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白酒行业目前机会与挑战并存:一方面,洋酒来势汹汹,不断在中国市场开疆拓土;另一方面,中国白酒始终传承着历史与文化。中国文化赋予了白酒强大的生命力,使得中国白酒具备打造中国元素世界性的可能。所以,我们要让中国白酒走出去。因为,中国文化走多远,中国白酒就能走多远。我们相信:中国白酒必将因中国文化而形神合一。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座开埠160多年的城市,上海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历程中拥有独特地位。美国作家墨菲曾写道:假如你想了解中国,那么你必须先了解上海,因为上海是打开近代中国的一把钥匙。进入21世纪,上海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片试验田。从国产剧目、院团、出版物、影视节目等纷纷踏出国门,到  相似文献   

3.
"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了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而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正面临大量跨文化问题。为了探究中国企业跨国经营过程中的文化因素,本研究首先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进行了系统化分析,归纳了跨文化环境指标;然后,基于扎根理论的思想对大量国际化企业的高管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整合两部分的跨文化商业环境指标,构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跨文化冰河模型。  相似文献   

4.
正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有一个大规模"走出去"的长远战略:首先是中国经济走出去,中国企业走出去,中国人走出去。随着这波洪流向全球铺展,中国的文化与思想,包括中国领导人的发声,也越来越多地在世界各地传播开来。如果单从孔子学院的总量来看,中国已同上百个国家签署协议建立孔子学院,失败案例还是少数,不能"因噎废食"。未来中国"走出去",不能只是器物层面,比如建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分析民营企业"走出去"战略风险形成过程,对海外项目异质性与"走出去"战略风险关系进行探讨。研究发现,"走出去"战略风险水平差异较小的海外项目,其异质性差异明显,关键风险点不一致显著,这为防范民营企业"走出去"战略风险提供了出发点,从政府层面、中介机构和企业层面提出"走出去"战略风险防范路径。  相似文献   

6.
我国已经把核电"走出去"升格为国家战略,将核电"走出去"作为中国与潜在核电输入国双边政治、经济交往的重要议题。海外核电项目总承包大多采用EPC总承包模式,核电工程项目具有技术含量高、项目周期长、投资巨大等特点,在EPC总承包模式下,核电工程项目的大部分风险实际上是由总承包商承担。通过对EPC总承包模式的特点以及风险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为核电"走出去"建立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7.
21世纪第二个10年,是河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为什么"走出去"能促进对外开放和产业结构优化?怎样加快河南"走出去"步伐,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和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对核电行业外从业人员来说,中国核电一直以来比较低调和神秘。实际上,在核电行业内部,国家发改委对核电企业"走出去"一直给予厚望,提出了明确要求。随着2014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欧洲推广中国核电,中国核电"走出去"战略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本文利用SWOT模型对中国核电"走出去"战略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核电"走出去"战略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9.
该文强调文化价值的特殊地位,力图梳理文化价值与文化资源、文化价值与区域文化产业战略、文化价值与文化产品三组关系。在第一组关系中,该文指出了文化资源生成的历史与当下的两个路径,主张文化资源以文化价值的形态存在,才能实现其无限增量目标。在第二组关系中,该文主张区域文化产业竞争是区域文化之争,更是发展话语权之争,因而在推动文化产业走出去时,必须以文化价值为导向,从战略规划设计的层面推动文化价值走出去。在第三组关系中,数字和网络技术支持下的消费时代的文化消费特征,成为梳理文化价值与文化产品关系的前提条件,指出记忆、品味、品质是支撑文化作品的"三大件",它们必须是传统与现代、历史与当下的有效融合。上述三组关系构成了一个区域文化产业价值追求的完整的系统,要在区域文化产业竞争中保持竞争力,必须从这个系统整体上去解答这些问题,并理清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莫言的小说大多以乡村生活为背景,富有乡村文化和本土气息。本文旨以莫言作品《红高粱家族》为例探究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途径。本文选取莫言的代表作《红高粱家族》一书的葛浩文英译本与原作进行对比,旨在分析《红高粱家族》中所运用的翻译策略,从而总结出莫言作品在海外广为传播的原因。然后,通过资料的搜集探究其他中国当代反映中国文化的文学作品英译本不能被国外大众所接受的原因。最后,文章提出了除了推出文学作品英译本以外其他让中国文化走出国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际化战略的有序推进,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走向海外市场,为了抓住"走出去"战略的契机、开拓新的市场,中港疏浚有限公司(简称中港疏浚)近年来已经派多艘施工船舶赴南美、南非等国进行施工。在做好工程的同时,势必要树立起企业在当地的品牌形象,着力抓好海外项目品牌文化的建设,用优质的工程和良好的品牌形象为企业在海外站稳脚跟,赢得市场打下扎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企业"走出去"既是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和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中国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化竞争,不仅仅是一种主动行为,也是"为了未来的生存作准备"。一、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必要性全球资源整合是今后主流企业生存的一个先决条件,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对于竞争趋于全球化的产业,在全球范围有效地进行资源整合已成为跨国大企业集团打造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特征。"全球整合企业"是21世纪的新型商业模式新型商业模式改变了传统定  相似文献   

13.
《领导文萃》2014,(19):142-142
正近年来,中国工商银行秉承服务实体经济和跟随客户"走出去"的宗旨,积极为企业"走出去"提供金融支持。截至2014年6月末,工行为"走出去"项目提供的融资支持已达220亿美元,帮助国内企业走向全球五大洲的46个国家,涵盖电力、电信、交通、建筑、油气、煤炭、金属矿产、新能源、制造业等数十个"走出去"主要行业。在支持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工行根据经济结构调整的走势和  相似文献   

14.
随着"走出去"战略的深入实施,建筑施工企业对外拓展进入快速发展期。但海外施工中的"文化碰撞"问题日益凸显,影响到国内企业海外市场的拓展步伐。本文从三个方面着手,对该问题进行了阐释与分析。  相似文献   

15.
饶毅 《领导文萃》2013,(3):25-27
中国缺乏产生杰出人才的文化环境。两种文化——主要向前走的"做事"文化和存在往后看的"做人"文化——形成鲜明对照。中国文化产生的环境和体制埋葬了中国的爱因斯坦、盖茨、乔布斯……。中国盛产人际关系自如的小聪明、出产学习能手的中聪明、缺乏带来国家和人类进步的大聪明。  相似文献   

16.
党建工作历来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国有企业增强自身凝聚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保证。伴随着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的战略目标,国有企业的海外业务范围、业务量也呈逐年扩大趋势。如何深入开展好国有企业海外项目党建工作,推动工程项目的健康发展、海外项目文化建设以及如何凝聚员工等方面提出了一点粗浅的建议,以期对企业海外工程项目党建工作的开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7.
加强风险管理对地勘单位"走出去"有重要意义,可以提高人员的风险意识,有效预测、控制和化解风险。文章对地勘单位国际化及外国项目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了整理和分析,为地勘单位"走出去"的风险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中原文化指的是在中原这个地理概念的辖区范围内由众多文化个体组成的文化群体历史和现实的生存状态。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这足以说明其显赫的地位。从地理位置上来看,中原具有承东启西的地理优势,为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发挥着桥梁作用。笔者认为全球化语境下,中原文化要想更好地"走出去",必须先要"走进来"。"走进来"就是指中原文化首先要走进我们河南本地外语教  相似文献   

19.
运用深度访谈法研究了"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和"走进来"的外国企业中的中国员工面临的跨文化沟通挑战情境和挑战事项,企业和个人应对挑战的策略,以及中国员工跨文化敏感性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①"走出去"的企业比"走进来"的企业处于更初级的国际化阶段和跨文化管理阶段,所以前者的中国员工比后者的中国员工承担更具市场探索性的企业任务;同时,前者的中国员工比后者的中国员工处于更低层次的跨文化敏感性阶段。②"走出去"企业和"走进来"企业中国员工面临的跨文化沟通挑战情境和事项存在显著差异,前者面临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情境,所以不仅要应对内部管理机制事项、战略与战术事项和语言事项,还要应对政府政策事项和交易事项;后者主要面临企业内部的挑战,涉及内部管理机制事项和少量的语言事项及战略与战术事项。③"走出去"企业和"走进来"企业之间及其中国员工之间采取的应对跨文化沟通挑战的策略存在显著差异:前者企业更倾向于采用借助东道国的员工、机构等外力的应对策略,其中国员工更多地采用间接型应对策略(例如,挑战发生后,增强自身的跨文化知识、经验和外语水平);后者企业更倾向于采用从企业内部培育中国员工能力的应对策略,其中国员工更多地采用直接型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0.
时事政策     
中国政务信息网媒体关注度测评文化产业真的开始"走出去"推荐度指数★★★★★★3月9日下午,文化部与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与深圳华强集团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京举行。据3月29日《经济日报》报道,在5年内,中国进出口银行将计划向文化企业提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