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语码转换作为语言接触和跨文化交际中常用的交际策略,不仅受语法规则限制,更受说话者的种族、性别、年龄、社会经济地住、受教育程度、地域等文化因素以及他们的安全、崇外、尊重和避讳等心理因素的影响。简要概括语码转换,通过语料分析,揭示语码转换背后的社会心理动机。  相似文献   

2.
多维视角中的语码转换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码转换是语言接触的一种常见的、普遍的但又复杂的社会语言现象,受到来自社会、语言本身以及交际双方心理的制约。本文拟从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和语用学等视角探讨语言使用者在进行语码转换时所体现的社会动机和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3.
杨亮  田强 《南方论刊》2008,(10):103-104
作为语言接触的一种常见现象,语码转换一直受到诸多研究领域的重视。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高校学生语码转换的现象进行分析,认为语码本身的交际功能、交际环境和交际心理是导致语码转换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日本人生活中存在许多忌讳,主要表现在衣食住行、日常劳作、人生礼仪、民间节日等方面。这些忌讳,有的影响面极广,遍及日本各地;有的影响力较弱,只限于日本的局部地区。究其成因,有的源自宗教或民间信仰;有的是接受外来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影响的结果,还有的与日本人居住的地理环境、生活习惯以及日语词语的发音有关。这些忌讳,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日本民族的心理结构及其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暧昧性是日本民族交际习惯语中的一大特色.相对于欧美国家的交际语力求清晰、明白的表达方式而言,日本交际语表现为一种模棱两可的、不明确的说话方式.日本人无论是在族群内还是对族群外的人,在交际语言的表达中体现出以下共同特点:随声附和;一词多义;含蓄主张;委婉拒绝.这是一种在“察文化”指导下的交流方式,强调以心传心、内外有别、他人中心、自我内敛.形成这种独特交流方式的主要原因,既有日本民族内在心理特质的历史遗传,又有中国古代儒家与兵家思想精华的熏陶与影响.在中华民族与日本民族的交往与交流日渐紧密与复杂化的今天,深入研究、了解、把握日本民族交际习惯语中的这一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少数民族地区语码转换的语境和心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码转换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作为一种有效的交际策略,语码转换受交谈话题、交谈对象、交际场合、角色关系以及交谈者身份、文化程度、社会经历等因素影响,反映出言语交际者心理、感情以及对某种语言或变体所持的态度.研讨少数民族地区语码转换对于正确理解方言和共同语关系.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方针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范晓民  梁艳君 《理论界》2006,(12):143-144
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人们开始意识到外语交际能力的习得过程,受个人的认知风格、对目的语文化的态度、对目的语言语行为准则和社会心理以及语言情景的影响很大,并不断吸取相关学科的理论,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从现有文献看,对如何通过创设社会心理情景提高外语交际能力的微观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将依据社会心理学人际冲突与管理理论,阐述如何灵活运用人际冲突的心理机制进行外语教学,以为提高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和完善优化教学法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政治语篇和隐喻密切相关。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也是社会和文化现象,它伴随社会发展并反映社会现实。借助于隐喻可以研究民族意识和社会心理。在此以俄罗斯政治语篇为例着重研究当今政治语篇中的隐喻及其功能,即认知功能、交际功能、语用功能、美学功能等,希望对以后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英汉委婉语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喜芬 《中州学刊》2004,(4):137-139
委婉语源于社会禁忌,既有宗教性、阶级性,又有时代性,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某一国家、地域和时代所认同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和道德观等.委婉语是英汉语言中共同的语言现象,多种形式的委婉语折射出中西方形态各异的社会文化背景,反映出形形色色的社会心理状态和语言文化内涵.了解东西方委婉语的文化差异,有益于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  相似文献   

10.
英汉禁忌语语用文化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禁忌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 ,其产生、存在和延续 ,有深刻的社会文化功能。禁忌的研究和运用 ,不能脱离使用对象、环境、时间、文化、民族、心理等因素 ,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对比的角度 ,对英汉禁忌语的语用策略及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话题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英源外来词的文化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求英源外来词所蕴含的文化现象与文化价值,从英源外来词的发生、音译过程、使用群体等角度分析研究了英源外来词中存在的社会、心理活动以及社会文化信息等文化学内容.研究结果表明,英源外来词反映人类社会发展水平、语言禁忌与灵物崇拜等心理文化以及个人社会文化信息,具有深刻的文化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2.
张丹 《阴山学刊》2021,(2):107-112
跨文化交际同ISEC项目的外语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外语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实现。然而在ISEC项目日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教师角色传统与教学定位模糊、学生认识偏差与学习方法单一、教学资源匮乏与文化体验缺失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为提高ISEC项目日语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开阔的国际视野和优秀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ISEC项目日语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析,要从把握日语语言行为的文化特性、重视非语言交际行为、构筑对异文化的认同感、构建适宜日语习得的体验式活动四个方面养成跨文化交际思维。  相似文献   

13.
避讳语是书面恭维语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其语用意义远远高于文化层面的研究范畴。避讳语的使用主要体现在家庭成员以外的社会交往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中,在女性群体中其使用频率远远高于在男性群体中的使用频率,在社会层第关系中避讳语体现了其尤为突出的社会属性。  相似文献   

14.
日本人在交流中往往采用比较委婉的表现形式,尽量避免直线式而选择螺旋式交流方式, 因而,言外之意对日本人来说极为重要。语言的交流离不开特定的语境,日本人的话语交流对语境的依赖更为强烈。广义的语境还涉及文化的关联。可以说,日本人表达上的某些特色是其心灵深处“娇宠心理”的体现。注重言外之意说明日本人对听话一方有强烈的依赖,期望对方的体察和关爱。  相似文献   

15.
委婉语是人类交际中的普遍现象。大体上可分为传统委婉语和风格委婉语。具有避讳、礼貌和言外行为的功能,同时委婉语也可能导致跨文化交际障碍。  相似文献   

16.
从社会性别的视角看云南少数民族女性禁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以女性禁忌的具体实例为依据分析了具有负面价值的女性禁忌的文化意义,指出其实质是社会性别论在少数民族现实生活中的一种折射与再现,其象征着男性的尊贵与女性的卑贱,是男女不平等的观念在现实中的反映,并对女性禁忌与妇女的发展以及如何改革女性禁忌等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日汉语言中都存在着大量的隐喻性表达,并且这些表达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跨文化的共性和差异。要理解和灵活使用隐喻,必须了解二者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因此从文化的角度对比分析了日汉隐喻的共性与差异,旨在促进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8.
汉诗的东渐与流变——日本汉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汉诗是中国诗歌东渐日本的文化结晶,是汉诗最大的海外支脉。在共同的文字基础上,随着对汉诗的不断受容与扬弃,日本汉诗逐渐将域外文化与自身的民族性相融合,走向了自己的审美情趣与文学传统,同时在语言文字、内容题材、汉诗训读方面创新求变,最终完成了汉诗的本土化嬗变,使日本汉诗获得了不同于中国诗歌的异质特性,成为源于汉诗而又异于汉诗的日本的汉诗。  相似文献   

19.
禁忌·禁忌语·委婉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清波 《殷都学刊》2003,(2):104-107
禁忌孕育了语言的灵物崇拜并催生了禁忌语。禁忌语是禁忌观念的反映 ,是社会文化的镜像 ,是社会禁忌的一个重要方面。传统的委婉语只不过是在对词汇禁忌的精雕细琢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替代形式 ,而新生代的委婉语却是在人们禁忌观念的嬗变中涌现出的礼貌用语或者“化妆词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