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钧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24(2):30-38
无限概念在黑格尔的哲学中,乃至在整个德国观念论思想中都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深入理解无限的意义内涵、显现形态和达到方式,对理解黑格尔哲学的结构、动力和目的来说非常关键.在作为科学之形式的《逻辑学》中,无限及其两个核心形态——坏的无限与真的无限——最早在实有的部分得到了专题的讨论.依据对这部分文本的解读,梳理和总结两种无限的结构特点,并揭示其背后理性的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2.
王前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
从现代科学角度来看以往哲学上关于“无限”问题的一些观点,可以发现其局限性,进而走出“恶的无限”,回归真的无限,丰富和发展哲学的无限观,并对现代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产生相应的启示和引导作用。这种研讨也会导致对时间、空间、物质可分性等基本哲学范畴的重新认识,从而促进哲学自身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3.
黑格尔把无限区分为真的无限性和坏的无限性。坏的无限性是单纯的否定,而真的无限性是否定之否定。他认为真的无限是理性思维的产物,而坏的无限是知性思维的产物。黑格尔的无限观包含有内在矛盾即真的无限在本质上的过程性和其在绝对精神中的终结。无限观的内在矛盾根源于黑格尔的本体论哲学,其思维方式仍然是一种本体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新刑法规定的“无限防卫权”的利弊,认为利是主要的,但对弊即负面影响也不能忽视,必须加以完善,并提出了其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马迎辉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3(4):53-58
阿多诺认为胡塞尔在观念抽象论中陷入了中介论困境、“这里的这个”的歧义性以及同语反复的悖论,因而这种抽象论从根本上是失败的。但从胡塞尔的角度来看,阿多诺实质上错失了意指与体验、不独立内容与表象、不独立因素与意指的整体规定性之间的先天关联,并最终遮蔽了胡塞尔观念抽象理论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6.
翟志宏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8(1):80-85
麦克斯·缪勒认为,宗教起源于无限观念,这种观念是原始人类在对有限自然现象感知的基础上形成起来的。早期人类对这些观念的把握和命名,导致了不同信仰对象和崇拜形式的产生,推动了宗教的发展。缪勒力图从宗教的最原始形态出发寻找其客观自然基础的尝试,为宗教学研究提供了相当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然而,这种“自然起源说”因其过分注重感性认识论而未能得到普遍的认可。作为宗教始点的无限观念,在知识论上的不确定性使得有关上帝存在的理性把握与证明变得异常的困难。信仰(确定性)和理性(不确定性)的矛盾并不因无限观念的感性基础而得以消解。 相似文献
7.
崔静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2)
1997年修改的刑法第20条第3款专门规定了针对一定范围内的暴力犯罪的无限防卫权,为此,刑法学界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本文就行使无限防卫权是否存在必要的限度这个问题作以探讨,指出正确认定和把握无限防卫权的必要限度,更有利于实现我国刑法“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
康德的审美观念包含了一种论证的神秘性,无限观念是这一论证的主要线索。从经验的有限性到知识的有限性并转向合目的性,康德借助先验想象力达成从知识向无限目的的飞跃,这一飞跃的先验机制成为对无限性探讨的保障,而这一机制及其论述路线直接导致了审美神秘性的产生。从后期维特根斯坦的概念分析方法入手,可以有效地防范这种审美神秘性的产生,将问题从宏大叙事放到语言游戏中进行分析,指出先验机制的舛误,破除先验审美对象的纯意向性存在,反对审美的内在意指,对先验的审美论证保持必要的警惕。这样可以达到消解形而上美学论证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田海平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5):12-18
在《存在与时间》中 ,海德格尔试图通过思考“此在”如何使“在”“明”起来 ,来思考那被传统形而上学遗忘了的“存在意义”,其重要的内容是对此在“历史性”、“有限性”的分析 ,消解传统形而上学。这是前期海德格尔试图克服形而上学的基本思路 ,他仍然还有建立一种基础存在论的梦想。后期海德格尔改变了运思的思路。他由“物的纯真”和“人的诗意栖居”两个方面“思”“存在的真理”,要求人们“听命于存在的邀请”、“居于存在的近邻”。海德格尔思路的转变凸显了他在两级阶梯 (“人 -物”)上颠覆西方形而上学的奥秘 ,是对形而上学的历史传统和现实运作进行清算的伟大尝试。 相似文献
10.
对在一维无限深势阱中运动的粒子的动量测量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仔细的讨论,补充了量子力学教材中对这个问题的处理. 相似文献
11.
老人去世前,握着女儿的手留下了最后几句话:"你妈走得早,你为这个家操了不少心。爸也要随你妈去了,你要像过去一样照顾好两个弟弟!"之后,将一个信封递给了她。 相似文献
12.
“我把你这个NP!”的句法、语义、语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万云 《张家口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3(1):15-18
“我把你这个“NP!”,是把字句中的一个特殊类型,它没有实义动词V,其构成必须遵守特定的语法条件,主语必须是第一人称单数,“把”的宾语必须是第二人称与表近指指示代词的复指形式;在语义上,它有着较强且虚泛的处置意味,它的语用功能一般表示谴责的行为类型,并且表达重点叠合。 相似文献
13.
现代物质结构理论的重要成就和重大发现,曾引发了许多哲学问题。其中基本粒子物理学中的“夸克幽禁”涉及到物质是否无限可分的问题,这不仅是科学界而且是哲学界普遍关注和深入探讨的问题。对此,有人提出“夸克幽禁”是对唯物主义物质无限可分观.最的挑战。笔者就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哲学分析,提出“夸克幽禁”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否定而是对其的丰富和发展。要说“挑战”则是对形而上学的单向线性思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近日,一位母亲在网上讲述了自己支持女儿女婿"裸婚"的故事,她的观点引来很多年轻网民的共鸣,亲切地称她为"新潮丈母娘"。她就是李丽华。女儿爱上南方小伙子我是一名退休教师,平日里喜欢种菜种花做做菜。其实,女儿和女婿刚谈恋爱那会儿,我和老伴都不同意。女儿介绍说,她交往的男朋友出生于江苏宜兴农村,家庭状况不好,父亲早年去世。我和老伴听了都有点不乐意,两个 相似文献
15.
被电视养生类节目捧红的“著名养生专家”张悟本原来是个骗子:国家卫生部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其“国家卫生部首批高级营养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健康分会理事”等名头皆为骗局。其对外营业的“悟本堂”并不具有坐堂接诊的资格。(6月2日新华网) 相似文献
16.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147-151
阿那克西曼德的无限是古希腊哲学中有记载的最早的揭示世界本原的抽象概念。它是为了反驳世界本原为一而提出的概念,力图用多来解释多。人们一般认为,他的无限概念,已经很类似于存在概念的一般哲学抽象。但从笔者的存在观来看与其说它类似于存在概念,还不如说它更像是非存在概念。如果说存在是有,是有限,是暂时的,那么,非存在作为存在的对立面就成为了无和无限,是永恒的。老子对道的解释也非常像是阿那克西曼德的无限,比如不确定,无法限制,具有永恒性等。但究其深意其中也有几处不同,主要体现在他们的推导方式以及与有(存在)之间的关系中。 相似文献
17.
张剑抒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6,34(1):33-35
形而上学不可能因为任何新的发展而做出任何扩展,它有的只是方法的改变。形而上学对于人来说具有一种逻辑上的永恒在场性:想不明白时,它就是一种隐性的“存在”着的“无”;以为想明白时,形而上学对于人(尤其是哲学家)来说就是一种显性的“存在”着的“无”。“存在”在笔者这里就意味着它的不可消解性,“无”则意味着即使它虽无法证实或证伪但却对人类生活有着无为而无所不为的大作为。 相似文献
18.
秦龙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4,24(2):16-21
经验事实告诉我们,自然科学以及由其产生的现代技术为当今世界所特别关注.因此有人以为科技是当代世界的绝对主宰,把哲学尤其是哲学中的"形而上学"视为过时或根本无意义.笔者不赞同此观点,本文通过对"形而上学"本质的历史考察,进而深入挖掘其深刻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9.
邵强进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7(9)
基于真理论的逻辑与哲学研究,牛津大学贺柏和教授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了大量学术文章,它们形成了过去10年间在该领域讨论的要点,使他成为当前该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通过真与悖论问题的相关讨论,介绍贺柏和真之公理化理论的基本思路,探讨相关公理系统的哲学问题. 相似文献
20.
李形宇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1):62-69,97
文章考察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自然辩证法界四大论战之一——物质有限还是无限论战。论文考察了引发论战的原由;接着详细探讨了双方观点分歧和论战始末;最后对争论做了总结和思考,指出论战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思想解放紧密联系在一起,有力地推动了思想解放的深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