策略,弥补产学研发展中的信息漏洞和服务欠缺,为产业研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