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信息多样化的网络时代,传统以语言文字为主的单模态意义建构模式已不能满足人际交流的需求。采用多模态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是新媒介时代对语言教学提出的迫切要求。通过实证研究,调查和分析大学生英语多元识读能力的各种影响因素,能够为设计多模态英语课堂,快速提高大学生英语识读水平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范例。实验结果表明:学生的数字识读水平、校外识读水平和多模态识读水平共同决定了其英语多元识读能力。据此,可以通过学习内容和教学互动的多模态化来帮助学生提高多元识读能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语言文化多元的日益增强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模态意义构建业已成为新媒介时代交际的主流表达形式。教育领域因多媒体设施和网络教学平台不断引入,教学多模态化也日趋明显。多模态化教学的核心思想是培养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多元识读能力是针对多模态化的意义表达和解读而提出,学生多元识读能力提高应从多模态意义的解读和建构两方面能力的培养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3.
多模态化教学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促使各类模态符号在意义构建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以多模态理论为指导,以山东某本科高校2015年入学的134名本科生为对象,通过实证方法对比分析了学生多模态PPT演示教学与教师为主的传统PPT演示教学对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影响。分析学生多模态PPT课件中的语类类型、语类结构、模态符号来了解他们多元识读能力现状,认为多模态PPT演示教学更能显著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具有推广价值。学生的语言能力、知识面、信息技术处理能力影响其多元识读能力实际应用,教师需根据专业特点和实际英语水平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4.
在新媒介时代,信息传播和沟通渠道的多样化,使当前高校英语教学环境发生了变化。外语教学从传统的语言为中心教学,逐渐转变为采用多模态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依据新伦敦小组多元识读教学法的核心理念"设计"为基础,结合Kress&van Leeuwen提出的多模态教学模式理论,设计了高职院校学生多元识读能力教学模式;并通过综合英语一单元内容为例,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展示该模式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和过程体裁教学法,旨在探讨以计算机网络平台为基础的多模态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积极意义。在当前全球一体化、网络数字化、文化多元化的新媒体时代,将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应用于英语写作教学有助于强化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和提高学习者的多模态识读能力,激发其想象力与创造力、有效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6.
“多元识读能力”是互联网时代人们的重要综合素质。它是指能批判性地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创造性地阅读和处理多种信息并积极有效设计并传达多种信息的能力。本文结合理工科学生学习风格,在其大学英语课堂中嵌入多模态值日报告模式,旨在将英语能力的提升与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探索适合陷入瓶颈的理工科大学英语教学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传递方式不再是单一的文本。多模态的表达形式丰富了语言的输入内容、语义的表达形式,体现了交际的多模态性。文章基于多模态教学理论,从教学模块、教学内容、教学互动、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估五个方面构建了多模态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8.
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模态PPT演示教学可以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多种模态的认知刺激。通过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教学实例,研究大学英语多模态教学与学生学习绩效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多模态教学模式顺应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对于保持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英语应用能力及记忆效率是有关系的。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多模态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多种模态的互动,培养学生的多模态识读能力。  相似文献   

9.
将“互联网+”教育的重要成果应用于高校教学,探索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的融合之路,既是数字化时代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又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特殊时期教学任务的有序开展保驾护航。本文以河南省某高校为例,对基于SPOC平台的新型混合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多元识读能力培养方面的适切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1)新型混合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批判思维方面作用明显;(2)相对于以往的多模态教学,该模式体现出符号资源利用的多元化、识读能力培养路径的多元化等比较优势;(3)该模式虽然尚存角色转化欠缺和模式有待完善等问题,但在培养大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方面,大体上可行且有效。  相似文献   

10.
在"互联网+"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语言文化的多元融合,数字化和多模态化已成为语篇的主要特点。传统的读写能力正逐渐被多元识读能力所取代,这种变革给大学英语教学的内容与方法带来了重大的影响。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影响学生多元识读能力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策略,旨在帮助当代大学生应对语言文化的多元化及交际技术多模态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时代交流方式的改变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网络时代的技术识读、信息搜集以及结合图像、声音、体态等多模态表达的识读能力日渐重要.鉴于此,本研究对英语专业学生多元读写能力和意识进行调查,对学生PPT样本进行多模态语类分析,旨在了解学生多元读写能力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多模态环境下外语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后印刷时代,多种符号资源被用来构建意义,视觉图像和设计成分日益成为人们表征意义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文本识读策略已无法满足读者解读多模态语篇的需要。运用适当的视觉识读策略,熟悉特定社会文化语境中各种符号资源的意义潜势,是识读多模态语篇的必需。基于多模态语篇、多元识读及符号学相关理论,提出一个分析、解读多模态语篇的视觉识读策略框架,以拓展读者的视觉识读技能,增强其构建和识读多模态语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在主位系统和信息结构以及语类等层面上以实例分析了它们对多模态英语报刊语篇识读的积极作用:主位——述位系统有利于识读者定位语篇的主题和篇章结构;信息系统有利于识读者迅速把握新信息,满足阅读需求;语类模态对识读者分析篇章的结构及整体理解都十分有好处.功能语法对多模态识读能力的提高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促进了话语的多模态转向和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发展。研究多模态话语分析在新媒体时代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尤其是研究对学习者多模态识读能力的培养,对英语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和重要启示。结合新媒体时代英语教学新任务和新特点,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明确指导、有效引导、批判性解读等辅助方式,采用多种符号、工具等手段进行协同教学,培养学习者的多模态识读能力,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以社会符号学和社会文化理论为理论依据,就多模态环境下多元识读能力培养问题进行研究,并重点围绕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路径,分别从情景操作、明确指导、批判性构架和改造式操练等四个方面入手探讨,指出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的改变是关键,社会、学校和师生的参与是保障.  相似文献   

16.
以Kress&vanLeeuwen提出视觉语法为理论框架,借鉴Jones的多模态内容分析方法研究纸质版教科书《体验商务英语》综合教程语篇的多模态性,阐述文字和图像模态之间意义建构的互动机制.分析教育语篇的多模态性有助于学习者准确识读语篇意义,促进学习者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多模态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大学英语精读课的教学效率,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多模态读写能力。多模态教学在大学英语精读课中已有一定的普及,但在应用中存在一定问题。根据多模态教学原则,从课堂教学的七个必要教学阶段对多模态教学在大学英语精读课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找出不足,提出建议,以期有效提高大学英语精读课中的多模态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认为意义是由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的意义符号共同构建的,我们在学习和利用语言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过程其实是多种符号共同参与的过程。文章将基于该理论,根据大学生学习英语的不同阶段及其相应的学习动机,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评价机制等多方面有针对性地对大学英语进行多模态教学设计,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英语认知水平和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9.
进入21世纪,人们的交际方式和意义表达方式呈现出鲜明的多模态特点。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和交流工具显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各个领域中学术英语写作是人们进行交际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同时也是我国英语学习者中普遍存在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本文探讨如何依据系统功能语言学和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框架,构建学术英语写作教学模式,进行学术英语写作教学实践活动,从而调动学生学术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学术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20.
英语说明文写作是论文写作的基础,其中的逻辑性培养一直是教学重点与难点,涉及人类认知世界与阐释世界的方法论。认知语言学关注人脑的思维与认知轨迹在语言中的呈现,其中的理论可以用来指导英语说明文的阅读与写作过程。国内外已出现认知语言学和英语写作的融合研究,但涉及说明文写作教学中的具体逻辑思维培养方法与操作流程的还不多见。文章基于认知语言学的颜色词理论,通过课文解析和学生习作分析修改的思路过程,以多模态的形式展示英语说明文写作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