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育人的核心是育德。德育工作关系着国民素质的提高。是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校自身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德育目标和教育内容,优化德育途径,提高德育实效性是一个值得认真探索和实践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蒋盼虹 《生存》2020,(4):0130-0130
浙江省教育厅于2015年3月颁布了《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强各类课程、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组织跨学科教学和主题教育活动,探索课程整合实施。其中,专门的德育课、德育活动、团队课等德育类课程的整合实施是重点。实践中,一方面,现有中小学德育类课程的确存在门类多、内容杂、目标重复交叉的现象,学校需要整体构建德育课程体系,统筹课程实施;另一方面,将国家德育课程与地方和校本德育课程、少先队课、各类专题教育有机整合实施,可以优化德育方式,提高德育成效。  相似文献   

3.
目前,提高中职学校德育教学工作的实效性,普遍受到各学校的重视,如何根据中等艺术职业学校的学生特点,从实际出发,找出相应的措施提高德育教学工作的实效性,是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魏智梅 《生存》2020,(12):0201-0201
人类社会发展的事实证明,人的智商应该是提高了,并持续向前发展着。那么为什么会有学生道德素质下滑情况出现呢,深入思考一下,个人认为还是德育出现了问题。 那么新时代如何进行德育教育呢?众多专家的理论研究以及同行和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都充分证明了学校与家庭合作可以使德育工作比任何一方单打独斗所取得的成绩更显著。所以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已经得到当今社会的普遍重视,大家认识到:要把学校的德育工作落到实处,更需要形成学校、家庭教育合力,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合作加强对学生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5.
王凡 《学术交流》2004,(4):167-172
二战后,当代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学校德育的历史轨迹经历了一个由兴盛到衰落再回归复兴的过程。反对道德灌输是西方道德教育理论最基本的特点。其学校道德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向是:日益重视学校德育,把德育改革提高到关系国家命运的高度来认识;学校德育的内容日益丰富;德育形式综合化、网络化、实践化,德育方法多样化,德育手段科学化;日益注重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各派道德教育理论日趋融合。  相似文献   

6.
罗伟  唐学玲 《生存》2020,(9):0136-013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多次强调学校德育的重要性,要求学校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然而当前在我国不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仍然是以文化课学习为中心,而疏忽了德育。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几起案例给当下的教育敲响了警钟,本文就此展开讨论,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应该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的教育任务,详细论述了德育的具体举措,形成德育合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德育与体育又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德育,应该做到以学生为本,这样,才能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系统地构建德育的环节.通过把学生推上德育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到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总结.  相似文献   

8.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是思想观念的转变,而思想观念转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充分利用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对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学生,进行思想渗透和灌输.如何加强学校各学科的德育渗透,是当前教改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宋启林 《探求》2006,(4):73-75
高校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德育教学是高校德育的重要方式,而德育教学实效直接影响整个德育实效。本文从分析影响德育教学实效的有关问题入手,以改进德育教学方法为切入点,提出“三导向”德育教学法,试图找出一条提高高校德育教学实效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0.
李娅萨 《生存》2020,(4):0050-0050
随着我国对青少年德育教育重视逐渐增强,构建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为一体的德育网络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小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进行构建,以学校为主导充分挖掘德育资源,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参与到思政课中,从多层面构建学校与家庭的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学校、家庭合力育人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正青岛平安路第二小学始建于1952年,六十多年的历史,积淀了学校优良的办学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大批的优秀人才。近年来,学校以"汇智"教育为办学理念,以"汇智聚力,爱润童心"为学校精神,以培养"阳光少年,智慧学子"为育人目标,构建了四个目标维度下的八项课程,在"德润启智"德育品牌引领下,学生丰富的个性得以飞扬,学生多彩的梦想得以绽放,真正实现了学校全面育人的教育目的。德育浸淘于心智慧始见于行学校以文化引领彰显吸引力,以优美人文的环境感染人。围绕"汇智"文化核心理念,结合"德润启智"德育品牌,学校创新营造优美育人氛围,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学校与社区德育的不同特点出发,论述了学校与社区德育的互动必须遵循强正减负、整体优化、主体建构等原则,并对“三项原则”的内涵、原因、具体做法以及其现实意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社科纵横》2016,(9):154-158
"三二分段"高职本科协同育人机制是适应我国经济转型的一种高等教育新模式,故此,其德育教学评估机制必须避免以往评估机制出现的瑕疵,根据各学校所在的不同地区、本专科学校的不同教学方式、学生存在的个性差异等特点,构建一套适合"三二分段"德育教学运作的评估体系,以便更好衡量德育教学效果,使"三二分段"德育教学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发挥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4.
试论主体性德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华 《唐都学刊》2004,20(2):145-148
当代学生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趋势 ,传统德育陷入困境 ,在把握德育宏观目标的同时 ,强调主体性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通过主体品德能力的提升、提高认知与辨识能力、提高移情与内化能力、加强学生在德育中的自我教育作用、注重道德践行、培养创新能力等措施 ,突出发挥德育的主体性作用 ,是社会和个体发展的现实需求 ,是德育取得实效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的成人教育事业发展得十分迅速,全国各地各类成人院校在不断地涌现,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笔者就成人教育院校,尤其是对脱产学习的干部院校开设德育课的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一、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的含义,大致有三种理解方式。第一种,德育就是道德教育。这种观点认为,在阶级社会中,德育是体现统治阶级利益的道德观念、道德  相似文献   

16.
唐建军 《学术交流》2001,(5):145-147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高等师范院校的德育教育必须突出师范性,这是由高师的培养目标和我国的国情决定的.高师德育必须以培养造就道德主体为根本原则.其基本内容和实现的途径主要有理想信念教育和课堂理论教学;社会公德教育和学生自我管理;职业道德教育和社会活动的参与;言行礼仪教育和校园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生命教育的德育实践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是源于生命发展的需要,教育应关怀人的生命,关注人的价值.从生命教育的应有之义出发,探讨生命教育的价值体现,基于生命教育的德育实践模式应该是:转变德育观念,确立生命教育的德育新理念;将个体的生命作为德育的出发点,回归道德本真;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加强大学生对生命及其价值的认知;以校园为中心,重视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合力.  相似文献   

18.
杨杨 《探求》2005,42(6):75-77
目前,我国高校德育教学存在着一些盲点和误区一是对德育内涵理解上有误,二是高校德育教师自身人格素质方面存在缺陷,三是缺乏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互动作用.德育工作要有新的突破,要对德育的内涵进行重新认识,切实提高德育教师自身的人格素质,同时要让互动式教学方式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一直是低效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德育所提倡的道德远离大众,凌驾于大多数人的利益之上;二是德育远离生活。所以要提高德育的实效,必须从这两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本文深入分析了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失调的原因,认为其原因主要包括道德本身“知易行难”属性,学校和家庭教育体系的不足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等几个方面。因此,对于寻找正确的方法和途径实现大学生德育的知行统一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而帮助提高大学生整体思想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