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方言则是地域文化的载体.弄清楚汉语各地方言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了解各地方言如何反映地域文化,是研究方言、文化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汉语方言形成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汉语方言和地域文化的关系,地域文化在汉语方言中的反映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历史主义语言观认为,南方地区吴、闽、客、赣、粤等方言是不同地域的北方汉人在不同历史时期南迁所用的汉语发展而来。这种观点的基础是通过对现存方言事实与《广韵》音系的比较来构拟古今语言结构对应关系;而族群互动的文化史观则认为,南方汉语方言并非汉语,强调南方土著民族语言在这些方言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实际上,东南诸方言在上千年的历史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都不可能是北方汉人带来的“纯正”的中原汉语,南方各民族都有不同程度的融合,而在族群的融合中,每种方言都在混化、交融的过程中走过了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
辛儒  孔旭红  邵凤芝 《河北学刊》2008,28(2):201-20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推动文化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方言是中国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多样性的体现,保护方言,就是保护民族多样性的文化、捍卫绚丽多彩的中华文明。本文就方言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属性以及方言的保护和利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指出当前中国亟待保护方言,并就其保护与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同时,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有关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从方言视角看湖南地域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湖南方言是在湖南地域文化的背景下孕育、形成和通行的,从湖南方言格局与历史人文背景、湘语与楚语、楚文化的源流关系等方面揭示了湖南方言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对德兴市普通话高频使用与方言文化多样性萎缩个案的考察表明,导致方言文化多样性萎缩的原因是多样的。深层原因在于方言作为交际工具文化其固有的特性与社会的开放、方言人群频繁跨地域流动的现实需要不相容。表层原因是普通话的通行挤占了大量方言使用的空间和人群。同时,方言文化多样性萎缩与普通话通行之间的关系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通常还表现为一种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关系。间接原因是普通话的推广。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文化的载负者。不同特色的文化现象必然会使负载它的语言受到影响,语言的产生与发展也必然会促进和影响人类文化的发展。我们从方言词语所反映出的文化现象及方言对文化的影响便能很清楚地看出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的关系。本文以山西方言的方言词语为例,首先从亲属称谓的差异、词义差异、某些特定词语三个方面讨论了语言对文化的影响;然后从方言中的同物异名和同名异物的现象入手进行了分析研究,从而讨论文化对语言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方言与文化的宏观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是关于汉语方言与中国文化的关系的宏观研究,概略地说明了各大方言区在六个方面的不同表现及其与地域文化的历史背景的关系:方言的结构体系是多层次的整合,有的单纯些,有的较驳杂;方言区内部差异的大小则造成向心离心之别;从方言的分布看,有的扩散,有的收缩;方言接触时强势方言和弱势方言有不同表现;方言的应用有的很活跃,有的正在萎缩;方言的演变则有快有慢。  相似文献   

8.
雷州方言与雷州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雷州地区的方言与雷州文化一样蕴含着极丰富的人文价值。本文讨论雷州方言在雷州文化中的地位、价值以及与周边方言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方言不仅仅是人和人之间交流的语言,还是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是具有地域特征的非物质性历史文化,是城市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文化城市的建设中,方言不应该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它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是独特的文化民俗和情感心态的反映.方言民俗的保护和开发是文化城市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中国哲学史的未来建设要处理如下一些问题:哲学和哲学史的关系;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中国概念中包含的古今中西以及文化、地理和阶级性的关系;哲学与科学、宗教的关系;当代史和本来的历史的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福建方言字典》(1837)是一部较早且具影响力的闽南方言字典,本文从三个层面对该字典进行研究:首先,从史料和音系考证其记录的是19世纪初期的漳浦方言;第二,将它与《汇集雅俗通十五音》对比,并参照同时期其它历史语料和现代方言,考订其讹误之处;第三,结合古今语料的记载和实地语言调查来考察19世纪初期至今漳浦方音的传承和演变。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变体是语言一般概念的具体表达。语言变体在使用中不可避免地折射出文化背景,地域方言具有地理特征和生活方式背景,社会方言反映出阶级地位、教育程度、性别年龄等文化特征,语域里包含着人际关系、称呼、问候等文化习俗。  相似文献   

13.
方言和普通话应该是和平共处、各司其职、共同发展的和谐关系。方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普通话也是在方言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很多方言的词汇还在不断地被普通话吸收,而普通话本身是在以北方方言为基准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相似文献   

14.
吴泽顺 《云梦学刊》2006,27(3):136-138
方言区划所涉及的语言文化现象十分复杂,如果仅仅依据某一语音特征,往往会导致逻辑上的悖论:同一个方言区的人无法通话。由于华容地处西南官话、湘方言和赣方言三者之间的边缘地带,华容话也就先后受到这三种方言的侵蚀和影响,但它既不同于湘方言和赣方言,也不完全同于西南官话,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但若全面比较,西南官话的特征较多,应归属于西南官话。  相似文献   

15.
方言是文化的载体.方言区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积累丰富的经验和知识,而这些经验和知识通过词义凝聚在语言中,并通过语言的使用得以代代相传.方言词汇中蕴蓄了丰富的本土自然环境知识和传统文化内容,不同的方言表现出不同地域和群体的文化特征.岭南三大方言群体,所处地域不同,从其语言词汇系统中,可以发现不同方言区的地域文化特征,客家话词汇凸现了客家民系历史上的山地文化,粤方言词汇则显示了江河文化,而潮汕话则明显可以看出与海相关的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16.
语言与地方文化关系密切,方言往往是鉴别地方文化的重要标志。湘语多点方言有"高变调"的现象,其功能有二:一是表小、喜爱和亲昵,也就是"小称变调";二是"BA"式状态形容词中的"B"变读"高调"表程度加深。本文以衡山方言为例,对二者的表现和关系进行探讨和解释,以便进一步了解湘语的特点及其对地方文化的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 粤方言又称为广州方言,它的语音具有许多特点,这些特点形成了它与其他方言的差异;没有这些特点,也就没有粤方言作为汉语七大方言之一的独特地位。研究粤方言语音的特点,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进行,一个是平面的、描写的角度,这主要是对粤方言某一个代表点的语音系统加以分析,显示其结构规律上的某些特征;另一个是历史的、比较的角度,即以粤方言的语音现状为出发点,从纵的方面与古音进行比较,从而归纳出古今语音的差异;又从横的方面与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进行比较,爬梳它们彼此之间的异同点,从而总结出粤方言的语音特征。这后一种角度更能显现粤方言语音的特异之处。因此本文拟从后一种角度出发来探究粤方言语音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认为,文化的实际包括古今中外的文化现象,研究文化的方法论,产生于处理古今中外关系的实际之中。古今关系,着重表现为文化的传统性与时代性的关系。因此,要对文化有科学地把握,便要处理好文化的传统性与时代性的关系。在这方面,毛泽东形成了自己的重要理论观点。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一粗浅的探讨。一文化中的古今关系,就是文化传统性与时代性的关系。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又都有自己的时代精神。处理好文化的时代性与传统性的关系,是关系文化的历史  相似文献   

19.
湖南方言语音相关度计算与亲疏关系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湖南各县市方言语音特征数据库 ,并利用数据库计算出各县市方言相关系数 ,利用相关系数进行方言亲疏关系聚类分析。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湖南方言可以分为西南官话区、赣语区、老湘语区、新湘语区四个大区 ,客家话区和湘南土话区没有明显聚合成片 ,少数方言点的区属与已被接受的区属结论有差异。  相似文献   

20.
山西方言与文化综合研究的宏观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年来,汉语方言的研究在以前的基础上走向了深化,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是,现代汉语方言的研究和现代流语通语的研究一样,大多是在西方现代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的影响下进行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描写和切分,不太注意方言文化内涵的发掘与研究。大体上说,人类语言与人类文化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一种方言与其赖以生存的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密切的。但是,这种“非常密切”,到底密切到什么程度,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成果来揭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