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5 毫秒
1.
本文旨在分析美国加勒比女作家珀尔·马歇尔、艾薇菊·丹提卡和胡丽安·阿尔瓦雷斯的小说《褐色姑娘,褐砖房》《息·望·忆》《加西亚家的女孩不再有口音》;通过阐述三部小说中的“回归”主题以揭示“家园”这一概念的复杂性:小说中的女主人公瑟琳娜、索菲和雅兰达远离加勒比故土而成长于美国;对她们而言,成长的过程亦是寻找家园的过程。然而,美国并不是加勒比移民真正的家园,至亲的祖国亦不是归依之处。因此,流散的加勒比移民在漂泊中不断地探寻得以归依的家园,而流散的加勒比女作家则在创作的过程中不断地探寻、重构家园。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们所面临的生态危机的深层病因在于传统形而上学思维所导致的人类生存家园的沦丧.贯穿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的栖居理论对人的本真存在和家园意识有着独特的见解.真正的栖居将人的存在置于天地人神的四重整体之中,呵护人与万物回归其本己的自由.通过对“诗意地栖居”这一命题的阐释,海德格尔指出了人类向存在家园的复归之途,为生态存在论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许地山与他同时的作家最不同的一点是他对宗教的兴趣,他的诗文充满了空灵、宁静、超脱的气氛,他的小说多为富于教谕的近乎传奇的故事。就文学创作的宗教情感而言,许地山有一种基督式的“爱”的情感,这从他的散文《落花生》,小说《春桃》、《缀网劳蛛》等作品中可以看出来。许地山本人的宗教意识,最强烈地体现为宗教救世主义,他在《英雄造时势与时势造英雄》的演讲中表明了他这种思想,他的中篇小说《玉官》体现了这种思想。爱的哲学与救世主义引发许地山对人生社会的思索,但其消极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  相似文献   

4.
回归家园的模式是东西方文学中永不枯竭的文学母题,巴金的《憩园》与美国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洛丽塔》在巨大的表面差异之下,有着深刻的一致性,即已经失落的家园无法真正回归。  相似文献   

5.
重点关注了《王白的长城》、《湖光山色》等几部"长城反思小说"与"长城乡土小说",通过叙事形态变化和社会价值变化两个层面,论述了近年来"长城小说"题材内容的变化。在叙事形态上近年来有关长城的反思小说和乡土小说引人关注;而在社会价值方面长城小说呼唤"生态意识"、"家园意识"的回归,引发了人们对环境的忧虑以及对古长城开发与保护的深思。  相似文献   

6.
主流意识形态召唤下的《闯关东》,在影像叙事过程中实现家园想象和英雄演绎的表达,使民族精神的彰显成为可能。"主旋律"和"开年大戏"是主流话语对《闯关东》深层叙事逻辑的内在召唤,而表层的影像叙事则是描绘大众文化语境中的多元话语色彩。主流话语在建构自我主体形象——民族精神过程中,不断与民间话语进行博弈、阐释,最终将其归化。剧中人物从传统家园背离到新家园重建,完成了整个民族集体的"家园想象"。《闯关东》传达的是一种民族的正能量。这种正能量鼓舞着受众,使受众心悦诚服地认同中华民族的"仁"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菲茨杰拉德试图通过《了不起的盖茨比》描摹更为广泛和深刻意义上的美国梦.约瑟夫·奥尼尔的力作《地之国》也传达了对其两难困境和普世价值的思索.美国梦,在多元文化融合的纽约,为人们带来的是希望也是失望,是自我塑造的无限可能,也是迷失与幻灭的无底深渊.这就是从历史观,时空观,并置与颠覆等方面,借由“互文性”理论来解读美国梦所具有的颠覆意义.  相似文献   

8.
苏联作家卡里姆在《漫长的童年》和《普罗米修斯,别扔掉火种》中,艺术地描写了人类的“童年”与“成人”,思索现代社会人性、人的道德情感与理性意识等问题,强调人的心灵的自我觉醒与自我铸造,他的作品是一部心灵发展史。  相似文献   

9.
《野性的呼唤》是杰克·伦敦的经典之作。小说描写的是一只名叫巴克的狗从文明社会回归原始荒野的故事。杰克·伦敦赋予狗以人性,通过描写狗的"人性"和"野性",来揭露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残酷争夺。  相似文献   

10.
当代美国作家理查德·鲍尔斯的力作《回声制造者》再现了后现代视阈下人们生存状态的无根和异化现象。鲍尔斯通过对徘徊在记忆与遗忘、情感与淡漠、以及背离故土与回归家园夹缝中的主人公选择困境的描写,展现了后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人与家园以及人与过往文明之间的疏离,最终,他们返璞归真,选择回归家园拥抱承载人类先祖文明的故土,实现了个体身份在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归属,同时,照见后现代社会人们应保有的生存法则与生活智慧。  相似文献   

11.
卡里尔·菲利普斯《最后的通道》和《一个国家的独立》虽在题目、人物性别和内容上不尽相同,但从流散视阈中看二者堪称“家园”书写的“连环册”。《最后的通道》中雷拉的流散方向是从“移出国家园”到“移入国家园”,随之又指向“移出国家园”。《一个国家的独立》中弗朗西斯则从“移入国家园”到“移出国家园”,随之又指向“移入国家园”。二人迁徙方向首尾链接后呈现出“连环册”式的“家园”书写特点。通过其菲利普斯思考了流散群族的命运问题。同时他还就英殖民统治的特点和英国加勒比黑人在英国社会中的地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诗人之"怪"在本质上是诗人"为人"的一种变态性形式,这是与常态形式相对而言的.就哲学角度而言,它源于诗人对世界、人生的特殊而深刻的认识,这不仅表现在诗人对现实问题的认识上,还表现在他对终极问题的思索方面.  相似文献   

13.
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充满着生态意蕴,其中"猴王出世"是《西游记》开篇描述的精彩华章,它艺术地展现出适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境界,也让读者体会到作者对生命起源的追问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索。"猴王出世"的生态意蕴启示人们应该建立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4.
《西游记》中从花果山到灵山的故事情节,虽由西天取经的题旨决定,但也由作者的艺术匠心所致。作者可能汲取了《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桃花源记》、《水浒传》等前代文学作品的营养,从而成功地创造出花果山——孙悟空的自由家园这一理想境界。花果山是嫁接了多种文学因素而构成的一个独特的存在。孙悟空后来却离弃了花果山,走向了灵山,其人生追求的历程,生动地体现出儒释道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在《西游记》中,花果山和孙悟空的形象最富有中华文化的意蕴。  相似文献   

15.
一般认为《伍子胥变文》《李陵变文》为《史记》《汉书》中相关内容的演义,笔者认为这两篇变文不仅仅是对历史故事的演义,其实是借演义之表象抒发当时敦煌人民的现实心理。敦煌作为古代的边关之地,在每个朝代的国势衰微之时,时常面临被异邦侵占的命运,因而产生了当地人民对家园回归的渴望。产生于唐末敦煌地区的《伍子胥变文》《李陵变文》借主人公相似的被流落家园的命运来表现当时敦煌人民寻求归家归国的悲伤而不绝望的心境。  相似文献   

16.
《浮现》通过女主人公回乡寻父这一经历,揭示了女主人公在生态坏境被破坏、人性被遮蔽时的内心感受,即产生了一种失去家园的茫然之感,而这个家园不仅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生态思想家认为家园意识促使人们爱惜环境,营造美好和谐的自然和精神家园,从而得以“诗意的栖居”于自然界.《浮现》通过描写女主人公与自然的融合来倡导万物和谐共处的概念,为解决现代人所面临的生态和精神危机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根据美国女作家斯蒂芬妮·梅尔创作的系列小说拍成的同名电影《暮光之城》,引发了学界对吸血鬼文学的关注。尝试从生态主义的视角解读《暮光之城》,从诗意地栖居、生态家园意识以及生态美学中的精神生态三个方面来阐释《暮光之城》中精神家园的生态之旅,揭示了人们对自然的疏离与回归。  相似文献   

18.
《走出非洲》是丹麦著名女作家伊萨克.迪内森的自传体小说。这部小说充分展现了作者对非洲的热爱。主要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己的和谐三方面分析《走出非洲》中的生态智慧和生态学思想。  相似文献   

19.
贵州仡佬族女作家王华在创作中始终坚守乡土民间立场,关注贵州村民的生存真实,她的小说《家园》即是其为彰显乡村文化的人文价值而展开的一次文化玄思与表述尝试。《家园》通过安沙文化与山外文化的一系列碰撞、比较,隐晦曲折地诠释了传统乡村文化的价值。在《家园》中,对自身文化从不敝帚自珍的安沙人,在迁居山外、饱受折磨的过程中,终于逐渐认识到了传统乡村文化的价值,继而决心用魔幻化的绝望手段来守望安沙文化。《家园》表明王华的乡村文化表述成功地实现了范式超越,其特点就是借鉴“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符号学”等文化研究手段进行民主、平等的地方性文化表述。  相似文献   

20.
艾特玛托夫的《断头台》与张炜的《古船》,在对人的道德状况的审视中,都表现出了一种“原罪”感,如何拯救,他们不约而同地走向了向原始柔性主义、向传统文化的回归,当然,他们不可避免地都面临着文化冲突的困境,特别是对民族富强之路的探求,使中国作家更多了一份选择的困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