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佳 《中州学刊》2006,(6):234-236
中国曾在很长历史时期内实行一夫一妻多妾的婚姻制度,由此而出现了妾这样一个社会群体,形成了中国古代独特的“妾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中不同的称谓词能反映不同人的地位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古汉语妾称谓词反映了纳妾在古代是一种普遍现象,揭示了妾的来源和职能,体现出妾与妻的对立及妾的卑贱地位。  相似文献   

2.
王彦敏 《东岳论丛》2007,28(6):136-138
中华民族和犹太民族是两个十分重视婚姻的民族。两个民族在传统婚姻观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明显的区别:中国传统的婚姻被看成是君臣、父子等级人伦之根本,家族兴衰之关键;犹太婚姻被赋予"天人合一"的宗教神圣气质,被纳入了浓厚的宗教神学架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男尊女卑"被看作是"天经地义"的绝对真理;犹太妇女则在婚姻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尊重。在生育观上,优生原则在古代犹太社会已得到高度重视。中国传统的婚姻原则是一夫一妻多妾制;犹太传统认可但不鼓励一夫多妻制。在婚姻程序上,犹太文化中的人文主义内涵得到了较多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针对十四五规划提出的生育政策包容性的表述,笔者从学理上分析生育政策包容性内涵,探究包容性生育政策的内在演化逻辑和如何针对性地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包容性强调政策执行过程的包容性,具体意蕴为生育的数量形态、生育的结构分布、生育能力和权利、生育的支持环境进行包容。主要增强路径为政策上尊重多元选择、构建普惠式婴幼儿托育、婚姻生育养育教育一体化发展、保障妇女儿童和老年人权益。  相似文献   

4.
一在古代中国,妾(或妾妇)本是妇女的代称,具体指出嫁的妇女。后来,随着婚姻习俗的变化,"妾"通常指通过非法定婚姻仪式进入男性家族生活的妇女。妾是中国传统社会婚姻制度衍生的畸形物。  相似文献   

5.
除了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交流与融合外,生态环境和生活条件改变对塑造民族文化多元性同样产生着深刻影响,这一点在婚姻文化中表现尤为明显。大理西罗坪山白族在数百年前从坝区迁徙到山区后,生存环境变动引起生产生活方式急剧变化,为更好地适应当地环境,出现了一夫一妻与婚外偶居并存的婚姻家庭形态,从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出特殊婚姻、家庭形态与特定生态环境下形成的生存、发展模式之间的相互适应。  相似文献   

6.
根据中美学者和留学生交流协议,美国纽约市立大学社会学、人类学教授伯顿·帕斯特奈克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天津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合作,在天津市进行了“一个中国城市居民的婚姻、家庭和生育方式”的社会调查,了解和研究中国城市居民婚姻、家庭和生育的现状及历史,研究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对婚姻、家庭和生育的影响,分析不同的婚姻模式对家庭的影响,不同的婚姻和家庭模式对生育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7.
《周易》反映西周以前社会生活的史料极为丰富。在婚姻方面,记录了男娶女嫁、一夫一妻制、畜妾和婚禁制度。载录了古代婚姻过程中的窥观、求婚、定婚、送聘礼、迎娶、哭嫁、祭祀完婚等特有风俗。还反映了当时人们已熟悉生育现象,如多年不孕、孕而不育、产妇分娩等,并掌握了一定的生育知识。  相似文献   

8.
个人所得税法支持家庭生育主要有三种路径,即通过养育支出税前扣除保障育儿家庭生存基础,通过养育支出税额抵免分担家庭生育成本,通过生育津贴税收优惠奖励家庭生育行为。审视我国现行税制,个人所得税法支持家庭生育还存在生育观念转型冲突阻滞家庭养育成本充分扣除、生育津贴属性认知局限限缩生育津贴免税优惠适用空间、税法与社会法各自为政弱化生育税制公平分配功能等问题。为了使我国个人所得税法更好发挥其支持家庭生育的机能,还需增设抚养子女专项附加扣除并相应调整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拓宽生育津贴免税政策适用范围,探索引入养育支出可退还税额抵免制度。  相似文献   

9.
陈明富  张鹏丽 《殷都学刊》2011,32(2):111-114
虚词"着"在普通话里只作助词,而罗山方言里的"着"除作助词外,还可作介词、语气词,并伴随丰富的形态变化,其形态的变化主要在于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变化,与普通话差别较大。"着"作助词时,可置于动词或少数形容词后表动作或状态的持续,"着"读[t]轻声、[ts]轻声、[t]轻声或[t 35];作介词时,用来表凭借的方式,意为"拿"、"用",读[ts 15];作语气词时,可置于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命令、警告等祈使语气,也可置于句末,表假设性的威胁语气或是非、特指等疑问语气,"着"读[t]轻声、[t 35]、[ts 41]或[ts]轻声。  相似文献   

10.
当代婚姻的社会动机和个体动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婚姻是两性结合的一种社会关系,也是一种社会制度。社会制定婚姻制度的动机就是婚姻的社会动机。婚姻的社会动机与个体机动是有差别的。它的出发点不是个人生活和生理,而是群体两性关系和群体生活、生育等利益。从群体性关系、群体生活和生育利益出发制定的婚姻形式具有强制性和合法性,这是婚姻的本质。制定婚姻制度所追求的社会作用,是通过婚姻的允许和禁止来实现的。也就是说社会制定婚姻制度的动机体现在允许和禁止的规定之中。从中国的婚姻发生学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到在有婚姻之前的人们称谓的“杂婚”“群婚”实质上是无强制规定的“杂交”  相似文献   

11.
"婚姻法解释三"第七条、第十条无意于侵害婚姻的伦理本质,推进或构建所谓的"契约"式婚姻;也不是漠视目前中国"从夫居"的婚姻现实,忽略性别间事实上的不平等。法律只是行为的底线。婚姻法是私法,人们完全可以通过协议更好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婚姻法解释三"对房产权属的配置所直面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毋宁是如何在离婚率增加、房价畸高、判决标准不一的情形下,为离婚时的房产权属争议提供公正、统一的司法判准。  相似文献   

12.
邵六益 《社会科学》2024,(2):180-192
《宪法》第49条的家庭条款拥有爱情和亲情两条线索,但长期以来感情破裂学说主导婚姻法理论,家庭关系被简化为夫妻间爱情关系,无法揭示相关条款背后的多重价值及法益冲突。《宪法》第49条包含国家保护婚姻、家庭、母亲、儿童不同层次的规范含义。在宪法家庭规范中,妇女也有多重身份:作为婚姻自由主体的妇女,作为家庭成员的妻子以及作为子女养育者的母亲。一方面,保护婚姻不仅要保护婚姻自由,也要维系婚姻形成的家庭关系,保护婚姻双方的权益及彼此间身份权利。另一方面,保护母亲既是为了照顾作为弱者的孕妇和产妇,也要将对子女权益的保护纳入考虑范围,从而自然带来对妇女权益的限制。理解《宪法》第49条背后的规范含义,既有学理意义,也能为回应现实难题提供宪法支持。  相似文献   

13.
养育模式是儿童暴力发生的结构化背景。那么,在不同养育模式下,儿童暴力风险是否有所不同?本研究基于对中国六省3 623名被访者的实证调查来回答上述问题。结果表明,不同养育模式下儿童暴力风险具有显著差异。首先,儿童暴力行为的发生率依循双亲养育、单亲养育和隔代养育的顺序而逐步提升。其次,不同养育模式下儿童暴力的成因各异,男性养育者的风险因素普遍提升了双亲养育中儿童暴力的风险,暴力循环与代际关系对单亲养育下女性养育者的儿童暴力行为有较强解释力,儿童的问题行为和区域贫困均增加了单亲养育和隔代养育家庭中的儿童暴力风险。面对多种儿童养育模式,我国政府应制定儿童暴力的精准干预政策,构建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  相似文献   

14.
在生育率非常低的情况下,国家支持性政策如何支持更高生育率的问题将是理解未来生育模式的核心,系统分析国家支持性学前教育政策——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对个人层面上生育意愿的影响,可以发现:(1)支持性学前教育政策显著促进了个体生育意愿的提升;(2)上述作用对农村和低收入人群的积极影响更大,但对男性和女性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3)“成本效应”“兼容效应”和“和谐效应”是学前教育政策促进生育率提升的三个重要渠道。政府应加大支持性教育政策实施力度以减轻中国家庭生育、养育和教育负担;在提供高质量教育与支持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优先考虑农村地区和低收入人群;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尤其要加强支持性政策与生育政策间的协同配合,这些都有助于提升生育意愿进而提高生育率。  相似文献   

15.
正对100多项研究的分析显示,夫妻对婚姻的满意度似乎在有孩子之后出现了持续性下降。而当孩子长大离家之后,婚姻满意度开始大幅提升。显然,如果养育孩子经常让你脾气暴躁、怒火冲天、疲惫厌倦或者担惊受怕,那么你绝对不是特例。你不是唯一一个有了孩子之后,世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低生育问题已经成为不争事实,女性教育水平提高强化其在婚姻匹配中的优势地位,对生育意愿与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文章运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7)数据,建立家庭内部生育决策模型,构建以收入赋权的婚姻教育匹配指数,探究婚姻教育匹配对女性生育意愿与行为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婚姻教育匹配指数增加,即妻子的受教育水平越高于丈夫,会显著降低女性生育意愿、减少生育行为,并扩大生育意愿与行为的偏离程度。婚姻教育匹配对低收入、夫妻双方均未接受过高等教育及农村家庭女性生育意愿与行为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并且女性在婚姻教育匹配中的优势增加会显著降低男孩偏好。进一步发现,婚姻教育匹配会通过改变女性生活满意度与性别角色转换度对生育意愿与行为产生影响。因此,围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树立新时代婚姻家庭观念等方面制定政策有助于提升生育水平。  相似文献   

17.
李自芬 《江汉论坛》2004,(11):138-140
母亲形象的塑造历来是文学作品的重要主题.然而,由于母亲作为女性同时也作为人类生命的繁衍和养育者,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在对母亲形象进行阐释时总充满矛盾.综观当代诗歌对母亲这一形象的塑造,我们可以看到,当代中国文化在阐释"母性"价值观时走过了一条曲折道路,母亲形象逐渐从由50-70年代建构起来的一种单调的刻板模式中突破,从纯粹的精神化想象向人性的物质化转移,变得有血有肉,具有了人的多重性和可能性.这一过程实质上折射出20世纪后半期的中国社会文化形态的历史演变.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有着丰富的文化,许多文化现象都是由语言来传承和记录的,从文化的角度来研究语言,一直是文化语言学的重要内容。汉民族的婚姻文化、民俗文化和传统文化等文化现象有一部分记录在汉语方言特殊称谓词语中。文章主要讨论从这些文化现象中看汉语方言特殊称谓的问题,分三个部分讨论:婚姻制度与特殊称谓;民俗文化与特殊称谓;传统观念与特殊称谓。  相似文献   

19.
自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人类的生育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婚姻形式下进行的,男女的婚姻缔结,是人口再生产的一个前提,或者说是一个起点,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口的婚姻状况是整个人口过程的一个最基本的方面,在人类的生育活动要求有计划进行的今天,及时研究人口的婚姻状况,对指导生育、有效控制人口,掌握人口婚姻状况的发展变化情况均有不可忽视的实际意义。我国在一九八二年进行第三次人口普  相似文献   

20.
李莎 《殷都学刊》2008,29(2):28-31
统一全国后,蒙古统治者结合蒙古法与汉法,逐步建立了元朝民间婚姻生育的法律制度。法律详细规定了民间婚姻的总体原则、婚姻程序、离婚、改嫁和多娶妻妾等相关事宜,并对生育采取了多种保护、优待和鼓励政策。这不仅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而且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对民族大融合都发挥了积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