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傅鹏飞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1,(3)
艺术设计中的形式美给人以视觉的享受与感官的刺激,是结合心理学、设计学、形式法则的一门综合艺术。以此从艺术设计的角度对形式美的构成要素、组成规律、存在形态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通过形式美共性与特性的探讨以及对视觉心理内在管理的剖析,加强了人们对艺术设计中形式美的认知与感悟,有效地促进了设计者以美的情感、创新的思维、多变的思路、独特的想象力在艺术设计实践中找到灵感,设计出赏心悦目的作品。 相似文献
2.
朱芳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209-210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出现断层,造成了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盲从西方、培养出的艺术设计人才与大多数的艺术设计作品都缺乏"民族性"内涵的现状。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从我们的艺术设计素质教育入手,植入"民族性"内容,深化学生对"民族性"的认识,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增强艺术设计的民族底蕴。只有这样,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才能走出盲从西方的迷茫,我们的艺术设计作品才能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3.
形式美是一个抽象、复杂,但在艺术设计中普遍应用的概念,受目前各种思潮、时尚等因素的冲击,形式美规律的时代适应性爱到质疑。对艺术设计中形式美规律的作用和意义,有必要做进一步的探讨。以便于我们能理性地学习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付长珍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39-45
宋代理学的主要论题是围绕着"境界"问题展开的。境界的核心是对人生价值的确认。宋儒以实现"心与理一"的心灵自由为人生的根本追求,宋儒境界就是心灵自由的存在状态和呈现方式。宋儒的境界理论则表现为一个多重因素纵横交织的立体网络式的结构系统:仁者情怀、本体体认和践履工夫,构成其主体构架;而体验感悟、心境之乐和气象风貌,则是其动态进程主要层面的特征。通过对宋儒境界系统的解析,可以发现其各个构件及整体追求都充满着道德理想主义的色彩。 相似文献
5.
刘行健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Z1)
在汽车车身设计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到,汽车车身应为驾乘人员提供良好、舒适的乘坐和工作环境,使其免受振动、噪声、废气以及恶劣气候的影响;同时,车身结构还应保证行车安全,减轻严重的事故后果;而对于广大的汽车买家来说,一辆汽车车身的美观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到其购买汽车的心情。本文将针对汽车车身的美学进行简要的分析与总结,并通过列举一些实例来形象地表达出汽车的美学。 相似文献
6.
张勇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3):25-26
从不同空间类型的使用功能出发,遵循美的形式法则,理解特定设计对象的多重需求和体验要求,是环境艺术设计的基础。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形式美是按一定的格调和法则表现出来的,主要体现在和谐、对比、对称、均衡、比例、节奏、重心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胡付照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9(5):126-128,F0003
紫砂陶艺是中国陶瓷艺术中的一支奇葩,一件紫砂壶艺术作品是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的统一体。迷人的紫砂茗壶的艺术设计之美,通过质地美、造型美、装饰美等多个方面表达了独特的陶土语言。紫砂茗壶的艺术设计元素,来源于自然和生活,设计师运用多种艺术创作手法,丰富了当代工艺美学的内涵。紫砂壶的设计,始终从服务于人们的生活实用功能的角度出发,充满着浓郁的人文关怀,处处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和东方工艺美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论李白文化人格的美学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震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2(3):92-97
李白颇带空想色彩的政治理想外化成为一个比现实更美更自由的“未来现实” ,它是更具形上色彩的盛唐之音 ,是对现存的超越和展望 ,是在有限的实践当中对无限的执著追求 ,有着深刻的理想主义美学意蕴。李白儒家文化人格的形成深受孟子道德人格观念的影响 ,表现出崇高的人格境界和独立的人格风范。李白的诗歌境界与艺术手法同孟子的人格审美观亦颇为契合。李白任侠的实践意义就在于 :主体渴望在践履的体验中摆脱庸常机械的循环生活模式 ,并在这一历程中升华到一个新的人性水平。李白仙道文化人格所洋溢的理想主义激情 ,来自于对十全十美尺度的自觉追求。正是在这样的追求中 ,十全十美的尺度及其追求本身 ,作为有限历史中实践的无限指向升华为崇高的无限境界 相似文献
9.
彭锋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
本文的主旨试图显示冯友兰“人生境界”理论中的美学维度。本文通过考察认为,冯先生“人生境界”理论中的“天地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审美境界。“天地境界”的不可思议的性质从根本上要求一种与之相应的“负的方法”,这种“负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审美还原”。在冯先生的理论中,通过“负的方法”所成就的是一种“风流”人格,这种“风流”人格其实就是一种人格美 相似文献
10.
论数码艺术设计的形式美与传统绘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任斌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3(1):111-113
数码艺术设计是数字化时代新兴的艺术形式。发掘数码艺术设计与传统文化的艺术渊源,是丰富数码艺术语言和正确表现数码艺术形式美的关键。正确认识数码艺术设计的产生和发展,以及数字技术的特点和表现风格,同时吸收不同文化,各学科相互补充,相互借鉴是数码艺术得以健康发展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1.
沈亚丹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5):78-81,91
中国文化历来有乐感文化之称 ,泛音乐化是中国艺术的普遍倾向。自古诗乐同源 ,千余年来诗乐虽分分合合但始终有纠缠之势。建筑因其抽象与和谐而被称为凝固的音乐。绘画是貌似与音乐距离最遥远的艺术 ,对于绘画中音乐性的挖掘 ,最可以揭示出中国艺术的泛音乐化倾向。水墨画这一中国绘画的典型形态 ,正是在阴阳律动、水墨晕章中展开的 ,“气韵”作为中国绘画的核心概念 ,对于音乐的借鉴不言而喻。中国艺术和文化的核心是道 ,道的演化轨迹可以大致归纳为 :“意” -“象” -“数” ,而道在其间不断演化和流转的程 ,无不渗透着音乐精神 相似文献
12.
陈正俊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6):91-93
有关艺术设计思维学的研究可划分为三部分 :(1)艺术设计思维学原理 ;(2 )艺术设计思维研究 ;(3)艺术设计思维训练。可以分别作为博士、硕士及本科生的研究或学习内容。艺术心理学的研究与教学是艺术设计思维的研究与教学的基础。艺术设计思维研究的内容重点是 :(1)生理基础 ;(2 )心理动力问题 ;(3)内容与形式 ;(4 )运动的逻辑关系 ;(5 )评价—效果、影响等。艺术设计思维学的研究与教学应该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理论与实践成分的多少 ,应视具体专业而定 相似文献
13.
陆姗姗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6):66-73
官作器物、文人器物、民具三者的工匠技艺、结构形式、审美标准等并无“等价关系”。三者时常分离时常交和,显示出中国传统造物一脉相承的主线。通过廓清三者关系、梳理其延承脉络,提出中国审美“意匠法式”六则,以揭示中国传统造物设计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4.
艺术设计中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引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3):74-76
艺术设计既是艺术的又是科学的,所以它同时存在着两种思维方式,即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是一种较为感性的思维活动,具有与其他思维方式极为不同的特征,在艺术设计中是基本的认识方式和创作手法。逻辑思维在艺术设计中起着一种理性主导作用,使设计做到严谨、完整、有规可循。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在艺术设计中拥有各自的价值,两者缺一不可,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5.
王通武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6):28-31
联珠纹在中国传统纹样中颇具代表性,联珠纹的圆形结构设计、秩序化骨骼、图与底双关性的空心圈、装饰题材等,具有强烈的形式美感。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在实用功能、形式效应、构成语言、装饰题材、载体范围上对其进行借鉴创新,使传统纹样获得新生,是现代图形设计的一种新的表现方法。 相似文献
16.
田兆耀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7(1):99-103
作为艺术设计的合理内核,民主主义倾向主要表现在意识形态、科学技术等层 面,在100余年的历史中先后经历了工艺美术运动、构成主义、包豪斯学院、英国式的“国际主义 风格”四大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重振民主主义精神有助于推动当代艺术设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曾伟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5)
中国当代景观缺失的不仅仅是价值理性、技术手段和行业规范,更是独特的艺术表现力。艺术的不断进化与发展,是离不开一代代艺术家对艺术原创性的追求的。对于国内景观艺术的教育与实践而言,艺术观念层面上的思考迫在眉睫,据此,本文从艺术学的角度来探讨中国当代景观的发展现状和选择与使命,以求对当下国内的景观设计行业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燕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1):76-81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是《园冶》设计艺术思想的精髓。《园冶》的园林设计艺术思想及其体现的生态智慧,给后工业社会的人们许多启迪。它的价值,将被从新的高度重新认识和发现。 相似文献
19.
许佳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6):88-90
从美学形态的角度分析了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简洁、优雅、自然、温馨的整体面貌和独到之处 ,将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美学形态归为功能之美、有机形态之美、材料之美、结构之美和简洁之美 相似文献
20.
空白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祚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0(3)
论述了空白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地位、作用和魅力。书籍装帧设计中运用空白可突出书名、突出主题、产生注意 ,可产生和谐和美感 ,可产生联想与创造 ,可产生简洁与轻松感觉。所以 ,合理使用空白在书籍装帧设计中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