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双重网络嵌入对企业升级的影响关系受权变因素的影响.基于广东省212家制造型企业的调查数据的研究表明:双重网络嵌入对功能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双重网络嵌入中的市场网络嵌入对流程升级和产品升级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吸收能力在市场网络嵌入与流程升级间没有起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吸收能力在市场网络嵌入与产品升级间起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吸收能力在市场网络嵌入与功能升级间起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吸收能力在制度网络嵌入与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间起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制造型企业嵌入市场网络进行升级时需要考虑吸收能力的影响,积极提高企业对来自供应商、顾客、行业竞争者等的知识的吸收能力,以实现企业升级.  相似文献   

2.
小微企业作为老百姓自己的企业成为人们创业首选。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具活力的形态的小微企业其成长的经济和社会意义凸显,受到人们的关注。事实上,近90%的小微企业还没有完美展现其生命周期就面临死亡,构建双重网络嵌入、创业者能力提升研究框架,探讨双重网络嵌入与创业者能力互动使小微企业如何跨越生命周期陷阱更显理论必要。  相似文献   

3.
不同网络嵌入方式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从动态学习能力与环境动荡视角,构建垂直与水平双重合作网络与企业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以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探索双重网络嵌入与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垂直网络和水平网络均对企业创新绩效显著正向影响,但作用机制具有差异;(2)企业动态学习能力正向调节垂直网络质量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负向调节垂直网络范围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3)环境动荡负向调节水平网络质量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而对水平网络范围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调节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我国制造业集群中企业技术创新、网络嵌入与集群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是我国制造业集群升级的微观基础和根本动力;集群中的企业不同的网络嵌入模式,在支撑企业不同类型学习方式和不同类型知识获取的同时,也成为集群升级的结构基础。论文分析了集群升级过程中企业技术创新层次的动态迁移特征,以及支持企业不同层次技术创新的知识类型和学习方式,进而研究了面向不同知识类型与学习方式的企业网络嵌入模式,并基于企业嵌入网络的稠密度、结构洞等特征分析,提出支持我国制造业集群升级的企业网络嵌入模式的演化路径。  相似文献   

5.
"以营销能力的提升来带动价值链的再造"已经成为很多产业集群升级的现实路径。针对营销能力构建的现实问题,从能力形成的经验积累观出发,以越商(绍兴商人)114家轻纺外贸企业为样本,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1)外贸企业的本地和全球网络嵌入推动了企业营销能力的形成;(2)内部的营销团队的扩大虽然有利于产品销售能力的构建,却仍不足以支撑产品开发能力的构建;(3)外贸企业组织学习过程中过度的本地导向有可能带来知识的本地锁定问题,从而不利于营销能力的构建;(4)外贸企业组织学习的全球导向有利于企业加速融合全球网络所提供的知识与经验,进而形成企业的营销能力。  相似文献   

6.
创业成长的过程体现为新创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新创企业成长的内涵包括规模扩张和能力提升两方面,由于受资源限制,新创企业的规模扩张与能力提升往往不能同步实现,因此存在两种不同的成长策略:一是先扩张规模后提升能力的"外延-内涵"式成长策略;二是先提升能力后扩张规模的"内涵-外延"式成长策略。从资源获取的角度看,实现社会网络和产业网络的双重嵌入是新创企业成长的关键。新创企业不同的成长策略对资源要求的差异,导致网络嵌入路径的差异,二者存在某种程度的对应关系。由于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农民工创业面临着社会网络和产业网络偏离的困境,与农民工新创企业对两种不同成长策略选择相对应,形成两条不同的双重网络嵌入路径:一是基于"外延-内涵"式成长的"社会网络-产业网络"嵌入路径;二是基于"内涵-外延"式成长的"产业网络-社会网络"嵌入路径。政府应根据新创企业的不同成长策略及不同网络嵌入路径的差异,制定扶持农民工创业的差异化政策。  相似文献   

7.
尽管大量战略管理文献已经指出企业所嵌入的网络会影响企业战略与能力,但从"双重网络"的视角出发,探讨网络嵌入如何影响研发协同的研究却非常少。基于跨国公司双重网络嵌入的特性,深度解析双重网络嵌入视角下跨国公司研发协同,并依据双重网络嵌入对跨国公司研发协同的作用机理,探究双重网络嵌入随海外子公司不同成长阶段而影响跨国公司研发协同的作用路径,这将丰富和拓展协同创新和动态能力等理论的应用,有助于指导中国跨国公司研发协同的实现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组织学习主体:哲学与嵌入性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组织学习主体的定义是开展组织学习研究的重要逻辑起点,但目前关于组织学习主体的考察尚缺乏一致认识,这已经制约了组织学习研究的深入开展.本文基于哲学视角,依据组织学习的过程对组织学习主体进行了分析,基于社会学嵌入性理论对组织学习主体的社会-个人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产业集群作为一种发展地方经济的有效组织形式,越来越成为学术界和政府决策部门关注的热点。现以网络、嵌入性为切入点,将网络、嵌入性视角引入产业集群的研究,剖析论证产业集群是一种嵌入性网络组织,以帮助企业更加深入地认识产业集群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三重网络嵌入”视角,系统分析了中层管理者在企业创新中的角色效应,并采用问卷调查获取数据,对企业创新网络、中层管理者的角色行为及创新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三重网络嵌入性特征,行政网络、知识网络和社会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影响,中层管理者在其中扮演着中介角色。  相似文献   

11.
从现有研究看,围绕TMT社会网络、双元创新等主题的研究比较丰富,学者们针对TMT社会网络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但大多研究倾向于TMT网络对企业创新的直接影响.本研究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和知识基础观,构建了制度环境与企业性质+情境因素调节下TMT网络特征对企业双元创新影响的理论模型.以238家企业为样本,首先实证检验了TMT网络特征对双元创新的影响,其次检验了知识创造是否在上述关系中具有中介作用,最后探讨了制度环境与企业性质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TMT网络特征能够促进企业的双元创新;知识创造在TMT网络特征与企业双元创新关系中具有中介作用;良好的制度环境能够强化TMT网络特征对双元创新的积极作用;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的TMT网络特征更能促进企业进行双元创新.上述研究揭示了TMT网络特征影响企业双元创新的内在机理,也为TMT网络特征与双元创新理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12.
探索和利用二元平衡是企业重要的战略选择.然而,理论界对平衡二元性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呈现出相悖的结论.文章尝试通过平衡二元性的维度细化和作用情境引入两条路径消除已有研究的悖论:一方面,通过区分高能平衡和低能平衡,发现高能平衡促进企业绩效而低能平衡对企业绩效存在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引入种群生态理论“生态位选择”的观点,考察环境动荡性的情境调节效应,发现环境动荡程度(市场环境和技术环境)对平衡二元性与企业绩效关系存在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说明低能平衡并不能带来绩效的显著提升,而且在高度动荡的环境中,二元平衡(通才策略)并不利于提高企业绩效,反而是偏才(专注于探索或利用)致胜.研究结论对于商业生态竞争趋势下的企业战略选择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双创升级背景下的小微企业依然是弱势群体.文章从政府政策供给与网络嵌入的双重视角切入,探究推动小微企业创新转型的作用机理,挖掘宏观政策供给、中观网络结构与微观企业行为三者间的交互路径.小微企业在小微园中的结构嵌入有益于提升小微企业的转型绩效,而关系嵌入对转型绩效的提升存在倒U型关系.资金支持政策和公共服务政策对网络嵌入与小微企业转型绩效之间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文章提出了政策供给类型与网络嵌入形态之间的动态匹配策略,为推动小微企业转型提供了新的理论构建.政企互动与企业间互动需要相互关照、细密交织,才能为小微企业创新转型提供有力的"庇护网".  相似文献   

14.
组织变迁是适应环境变化、保持效率和竞争力的必然趋势。新古典经济学主要关注资源配置问题,把组织和制度看作外生给定的;新制度经济学将组织和交易费用等制度因素纳入分析框架,构筑制度框架下交易费用、分工、组织及其变迁的内在逻辑,但其内部也存在诸多不同之处。对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及新制度经济学内部组织变迁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比较分析,以更全面地把握组织变迁的逻辑。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学习型组织和组织学习两个术语在内容及概念等各个方面的不同 ,指出了组织学习只是存在的过程 ,而学习型组织则是一种理想的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6.
自组织公民行为提出以来,备受组织绩效研究者的关注。然而,鲜有文献提出公民行为与组织绩效的关系机制。直至上个世纪90年代末,社会资本理论和企业资源观进入组织绩效研究者的视野,公民行为、社会资本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研究才获得较大进展。本文在综述公民行为、社会资本与组织绩效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并评价了西方研究者提出的社会资本、公民行为与组织绩效的中介模型,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冗余资源有利于企业开发新机会,但可能会降低企业的运营效率,因此冗余资源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结果一直存在争议。为解决这个研究争议,本文引入创业拼凑作为权变因素,检验两类创业拼凑——选择型拼凑与并行型拼凑——对冗余资源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此外,我们将冗余资源分为已沉淀冗余和未沉淀冗余,检验两类冗余资源的交互效应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使用来自345家企业的调查数据,发现:(1)对倾向使用选择型拼凑的企业而言,已沉淀冗余对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对不倾向使用选择型拼凑的企业而言,已沉淀冗余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不显著;(2)对倾向使用并行型拼凑的企业而言,已沉淀冗余对企业绩效有负向影响;对不倾向于使用并行型拼凑的企业而言,已沉淀冗余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不显著;(3)已沉淀冗余和未沉淀冗余对企业绩效有正向交互作用。与理论预期不同的是,两类创业拼凑对未沉淀冗余和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都不显著。研究表明,创业拼凑是企业开发冗余资源的重要方式,企业应当积极鼓励。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两个方面探讨人工智能(AI)伦理和治理.一是现有AI成果的技术条件——封闭性.现有AI技术的应用要求场景是封闭的,所以AI的强大能力并非完全通过自主学习而获得.本文研究表明,受到广泛关注的用户隐私等问题,源于行业规则滞后、传统设计范式的伦理非封闭性和长期效应的预测能力不足.二是技术应用的外部机制.目前主要依靠熊彼特模式,其先天局限性是诸多伦理风险的深层原因,并限制了新技术在重大社会问题中的应用.本文基于对熊彼特创新向公义创新升级的时代趋势的分析,提出构建公义创新动力机制的若干路径,并以养老产业为例,阐述公义创新在创造性解决重大社会问题中所具有的巨大潜力和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