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中学语文教材教法教程》(以下简称《教程》),是北方五省区编写的二年制师专中文专业14门课程的系列教材之一。这套教材的编写和使用,的确是及时的、必要的。我们知道,教材建设,是教育工程的基础工程。没有高质量、高水平的教材,就很难大面积、大幅度的提高教育质量。而师专的“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课,十多年来,一直使用着  相似文献   

2.
李凤鸣 《社科纵横》2008,23(1):67-69
法律史学科作为法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作为非实践性学科,它对学生将来的司法实务又似乎没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法律史学的教学在面对是否"有用"的问题时是颇为尴尬的,以致学生厌学,教师难教.针对目前的现状,探讨教材、教法和教育对象的新思路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3.
高职新形态教材开发与建设是当前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的重要任务。“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儿童文学(第三版)》开发与建设的实践探索证明: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深度融合、良性互动,以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带动教材建设,吸收课改新思想、新成果,是新形态教材开发与优化的基本路径。新形态教材开发基本策略主要包括优化课程目标、内容模块重组、开发数字资源、创新编写团队等方面。新形态教材的基本特征从区别于传统教材,注重职业性及整合性等方面把握。  相似文献   

4.
英语素质教育的教学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是重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主渠道.从事初中英语教学工作多年,目前使用的这套〈英语(新目标)〉教材,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整体改革需要的趋势下应运而生的一套英语系列教材,通过对这套教材的学习和教学实践总结,下面我谈几点具体的做法和体会,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5.
法藏的判教思想可以分为三期:早期、中期、晚期。法藏早期采用五教十宗之判,中期则五教判教与四宗判教并用,晚期隐五说四,单说四宗判教。法藏一贯以理、事关系作为判教的依据,到中、后期判教文献中,逐渐转变为以佛性论为主要标准。在五教判教体系中,《大乘起信论》由所说绝言、依言二种真如先是被判为始、终、顿三教,后来则以佛性论为根据被判为终、顿二教。在四宗判教体系中,法藏主要依据佛性论判《大乘起信论》为"唯一无三"之"一乘究竟"。诸种教法之地位在四宗判教体系中比在五教判教体系中都有所提高,这体现了法藏欲以华严一乘圆教统摄诸教的努力。法藏把五教判教与四宗判教并列看待,以其圆融思想统摄各种判教,成为一无碍的体系。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同单元、不同课文有着不同的风格和特色,如果教师能根据教材的特点,设计出富有创意的教法进行教学,就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师创新精神的感染,逐步增强创造意识。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7.
近20年来,语文教学在教材的编写、教法的改进等方面,都取得了程度不同的进步.但教学质量就整体而言,依然不能令人满意,这需要我们教师要有所改变,而要改首先应从课堂教学做起.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材、学生三者的有机结合,如何处理好三者的关系,组织高效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我从一个引导、两个转变(即引导学生走向教材,由教师发问向学生提问转变,由教向学转变)入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让学生参与教学,使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作为产教深度融合的核心和最终着力点,课程的教学改革是高职人才培养能否适配我国经济建设和产业、企业发展的关键。《营销策划》课程教学团队聚焦福建中小型企业的传统营销方式逐渐无法适应市场出现的消费群体年轻化及营销传播方式数字化的趋势,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扣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探索校企共建、育训并举的课程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9.
黄明彪 《生存》2020,(8):0061-0061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关键。教师如果备课不充分,是不能把课上好的。而认真钻研教材,确定每节课的中心内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了解学生的实际,采用的教学方法等都是备课的关键。要做一个学生欢迎的教师,除了自己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必须超过教材外,在传授知识的方法上要有很高超的艺术,要在备课和教法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0.
江苏娟 《生存》2020,(7):0004-0004
“教、学、做合一”是由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教育理论,所谓的“教、学、做合一”,从字面意思上理解无非是“教”与“学”的一种教学方法。从内涵上来分析,“教”的方法依据“学”的方法,而“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我们无论怎么学、无论怎么教都是围绕“做”而展开。在初中作文教学中,依据“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我们不难找到现阶段作文教学中的弱点和缺陷。下面,由笔者依据“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谈一谈一致性的初中作文教学实践与反思。  相似文献   

11.
在“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为高职院校发展急需解决的课题,而“三教”(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是高职教学改革的重点。该研究从“1+X”证书制度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意义出发,分析“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三教”改革的现状,通过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开发多元化新型教材、贯彻落实“做中学”理念及引企入校共同培育高职人才,深入推动高职院校教师、教材、教法的改革创新,培养德技双修的复合型人才,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言难教,学生难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高中教师课堂沿袭初中逐字逐句串讲方式,教法单一,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皆不能满足,兴趣自然欠浓厚。本文阐述了作者教学多年而总结的教法“因文定法”。  相似文献   

13.
张晓刚  王润平 《社科纵横》2007,(10):163-164
足球运动是高校学生非常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但以教材、课堂、教师主导作用为中心,教学形式及方法多数是命令式、模仿式、检查式的"三式"传统教法,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限制了学生的创新力,已不能适应当前高校足球专项课的人才培养目标。本文通过分析甘肃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项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将快乐体育思想融进足球专项课教学的建议及方法,旨在通过教学思想和教学形式的转变,提高足球专项课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正>国家行政学院2013年推出了建院以来第一套全国行政学院系统通用教材——《行政学院培训用书》。这套丛书可以说是体现中央领导要求、为适应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需要而量身打造的,也是近几年学院特色创新工作的阶段性成果,也是学院学科建设见诸于教材成果的阶段性成就,凸显了国家行政学院对地方行政学院教材建设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佛教哲学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在世界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把研究它作为了解古代印度文化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印度,佛教并不是产生最早的宗教。先于佛教而产生的是婆罗门教,佛教则是释迦牟尼等人在婆罗门教文化的背景下创立的。佛教虽有着完全不同于婆罗门教思想的理论,但在其理论体系中亦有不少吸收借鉴婆罗门教思想的成分。因而,在探讨佛教理论体系中许多思想观念的形成时,就不能不追溯到印度早期婆罗门教哲学。  相似文献   

16.
古代汉文佛典对婆罗门教思想的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教与婆罗门教是古代印度的两大宗教。婆罗门教在中国的影响不及佛教的影响大。但中国古代汉文佛典中有着大量对于婆罗门教思想的记述。这些文献材料中保存了不少印度本国没有保存下来的内容,它们对完整准确地理解印度婆罗门教的思想有重要意义,对研究佛教与婆罗门教的主要差别或不同特点也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形成与体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剑方 《社科纵横》2008,23(7):153-155
传承式的教育及其所依据的哲学思恕存在着自身的缺陷,在教学实践中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它必然为新的教育思想所取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是与中国职教改革方向相吻合的教育思想,它的产生有着理论上的依据和发展的客观要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在师生教色、教材地位等方面与传承式教育有着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法华>"二妙"(相待妙/绝待妙)是天台佛学的一对重要哲学概念,其于天台判教体系的建立、发展具有关键性意义.宋代天台突出了二妙之即义以强调教法圆/别之分,元代天台则以二妙之开/判义说明<法华>妙出群经,确立"五时八教"乃是天台判教仪式,非是佛之说法次第仪式,以此维护天台圆教地位.  相似文献   

19.
刘丽敏 《唐都学刊》2005,21(1):117-121
无论在明末清初还是在教案风起云涌的近代 ,士大夫一直是倡导反基督教思想、制造反教言论的主力军。总体说来 ,明末清初士大夫与近代士大夫的反基督教思想 ,其深层内容并无二致 ,二者都以儒家的世界观表现出种族反教、邪说反教、纲伦反教和经验反教的特征。但在列强肆虐的近代中国 ,随着教会权威的形成和官、绅、民反教共识的达成 ,近代士大夫的反教思想又呈现出别异于明末清初士大夫的特质。  相似文献   

20.
西北大学出版社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出版的《大学语文》是我省自编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用教材。它包括“古文选读、实用语法、写作述要三部分内容”。这套教材的出版,为促进我省成人业余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全书的三个方面都还不无可以商榷的地方,下边仅就其上册(古文选读,以下简称《教材》)中部分注释的不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