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泽东非常推崇历史名人范仲淹,先后四次对范仲淹高度赞赏并作出精当评价,让我们领略到伟人们的心理共鸣与历史回响,这是很难得的,也是少见的。可谓跨越千年的神交,其中有什么缘故呢?作为一代历史伟人,毛泽东的伟大也源于历史。那么伟人的心理世界又是怎样的一片天地?  相似文献   

2.
由于知识背景、面临的历史环境和解决的现实问题不同,当代中国两位伟人邓小平和毛泽东对社会公平的认识以及用以实现社会公平的手段也不尽相同,因而显示出各自鲜明的特色。但是,从总体上看,邓小平的公平观是对毛泽东的公平观的继承和发展。比较研究历史伟人的公平观,对于我们正确进行社会决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青年毛泽东的政治文明观 ,是毛泽东在追求真理过程中的必要基础和重要环节 ,主要表现为以“巨夫伟人”为政治主体 ,以追求“大本大源”为政治途径 ,以“实事求是”为政治行为的准则和目的等方面。了解这些内容 ,不仅有助于了解中国近现代史 ,亦有助于了解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历史  相似文献   

4.
当历史的车轮滚滚驶进21世纪之后,人们对发生在20世纪中国的三次历史性巨变记忆犹新,对站在时代潮流前面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人物依然充满敬仰之情。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最后胜利并建立了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毛泽东,虽然已经辞世27年了,但是他和其他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事业还在继续,他的革命精神和伟大思想还在影响着人们。深入研究毛泽东的生平和思想,不仅是深化中共党史研究的需要,对当代中国的发展也有积极的作用。作为一代伟人,毛泽东对20世纪中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学界对毛泽东的研究也必然从不同方面展开。然而,迄今为…  相似文献   

5.
吴文泰 《中华魂》2010,(8):63-63
前些时候,为了纪念伟人毛泽东诞辰116周年和逝世33周年,深入认识毛泽东的伟大历史贡献,我重新翻阅了二十多年前一些中外名人、政要对毛泽东的评价,感慨良多。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堪称20世纪中国第一伟人。时势造英雄,历史造就伟大人物。从文化的角度对少年毛泽东的文化性格进行解读发现家庭文化的熏陶、私塾文化的影响以及社会现实的警醒是促成少年毛泽东文化性格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代伟人的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建树了流芳百世的丰功伟绩,创立了光芒四射的理论体系。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面形成的民族观,就是这个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民族观,就是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看法,是世界观在民族和民族问题上的反映。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古今中外,由于人们的阶级地位、社会经历和政治观点不同,对民族亦有各种各样的看法,形成了不同的观点,这是不足为奇的。毛泽东同志的民族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由多民族结合而成的国家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8.
试论毛泽东的军事评论王振亚毛泽东同志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领袖和世界伟人,而且是现代中国最伟大的革命理论家、政治家、军事家和评论家。正是在以他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中国人民才推翻了长期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取得了政治、...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他长期担任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职务,在党的领导和政府管理方面都有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系统的行政思想。毛泽东行政思恩的显著特征是他的人民性,并贯穿于他的行政体制观、行政权力观、行政动力观、行政原则规和行政方法观等诸方面,充分体现了人民的领袖毛泽东行政思想的本质即是为民行政,人民观是其理论体系的坚实基础。他主张对行政体制的设置和政策应该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准绳;在行政权力的认可和行使上,应该确认权力是人民给予的,权力归于人民是历史的必然,当权者应该能够代表人民行使…  相似文献   

10.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饱读了传统的儒家经典著作,对儒家思想有着深刻的认识与体会。儒家文化对青年毛泽东注重实践的现实主义观、励志精神、人格理想追求和知行观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并初步形成了早期的毛泽东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1.
从图书馆助理员到共和国缔造者——毛泽东与北京大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代伟人毛泽东和著名学府北京大学之间在本世纪五十多年的时间里,始终保持着情绵不绝的紧密联系。毛泽东在他的青年、中年和老年时期,都曾给予过北大以特别的关注,而北大凝重、精深、恢宏的校园文化,也曾给青年毛泽东以深刻影响,从而建构了他后来成为革命伟人的某种素质胚基。这是毛泽东本人、北京大学、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要篇章。本文是对这一奇特人文历史景观的全方位的研述  相似文献   

12.
本文依据大量史料,深入探讨了毛泽东早期思想极为丰富的历史内涵;分析了早年毛泽东所具有的'志于学,蕲其精'的文化态度、'由强权得自由'的平民主义思想和'踏着人生社会实际说话'的现实主义态度;揭示了早年毛泽东由此形成了鲜明的现代化观念及正确的民众观、国情观和科学社会主义观;指出正是这一切思想及其完美结合,使毛泽东伟大的一生从他不同凡响的早期就开始了,也使毛泽东整个思想体系扎扎实实地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生长起来。  相似文献   

13.
从思想溯源来看,毛泽东在批判继承中国传统理想人格观基础上形成了共产主义理想人格观。毛泽东的理想信念教育观强调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党员干部,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高宗旨,以理想性与现实性的有机统一为实现路径。在当代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将科学理想信念植根于人民群众,以丰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支撑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与鲁迅是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发展史上的两位巨人。前者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后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虽然这两位历史伟人曾令人遗憾地失之交臂而未谋一面,但他们的光辉思想是一致的,他们的革命精神是相通的。鲁迅在生前曾对攻击毛泽东的托派分子给予无情面的讽刺,并引他为同志而自以为光荣,称赞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所进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事业“寄托着人类和中国的将来”;而毛泽东在鲁迅逝世后,号召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在早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育救国思想观,学术界对此注意得不够,该思想是青年毛泽东在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历程中的一次伟大尝试。研究这一思想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去认识毛泽东,了解他在青年时期的世界观及其转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用电影语言在银幕上再现毛泽东的伟人风范,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这是艺术实践的结晶,也是理论研究的深化。但从历史、现实与艺术真实辨证统.的深度来看,表现毛泽东伟大人格与人的感情。性格等方面,还需从神化与人化的观念及实践中继续做更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一九二○年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前后的法律观,是企图否定一切束缚的批判的法律观。研究毛泽东早期批判的法律观,有助于理清他的法律思想发展和变化的历史脉络,并对研究后来以他的思想为中核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法律思想体系,可求得产生上的原木。一、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怀疑  相似文献   

18.
李方祥 《中华魂》2013,(11):19-23
维护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一以贯之的坚定立场。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党90多年历史的宏大视野,对毛泽东的伟大功绩和历史地位做了一段沉甸甸的论述:“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作为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伟人,代表着中国的一个文化符号和一种价值导向。在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早已对毛泽东作出客观评价的历史背景之下,由于毛泽东评价的特殊性、复杂性和极端重要性,直到今天,理论界和现实社会生活中仍然存在很多关于毛泽东评价的“异质化”声音,甚至存在一些尖锐对立的争议。在毛泽东评价争议的背后,既有主观上的政治立场或学术上的理论方法因素,也有客观上个人经历或社会现实利益的折射。要真正对毛泽东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原则,撇开个人利益和恩怨,以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是否促进中国的社会进步为标准,以严谨的学术研究态度和科学方法为支撑,为后人准确勾画出毛泽东的真实肖像,以彰显历史伟人的多面风采。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同志一生写了许多书信,这些书信内容丰富,思想精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伟人毛泽东追求真理、团结御敌、谦虚谨慎、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廉洁奉公、尊师重教、精心育才的崇高精神与伟大品格;书信中诙谐幽默、才情洋溢的笔锋亦显示了伟人毛泽东的文人风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