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哲学命题,而和谐社会观是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的和谐社会观主要体现在儒家、道家、墨家等代表人物的思想体系中。他们的和谐社会思想为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构建高校心理和谐教育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最核心价值,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渊源之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人的心理和谐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高校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心理和谐教育对构建社会和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文化。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原始儒学的和谐思想主要表现为人身心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传统文化和谐思想对茂名滨海新区文化建设的意义是借传统之石以攻现代之玉,让传统焕发生命力。人身心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茂名滨海新区人文和谐建设的基石和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生态和谐建设的理论依据。用切实有效的方法渗透和谐思想,转变观念,为文化建设的具体落实做铺垫。  相似文献   

4.
儒家和谐观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和谐观是一种以正确性原则为内在精神的具有辩证精神和人文色彩的普遍的和谐观。“和”既包括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客体与客体的关系,也包括主体自身的状况,即人自身的修养。儒家以独特的思维方式来处理这些关系,来实现人生和社会的普遍和谐。因此,以追求和谐为特点的辩证思维也成为中国重要的传统文化精神,在今天仍为人类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着极富价值的资源。  相似文献   

5.
《论语》中的心理和谐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和谐主要表现为个体内心和谐、人事心理和谐、人际心理和谐及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适应环境、对持未来.<论语>强调心理各成分以及心理和外在行为的关系的统一协调,并认为内心和谐是君子的必备素质,内心和谐的主观条件在于修身养性,经济上的贫富对人的心理和谐有重要影响,学习是达到内心和谐的重要手段.<论语>反对巧言令色,主张少说多做,强调人的行为应与情境要求及其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相一致;认为人的内在心理和外在行为的相互制约以及外在行为的改善对人的内在心理有重要影响;主张质朴和文采的协调统一.孔子的处世之道可以概括为识世务、讲诚信、勤思考、多行善、把握适度、名正言顺、处理好大与小的关系及善于应变等八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人格和谐:现代家庭和谐的重要构成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沁芳 《学术论坛》2007,30(9):48-52
对于现代婚姻家庭的构成维度而言,除了经济、文化等因素构成的传统维度外,还有一个常被人们忽视但却严重影响家庭和谐的重要维度--人格的维度,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文章指出了人格维度在现代婚姻家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分析了人格拒斥造成的婚姻家庭关系的失衡状况;探讨了人格和谐在和谐家庭建构中具有的意义及其对策,以期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另一视角的参照.  相似文献   

7.
侗族鼓楼是中国建筑艺术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侗族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侗族鼓楼的建筑,不仅体现了侗族人民高超的建筑技术,而且还凸显了侗族人民对关的追求以及对建筑美学的认同和感知.侗族鼓楼的美是一种和谐的美,主要表现在形式的和谐、物理的和谐以及文化的和谐等方面.对侗族鼓楼和谐审美属性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鼓楼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同时还能让更多的人关注鼓楼,领略鼓楼的艺术风采,爱护侗族的人文景观.  相似文献   

8.
黄雪丽 《理论界》2012,(6):83-85
心理和谐作为社会和谐的内在组成部分,不仅是个体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心理保障。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宝库里,道家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和谐因素,老子的矛盾观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为当下的人们提供了深刻的生活智慧。他提出的"相反相成"、"反者道之动"、"致虚守静"、"柔弱不争"等宝贵思想,为现代人构建和谐心理提供了重要的价值参考和理论借鉴,对构建和谐心灵与和谐社会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
殷有敢 《南方论刊》2005,(12):23-24
和谐世界观应当是一种新的符合生态理性的绿色国际伦理关系观。从中国传统伦理视角看,这种国际关系观包括和谐国际伦理秩序观、和谐国际关系价值观以及和谐民族文化观,对当前构建和谐世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和谐是当今社会的主流方向与大趋势,人性和谐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主体内容."人性和谐"的推定基于对"人性"与"和谐"的理解.它的价值诉求是人性真善美的有机统一,内容建构着力于人性诸方方面的合理化协调,基本特点是人性系统诸要素的和衷共济,最高表现是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人性和谐在理论上的可能是有科学发展观的现实指导、有马克思主义人学与矛盾观的理论基础和人自身丰富内容的主体依据;人性和谐在实践上的必要是它与社会和谐及环境和谐既相辅相成、又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1.
政治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政治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一个和谐社会必然是政治和谐的社会,并通过政治和谐促进社会其他领域的和谐。  相似文献   

12.
吴亚梅 《天府新论》2007,(5):160-160,F0003
当前,大学生承受的学业、就业等方面的心理压力比过去都增加了,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增多,极易导致心理不和谐。高校决策者要用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目标凝聚广大师生,实现学校内部管理和周边环境和谐,学校内部硬件建设和软件管理和谐,传统的教育方法与现代教育手段的革新和谐,教育内容的和谐,为学生创造一个公平公正、互信互爱、谅解与宽容的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13.
李文焘 《理论界》2007,(12):162-163
汉字的重要作用在于它以形表意,同时还能够表达出丰富的、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日前,频现于中国各地的“和谐”一词,便是汉字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本文从文字学的角度对“和谐”一词进行剖析,揭示了“和谐”所蕴藏的深层次的意义和内涵。  相似文献   

14.
论生态和谐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成 《学术论坛》2007,30(11):167-171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之一.生态文明的价值指向就是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基础上实现人及其社会的持续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和谐观的理论本质就是在人口生产、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协调发展中实现自然、社会与人的和谐共进.构建生态和谐社会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结果,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去分析生态和谐的构建要求,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生态和谐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1970年代以来,中国人学研究的主题主要局限在国内人学领域,而忽略了国际范围内具有时代意义的和谐世界这样一个问题域.当今人学研究已经进入一个新的研究阶段,即对内如何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如何理解构建和谐世界阶段.构建和谐世界涉及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重点探讨了和谐世界的主体--国家以及国家间的和谐问题.构建和谐世界,大国间的和谐是关键.和谐世界是一种多元和谐.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的伦理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凡龙 《理论界》2006,(4):54-55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类社会发展理论的创新和完善。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实现以下四个伦理目标:人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国家间的和谐;社会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17.
费孝通先生晚年提出的“文化自觉”在一定程度上为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公报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在创造和谐文化的过程中,需要文化自觉。既要充分认识到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也要解读和挖掘传统文化,并且还要推动传统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最终努力在全社会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维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  相似文献   

18.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司法和谐问题成为法学界研究的重要问题。尽管理论界对于司法和谐的内涵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研究,但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于司法和谐问题依然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目前存在着三个认识误区:混淆司法和谐与案件审结方式的关系;将司法和谐片面地理解为个案和谐,片面强调结果和谐,忽略了司法和谐应该是公正合法基础上的和谐。认清这些误区,有助于更深刻、更全面、更辩证地认识司法和谐的内涵,从而通过司法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9.
"和"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传统的"和"文化可以启发我们提出外交理念上的"促和观"。中国外交"促和观"包括经济、文化、安全、外交等方面的要素,具有独特性、包容性、时代性、价值取向与实践的一致性等特征。中国外交"促和观"的实践指向,体现为构建和谐世界理念、促进全球治理以及实现伟大"中国梦"。  相似文献   

20.
心理和谐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和谐问题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心理和谐的提出是基于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和谐内涵、心理不和谐成因、心理和谐对策等方面,但尚处于初步阶段。对于宏观人的心理和谐研究还应扩大深度,对群体研究还应扩大范围。从研究的具体内容和方法尚看。还需进一步具体和明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