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托马斯·阿奎那(1226—1274)作为西欧封建社会基督教神权政治理论的最高权威,他的思想理论(即托马斯主义)被誉为中世纪黑暗中的“理性之光”,代表了中古封建社会政治文化发展的精华,起到“连接中世纪到文艺复兴的桥梁”作用。而且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他的思想理论对近代乃至现代西方学术界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现代西方出现的新托马斯主义,就是托马斯学说的影响在现代的延续,也是托马斯主义的精神在现代的复活。新托马斯主义者强调他们是托马斯学说的拥护者,而且他们的学说中保留了托马斯主义的主要原理,如承认上帝的存在,肯定世界是神造的,神是世界的基础,这是新老托马斯主义整个理论体系的根本前提。因此,在实质上两者没有根本区别。但新托马斯主义又不完全同于中世纪的托马斯主义,作为现时代的托马斯主义,他们与托马斯主义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对理性与信仰、科学与宗教、政权与教权(即国家与教会)这三对关系上的发展。以下我想从这三方面来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四、新托马斯主义教育  在现代欧美教育思潮中,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是提倡宗教教育的一种教育理论。20世纪30年代产生于意大利、法国等西欧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在美国流行起来。新托马斯主义是中世纪天主教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TAquinas)的经院哲学在现代的复活。其标志是1879年罗马教皇利奥十三世(LeoXⅢ)以特别的通谕号召“重建托马斯主义”,宣告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是天主教会的“唯一真正的哲学”。“新托马斯主义”一词,则首先出现在1894年比利时卢汶哲学协会出版的《新经院哲学评论》上。新托马斯主义创始人之一…  相似文献   

3.
新托马斯主义——这个现代天主教和梵蒂冈的官方哲学,是为数不多的现代资产阶级公开的宗教唯心主义哲学流派。战后三十年来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宗教唯心主义的神学以致命的打击,使宗教的影响大大下降。同时,在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中,兴起了所谓“时髦”的哲学——结构主义、激进哲学以及西方马克思学等流派,也使新托马斯主义这个客观  相似文献   

4.
引言这期合刊集中介绍了资产阶级学者论述自然科学哲学的一些材料,其中主要是新托马斯主义者的文章,也有逻辑实证主义、操作主义和“苏黎世学派”代表人物的文章。现代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哲学的各个流派,特别是新托马斯主义者和逻辑实证主义者,都力图利用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和现代  相似文献   

5.
托马斯·阿奎那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是亚里士多德的形式质料学说。阿奎那继承传统的美学思想,是中世纪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因而,是后世美学不可或缺的思想渊源。通过马利坦的"新托马斯主义"和巴尔塔萨为代表的"神学美学",可以看出阿奎那美学思想在20世纪的影响和价值。  相似文献   

6.
“巴黎手稿”的当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黎手稿”(《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引起世界普遍关注。马克思主义成为世界显学。一、“西方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学”的产生、发展都与《手稿》密切相关;二、西方《手稿》研究的主要倾向有新黑格尔主义、存在主义、新托马斯主义、新弗洛伊德主义、结构主义等;三、今天我们研究《手稿》具有重要意义:理解原意掌握立场观点方法,在比较辨析中把握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主义审美文化建设、引导走向人的艺术化生存  相似文献   

7.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柏拉图主义在当时是一股不可忽略的知性力量,但其形成性研究还是一个学术冷门。主要考证该思潮的本土化变体,尤其聚焦约翰.克里特的基督教理式模型、托马斯.莫尔结合了柏拉图古典社会完美观念和古罗马修辞策略的乌托邦思想、约翰.迪的基督教—柏拉图式数字命理哲学和神秘主义魔法理论等具有英国风貌的新柏拉图主义宇宙图景。  相似文献   

8.
英国政治思想家托马斯·希尔·格林(1836—1886)在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是个颇为重要的人物。一方面,他是新黑格尔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继斯梯林之后在英国宣传新黑格尔主义,并使之得以战胜哲学经验主义和政治自由主义而在英国扎下根。另一方面,格林又是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奠基人。《大英百科全书》的编撰者认为格林的主要政治理论著作《政治义务原  相似文献   

9.
现代资产阶级哲学经历着深刻的危机。五十年代中期,已经可以明显地看到,所谓三大学派(存在主义、新实证主义、新托马斯主义)的任何一个代表人物,都无力独立地应付每一派都认为是自己的主要领域的那个问题丛生的领域了。正因如此,如果说以前三派都具有互相疏远、激  相似文献   

10.
托马斯主义哲学的名称和大部分内容,都从托马斯·阿奎那而来。七百年前,他曾经讲学于欧洲两个第一流的大学——巴黎大学和那不勒斯大学。后来的哲学家许多世纪以来已经使托马斯主义获得充分的发展,但是它的中心思想大部分还是保持阿奎那原来对人生和实在的看法。今天单是在美国,  相似文献   

11.
基督教在长期历史演变中,宗派繁多,而天主教是正统,从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以来,始终继承基督教保守、反动传统的是天主教。在哲学上,从奥古斯丁的教父学,到安瑟伦、托马斯的经院哲学,一直到现在的新托马斯主义,也是如此。天主教对我国人民并不生疏,近代史上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之一,国民党统治时代,还与梵蒂冈建交,有教皇的大使驻在中国,全国解放后,我们不承认他,才怏怏而去。现在,教皇保罗二世,活跃于  相似文献   

12.
马利坦是新托马斯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从奥古斯丁等人的历史神学一历史哲学中汲取思想养料,对人类历史的性质、结构走向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批判了近代以来的进步史观。他区分了人的灵性力量与世俗力量,认为它们分属于不同的领域:上帝之城和世俗之城,而灵性力量是优先的,它高于世俗力量。落实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的语境中,则应强调教会对世俗事务的间接权力.反对各种使任何世俗的目的凌驾于灵性目的之上的做法。同时,他认为现代世界在其基本理念上是错误的,而托马斯主义则能够在批判现代世界的基础上,吸纳各种有益的思想,使现实世界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3.
光照论是中世纪哲学基于基督教信仰之下的一种独特的知识论,是柏拉图的理念论和新柏拉图主义的流溢说在认识领域的逻辑延伸,其主要目的是论证人的知识的可靠性和确定性。它着眼于强调人的精神的主动性,是近代唯理论和先验论哲学的先驱。光照论所揭示的柏拉图-奥古斯丁主义和亚里士多德-托马斯主义在知识论上的不同立场,最终导致的是对上帝(神学)的两种不同态度,即我们的知识是参与到世界和上帝的知识之中,还是必须与此相反,通过从外面去研究世界而认识上帝。  相似文献   

14.
泰亚尔·德·夏尔丹是法国古生物学家、天主教神父。自本世纪20年代起,他定居中国20余年,曾与中国学者斐文中等一起发现“北京原人”,因此闻名于世界。泰亚尔提出了一种与传统基督教思想或正统新托马斯主义有些差别的理论,即“基督教进化论”,也被称作“泰亚尔主义”。他的“离经叛道”致使他一生路途坎坷。从1926年开始,直至1955年泰亚尔去世,他的学术活动不断受到法国和罗马天主教当  相似文献   

15.
1.书目维塞(Wyser,P.)“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V.Aquin),见波亨斯基《哲学研究书目介绍》(Bochen-ski,I.M.Bibliographische Einführungen in das Studi-um der Philosophie.Berne:1948~),13~14,1950;“托马斯主义”(Der Thomismus),同上书,15~16,1951;曼多涅(Mandonnet,P.)和德斯特乘(J.Des-trez)《托马斯书目》(Bibliographie Thomiste),1921(标题)12,219;《托马斯公报》(Bulletin Thomiste),  相似文献   

16.
民族方法学和象征相互作用主义一样,是一种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所研究的是个人而不是角色和社会结构,但它所提出的问题却不同于象征相互作用主义所提出的问题。西库雷尔(Cicourel)指出,象库利(Coo1ey)的“镜中自我”(looking-glass self)和托马斯(Thomas)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宗教系1997届博士毕业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单纯撰著的《当代西方宗教哲学》于2004年10月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单纯博士继《宗教哲学》之后推出的第二本关于宗教哲学的专著。全书共38万字,涉及当代西方诸多重要的哲学流派的宗教思想,如分析哲学、归正宗认识论、无神论、存在主义、新托马斯主义、过程哲学、法兰克福学派、后现代主义以及女性主义等。  相似文献   

18.
在西方法律思想史的发展中,自然法理论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法学思想流派.当今活跃在西方法学界的新自然法学派是现代自然法理论复兴运动的产物,其内部可分为新托马斯主义的神学自然法理论和世俗的自然法理论两大派别.朗·富勒是世俗自然法理论的著名代表,约翰·菲尼斯的新自然法理论则介于世俗自然法理论与神学自然法理论两者之间.富勒的合法性原则和菲尼斯的法治原则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通过对两者的比较,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法治原则在西方新自然法理论中不同的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19.
托马斯.阿奎那作为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在信仰和理性之间、在神学和哲学之间,架起了一座人类得以理解世界的桥梁,他力求消除信仰证明和理性真理之间的矛盾。通过将基督教教义和亚里士多德主义结合起来,提出了他的神学人性论。  相似文献   

20.
欧洲中世纪哲学,是我国以往哲学史研究中较薄弱的一环.这个阶段所以不被重视,客观上是由于基督教神学在中世纪的绝对统治,禁锢了哲学和其它科学的发展,哲学成了被扭曲的神学的补充物.加上现存有关中世纪哲学资料的不足,给研究工作带来许多困难,也是事实.但中世纪哲学作为整个人类认识发展史上的一个必然环节,从时间上说,又延续了一千多年之久.仅此一点,就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何况基督教至今仍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被广泛传播.而以复活中世纪托马斯主义为旗帜的新托马斯主义哲学,更是活跃在西方许多国家.因此,加强对中世纪哲学的研究,正确分析和评价这一时期哲学领域内的论争,其现实意义仍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