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自仁 《老年世界》2006,(14):13-13
我退休后的生活,说起来很简单,就是:走走,看看,写写。 早先,我在乡下教书,上下班离不开自行车。退休后,随儿子进城住,开始弃车步行。这不仅为了安全,更重要的是锻炼身体。步行很有意思,自由自在,随随便便,愿意走就走,愿意停就停,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城市风景,尽收眼底。  相似文献   

2.
张鸣 《金色年华》2009,(3):61-61
反腐败战线有好消息了,卫生部专家说,“人越腐败,死得越快。”专家不是在诅咒腐败者早死,宣扬因果报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据说,这种说法有科学根据,根据就是凡腐败者,心理压力都大,因此容易致病。专家还列举了巴西的一份调查,说明贪官比清官更容易得不治之症。只是,专家最后举的一个例子,却让人感觉这种说法,至少在中国,并不那么准确。专家说,他给“某个被‘双规’的高层官员看病,几个月前他还红光满面,很健康。可这时,他面容消瘦,精神不振,判若两人。”  相似文献   

3.
《女性大世界》2005,(1):16-16
在当下,全世界的人都高喊孤独。男人孤独,女人也孤独,所以,如果有一个女子想要随波逐流,放开了胡来,即使她只有三分颜色,也还是所向披靡,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哪怕是别人的老公,或者是自己的上司,想要就要,没有哪个男人会抗拒得了她.因为,她不过是想让自己开心。不为钱,不为情,只为了不孤独,只为了热闹好玩。  相似文献   

4.
人老了,看什么都云淡风轻,少有好奇。 闲来无事,漫步在太平河畔。河中波光潋滟,河北岸绿茵如妆。一抬头,一组雕塑,让我情不自禁地走过去,绕像_三匝,注目不移。看清了,我看清了,是一组井陉“拉花”。好美哟!那浓浓的山沟沟味儿,那酽酽的乡亲之味儿,那醇醇的山胡桃味儿,真正地道的太行山乡里挖出来的,带着泥土的香气,灼灼逼人,让我感到醍醐灌顶,梦醉心迷。  相似文献   

5.
澄澈的感动     
修建青藏铁路时,经常有当地的孩子,来到工地上看新鲜。一次,一个筑路工人递给一个远远观望的小女孩一碗方便面。女孩惊喜地接过后,竞瑟瑟地望着手里的那碗面,作手足无措状。原来,这孩子从未吃过方便面,居然不知道怎么吃!这大大出乎工人们的意料,时间久了,工人们发现,这些高原上的孩子,虽然身上的衣服很脏,脸也很脏,好久没洗的样子,但是,他们的眼睛是纯净的,澄澈的,令人爱怜的。  相似文献   

6.
郑惠方 《老年人》2009,(4):53-53
程女士从西安去上海,途经南京与阔别多年的老同学聚会。中午,南京的同学作东,在一家川菜馆为程女士洗尘。酒席上,阔别多年的老同学们边吃边喝,谈笑风生。突然,程女士呼吸困难,喉咙里发不出声来,只是用手指着自己的颈部,随即口唇青紫。周围的老同学都惊呆了,一时不知所措。旁桌食客见状,认为是冠心病发作,立即拨打120呼来急救车,  相似文献   

7.
红伶 《女性大世界》2005,(4):164-165
生者,年年都过愚人节,故人,岁岁都有忌日。哥哥张国荣的纵身一跳,让两段时空融为一体,像电影蒙太奇,现实跟往事,闪断交叠。是否,有没有他的提醒,我都会想起那些如梦似幻的岁月和贴近青春的声音。 我想,最终,还是有那么一天,在繁华落尽的幕间,在妆容褪尽的夜里,你也会同我一样,开始柔情似水地怀旧。看似坚硬的外壳自动脱落,柔软的内里如多孔的海绵,只轻轻一挤,那些旧旧的旋律,老老的歌词又重新浮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8.
藏佳 《老人世界》2014,(12):38-39
沿湖畔绕湖而行,澄明的月湖一平如镜。碧水如锦,游人如织,杨柳依依,情侣绵绵。南端,一处林木葱茏的地方,就是古琴台。古琴台,又称伯牙台,位于武汉市汉江南岸,东临龟山,北靠月湖。春秋时期,有楚国官员伯牙乘船从汉江而下,途经汉江口时,因遇狂风暴雨受阻,停舟龟山脚下。雨过天晴,伯牙鼓琴消遣,恰逢樵夫锤子期从旁经过,被琴声吸引,便驻足静听。  相似文献   

9.
转角遇到爱     
黄昏,居民楼下陆陆续续聚集了不少老人,一边摇着扇子纳凉,一边说说话唠唠嗑儿,十分热闹。 老人都是这里的住户。这是个老小区,楼房都是6层的,一二层住着的基本上都是老人,有的老人原来住的楼层高,和下面低层的年轻住户一商量,调换了房子。住在低层,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来说,方便。可是,一二层的房子终归有限,住在高层的老人还是很多,住在上面的老人上下楼就很不方便。以前,经常能看到住在楼上的老人,手里拎着个小椅子下楼。椅子除了用来到楼下坐坐外,主要的功能还是上楼回家的时候用,爬一层,放下椅子,坐一会,喘口气,养足了劲,再爬一层。有的住在楼上的老人嫌费事,干脆不下楼了,成了“宅老”。  相似文献   

10.
坑骗老人之事,时有所闻。当事者悔恨交加,叙述者慷慨陈词,旁听者义愤填膺。总之,对这种以老人为猎物的恶劣行为,人人痛恨之,个个唾弃之。每当提起此类事,总像是骨鲠在喉,不吐不快。日前,在公园晨练时,偶然听到老人智斗骗子之趣闻,不论其真伪,真实还是杜撰,加工还是演绎,但确实是大快人心。哈哈大笑过后,我不敢独享此乐趣,记下来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1.
知秋 《当代老年》2013,(7):58-58
退休在家,没有其他的嗜好,却十分痴迷灯谜,猜射竞成了我晚年的一大乐事儿。儿时常听大人们说些谜语,觉得挺有意思的。参加工作后,逢年过节也常猜猜谜语,活跃一下家庭文化生活。退休后,电视、报刊看得更多了,凡有灯谜我从不放过。节假日里,儿孙们回来团聚,我的腿脚不太方便,不能与他们远游,就跟他们在家里猜猜谜语。大家一会儿七嘴八舌,一会儿静思默想,有时为了一条谜,这个查字典,那个翻书看,谜,成了我们全家看书学习的引子,又在知识圈里交流了几代人的感情。  相似文献   

12.
东耳 《中外书摘》2006,(6):74-75
乾隆后期,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和坤,倍受乾隆帝宠信。依靠皇上的庇护,和坤卖宫鬻爵,专横跋扈,骄奢淫逸,广蓄财产。到嘉庆四年(1799年),乾隆帝死后,事发抄出的财产,价值达两亿两银子,相当于后来甲午庚子赔款的总和。当时民间有“和坤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  相似文献   

13.
唐建国 《老年人》2005,(3):24-25
从能记事那天起,我就知道自己名叫黄胜金,住在湖南资兴市香花乡香花村,家里只有父亲和一个哥哥。父亲叫黄由德,哥哥叫黄胜全。没妈的孩子要人疼,父亲就特别疼我,好吃的给我吃,新衣服让我穿,虽然没有母爱,但我还是感到非常幸福。突然有一天,得知父亲不是亲生父亲,我一下陷入了迷茫,心里痛苦万分。那些日子,我缠着父亲,非要弄清自己的身世不可。父亲躲不开,只好含泪讲起了我的身世。  相似文献   

14.
母爱的分量     
王树槐 《老年人》2008,(2):31-31
南方的冬天,绝对温度不低,但湿度大,给人的感觉,似乎比北方零下10度还要冷。商店里买的踏花被也好,水鸟被也好,盖在身上,尽管柔软,却轻飘飘的,并不怎么暖和。倒是母亲请人缝制的大棉被,虽说笨重了些,保暖功能却是一流。也因此,一到冬天,我最喜欢盖母亲做的大棉被,睡在里面,感觉温暖而踏实,很快便可进入梦乡。  相似文献   

15.
1996年,我到了退休年龄,按规定办理了退休手续,离开岗位,回到了家中。起初自己感到我还能干,退下来坐在家里,会坐出毛病的,怎么办?当时.一段时阃食欲减少,睡觉不香,心烦意乱,实在难受。于是我决定自己寻找解除烦恼的办法。于是,我把原来的业余爱好一摄影重拾起来,每天背着照相机出外拍摄自然风光,发现哪有美景,就到哪里拍摄,时间一长,我的烦恼慢慢消失,心绪稳定下来了。把拍下来的照片.自己欣赏自己乐。  相似文献   

16.
老人言     
《老年人》2003,(3):1-1
宽容使人快乐,快乐给人健康,健康予人幸福。醴陵市王大明人生处世,应该做到大事不糊涂,小事不马虎,遇事要冷静,凡事有信心。汝城县袁善伐有容乃大,能忍则宽。炎陵县张光钧无忧无虑,吃喝玩乐,不见得就是人生的幸福。倒是不畏艰难,尽心尽力,努力为老百姓造福,才是真正踏实的快乐和幸福。湘潭市陈典尤脑要动,不动则衰;心要正,不正则歪。歪门邪道,伤天害理,摧毁人生。长沙市凌国雄滴水石穿,读书贵恒。益阳市胡启山芸芸众生,年少能成大器的少,大器晚成者也许更多。因为人生是一部教科书,看得多,看得久,才能看懂。江西省萧…  相似文献   

17.
人参,甘,微苦,平。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健脾养肺,宁心安神。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就已经认识到人参对人体具有滋补强壮、祛病延年的神奇功效,历代医家无不对其推崇备至。在从前的传说中,人参深藏于寒带冰天雪地的深山老林之中,集天地自然之精气,是仙草,是万灵药,得一株极其不易,让人感觉神奇而又神秘。现在经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人参主要含有皂苷、人参酸、挥发油、植物巢醇、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和其他成分,对人体具有抗衰老,抗氧化,增强免疫功能,减慢肿瘤生长,抑制癌细胞,调节中枢神经,平衡内分泌,促进新陈代谢,刺激骨髓造血,解肝毒,促进血液循环,皮肤再生等等作用。  相似文献   

18.
家是什么?所谓的家是当你遭遇风雨时,它便成了一个温暖的避风港。有人说,世界上有多少个避风港,就有多少个家。构成家的最基本的要素是必须有房子,四面是墙,加个顶子,结构简单,但它能够遮挡严寒。有人说,世界上有多少间房子,就有多少个家。构成房子的要素是门,用来隔绝外面的世界,使房子里的生活更精彩。有人说,世界上有多少扇门,就有多少个家。房子里必须有男人和女人,时而吵闹,时而和谐,从此家中便有了勃勃生气。有人说,世界上有多少个男人和女人,就有多少个家。构成家的要素还有孩子,这是组成家的重要环节,也是美满之家的情感纽带。有人说,世界上有多少个孩子,就有多少个家。家中还要有灯,当夜幕降临,召唤人们回家的是灯,它给人以希望,给人以温暖。有人说,世界上有多少盏灯,就有多少个家。世界上到底有多少个家,谁也说不清楚,但也有人说,世界上只有一个家,它是避风港,房子,门,男人和女人以及孩子和灯。  相似文献   

19.
邓勤 《老人世界》2014,(8):36-37
两年前,我刚来洛杉矶时,一时没找到工作,几乎连房租也交不出来,着急得很。房东是个华人,很善良,没有把我赶出去,还主动给我介绍了份工作,在汽车旅馆打工。美国的汽车旅馆,特别是在都市里的汽车旅馆,基本上是下层人投宿的地方。来这里住的客人三教九流都有,有毒贩子、妓女,在逃通缉犯,甚至还有银行抢匪。  相似文献   

20.
玉姐     
何立伟 《老年人》2010,(2):32-32
巷子口上一家小理发店,模样颓唐,生意平常。隔着它,两丈三丈,另也有两家做头发的,不叫理发,号称发廊,名字取得极堂皇,总之叫什么“环球”,装修得颇时髦,进进出出,也都是巷子里的红男绿女。墙上张贴的,多是明星的发型照,那当然是引领潮流的。坐在沙发椅上的女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