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珈音 《决策与信息》2010,(12):147-147
股东表决权是股东一项重要的权利,其行使关系到股东的股利分配请求权和董监选举权,股东表决权代理是股东表决权行使的重要制度之一。本文重点探讨了股东表决权代理制度及其完善。  相似文献   

2.
边济 《决策与信息》2009,(11):79-80
表决权信托是股东表决权集中行使的有效方式,是保护中小股东利益优化公司治理的重要制度,我国具有设立表决权信托的现实需要,可通过对信托目的及受托人一五的规制等防范表决权信托制度风向,并可在专门机构中建立受托人业务以推进该制度的实施。  相似文献   

3.
吴志伟  肖韵 《经营管理者》2009,(19):181-182
中小股东的利益保护问题一直倍受关注,新《公司法》对其的保护提供了一套比较齐全和到位的机制。但是在社会实践中现有的保护机制仍然存在着缺陷,而表决权信托制度作为表决权与控制权之间的纽带,重组分散于中小股东手中的表决权,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现代股份公司股东众多,居住地域分散,常常不能亲自参加股东会或参加成本太高,为了保护这些股东的权利,表决权代理制度便应运而生。它是针对股东不能亲自行使表决权时设计的补救制度。我国公司法虽然也予以认可,但规定过于笼统,不便于操作,有必要进一步细化。  相似文献   

5.
现代股份公司股东众多,居住地域分散,常常不能亲自参加股东会或参加成本太高,为了保护这些股东的权利,表决权代理制度便应运而生.它是针对股东不能亲自行使表决权时设计的补救制度.我国公司法虽然也予以认可,但规定过于笼统,不便于操作,有必要进一步细化.  相似文献   

6.
刘佳 《决策与信息》2011,(5):116-116
为矫正股东表决权效力的弱化,维护股东的表决权,就必须赋予股东的信息权,保障股东表决权得以实现.当股东有正当理由怀疑公司的经营管理中有违反法律或章程的重大事实时、有权申请法院选任检查人调查公司的业务和财务状况,从而获得相应足够的信息,在股东会上进行表决。  相似文献   

7.
试论国有纯粹型产业控股公司的特性及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芮明杰  袁安照   《管理科学》2000,3(1):94-99
控股公司是指一公司拥有其他公司的决定性表决权的股份 ,从而行使控制权或经营管理权的公司 ;纯粹型产业控股公司是指公司拥有子公司决定性表决权的股份 ,通过股东大会和董事会行使控股权 ,它本身不从事产业的生产经营 ;国有纯粹型控股公司是我国企业制度改革的一个结果 .我们认为 ,国有纯粹型控股公司应具备如下四个方面的功能 :1产权经营 ;2行业协调和监管的功能 ;3战略管理的功能 ;4社会性功能  相似文献   

8.
<正>能不能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充分尊重民意,直接影响选人用人的质量,影响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只有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真正让民意在干部任用中行使"表决权",才能确保干部工作质量,实现选贤任能的目标。充分发挥民意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作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思想、制度、程序、监督等环节入手。一要强化教育引导,为民意在干部任用中行使"表决权"奠定思想基础。一方面,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形式,  相似文献   

9.
表决权信托是人们利用灵活强大的信托制度实现个人目的的又一次尝试,也是公司法制孜孜以求公司治理结构优化过程中一次富于实践意义的创新,是信托法与公司法历史性碰撞的结晶。  相似文献   

10.
2003年,成都电热器厂全体职工转变为股东,成为控股主体的实际出资人,完成了职工身份的彻底转变,职工同时以股东的身份参加股东大会,参政议政、行使表决权力  相似文献   

11.
李欣豫 《决策探索》2013,(20):68-69
有限责任公司僵局产生的制度原因应是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结构设置本身的欠缺。股权结构的构成不仅决定着公司所有者在公司中的份额,而且决定着公司中股东表决权行使的比例,所以在公司设立之初,股权结构设置不够合理,  相似文献   

12.
《决策与信息》2005,(5):13-13
股权分置改革将按“市场稳定发展、规则公平统一、方案协商选择、流通股东表决、实施分步有序”原则进行。中国证监会将根据上市公司股东的改革意向和保荐机构的推荐.协商确定少量试点公司。临时股东大会就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做出决议.必须经参加表决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并经参加表决的流通股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非流通股股份取得流通权后.其持有者应当承诺至少在十二个月内不上市交易或者转让;该承诺期期满后。出售数量占该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在十二个月内不超过百分之五.在二十四个月内不超过百分之十,在股权分置改革中,必须选择适当时机实行“新老划断”。[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累积投票制度作为股东选择公司管理者的一种表决权制度,最早起源于美国伊利诺伊州<宪法>的规定.累积投票制度保护了中小投资者的投资热情,符合资本社会化的原则.公司股东选任董事或者监事时,实行累积投票制度对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特别是对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具有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有的契约债权人保护制度对债权人保护存在被动、间接、滞后等特点。债权人倘若能参与公司治理,便能克服上述缺点。契约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制度构建应遵循平等原则和适度原则。契约债权人大会是契约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主要形式之一。对于契约债权人大会的职权,主要有选举契约债权人监事、董事及对影响契约债权人利益的重大事项的表决权。  相似文献   

15.
<正>2005年6月,季某、姚某、张某、周某、陈某、柳某等六名股东共同出资200万元成立了一家奶业制造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奶业公司”),其中:季某出资120万元,其他五名股东各出资16万元。公司章程规定:“股东会决议由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公司设董事长、副董事长,均由董事会选举产生,公司董事长为公司法定代表人”。奶业公司首  相似文献   

16.
加权投票制的权力分析及测度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二元选择下 ,测算加权投票制的表决权的大小有两种广泛被接受的方法 ,即 Shapley-Shubik指数法与 Banzhaf指数法 ,但它们都不能解决多备选方案或多候选人时决策个体的权力问题 .通过建立计算不同群体偏好序差异的测度模型 ,以及将其转换为无向图上最短路的计算 ,从而提出了无论被选方案或候选人是两个还是两个以上的加权投票制下决策个体权力的计算方法 ,并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7.
代理权竞争 ( proxycontest)又称委托书收购 ,是指收购者通过大量征集股东委托书的方式 ,代理股东出席股东大会并行使优势的表决权 ,以通过改组董事会等方式达到收购目标公司的目的 ,其本质在于收购者借助第三方的力量实施对目标公司的低成本控制。代理权竞争与要约收购(Tenderoffers)、兼并(Mergers)、直接购入股票(DirectSharePurchase)构成公司主要的外部治理机制 (Manne,1965) ,是小股东惩罚管理层 ,迫使管理层采取股东利益最大化政策的基本做法 (Hart,1995)。现代公司理论认为 ,代理权竞争以公司绩效较差为前提 ,具有正的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18.
何雅婷  王燕锋 《办公室业务》2023,(10):182-184+192
针对特定时期的市管县体制产生进行梳理,可知省管县制度的出现是不断优化的过程。通过对市管县利弊进行剖析,从实践和理论角度探讨制度变迁的诱因。伴随社会和经济的逐步发展,省管县体制模式备受各界的关注,从制度利弊角度探讨省直管县发展。  相似文献   

19.
简析我国证券法对管理层收购规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伟凯  王荣 《管理世界》2005,(10):149-150,154
管理层收购(MBO)最初源于大型多元化混合企业的重组、并购活动。随着证券市场发展,融资收购手段多样化,上市公司MBO行为越来越多。鉴于MBO行为不同于普通证券交易的特殊性及其对广大中小股东利益的影响,各国都在证券法基础上对管理层收购进行特别立法。(一)管理层收购的特殊性与证券法的缺陷证券法对上市公司收购行为一般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收购即要约收购,通过目标公司股东发出收购要约,来购买该公司具有表决权的证券。广义收购是指除要约收购外,还包括协议收购,通过与目标公司股票持有人达成协议进行收购。我国上市公司收购,是…  相似文献   

20.
从企业制度演变过程看 ,企业主要权力主体已由股东作为企业的唯一的权力主体 ,逐步通过企业资产的委托代理方式 ,实行了企业权力的分割 ,企业内部形成了多元化的权力主体。企业权力的制衡 ,主要借助于行为人分割不同的监督权和投票权来实现。1.完善股东权益保护机制。一是完善股东大会制度 ,在进一步明确股东大会职责和权力的基础上 ,突出股东的置疑权和表决权。制定股东大会议事程序和规则 ,就股东议案、提问、时间限制、提问人数限制等问题以书面形式提交股东大会;允许股东提问并经过充分讨论和听取企业董事对所提出问题的回答后 ,再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