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无论是何种形式的组织,在日常管理与不断发展中,最重要的是对员工的管理,而对员工的管理主要是通过激励来实现的。激励就是激发鼓励的意思,具体地讲,就是指激发人的行为动机的心理过程。员工激励是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组织的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从组织的角度来看,企业建立有效激励体系,  相似文献   

2.
论激励在大学教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需要积极有效的激励 “激励”是指激发人的行为动机的心理过程,即通过各种客观因素的刺激,引发和增强人的行为的内驱力,使人达到一种兴奋的状态,从而把外部的刺激内化为个人自觉的行为。简而言之,激励就是要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潜能,使人的才能充分表现出  相似文献   

3.
激励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效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赟 《人才开发》2009,(6):40-42
激励一词作为心理学的一个术语,指的是持续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在企业管理中,激励可以理解为创造满足员工各种需要的条件,激发员工的动机。使人产生实现组织目标后特定行为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培训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形式,但人力资本产权的特殊性即人力资本与其所有者的不可分离性和企业规避培训风险的特性决定了企业必须对人力资本的所有者进行激励和约束,而合理有效的培训能将以人的自利动机为激励物的物质型激励和以人的精神动机为激励物的精神激励很好地结合起来,实现激励与约束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王珊珊 《人才瞭望》2017,(16):199-200
在心理学中,激励是指不断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在管理工作中,激励是指管理者对于员工的激发和鼓励,能有效达到组织及其个人目标的系统性活动,被认为是“最伟大的管理原理”.笔者通过对激励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以期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积极性是与人的动机紧密相联系的,动机激发程度越大,人的积极性就高,反之,就低,甚至没有积极性。激励理论就是研究人的动机的激发和积极性的调动的问题,主要包括需要理论、期望理论、挫折理论等。一、需要理论与技术人员的激励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需要是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原动力。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五种。该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是有层次性的,按照它们的重要程度和发生的先后顺序,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当低级需要得到相对满足后,人就要…  相似文献   

7.
现代企业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管理,管理人首先要了解人,了解人首先要了解人的需要。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的需要引发动机,动机引起行为。可见,需要是人类行为出发点的基础和最根本原因。管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员工的工作绩效是员工能力和受激励程度的函数。从管理的角度来  相似文献   

8.
管理快车     
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领导者若能恰当地使用管理学中的某些“原理”与“效应”,就能够达到及时发现人才,合理使用人才和有效开发与管理人才的目的,就能够使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激励原理。所谓激励就是根据人的需求,创造各种条件从而激发人的动机,使之产生为实现目标而形成的特定的行为过程。人需要激励,这是人区别于动物  相似文献   

9.
希望无敌     
每朵乌云背后都有阳光,希望都会重现鲍勃·摩尔在美国动机激励教育领域享有崇高的威望,他的代表作《你也能当总统》一书, 曾经鼓舞和激励了成千上万的奋斗者,使他们由一个个平凡甚至平庸的无名之辈,最终变成了万人瞩  相似文献   

10.
激励是心理学的一个术语,指激发人的行为的心理过程。激励这个概念用于管理,是指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也就是说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努力去完成组织的任务,实现组织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所谓激励是指管理者创设各种既能朝向组织目标又能满足职工合理需要的物质性和精神性条件,持续激发职工的动机,以调动职工行为积极性的过程。对人类行为规律分析可知,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而动机则是由需要所引起的。人们受到刺激产生需要,需要引起心理紧张,成为寻找目标以满足需要的驱动力,由此激发了动机。  相似文献   

12.
激励,顾名思义就是激发鼓励的意思,心理学把这称之为“诱因”,管理学上则叫“激励”,它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心理过程。激励又分为自我激励和激励他人。自我激励是个人成才的重要因素,身居单位要职的领导干部除不断砥励自己外,更主要的是激励他人,培养他人积极的动机,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营造一种“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良好的育才环境。 激励的技巧和方法林林总总,这里择要提出激励的八大“法则”。 一、经济激励法 即物质激励法。一个人赖以生存和工作的重要条件就是必须拥有必要的物质条件。根据…  相似文献   

13.
公共部门的人才激励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励模式以激励理论为支撑,激励理论则指导激励模式内容的构建。激励理论产生于对人们的行为动机认识及人性的假设基础之上。下面阐述传统的激励模式。  相似文献   

14.
激励的类型按源泉分有内激励,如来自工作、任务本身压力的激励;有外激励,往往产生于工作之后,来之工作以外的奖励。 按性质分,有正激励,是对人的某种行为的肯定,起到继续强化该行为的激励作用;有负激励,是对人的行为的否定、抑制,从而起到改变其行为方向的激励作用。 按内容分,有精神激励,针对人的进取心理需求而言;有物质激励,针对人的生理需求而言;有信息需求;针对人的获取信息需求而言。 按差异分,有普遍激励,即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根据人的共同需求的共性激励;有个别激励,即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根据不同人需求的特殊性激励。 按效益分,有短效、长效时间性激励之别。一般而  相似文献   

15.
人力资源被称为“第一资源”,而人力资源的科学高效管理离不开激励理论的应用。激励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它表现为对人的需求欲望予以适当满足或限制。激励的目的是正确诱导员工的工作动机,使他们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的需要,增加其满意度,从而使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继续保持和发扬下去。由此也可以说激励运用得好坏在一定程度上是决定企业兴衰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运用好激励机制也就成为企业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开发人才资源能力,激发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方面,西方组织行为学介绍了大量有关需要、动机、行为和激励的知识,提供了多种激励理论、模式和办  相似文献   

17.
陈庆 《人才瞭望》2015,(2):88-89
如何有效激发90后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日益成为一般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90后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和一般国有企业激励策略,在此基础上结合动机理论相关内容,从薪酬激励、工作激励、系统协同等方面探讨了面向90后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策略。  相似文献   

18.
管秀雪 《人才瞭望》2016,(10):192-193
大学生的需要是其思想动机及其行为积极性的动力源泉.针对大学生需要心理的现状及特点,把握注重目标激励、积极强化、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等原则,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激励的导向性、针对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19.
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取决于产品、技术、资金、管理、服务和人才等多种因素,企业的各项工作都是由人来完成的,所以说人才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是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吸引、开发、利用、保留人才这一宝贵的资源,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作保证。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指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去调动员  相似文献   

20.
海尔的严格管理在我国企业中是有名的,在严格管理中,工作报酬与绩效考核挂钩,用物质利益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这是引导员工对工作发生兴趣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海尔不仅有严格管理的一面,还有追求员工自我管理、直觉状态的一面,注意在精神激励上下功夫。主要做法是:让员工在各自的领域真正处于主导地位;尊重人的价值,提高人的素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力求使每个员工的聪明才智都能充分发挥,使他们各得其所,各尽所能,而且是处于自觉的状态中。这是比严格管理更高一层的境界,其实质还在于充分发挥工作兴趣这一内在动机在人的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