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形而上学何时产生,它有哪些表现形态,它最新的特点是什么?本文就这几个问题略谈浅见。 形而上学宇宙观的产生 习惯性的说法是,形而上学的宇宙观是近代才产生的,即十六——十七世纪的培根和洛克把孤立地、静止地考察事物的形而上学的方法,从自然科学中移到哲学中的。换言之,在十六、十七世纪的培根和洛克以前,在人类认识史中只有辩证法的宇宙观,而没有形而上学的  相似文献   

2.
洛克哲学体系中存在着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矛盾。他之所以否定人们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与其对人类理智的批判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他之所以坚持实体存在但不可知、名义本质可知实在本质不可知与其在本体论上承认存在弊端的实体范畴、在认识论上经验论的片面性、在方法论上坚持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都有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3.
洛克在《人类理解论》的最后部分对科学进行了分类,他认为实践之学的目的是教育人们如何可以正确运用自己的能力和行动,以能求得善良和有用的事物。实践之学就是道德哲学,而道德哲学的前提是至关重要的。在经过对道德观念的批判之后,洛克认为其前提就是:自然法、上帝和同一性。  相似文献   

4.
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形而上学,是指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根本特点是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去观察和处理问题。长期以来,人们把形而上学看成是一种纯粹错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加以批判。我认为这种做法是片面的,因为它忽视了形而上学作为方法的积极作用。我们知道,世界是由许许多多的事物相互联系起来的一个有机整体。因而只有坚持全面联系的观点,才能从总体上认识整个世界。形而上学作为一种世界观,认为世界的各组成部分是彼此  相似文献   

5.
无论是20世纪现代西方哲学的"拒斥形而上学",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消灭哲学",皆针对传统特定的形而上学形态,而非整个文化意义上的形而上学。形而上学乃是人类理性无法规避的宿命,具有无限的开放性质。马克思主义哲学之于传统形而上学的关系:首先,坚持鲜明的批判与继承态度;其次,密切融合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对传统形而上学进行了富有特色的理论批判与实践批判;再次,开辟了一种全新的实践过程形而上学视域,使其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功能之维得以整合。  相似文献   

6.
论客观性     
本质上,客观性是一个标志事物处于意识之外之存在特性的哲学范畴,是人类对事物存在形式的指认结果。它在存在论上表征着独立性与自主性、确定性与必然性,在认识论上指示着精确性、普遍性、有效性,在社会影响上意味着正当性与合法性。追求客观性有着求真向善尚美等多方面意义。  相似文献   

7.
作为西方传统哲学的核心问题,形而上学遭到了现当代哲学的深度解构和尖锐批判。形而上学命运问题在极端的激进型后现代主义浪潮下开始朝着既坚持形而上学又变革形而上学的路向展开探讨。伽达默尔的解释学就是这种探讨的鲜明表现,解释学也是一种形而上学,它就是要从根本上关注人类精神的普遍性和总体性问题,要阐述和创造出人类理性的最普遍的世界意义。但是,解释学的形而上学又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建立在理论理性基础上以知识本质为思路的所谓客观的形而上学,它是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对话,强调理解意义的普遍性和共同性,突出理解之形而上学的必然性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了批判杜林的形而上学永恒真理论,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阐述了思维的至上性、非至上性和绝对真理相对真理的关系。怎样理解恩格斯的这一思想,在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因为人类具有至上的思维能力,因而决定了人类能够完全地、绝对地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有些教科书中就这样写道:“世界是可以认识的,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作为每一个人来说,认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宇宙设计”的观念入手,引申出科学家探究自然的深层信念,这种信念为人们寻求自然界的规律提供了形而上学的依据,并以一种巧妙的方式将认识世界的活动与自然本身的存在方式联系起来。作为人类精神一种内在的必然趋向,形而上学的合法性就在于:它是科学知识的概念基础。追求形而上学是人类心灵的自然本性。形而上学和反形而上学永远交织在一起,其深层原因归根到底是人性的矛盾缠结。  相似文献   

10.
在关于洛克观念来源理论的问题上,长期以来我们普遍接受了这样一种观点:洛克把一切知识的来源——经验——分为两相互独立,互不影响的部分,即感觉与反省。所谓感觉就是指外部事物对人的感官的刺激;而反省则是经验的另一组成部分,它不是以外界事物为对象,也不是由外界事物的作用引起的。因此,洛克在认识论上是一个二元论者,他没有把“一切知识都来源于经验”这一原则贯彻到底。我以为,这是值得讨论的。首先,洛克的观念来源理论是对培根和霍布斯的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具体论证和发展。马克思认为:“霍布斯把根培的学说系统化了,但他没有更详尽地论证培根关于知识和观念起源于感性世界的基本原则。洛克在他论人类理性的起源的著作中,论证  相似文献   

11.
宗教宽容是洛克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思想几乎贯穿于他的所有著作之中.通过分析洛克的相关著作,我们可以发现,宗教宽容思想是洛克对他所处时代的政治所做的一个回应,是洛克从国家、社会安全的角度出发对宗教问题所进行的阐释.洛克没有局限于宗教宽容,在宗教宽容的基础上他又提出了更广意义上的宽容原则问题,指出教会与公民社会在各自领域内的宽容的应用范围.他所提出宗教宽容的原则和政教分离的主张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洛克理论中一些基本概念的分析,认为上帝在洛克理论中处于非常基础的地位。正是上帝造人,赋予人理性能力,人才可以从社会中展开各项活动;因为同为上帝所造,所以人才生而自由平等。洛克的理论正是在上帝的保证下才得以稳妥展开。同时本文指出,虽人类社会不同领域的最终根源都在上帝,洛克要做的工作却是强调它们的分离,因惟此社会才可得到安全。   相似文献   

13.
无论在政治思想史、还是在对现代政制的影响上,洛克都是极为重要的人物。英美洛克学界和政治思想界在1950年之前一直都把洛克的自然法和自然权利思想接续在古典的和经院的自然法传统之后。施特劳斯关于洛克公开发表的文献有3篇,其共同主旨就是把洛克思想接续在霍布斯之后。施特劳斯的洛克研究,是其批判现代政治哲学和以美国政制为代表的自由民主政制的重要一环。正是在施特劳斯论洛克问题的基础上,英美学界对洛克思想和自由民主政制的反思,有了层次上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吉姆爷》是康拉德杰出的心灵探索小说。它以弃船逃生的水手重建生命尊严的故事,揭示了在自然欲求与文化欲求的双重矛盾中,人类生存的困境与崇高性。其悲剧力量、崇高感来自自我超越的内在文化规定与对意义世界的执拗追求。寻找生命的意义之家使吉姆的故事超出大众文化读本,具有普遍的人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市民社会"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和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起点,在"市民社会"概念的背后隐藏有多种思想渊源和理论含义,真正的市民社会概念是随着资产阶级的兴起开始形成的,并通过洛克、孟德斯鸠和苏格兰启蒙运动,在黑格尔那里确定为一种包含内在张力的特定范畴。马克思从颠倒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入手,逐步将理论出发点确立为"物质的生活关系",并在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过程中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16.
社会国分配正义与公民财产权之间存在着对私有财产剥夺与保护的悖论。这种悖论需要通过社会全体的道德认同来化解。生而平等是普遍认同的伦理价值原则,分配正义历来与平等对待伦理密不可分;以宪法基本原则呈现出来的社会国分配正义具有超阶层的道德魅力;洛克的财产权理论可以推演出社会保障给付是在保护公民的新财产权。经此层层论证,社会国分配正义的道德认同不仅是可能的,且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7.
自然法思想在洛克政治哲学思想中具有基础性地位,洛克最初是通过讨论公民最高长官在宗教事务的次要事情上是否有管辖权的问题,而转向对自然法的讨论,自然法的来源问题则是其关注的基本问题,它被洛克转换为认识自然法的途径问题。天赋观念与传统习见均非人类认识自然法的途径;唯有经由可靠的感官能力与理性本身,才可获得自然法的可靠知识,也必定能够获得自然法的可靠知识,从而确立起自然法的可靠性与普遍性。  相似文献   

18.
反抽象观念理论是巴克莱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其整个非物质主义哲学体系的基础。该理论否认抽象是人类特有的理性能力,否认抽象观念形成的可能性和存在的必要性,它视语言为抽象观念论的致误之源。从表面上看,巴克莱反抽象论的矛头直指洛克的抽象理论及其物质学说,但实际上它试图颠覆的是自苏格拉底、柏拉图以来的抽象思辨传统及其形而上学。巴克莱的反抽象理论对于近代以来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休谟的整个认识论学说中,尽管经由洛克、贝克莱传承下来的经验论是其重要的基础,但他对因果问题的论述却被普遍认为是最有价值的部分。本文认为,虽然休谟大体上是运用经验论来解决因果问题,但在运用中却存在着两种内在的矛盾,亦即关于因果问题的两种表述之间的矛盾,以及经验论中"第一原则"与因果问题表述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