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2004,(9):27
近日,中华英才网发布了最新薪酬调查报告.该报告调查的是2004年上半年薪酬状况,和去年下半年相比,本次调查数据显示:参加网上调研的职场英才平均年薪为35921元,总体薪资止跌回稳,但仍然徘徊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2.
《职业》2003,(9)
哪个行业收入高了,谁的“薪”情近期最好,哪那些企业引领“薪”潮,谁对钱包最不满意?请看新鲜出炉的——据中华英才网最新发布的第7期英才薪资调查报告,2003年上半年,职场英才薪资普遍趋升,而不同行业、职位、城市的薪资排行也呈现出不同的变化。总体薪资情况普遍上涨,市场回暖趋势明显有关数据显示出明显的薪资普遍上涨现象,在第6期调查中,薪资均值为38609元(包括港澳台以及国外),大陆薪资均值为38447元;而在本期(第7期)薪资调查中,薪资均值为41858元(包括港澳台以及国外)。大陆薪资均值为41443元,比上期增加7.8%。本期的薪资中位数也有6.7…  相似文献   

3.
洛洛 《职业》2003,(9):56
8月27日,北京地区建筑业2002年薪资调查调研成果新鲜出炉,这是该行业的首次薪资调查。调研成果涵盖了行业通用职位体系、行业标准岗位和工作描述、2003年行业薪资总体趋势、行业主要薪酬体系及分析、行业员工福利方案及分析等内容。调查显示, 2002年度北京地区建筑业人均年薪达22881元,比2001年上涨12%。国有企业人均年薪为28353元,增幅达16%;股份制企业为24605元,增幅达8%。但职位薪资差距也很明显。企业高管薪酬差距逐渐拉开,最大差距可达到10倍。而国有企业高管层薪酬水平高于股份制企业。以副总经理为例,国企中该职位的基本工资、浮动工…  相似文献   

4.
《职业》2009,(12):26-27
1/3企业采取冻薪,2009年平均加薪幅度远低于2008年约25%美世2009整体薪酬调研发现,受经济危机影响,2009年的平均薪资增长率为7O0%(不包括降薪企业),比2008年整整低近3个百分点。其中医药及医疗器械行业的加薪幅度最高,其次是消费品行业,汽车和高科技行业的加薪幅度最低。  相似文献   

5.
职场动态     
第六期英才薪资报告发布 中华英才网近期发布了第六期英才薪资指数报告,此次调查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杭州、东莞等全国大中城市经常上网者为主要对象,对各行业的薪资及获取高薪的各项条件都做出了详细的分析和介绍。报告显示:内地年薪均值超过3.8万元,比上期增加1.3%。 首先,薪资总体行情看涨;其次,上海平均年薪达49180元,首次超过了深圳,居第一,北京和广州分别以46611元、41377元名列第三和第四;第三,互联网行业的年薪均值达到了39681元,较上一期上升了约2000元,在34个行业分类中排名第12,而电信业年薪均值为52302元仍居首位。与此同时,食品、饮料、烟草等  相似文献   

6.
美世 《职业》2009,(34)
1/3企业采取冻薪,2009年平均加薪幅度远低于2008年约25% 美世2009整体薪酬调研发现,受经济危机影响,2009年的平均薪资增长率为7.0%(不包括降薪企业),比2008年整整低近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华信惠悦发布了2003年的企业薪酬调研报告,本次调研对象包括高科技、消费品、微电子半导体、航运、物流、石油、房地产、银行、基金管理、证券、保险和零售业等12个行业250家在华外资、合资公司和部分国有企业员工的薪资状况。  相似文献   

8.
骆潇 《职业》2011,(13)
薪酬与收入,是职场中永远的主题词.带着人们最关心的薪酬三大疑问,本期《职业》专访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刘学民研究员,请他为职场人解读薪酬大势、把脉未来增长趋势.利好政策+实实在在的行动=笑脸如果要给2010年的薪酬画个像,那么应该是一张充满了希望和憧憬的笑脸,因为正是在这一年,收入分配问题得到了国家从上至下前所未有的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有了实实在在的行动,让2011年的薪酬也前景可待.  相似文献   

9.
《职业》2003,(8)
今年职场情势飘摇不定,SARS对才市的影响除了减少就业之外,还同样影响薪酬收入。据可锐职业顾问调查,今年将有部分职场人士可能加薪无望,“钱”途叵测。 中低端岗位的职业人 处于公司中低端岗位的职业白领中有很多人盲目安于现状,没有根据职场的要求不断更新自己的认知,以为可以长久地坐稳位置不用担心工作问题。殊不知今日职场瞬息万变,没有进步就会被后来居上者淘汰。 受非典影响行业、企业的职业人 受非典影响较大的企业和行业,比如旅游业、酒店业和  相似文献   

10.
《职业》2009,(12):37-37
收入水平始终是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正略钧策管理咨询于近期进行的《2009年薪酬调研报告》显示,2009年度各个行业中,消费品行业和汽车行业薪酬增幅最高,均超过10%;而传媒行业和IT行业薪酬增长率最低,只有6%。报告还显示,华南地区的薪酬增长率最低,华北其他城市平均薪酬增长率最高,呈现出北高南低的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1.
《职业》2007,(3)
2007年,在变化莫测的职场,哪些行业是人气旺盛的“潜力股”?日前,通过对各行业的薪酬状况、市场需求、行业动态、社会地位、职业幸福指数等进行综合分析,上海向阳生涯职业咨询机构和国内权威人才媒体《职业》杂志联袂推出“2007年中国十大职业需求榜”。  相似文献   

12.
视野     
《职业》2004,(12)
明年薪资增长幅度近10% 专家预计,2005年职工薪资平均增长幅度将达10%。其中,管理人员、消费品行业从业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薪资增长幅度会有所下降;其他岗位人员的薪资水平仍会普遍上扬。从不同行业统计数据看,今年消费品行业的薪资增长率最高,而明年将有所下降;机械电子行业的增长率最低,明年将略有回升,为8.5%;IC生产行业.明年薪资增长幅度仍将保持今年的牛市,可达13%。  相似文献   

13.
骆潇  姜菁 《职业》2003,(5):49
4月13日, 首次“北京地区建筑及房地产行业薪资趋势发布会”在中国国际科技会展中心举行,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北京东方慧博人力资源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以及北京建筑业人力资源协会联合发布了薪资调查结果。该次薪资趋势发布数据来源于北京建筑业人力资源协会会员单位,抽样单位以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为主,公布的薪资水平为按统计口径进入的工资总额部分。此次薪资发布对本行业通用的职位体系、标准岗位职责和工作描述、主要薪酬体系、员工福利方案、应届毕业生初薪标准等内容,进行了详实的分析、讲解。由于建筑业利润率较…  相似文献   

14.
2010年,是"后金融危机"时代职场的第一年,在"暖意"渐浓中,职场里是一片经历寒冬蛰伏之后的勃勃生机,政策利好不断,招聘活跃,薪酬增加,竞争也更加激烈. 今年<职业>杂志的年终盘点,不仅是传递职场回暖阳好的好心情,更要剖析职场一年大小事中的职业发展真经,并帮助职场人辨识和抓住薪酬、招聘大市变化中的新机会,为来年的职业发展抢得先机,让年终总结更有效率、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黄珍 《职业》2006,(8):12-16
八月的炎炎烈日下,是日渐沸腾、火爆的职场。高考生即将步入大学门槛,攻读某个专业;刚跨入职场的准职业人士,揣摩着自己所选择的行业是否正确;已经工作两三年的职场人士,经受了无数次行内的冲击、洗刷,对自己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我是否该选择转行甲我该如何选择一份朝阳职业?今天如日中天的职场金贵,在五年后,是否也一样如同昨日黄花?我们如何早做准备、做好准备?……正是为了解决这群人的困惑,《职业》记者先后调查了四大行业的人才需求情况,并采访了业内的知名专家以及学者,为不同行业的人才需求做了一个五年预测。  相似文献   

16.
《职业》2005,(5):38-39
薪酬是整个行业的风向标.近日,国内权威专业人才招聘网站--中华英才网发布了最新一期IT行业薪资报告.本次调查包括了电子、微电子技术、互联网、电子商务、通讯电信业和计算机业,调查显示,IT的平均年薪为48337元,比全国平均年薪的40720元高出了近1 9%.  相似文献   

17.
徐丽  姜菁 《职业》2003,(12):4-6
在即将过去的一年,各色职场人物上演着自己的“新片”,其中有杨利伟、钟南山们凑响的英雄乐章;有陈永正、丁磊、王石等职业经理人、企业家曝出的场内场外新闻;也有孙志刚、陆步轩等遭遇的憾人心魄的悲喜故事;还有被剥去人民公仆外衣的以权谋私高官的真面目……职场英才为我们树立典范,职场败类为我们敲响警钟,无论名声大小、职位高低,职场人物有影响力的一言一行都吸引着人们的视线,清晰地见证着自己的成功、高尚、失意与失败。  相似文献   

18.
张奉连 《职业》2011,(7):62-62
最近的一项职场调查显示,随着职业女性经济自由度的提高,女性的职业目标和职业价值取向呈现日益多样化的趋势。与此同时,近七成职业女性对自己的工作现状不满意,但"工作成就"仍是多数被调查女性的首要目标。  相似文献   

19.
刘晗 《职业》2009,(22)
人们很难用一个词概括职场上的80后,他们在职场上展示自己的个性,要跳出独一无二的舞步.不可否认,80后让职业选择、职业发展更加多元化,让职场更加多姿多彩.<职业>杂志随机采访了六位来自不同行业的80后,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职场生存准则.  相似文献   

20.
收入多少与人们的生活水平紧密相关,因此薪酬行情一直是职场人士最关心的话题之 一。去年,虽然受到非典的影响,但总的来说,人们的“薪情”还算不错。那么 2003年社会收入总水平提高 记者(以下简称记):从全国来说,2003年职工的薪资水平是提高了还是下降了?年初预测的基本目标是否实现了? 苏海南(以与简称苏):去年初我在接受采访时曾做出了五个方面的预测,从实际情况看,这五个方面都有进展。一是从业人员社会收入总体水平进一步增长。有关统计数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