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模式、具体路径与推进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镇化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但是传统城镇化模式不可持续,必须探索新型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新型城镇化模式的基本内涵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针,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推进"的原则,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内容,以信息化、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内涵增长"为发展方式,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为机制保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城乡一体的城市中国。政府应通过制定战略与规划、提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完善制度与政策、加强监督与管理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的内涵与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产生了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是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低碳发展主张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模式.文章运用脱钩模型,阐述了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的内涵;分析了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面临的困境;并结合我国现实情况,从城镇规划、产业结构、基础设施、能源结构、生态环境五个方面提出了我国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3.
新型城镇化具有明显的质量取向,蕴含以人为核心全面提升社会发展质量的重要主题,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个诸多力量和因素互构与整合的过程,需要以协同思维关注整体质量。引自欧洲的社会质量理论为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了新的参考范式,鉴于二者理念及现实上的契合性,中国当前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理应关注社会质量向度,可依据社会质量理论架构,建构社会质量取向的、包含三个层面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兼顾人本主义与社会本位为总体发展理念的顶层体系,以社会团结和社会信任为核心价值的中层机制,以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凝聚、社会包容和社会赋权为具体建设导向的底层设计。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经济高效集约、功能完善、环境友好、城乡统筹、社会和谐等方面选取30个指标构建了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以全国31个省市的指标数据进行测算和评价,对比分析了全国31个省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以及制约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因素,最后提出了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城镇化将成为中国未来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支撑。市场发展的不健全和社会发展的滞后决定了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政府的参与和引导。与旧型城镇化不同,新型城镇化主要体现在推动空间、经济、社会结构变化过程的发展目标、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方式和发展路径的创新上。政府是城镇化政策的制定者,是公共物品的提供者,也是市场良好运行环境的维护者,在城镇化转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新型城镇化中政府治理转型需要从转变理念、转变模式、转变方式、转变职能四个方面着手,实现由"发展"向"服务"、"一元"向"多元"、"主导"向"引导"、"全能"向"有限"的转型。  相似文献   

6.
当前,广西城镇化发展存在水平地域差异显著、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差、发展方式粗放、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较大、滞后于工业化发展等问题。为改变现状,广西应走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树立"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理念,实现城市群"扩空间"向"提功能"转变,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深度融合,并且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新型城镇化提供新动力。  相似文献   

7.
杨丛丛  李强 《南方论刊》2016,(4):25-26,47
新型工业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动力,新型城镇化是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载体,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良性互动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的成功经验要求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必须抓住发展机遇走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的道路。立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实际发展情况,本文提出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沈超 《南方论刊》2014,(4):9-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虽然取得巨大成就,但城镇化发展质量还有待提高,城镇化发展模式亟待转变。基于城乡一体化的视角,新型城镇化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其发展需要从优化城乡空间布局、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健全土地市场化配置机制、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创新城乡社会管理和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几个方面着力进行推进。  相似文献   

9.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必由之路,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和举措。作为边疆民族地区,西藏当前城镇化率仅为25.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30个百分点、低于西部地区约20个百分点。西藏的城镇化存在着许多显著特点和特殊性,主要表现为西藏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传统的农牧社会,地广人稀,生态环境脆弱,城镇发育能力弱,城镇经济欠发达,拉动人口就业并向城镇聚集的能力非常有限。同时,城镇化、人口发展以及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等问题聚集叠加,对西藏城镇化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因此,西藏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具有自身的新意和特征,其发展路径体现在发展目标、动力机制、产业支撑、空间布局、发展核心、发展模式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国外城市发展模式选择对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新型城镇化的视角,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从政府规划、集约发展、智能发展、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介绍了日本、德国和美国典型性的城市发展模式,总结了日、德、美三国城市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并指出中国现阶段城镇化面临着地区发展不平衡、生态破坏严重、行政干预过度、资源利用混乱、交通困境显著等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重庆、山东、河南、江苏等地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典型实践和尝试,构建了中国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取向,分别是以多层级城镇体系为核心的协调型城镇化战略、以生态环境治理为核心的可持续型城镇化战略、以政府科学引导为核心的调控型城镇化战略和以交通系统优化为核心的智能型城镇化战略。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城市规划过于侧重物质层面,已经诱发诸多社会问题。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应加强城市的社会规划。从国外城市规划转型的经验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包容性的空间规划促进广泛的社会融合;二是促进城市公共空间资源配置的公平正义;三是加强城市规划中的社会参与;四是推动城市规划学科和规划教育的人文化。从我国城市发展的现状出发,需要控制高档小区、封闭式小区的建设,加大以公租房为主的社会住宅建设,促进不同阶层、群体的"混合居住"。注重社区公共交往空间设计,满足社会弱势群体的空间需求。保障和推动市民积极参与城市规划和决策。最后,以新型城镇化为契机,加强城市社会规划的教育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改革的深水区,政府在社会治理方面面临着重大挑战。十八大以来,新一届政府积极应对社会转型的需要,提出了建立新型城镇化的要求。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如何改变以往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和发展理念,走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这就需要政府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方面做出重大调整,用公共政策理念积极引导广大农民投入到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中去。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目前制约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因素还很多,相关体制的制约和公共政策的不协调等问题亟待政府有序的改革和调整,要深化相关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3.
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美丽乡村的发展方向与进程直接影响着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效果,为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基于对阻碍我国美丽乡村建设原因的剖析,探索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办法,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其中的一系列新论断、新表述,贯穿着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推动新型城镇化这一系统工程,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处理好"快与慢"、"新与旧"、"大与小"等范畴的辩证关系,使新型城镇化建设步入科学发展、协调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5.
旅游业的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促进革命老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的融合发展对革命老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革命老区旅游业发展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城镇建设、环境优化、安置人口和产业发展等促进作用。根据革命老区的资源特点提出的旅游业引导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三大模式:红色旅游新村模式、红色风情小镇模式和红色旅游综合体模式,具有明显的地方特征和可实现性。  相似文献   

16.
新型城镇化是不同于传统城镇化模式的以人为中心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其顺利推进需要一系列完善的制度支撑。但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还面临诸多制度性障碍,涉及土地流转、户籍、就业、社会保障、行政管理、产业政策等多方面。新型城镇化建设制度创新的总体架构是"三线、双环、多元",即以政府、企业与民众三大主体为主线,内环制度创新与外环制度创新相结合,推动制度创新多元化。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制度创新的核心内容和任务是建立规范的多级土地流转市场体系、统一流动的户籍制度、城乡统筹的劳动就业制度、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且牢牢把握体制改革这一着力点。  相似文献   

17.
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点和难点。浏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实施了低成本战略,以"绝对成本优势"确定产业定位,以"比较成本优势"招商引资,以"低风险成本"助推产业扩张。在推进城镇化时,浏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从降低交易成本切入,亦实施了低成本战略。浏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城镇化路径,为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提供了如下启示:城镇化发展要以工业化为依托、不可盲目造城;工业化发展必须因地制宜、立足本地优势;推动城镇化政府要有所作为,更要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新型城镇化也称之为人的城镇化,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人的发展。在城镇化的传统评价体系中,我们主要使用市民数量、城镇数量、城乡基础设施等指标来评价农民市民化程度,重点放在评价市民化、城镇化数量扩张及"物的城镇化"等硬件方面,却严重缺乏对"人的城镇化"的评价指标。因此,我们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注重社会环境、身份认同、社会权利等行为与态度指标,重新构建了一套评价农民市民化的指标体系,以弥补现有评价指标的缺陷。  相似文献   

19.
通过走访7个典型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调查了50多个社区,研究发现,制度资本对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高效包容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离不开制度创新;同时,还发现,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城镇建设中的投融资体制以及企业制度等五方面对新型城镇化建设有重要影响;文章认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场以人为中心,涉及经济、社会诸多领域的全面转型,包含着发展理念的根本转变;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高效包容、制度经营与制度资本更新。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同时文章还从制度创新角度为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合理的建议,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中央提出走新型城镇化之路,是对以往发展模式的纠偏与重塑。我国的城镇化有别于西方意义上的城市化。一方面,中国二元社会造成的城乡隔离,不是仅仅依靠城市就能解决的;另一方面,西方城市化仅仅观察城市运动过程,对于城乡一体化发展,尤其是对中国乡村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关注不够。因此,谈新型城镇化,必然要求一方面汲取西方城市化理论和实践中的有益成果;另一方面,立足中国实际,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之路。一般来讲,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化是西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用西方城市化理论来指导中国实践,必然存在适应性问题。西方城市化理论存在内部缺陷,我们提出走新型城镇化之路,就是在对传统城镇化有深入分析的基础之上,避免西方城市化在实践与理论上的缺陷,构建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