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7 毫秒
1.
经济学方法论中演绎与归纳之争的终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日之经济学,一如古典经济学一样,仍然存在着演绎与归纳的争论。新古典经济学借助数学工具对演绎法的使用更使之成为经济学的时尚方法。然而,任何演绎法都必然建立在使用不完全归纳法的基础之上。错误使用不完全归纳法就会割裂理论与现实的关系。科学的经济学理论必须辩证地同时使用归纳和演绎。唯此,才可能建立可用于指导社会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由此,我们表明,演绎与归纳之争作为一个伪命题,可以终结了。  相似文献   

2.
尽管当前的经济学课程越来越枯燥无味,经济学理论与现实之间也越来越脱节,以致有越来越多的关注"人"的经济学家对这种过于膨胀的抽象化和数理化倾向提出了反思,但是,绝大多数主流学者还是在为现代主流经济学范式辩护,经济学数理化倾向还在加剧.其中的主要原因有:(1)模仿和攀比促发了数学应用于经济学的自反馈路径;(2)学术界等级化秩序的形成导致了理论研究的单一化;(3)流行的匿名审稿体系强化了数理形式上的规范要求;(4)引导假定的不可通约性夯实了"我向思考"式研究;(5)形式逻辑的偏重使经济学研究蜕变为数学逻辑游戏.  相似文献   

3.
陈柳钦 《创新》2012,6(3):51-59
行为研究是由来已久的。行为经济学产生的外因是心理学的逐渐成熟和新研究工具与技术的出现。1950~1960年代较为活跃的一些经济学家开始系统地通过心理学的一些理论和研究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1970年代,行为经济学进入快速成长时期。1980年代以后,进入了繁荣发展阶段,特别是2002年以来,行为经济学在经济学界受到了空前的重视。行为经济学的出现并迅速汇入主流,使得经济学研究更加具体现实、生动鲜活,更能体现出经济学的本质,大大增强了经济学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和预见性,从而使经济学成为一门解释力和预测力更强的科学。  相似文献   

4.
文章认为,科学的发展一般都是以研究方法的创新和思维方式的更新为先导的,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变革与创新,也将首先是经济学方法论和经济理论思维方式的变革与创新。我国经济理论界在方法论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研究方法的单一化和思维方法的教条化、片面化。这些错误倾向所速成的影响主要是:阻碍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突破性进展,使其体系不尽完善,并缺乏“生长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滞后于现实经济发展所提出的需要,使其难以解释和应用于实际,更难以预见未来。现在的任务是建构社会主义经济学方法论体系。首先要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和经济学方法论,其次要正确对待科学哲学(方法论)和西方经济学方法论。  相似文献   

5.
数理社会学     
一、数理社会学(Mathematical Sociology)是一门研究如何运用数学模型来扩充社会学理论的应用范围、精确度和解释能力的一门学科。将数学应用于社会学可以有不同的方式,从而使人们对数理社会学的理解也各不相同。首先,在描述统计与参数统计为基础的调查研究方法中,归纳资料和验证假设需要数学;在社会学中,这一种运用数学的方式占统治地位,所以,大多数人所称的  相似文献   

6.
经济学不同于自然科学 ,其主要流派的许多基本原理从一开始就没有、现在也没有在实践中得到验证。政治经济学专业的职业方法论专家们没有注意到这种情况 ,他们常常用学派分类法和科学研究新形式的臆想来偷换方法论问题。结果 ,A .恩施泰因以下推论被完全应用于经济科学方法论 :“与科学没有联系的认识论成为一种空洞的呆板公式。没有认识论的科学 ,一般也是可以想象的 ,因而是粗糙和无序的。”①在自然科学中 ,理论的目的是“解释 ,也可能是实验性地复制”真实现象。② 相应地 ,理论被理解为封闭的概念体系。它利用数学或逻辑学语言解释过…  相似文献   

7.
我认为,数学语言可以进行经济学的质分析。数学语言可以进入经济学的基本范畴和核心规律理论领域这一点,是不用怀疑的。不能规定哪些经济学领域不能使用数学语言。下面我举例说明这一点:价值理论是经济学的核心基础理论,要说质分析,这就是经济学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质分析。在古典经济学中,由于缺乏研究多元变量及其复杂关系的分析工具,因此,从配弟经李嘉图到新剑桥学派的古典价值理论只好采取自然语言的思辨方式,或称弱逻辑方式。在微积分进入经济学之后,以微积分语言为分析工具的价值论出现了,这引起了经济学的边际革  相似文献   

8.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理论经济学之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既迫切要求重建中国的经济学理论体系,也为中国经济学理论的重建提供了现实的基础。在学习和批判地继承现有的市场经济理论时把握好经济学的本质及经济学研究上的三个层次上的关系,将为我们提供经济学研究的基本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而理论创新才是重建中国经济学的灵魂所在。为了使中国经济学能够在科学的轨道上得以重建和发展,以经济学问题的论争中对理论创新应持严肃科学的态度,并在经济学界尽早形成科学的行之有效的理论假说、批评、争论、接受、修正、摒弃的创新和发展的机制。作者指出,在目前应将注意力集中于对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和经济改革中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专门的系统深入的研究,培植新的理论生长点,不断研究新问题、解决新矛盾、总结新经验、提出新观点,进而形成新的理论思路和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9.
博兰德对新古典经济学方法论的系统批判有相当见地。但使用无限回归方法就不难发现,由于割裂了理论与真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而陷入纯粹逻辑学分析的封闭系统方法陷阱中,博兰德对新古典经济学隐性方法论和显性方法论的批判只能是形而上学的、不彻底的。他的改进新古典经济学的方法也无法使新古典经济学变成一门科学,新古典经济学在西方只是众多经济学支流中的一支。中国经济学方法论本身及经济学研究必须建立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0.
巫文强 《创新》2014,(3):26-30
经济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与正确方向及初衷背离的现象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逐渐式微的内因,这是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地位以及使之再成为主流的关键。面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试验中出现的种种经济社会问题,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需要对自身的理论自觉进行反思,不断强化责任意识、阵地意识、践行意识、文本意识。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自信关键在于能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