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古人生而有“名”,及冠而加“字”,因其名、字,比勘证发,常得真义,亦为训诂研究途径之一。本文将《论语》中出现的数十位人名的“名”与“字”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训诂,并且指出了各种存在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既然由于文献缺损而导致无法准确定论,我们就没有必要在"《诗》无达诂"的出生时域上将问题复杂化。重要的是"诗无达诂"的真实意蕴和理论取向,以及生成这一话语的前代积淀和后代影响。因此,为了研究和表述的方便,我们姑且将董仲舒定为"《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的总结者和提出者,而将先秦时期的相关理论和活动作为董氏思想的前理解史,将后代的不同称引和表述作为该命题的效果史。此外,《诗》作为文学的身份和特质在后代的渐次张显,中国古代《诗经》学的深远影响,以及中国诗学以《诗》论诗的悠久传统,所有这些都注定了从"《诗》无达诂"到"诗无达诂"发展的必然趋势,即从经学场域到文学场域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敦煌碑铭赞词语诂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敦煌写本碑文、墓志铭、邈真赞等人物传记资料保存了大量晚唐五代时期的原始语言材料,具有较高的词汇学研究价值.文章择取数例不易释读、亦未被各类辞书收录的词语,结合传世文献加以考释,以拾遗补缺.  相似文献   

4.
《诗》无达诂现在被人们称为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诠释学命题,多数论者结合和根据哲学诠释学或接受理论对它进行比较和阐释,特别突出强调《诗》无达诂的理解开放性和差异性维度,但忽视了这个命题的其他诠释学含义,存在着盲目对应比较、简单优劣评价以及随用意挪用的现象。这个命题包含丰富深刻的内容,可以做更深入全面的阐释;不能单纯从经学转变的历史考察《诗》无达诂的应用性经学阐释向诗无达诂的审美性诗学阐释的转变,而必须重视文学的自觉时代的文本自觉和本体诗学的发展在这个转变中具有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古代诠释学命题与现代诠释学理解既有某种暗合之处,也有诸多显著的差异,我们既要深入理解《诗》无达诂的中国阐释传统,也要完整地把握西方诠释学的理论和逻辑,才能在差异性的中西比较阐释中实现某种诠释学的视域融合。  相似文献   

5.
“诗无达诂”是古代文论中一个有关文学释义的纲领性理论命题。围绕这个纲领性的理论命题 ,中国古代的文论家和批评家对文学释义活动的特点和规律进行了相当深入的探讨 ,他们不仅高扬解释者在文学释义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 ,赋予解释者参与作品意义重建的权利 ,而且还能正确认识和处理释义活动中解释者与解释对象之间的辩证关系 ,从而较好地解决了西方现代释义学无法解决的文学释义的客观性和有效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刘彦和《文心雕龙·辨骚》之“博徒”之解诂有极端化、简单化、模式化倾向。“博徒”词义自《史记》之后发生细微之变化。应当根据《文心雕龙·辨骚》之文意以定“博徒”之具体涵义。此博徒亦当训英杰,但又不同于完全褒义之英杰,即非正途出身之英杰,实属历经曲折而终入正途之英杰。《文心雕龙·知音》之“博徒”用为贬义不可作为《文心雕龙·辨骚》之“博徒”也必用为贬义之证据,二者应依语境不同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7.
“诗无达诂”是诗歌鉴赏中的重要命题 ,是诗歌鉴赏论中的普遍原则 ,与西方接受理论的某些观点有相通之处。其成因关涉作品的文本潜能与读者的审美接受 ,也关涉作者的主体创作。根据这一鉴赏原则 ,读者在对诗歌作品进行审美读解时 ,更重要的是去发现、理解作品的潜在性与可能性 ,有自己独到的体验 ,既能“入”也能“出” ,“入”见作者之用心 ,“出”有自己之心得  相似文献   

8.
“《诗》无达诂”的美学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董仲舒明确提出“《诗》无达诂”后,从汉迄清,关于《诗经》的研究逐步经历了汉学传统、宋学传统以及汉宋之争,以不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阐释的可能是不可穷尽的。而其研究历程则在理论内涵上显示出中国阐释学的“从变”和“从义”特色。  相似文献   

9.
《诗·大雅·既醉》篇"孝子不匮,永锡尔类"等诗句中若干重要语词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对其中的几个关键语词作出了新的解释,认为这几句诗是说神将赐给祭祀者以无穷无尽的孝子孝孙,赐其后代以大福,并且还赏赐给他们广大人民。  相似文献   

10.
何休的《公羊解诂》是公羊学的奠基之作,却也遭到了后世学者很多的批评。主要的批评路径有三条,一为订正训诂,一为据《梁》和《左传》批评《解诂》,一为依照自造之体系批评《解诂》。这里着重分析了后两种路径,指出了其中的方法论错误,并以为批评何休之学说,应当从其体系内部入手,发掘其中的义理失误问题,并举出两例,详加辨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梳理并论述了以"诗无达诂"为导引和核心内涵的中国古代文学接受理论的发展线索,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它各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和总体特征,追溯了它的理论源头和对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传统的文艺鉴赏中,人们常用"诗无达诂"的原则来看待审美的差异问题.因此,如何准确把握作品的这种开放性也就成了诠释者永恒的追求.通过中国传统的"诗无达诂"诠释学理论与西方诠释学家艾柯关于"开放的作品"的印证,以威廉·布莱克<天真的预言>中译本为例,探讨了"诗无达诂"诠释论的开放性对诗歌鉴赏与翻译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寤生一词,最早见于《左传》,历代学者对其义多有考证,或究义理、或探音韵,众说纷纭,不一而足。国内外大型中文辞书也大都对寤生一词三训,令人疑惑。本文以宋以前文献典籍为依据,认为元以后至今所通行的三种诠释皆为误释。本文引证现存最早的注释寤生词义的多种文献辩正误解,并以医学典籍为佐证,以此明其确诂,申其本义。  相似文献   

14.
诗无达诂是西汉经学大师董仲舒提出的重要命题,同时也揭示了语内翻译过程中译者任意选择的主观倾向。由于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的本质相同,但凡语内翻译中的断章取义,语际翻译中也同样存在。中国近代翻译文学发展进程中,译者主观上对译文内容和形式的任意选择比比皆是,林纾的译著可为典型案例。然而,译者的选择应当受到原文的制约,并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作出最佳的选择,不可诗无达诂。  相似文献   

15.
在阅读唐宋诗词时,会看到一些不同的解释。这些不同的解释,有的是可以并存的歧解,有的是无法说通的误解。唐宋诗词是语言的艺术,唐宋诗词的语言是艺术的语言。我们必须对唐宋诗词的词语及其用法和色彩、一些特殊的句式有正确的理解,对诗词的言外之意有正确的领会,才能识别那些错误的解释,真正读懂唐宋诗词。  相似文献   

16.
《诂经精舍文集》是阮元编选的唯一一部有关诂经精舍诸生经史文赋之作的结集,入选文章都由其"亲为点定",其中删繁就简,首尾排序,颇有抉择。考察入选文章,可知阮元意在引导诂经精舍诸生于治经研史上摆脱"庸近",树立治经宗尚汉人训诂的门径;于诗歌文赋方面,也与经史研究相配合,提倡"小学辞赋同源共流"的文风。  相似文献   

17.
王维诗《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的“孤烟直”,注家多有分岐。烟何以直,这是西北及北方独特的地理气候决定的。历来学者解诗派少考虑自然现象和生活常识,往往在古籍里找根源,这是历代解诗者的明显缺憾。  相似文献   

18.
《广雅.释诂》以前代文献材料为基础,通过语词间纵横交错的意义关系,在“宏观词义系统”中多层次、多侧面地展现了“微观词义”。了解其词义研究模式,对科学认识古代“雅书”的价值,发掘整理古人的学术观念和研究方法,进而丰富现代汉语词汇学和语义学理论内容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万岁”一词词义在汉语中有一个演变过程:西周春秋时期,只有“万寿”、“眉寿无疆”、“万年无疆”之类的词语,并未出现“万岁”一词;战国至汉武帝之间,“万岁”有两种意思,一是表示庆贺、欢呼,二是死的讳称;从汉武帝开始,“万岁”才成为至高无上的皇帝的代称。  相似文献   

20.
对于公孙龙“白马非马”的命题,学界向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评论。有的学者认为,“非”字只能作“不是”解,“白马非马”的意思只能是“白马不是马”,因此断言公小龙的这一命题,是通过论述“白马”与“马”在概念上的差异,来否认“马”和“白马”的类种包含关系,否认白马是马。而有的学者则认为“非”通“异”或“(韭巳)”,可以作“异于”讲,“白马非马”的意思是“白马异于马”,从而肯定公孙龙的“白马非马”是一个逻辑学命题。比较两说,我以为后一说较为可信,但对“非”字的训释,由于取证不当,尚难服人。古音“非”在微部,“异”在职部,“(韭巳)”从已声,“已”在之部,因此“非”和“异”或“(韭巳)”都不得相通。本文打算从文字学和训诂学角度,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