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作为结构化融资工具,对于盘活存量信贷资产、提高资产处置效率、完善商业银行融资体系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存在市场份额小、流动性不足等问题,基于Probit模型、Logistic模型及Tobit模型构建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行为选择模型和规模决策模型,实证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动因机制及其差异化。结果表明:贷款增长率、不良贷款率及非利息收入占比越高的商业银行,以及资本充足率越低的商业银行,其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可能性越高,且发行规模越大;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内生动力相对不足;中小型商业银行的内生动力较为强劲,可有效缓解其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问题。基于研究结果,从银行业务、市场环境、监管三个层面提出优化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建议,以期促进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章结合主成分分析法与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我国66家军工上市企业2016年财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探究资产规模、营运投入对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企业的经营效率未达到行业的平均水准, 与DEA相对有效的企业存在较大差距;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 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张并不能实现企业提高绩效的愿景, 规模过大、资产结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负面影响。因此, 军工上市企业应合理控制资产规模和营运投入, 通过提高投入要素使用效率和优化配置资源实现“以小博大”的效果, 促进企业经营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资产证券化一般被认为是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非信息敏感"设计,但随着次贷危机的发生,大量质量良好的资产支持证券却在较长时期内难以获得流动性.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将投资者信心引入资产证券化流动性问题分析,进行了相应的理论分析;并采用事件研究的方法,对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资产支持证券交易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当资产证券化设计所传递的积极信号能够有效提升投资者信心时,投资者就会提高对资产支持证券的定价,从而提升资产证券化流动性;体现在随着资产证券化信用评级的增强,投资者对资产支持证券的定价会出现显著的超额收益;在投资者信心大幅度丧失的情况下,资产证券化流动性会迅速枯竭,从而引发流动性危机.建议在资产证券化监管与政策制定实施过程中,应建立投资者的信心,加强资产证券化相关信息的披露,合理安排对资产证券化设计创新的限制.  相似文献   

4.
时璐 《宿州学院学报》2007,22(5):25-29,67
资产证券化在国外许多国家都曾被用作AMC处置不良资产的有效手段之一。2006年12月中旬,随着"凤凰"、"东元"两只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出台,我国AMC不良资产证券化终于迈出艰难而又关键的步伐。本文通过对这两只证券化产品的实证分析以及理论研究,对我国AMC不良资产证券化中所涉及的一些法律现状——包括资产转移、SPV模式选择、信用增级中的法律问题——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进行了一定的延伸思考,以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证券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资产证券化手段处置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是一项金融创新,1999年,中国成立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进行剥离和收购。2000年8月,四家公司从对应的商业银行共收购和承接了13932亿元不良资产。由此,资产证券化在我国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本文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证券化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6.
我国资产证券化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蔓延,资产证券化风险问题引起人们高度重视.资产证券化已成为当今世界资本市场发展最快的金融产品之一.发展资产证券化,有利于我国分散过度集中于银行的金融风险,保障金融稳定;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投融资渠道;筹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我国资产证券化已从境外过渡到境内发展阶段,但仍存在规模小、基础资产种类和发行模式单一等问题.因此,应就资产证券化专门立法,完善资产证券化的法规体系,规范我国信用评级制度;注重风险控制,吸取国外资产证券化的经验和教训并认真分析对待,对资产证券化活动进行系统性、全过程监管,使之成为一项有助于我国金融体系健康发展的融资工具.  相似文献   

7.
资产支撑证券化产生原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资产支撑证券化的实质是资产的原所有人将被证券化的金融资产未来产生现金流的收益权转让给投资者,以达到融资的目的。资产支撑证券化需要通过构建一个严谨、有效的交易结构来保证融资的成功,它即是一种融资的方式,也是一种新型投资工具。这里,我们通过对1987—1994年间美国五个工业行业中利用应收款进行资产支撑证券化融资企业的有关数据进行实际的比较分析,探讨企业以资产证券方式替代在公开市场举债融资的原因,以帮助确定在中国哪些行业或企业有条件开展资产支撑证券化业务  相似文献   

8.
家电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财务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国家电行业26家上市公司2002年的公开年报数据对其资本结构的财务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以下的结论:企业资本结构与企业获利能力、规模、资产担保价值、资产变现能力、资产管理能力、非负债税盾呈负相关关系,与企业成长性呈正相关。最后提出了要具体行业具体分析,具体企业具体分析等优化资本结构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9.
资产证券化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产证券化是一种新型的金融创新工具,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取得显著的成就,其市场已具有相当的规模。资产证券化引发了一系列法律问题,其有效运作和风险控制离不开法律制度的支持和保障。在我国,资产证券化刚刚起步,有关部门正着手研究利用资产证券化处置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但现阶段开展资产证券化存在若干法律障碍,必须加深相关法律制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在证监会主导下,券商以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为载体进行企业资产证券化试点。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应用于资产证券化有其合理性和易操作性,但是由于其不具备法律主体资格,难以完全实现基础资产的真实销售,券商破产会直接影响专项计划的持续运作,导致破产隔离不彻底。为了长期发展企业资产证券化,需要在交易中引入信托概念,赋予受益凭证明确的法律性质,突破目前法律和体制的羁绊通过建立基础资产选择标准、限制券商角色范围等措施,规范企业资产证券化各个交易环节。  相似文献   

11.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新兴的融资方式,需要与之相配套的会计、税收等相关法律制度的良好设计。其中,税收在资产证券化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而跨国资产证券化中的税收问题更是极具特色。从跨国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方式着手,对其涉及的双重征税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主要包括:SPV 设立地的选择,PE 的问题及所得的双重来源地问题等。  相似文献   

12.
从不良资产及其当前处置的局限性入手,说明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然后针对不良资产的特性,指出不良资产虽与证券化金融资产所应具备的理想条件相差甚远,但是只要对其进行适当的技术处理,完全可以制定切实可行的证券化方案,论证了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资产证券化基本法律问题之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资产证券化是 2 0世纪最重大的金融创新之一 ,它在中国的推行是必然的。但目前我国的资产证券化刚起步 ,实践经验贫乏和稀缺 ,有关理论也很模糊且存在颇多分歧 ,导致了建立资产证券化法律制度的工作因没有明确的指导原则和标准而滞后。本文暂不讨论资产证券化涉及的具体法律问题 ,而是在分析资产证券化的资产和证券的特点和范围之后 ,概括出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内涵 ,在此基础上抽象出资产证券化法的价值 ,以期使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法律问题引起更多思考  相似文献   

14.
当前债转股进程迟迟难以推进的原因之一,与资产管理公司在债转股中的定位缺陷有关.债转股存在的意义在于解决国企脱困、化解银行金融风险、完善国企的公司治理机制以及重新强调市场力量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因此资产管理公司在债转股中扮演的角色不单纯是阶段性持股股东,而且也是债转股企业的监督者和重塑银企正常债权债务关系的中介组织,把握了这一点有利于重构对资产管理公司绩效考核,顺利推动债转股进程.  相似文献   

15.
"城市经营"作为一个热门话题正在为越来越多的城市所接受,而城市经营中的任何一项活动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可以说,离开资金,"城市经营"寸步难行。由此可见,融资对于城市经营的重要性。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更多和更灵活的融资方式成为可能。企业或私人投资、共同基金融资、资产支持证券化等方式都突破了传统的政府凡事大包大揽的方式。这些投融资方式无疑会极大地促进城市的发展。文章介绍这几种融资方式,并试着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予以简要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资产证券化是20世纪金融衍生工具创新的重要成果,我国具有开展资产证券化条件,具备实施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住房抵押贷款是银行的资产,银行将其作为发行债券的根源来发行债券,开展资产证券化的切入点是居民住房抵押贷款,即商业银行将居民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这一资产出售给专门的机构,实现银行资产的提前变现,然后由专门机构组织这些资产的信用担保及评级,最后发行证券。该资产进行证券化肯定也存在相应的风险,从政策、制度层面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推动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开展。  相似文献   

17.
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产减值是一种非正常的资产账面价值的减少,这种价值减少是由于除人为毁损、自然灾害损毁以外的企业不能控制的外部环境的变化所导致;资产减值是资产(账面价值)转化为费用(或损失)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将导致费用(或损失)的增加,资产账面价值的减少;确认资产减值的依据仍然应是财务报表要素的确认标准,而不仅仅是资产的定义和谨慎性原则;只有资产减值的永久性原则和可能性原则才符合财务报表要素的确认标准之一:未来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或流出企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传统观点,本文从国际再保险市场价格驱动视角出发,阐释了保险风险证券化产生发展的动因,发现了由此导致的风险证券化的成本节约预期与实际成本偏高的矛盾,即风险证券化的"成本之谜"。通过分析研究指出,这一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把表层的再保险价格攀升混淆为风险证券化的深层动力,而造成实际成本偏高的直接因素是保险连结证券流动性较差、财税政策不利、外部市场环境不完善等。  相似文献   

19.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占我国企业的大部分,但融资问题一直是中小企业发展的软肋,资产证券化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开启了一个新的思路。中小企业可以对应收帐款、具体项目和知识产权等资产进行证券化,同时要求政府在立法、培育机构投资者、建立完善信用评级体系以及信用担保体系等方面提供政策配套。  相似文献   

20.
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在我国还没有放开,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模式已经开始推行,这在理论和实践上给商业银行的信贷方案设计带来了困难。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是一段时期以来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从西方信贷合约设计理论的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试图解释现实中我国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某些信贷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