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逐渐向小康型住房目标迈进,我国目前每年新建城镇住宅约1.5—2.0亿万平方米。人们常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讲的就是住房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而“住房之小康,关键看两房,两房者,厨房与茅房也”。相比之下,厨房更为重要,“厨房是住宅的心脏”。这个观点早已被人们所接受,并受到了国家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建设部还专门编制了《小康住宅厨房卫生间设计通则》,对厨房的面积,上下水、通风、电气、设备等作了明确的要求,所以,认真探讨一下住房中的厨房建设是必要的,有益的。  相似文献   

2.
十多年来,我省城镇居民居住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当前的问题:一是苦乐不均,部分困难户急待解决;二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住房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住房的供需矛盾仍然突出。 居住条件改善,但供求矛盾仍突出 在“六五”、“七五”期间,国家和集体用于改善城镇居民住房投资分别是55.4亿元、  相似文献   

3.
1、小康生活水平指标体系的界定。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使全国人民过上小康生活,并逐步向更高的水平前进。努力增加城乡居民实际收入,拓宽消费领域,引导合理消费。在改善物质生活的同时,充实精神生活,美化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特别要改善居住、卫生、交通和通信条件,扩大服务性消费。逐步增加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提高教育和医疗保健水平”。这段论述,阐明了小康标准的内涵和外延。首先,小康是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一个生活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4.
2000年元月,大庆市委五届五次全委会议确定:“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扩大住房信贷投入,全面启动住房二级市场,促进住房消费”。今年3月,朱基总理在九届人大三次会议所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积极培育住房等新的消费热点,使住房建设真正成为重要产业”(见2000年3月17日《人民日报》)。可以说,住宅业发展已成为关乎国家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大事,也是提高全市人民生活水平、建设高科技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内容。本文就当前我市住宅业发展的几个热点问题进行了调查,并提出相应建议。一、大庆住宅业发展应当从全市人民的根本长远…  相似文献   

5.
<正> 衣、食、住、行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四个主要方面,居住条件的好坏是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过去长期受“左”的思想影响,对于建造住宅,改善人民的居住条件,重视不够。因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城镇的人均居住面积从解放初期的4.5平方米下降到1976年的3.6平方米。这意味着,在解放后的27年里,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不但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更为恶化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于1978年12月举行以后,城镇的住宅建设开始加速进行,成绩巨大,有目共睹,但由于过去“欠账”太多,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一时难以根本改善。城  相似文献   

6.
李鹏总理在同全国住房制度改革工作会议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第二步战略目标中提出的小康水平,其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城镇居住水平有明显改善。 党和政府一直十分关心和重视人民的居住问题。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对我们教育事业给予了充分重视。这种重视,在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高等学校教职员工的住房问题上有明显的显示:有关政府部门下了很大决心,投入了大量资金,建造了大量住宅,使教职员工的住房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调动了广大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但是另一方面长期积累下来的住房供求紧张的状况,以及原有住房制度的弊端,也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要从根本上解决包括高校教职员工在内的城市居民的住房问题,就必须对现行住房制度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7.
把住宅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大战略决策。其必然性在于:住宅消费成为新的消费热点;住宅业关联度强,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可以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可以吸纳消费资金,缓解通货膨胀;可以提高居住水平。当前应采取的措施是:加大房改力度,尽快建立新的城镇住房制度;降低房价,理顺住宅价格体系;拓展房地产金融,支持住房建设。  相似文献   

8.
鲁南城市带住宅建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住宅品质走高,密度走低。低密度住宅是在满足人们基本居住需求之后,出现的一种城市发展形态和产品形态类型。鲁南城市带低密度住宅建设:要合理规划选址;注重城市功能配套;建设良好的交通体系;加强社会服务与就业安排;提高低密度住宅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比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国外老年人住房发展的特征,介绍了国外老年人住宅在政策的引导下从居住、护理等角度进行设计,满足老年人居家养老需求的经验,重点分析了美国、日本等国家老年住宅在政策变化、住宅特征与老年人居住模式、护理需求等方面的结合,以及保障性住房的适老性导向等对上海的启示。根据上海老年人口变化趋势及住房规划特征,从政策引导、保障房建设和旧住房改造的适老性几个方面提出了建议,对于进一步促进上海居家养老保障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解放前上海市民尤其是劳动人民居住情况的悲惨,是无法形容的,但大家都默默的忍受着。正如恩格斯在“论住宅问题”中所说:“住宅缺乏并不是什么现今时期特有的现象;……它是颇为均等地伤害到一切时代所有一切被压迫阶级的。”要结束这种住宅缺乏现象,只有一个方法:一般地消灭统治阶级对各劳动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所以上海劳动人民的住房缺乏问题,只有到解放后,才认真的提到日程上,有可能逐步予以解决。在资本主义时代已经成为“长期的慢性病”的住宅缺乏问题,是不可能随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的变革,短期内彻底解决的。资本主义社会,土地和房屋是资产阶极投机发财的对象,“建筑业既以建造昂贵住宅作为更有利得多的投机场所,就只是在例  相似文献   

11.
我国目前已初步建立了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为使城镇低收入家庭获得基本的住房保障,实施廉租住房政策。吉林省廉租住房保障采取实物配租和租赁货币补贴两种方式。基于效用理论和调研数据的研究表明:两种方式都会提高低收入家庭的效用水平;实物配租方式的优势在于能够直接改善低收入家庭居住条件,但当居住条件并非家庭最亟须满足的需求时,实物配租方式对低收入家庭整体效用水平的提升作用并不显著;从公平与效率和地方政府的承受能力来看,租赁货币补贴方式优于实物配租方式。在租赁市场供给总量存在刚性不足的情况下,应以实物配租为主要保障方式;当市场存量住房达到一定水平时,租赁货币补贴应成为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2.
一、小康年鉴的“定位” 1.年鉴发展的创举。《云南小康年鉴》2005版创刊号及2006版已出版发行,它是中国年鉴发展中的新创举。正如云南省原省长徐荣凯在《发刊辞》中指出:“是全省年鉴编撰和文化建设中的一件大事,开了国内小康年鉴编撰先河。”其开创性何在?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基于森的可行能力理论构建了保障性住房福利效应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评价法对西安市购置型、租赁型两类保障性住房居民入住前后福利水平进行了量化测度。研究得出:西安市被保障对象的总体福利水平有所提升;两类保障性住房的福利效应变化情况存在显著差异;购置型保障性住房的福利水平提升明显,其中居住条件、生活条件、教育条件得到改善,但交通条件、就业环境、心理状况出现恶化;租赁型保障性住房的福利水平出现小幅下降,其中仅有居住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其余条件均出现恶化。为此,政府应针对两类保障性住房的不同特征分别实施相应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国家体改委主任陈锦华说,要加快住房改革的步伐,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八五”期间城镇居民每人平均住房面积达到7.5平方米,本世纪末达到人均8平方米.住房制度改革是九十年代中国三大改革之一.中国从温饱型过渡到小康型,住房条件的改善成为重要的标志.陈锦华说,我们设想今后十年内逐步将住房租金提高到每平方米一元以  相似文献   

15.
棚户区改造是省委、省政府“三十三件实事”和“十项利民行动”的内容之一,是市委、市政府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通过改造棚户区,可以进一步改善城市面貌和居民的居住环境,提高城市品位和居民的生活质量,为大企业的生产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工作思路 本着改善城市面貌、服务油田生产、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城市品位的宗旨,根据“东移北扩”的城市规划方针和全市住宅开发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展,作为人们生活“四要素”(衣食住行)之一的住房也被推进了改革的洪流。那么,为什么要改革住宅制度?住宅向来由国家统分统配,现在为什么要作为商品出租或出售?住宅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是什么?本文拟浅析之。一、索源住宅是人们居家过日子必不可少的耐用消费资料。因而,住宅管理体制的改革是整个国民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课  相似文献   

17.
住宅是人类居住其中的具有一定容积而又相对封闭的客观实体。从物质形态观察,住宅不是纯粹的自然空间,而是人类利用自然物质对自然空间进行再创造而生成的人工空间,从价值形态观察,住宅是建筑行为的产物,它物化了人类的体力和脑力劳动,是人类勤劳和智慧的结晶。住宅作为一种满足人类需求的消费品,与其它消费品相比,除了具有由生产力水平和自然社会环境所决定的一般共性外,还具有固定性、耐久性、多功能性、价值的外露性等特性。 居住者对住宅的使用就是住房消费。人们的消费行为概括起来主要有吃、穿、住、用、行等几种基本方式,住房消费在居民消费中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实行住房制度的非商品化,造成许多经济和社会问题,住房消费问题成为整个消费中最难解决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内涵“小康”一词 ,源自《诗·大雅·民劳》中“民亦劳止 ,汔可小康”,但作为一种社会模式最早在《礼记》中得到系统阐述。《礼记》提到的“小康”相对于“大道行也 ,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 ,是“大道既隐 ,天下为家”的理想社会的初级阶段 ,它描绘了古人对宽裕、殷实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尽管这种社会理想从未得到过实现 ,但小康思想在中国民间却影响深远 ,盛行千年而不衰 ,成为普通百姓对富裕生活追求的目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邓小平立足国情、放眼发展大势 ,赋予“小康社会”以全新的科学内涵 ,设计了“…  相似文献   

19.
“十五”期间河北省经济增长的空间到底有多大?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应该搞清“实现经济强省目标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增长速度”,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答案:①经过多方面的研究讨论,河北省已基本形成关于“经济强省”目标的共识,其核心内容是:到2010年,全省大部分地区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宽裕型小康,有条件的地方力争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以上,综合经济实力和人均主要经济指标进入全国先进行列。要实现这个远景目标,未来10年河北省经济增长速度就不能低于9%。②国内专家预测,我国“十五”期间年均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0.
加拿大政府积极采取发展和完善住房政策、对国家住宅进行修改等措施 ,其在发展房地产市场、改善人民居住条件等方面的宏观调控力度 ,对加拿大房地产市场的平衡发展以及加拿大居民住房条件的改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加拿大住宅抵押金融发展模式及其成功经验为中国住宅金融市场的建立与发展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