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汉语夫妻称谓的古今嬗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语夫妻称谓的嬗变,需要从社会和文化上来理解。社会结构不同,夫妻双方在其中的身份、地位不同,称谓在嬗变走向上也表现出不同的跟进。汉语夫妻称谓在嬗变过程中,还被打上了特定社会的伦理烙印。传统伦理对待情感的特殊方式,使汉语夫妻称谓在行进之中体验了二者充满矛盾与焦灼的博弈。  相似文献   

2.
指称(Reference/Deixis),也叫指示,是哲学、语言学都关注的一个问题。在语用学中指称的研究范围过窄,只讨论话语和其发生的语境相联系,切断了话语与更广阔对象客观世界的关系。指称研究需要在借鉴其哲学含义基础上扩大在语用学领域的范围,在语言学层面上讨论它的属性与范围。语用学中的"指称"是连接语言符号和具体话语的途径,语言符号通过指称对象构建了实际的话语系列。指称对象包含了言语行为结构和认知世界对象两个角度的分析,指称问题至少应该从指称形式和指称方式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从对比语用学的角度对不同语言中的称谓表现形式、称谓的语用异同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相同的称谓形式在不同的语言中可能会有不同的语用功效,对不同语言的称谓进行语用对比分析能有效避免跨文化交际失误。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在所谓的泛指人称句中“零形主语”(也包括具有相同功能的用作间接格 ,有时也用作第一格的具有“泛指”意义的代词 )的指称潜能 ,阐释了这类句发挥的功能是如何同说话人的观点相联系的 ,论述了泛指人称句中的“零形主语”和不定人称句中的“零形主语”在指称 -语用特征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5.
俄语不定人称句零形词位的指称能力极为丰富.只有具备了判断其指称意义的能力,才能正确地理解语篇的含义.零形词位的指称对象与说话人分属于对立的两个范畴.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诗歌审美视点的构成方式和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7.
弗雷格被公认为是现代逻辑和语言哲学的创始人。指出弗雷格的意义和指称论是理解语言哲学、语义学和语用学中涉及这对范畴的基础,进而探讨其意义与指称论对语言学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对于研究方言的人来说,人称称谓这一部分可以说是方言研究中的富矿,徽州方言的方言区域尽管不算大,人口也不多,但它的人称代词和称谓名词都非常丰富多彩,呈现多元化的格局,其词汇量明显超过了吴方言和四川方言。又因为它从几乎所有的方言语系中引进、改造了不少的方言词,致使对于徽州方言人称及称谓词的研究,几乎涉及所有的方言语系。从而也加深了人们对徽州方言与其他方言相互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分析性的形而上学解释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因为许多人认为此解释依赖于一个会引起严重问题的假设,即从奎因开始就广为流传的双因素决定(语言与世界同时决定)假设。美国哲学家吉利恩·罗素于2008年提出一种以"指称决定者"概念为核心的关于分析性的新定义,企图在修改了的双因素图像下解决这一问题。本文试图表明,罗素的这个新定义并不能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这种修改既不能被传统双因素解释的拥护者所信服,同时也改变了分析性本来所面向的哲学主题。  相似文献   

10.
运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SFG),以中关两国高级领导人的24.篇政治演讲为语料,通过定量分析,对人称指称用法进行对比研究,总结出英汉政治演讲语篇中人称指称的用法和异同。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国内外"非政府办学形式"的称谓和界定的有关观点作了梳理,并对这一问题的实质进行了分析。文章最后指出,这一问题看似一个简单的称谓界定问题,实际上却包含了诸多涉及非政府办学的政策、法律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强调了经济和社会要和谐发展。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要体现科学的发展观,必须在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相统一、经济资源价值和环境资源价值相统一以及经济系统再生产和环境系统再生产相统一的前提下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贫富矛盾是当前社会一个无法回避、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解决这一问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在对待贫富矛盾的问题上,持激进观点的人以底层群体代言人的身份出现,他们的观点有其合理性,但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需要辩证地对待。立足于实践,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对贫富矛盾问题上的激进观点加以评析,有利于对问题的真正解决。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观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它不是文化史观。一方面,由于现实的经济基础对文化起决定作用,因此文化批判从属于现实的实践批判;另一方面,文化对现实的经济基础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因而文化建设对于整个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从理论的终极关怀意义上看,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观与人学密不可分。其根本落脚点都是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相似文献   

15.
农民问题,是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十分突出的问题。毛泽东对农民和农村问题特别重视,他把对农民问题的解决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一个突破口,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毛泽东农民观的产生有历史的、社会的、传统的、现实的等诸多方面的原因,而传统农家文化、传统重农思想和民本思想以及农民斗争历史文化,对毛泽东农民观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瞿秋白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由于自身的特殊经历和身世,使得他较早地开始关注农民问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他善于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农民问题的正确观点和主张,形成了内涵比较丰富的农民观。对瞿秋白农民观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不仅有利于加深对瞿秋白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历史地位的认识,而且也有利于加深对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历程艰辛程度的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7.
传统民本思想深刻影响了历代统治者的治国理念,对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政治形态的稳定产生了巨大影响。但由于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古代思想家的民本思想其工具本位的价值取向及道德本位的实现途径,是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缺陷。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超越、提升了传统民本思想,使其实现了从"英雄创造历史"到"人民创造历史"、从"民贵君轻"到"人民民主"",从"为政以德"到"依法治官和以德治官相结合"的现代政治文明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袁峰 《晋阳学刊》2008,(6):18-23
如何对国家进行分类?这在当今比较政治学界是一个存在着意见纷争的研究领域。中外比较政治学者在有关比较政治研究的路径、分析工具及价值标准等问题上,已经形成了一些代表性的观点。但是,其中一些观点对于进行国家分类却存在着局限性。对国家分类问题的研究,应当选择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分析路径、采用基本分析变量与特殊分析变量相结合的分析工具,并在寻求共性价值的基础上尊重各个国家自身的价值理念和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19.
肖金柱 《阴山学刊》2006,20(2):53-54
本文通过人体骨骼生长、发育以及衰老的规律,通过骨量丢失的模式和因素,讨论了运动预防骨量丢失以及运动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机理。  相似文献   

20.
没有适应性强的优秀团队,企业难以保持竞争力和生命力,而现代企业长期竞争的优势就是组织优势,员工凝聚力是企业发展的源泉和组织优势创造力的源泉。在知识经济的环境下.传统企业的组织结构因不具有知识经济时代组织的特点,无法适应快速的知识创新的步伐和迅捷的市场变化,企业必须进行组织创新,建立具有较强柔性的企业组织团队;组织的团队职能是管理活动的根本职能,是其他一切管理活动的保证和依托,伴随着企业组织的成长和发展,组织创新则意味着企业未来的希望;企业团队建设的强化与组织结构的创新。是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