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环境是城市经济乃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衡量城市的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城市的生态环境受到多方面影响包括自然资源、地区经济、人口状况等等.其对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促进和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重庆市为例,采用主成份分析法探究城市生态环境的组成要素、结构状况和内部相关性,通过对重庆市2000~2005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分析试构建出城市生态环境分析模型.并通过回归分析探讨生态环境与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相关关系并建立二者回归模型,试通过各年份重庆生态环境得分值预测出城市综合竞争力得分.  相似文献   

2.
我们一般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来衡量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在我国,由于严格的城市人口政策,使得户籍意义上的城市人口比重与实际的城市化水平存在着一定的脱节,所以我们采用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来衡量城市化水平更具有表征性。上海是全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1978年改革开放伊始,上海的城市化水平就达到了58.75%,1999年迅速提高到73.84%。  相似文献   

3.
人口文化素质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机制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效莉 《统计教育》2007,(12):50-52
本论文分别从生产、消费和环境管理等角度研究人口文化素质作用于环境的机制,以及生态环境对人口文化素质的直接和间接反作用机制。得出结论:人口文化素质必须经由人类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只有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下,人口文化素质与环境损失之间才具有负相关关系;在经济水平低下的情况下,人口文化素质与环境损失之间不具有负相关关系;并用聚类分析法对中国2000年和2003年的相关数据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
进入21世纪,我国城市化持续快速发展。2000年城镇化率36.2%,2008年提高到45.7%,年均增长1.2个百分点,城镇人口年均增长率3.55%,是全国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的6倍。照此发展速度,2035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将超过75%,接近经合发展组织(OECD)高收入国家目前的平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城市化与人口迁移——2000年以来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内容提要:以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全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相关数据为依据,分析了中国2000年以来城市化及人口迁移的特征。从全国整体上看:2000年以来,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增长速度较快,但有减缓的趋势;新增城镇人口和农村-城镇净迁入人口规模仍然较大,但都趋于递减,且净迁入人口对城市人口增长的贡献率也在下降。从城市层面上看:城市规模越大,对迁移人口的吸引力、净迁移人口对城市人口增长的贡献就越大;东、西部城市的净迁入率、净迁入人口对城市人口增长的贡献率都大于中部城市。进一步在分析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江西省城市社会发展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城市发展的步伐空前加快,江西省城市化建设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城市个数由1980年的12个增加到2000年的21个,城市人口也由1980年的508万增加到2000年的941万人.  相似文献   

7.
舟山市城市化与沿海兄弟市地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舟山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提供资料,到2000年,舟山城市化水平达到56.03%,大大高于全省48.67%的平均水平。与邻近舟山经济相对发达的宁波、温州、台州相比,舟山似乎也要高出一些,这是为什么呢?本文试图通过舟山城市化与宁波、温州、台州等沿海兄弟市地的比较,对舟山城市化的特点以及与经…  相似文献   

8.
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轴心问题.文章以我国十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采用比重增量分析法、绝对增量加权指数、不均衡指数等方法对我国十大城市群2006-2015年间的“人口-经济”空间集聚均衡性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十大城市群人口聚集水平表现为“东高西低”,经济集聚水平表现出两极分化;欠发达城市在逐步缩小与发达城市的差距;经济的不稳定性会直接造成人口结构失衡;人口与经济比重增减耦合度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9.
世界上任何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之中,都伴随着人口的城市化,大批居住于农村的人口由依靠土地为生的第一产业转至依靠知识、技能、资本为生的第二、第三产业。现在,城市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国先进水平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前,出于当时计划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长期实行把农民禁锢于土地之上的一系列政策,农村人口长期保持高比例水平,这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都是罕见的。据有关资料,世界各发达国家在工业发展的初中期,均伴随着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自然转移,如日本从1947年到1975年,工业化水平仅从28%提高到36%(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而同期的城市化水平则从28%提高到75%(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韩国从1960年到1981年,工业化水平仅从20%提高到39%,而城市化水平就从28%提高到56%。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采用基于对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异质性随机前沿分析模型,利用2015年我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横截面数据,测度了我国城市(市辖区)的经济效率,测度结果显示,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经济效率水平普遍较低,超过80%的城市经济效率低于0.5.并对经济效率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显著为负;对外经济开放程度、科技活跃程度、市场化水平和人口规模对城市经济效率则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利用离散动力学模型预测了我国到2050年婚配年龄的男女人口变化情况,通过分析发现我国婚配年龄的男女人数差异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2040年后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保持稳定.我国未来40年将存在严重的男性婚姻挤压现象.其中城市婚配年龄人口差异程度高于农村的婚配年龄人口的差异程度,但农村的婚姻挤压程度要高于城市的婚姻挤压程度,文章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集聚经济与中国城市体系优化──跨省迁移视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后实施的中小城市偏向型城市化政策导致了扁平化的城市体系,使得经济增长无法充分利用规模经济效应提高生产效率。利用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研究发现,中国的城市体系在1990-2000年间变得更加扁平化。但随着城市化政策的调整,2000-2010年间,大城市的增长更具优势,扁平化的城市体系逐渐得到优化。使用跨省迁移人口作为城市经济集聚能力的衡量指标,研究结果显示,沿海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提供的经济集聚力是中国城市体系优化的原因。依据城市体系演进的一般规律和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现状,预测中国大规模城市仍将以较快速度增长,城市体系将进一步优化,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努力降低迁移成本。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保健能力的加强,人口寿命不断延长,随之而来的就是人口老龄化。由此产生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 一、鹤岗市已进入老年人口结构城市 1、我市已进入老龄人口结构社会。普查资料表明,2000年我市提前进入老年社会。目前,我市有6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112571人,占总人口的10.2%,从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结构看,增长速度平缓,2000年比1990年提高0.2个百分点;60-79岁老年人口增长较快,人  相似文献   

14.
2007年1月13日《成都晚报》在一版刊发了“13年后四川男女比146∶100”的标题新闻,并在文中指出“长期以来,四川省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攀升,到2000年达到117∶100。按此计算婚龄人口性别比,到2020年,出生人口性别比累计将提高到146∶100。由此将带来老夫少妻、‘光棍  相似文献   

15.
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建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城市是以空间与环境利用为基础 ,以聚集效益为特点 ,以人类进步为目的一个集约人口、集约经济、集约科学文化的空间地区系统 ,是多种实体的有机统一 ,也是国家和地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的中心 ,在现代化建设中起主导作用。当今世界 ,不管历史背景和社会制度如何 ,城市化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的共同发展趋势。新中国建立以后 ,我国城市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城市个数从 1 949年的 1 38个发展到现在的 6 6 8个 ,人口城市化水平从 1 949年的 1 0 .6 % ,上升到现在的 30 .9%。但从人均 GDP水平、产业结…  相似文献   

16.
吕琪 《广西统计》2001,(6):26-27
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96%,比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上升了1.39个百分点。这表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职业的巨大改善,特别是人口生育水平的迅速下降,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  相似文献   

17.
华伯泉 《统计研究》1985,2(1):54-61
我国的人口数1949年底为54,167万人,1980年底为98,705万人。三十一年中,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为 (98,705/54,167)~(1/31)-1=19.5455‰(98,705/54,167)~(31)-1=19.5455‰如果按此增长率发展,到2000年底,我国人口将达到 98,705(1.0195455)~(20)=145,369万人。这将是美国、日本、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八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1981年中人口数61,328万人的1.37倍。然而我们的国土面积却只有这八国的三分之一(960万平方公里/2874.3万平方公里)那时我国的人口密度将由1980年的每平方公里103人增加到151人。这岂不真的将出现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较快。那么,城市的规模是如何划分的呢?根据我国的有关规定,城市规模按人口(指非农业人口)划分:200万以上为超大城市,100-200万人口为特大城市,50-100万人口为大城市,20-50万人口为中等城市,20万以下的为小城市。按以上的划分,我省:100-2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1个,50-100万人口的大城市1个,20-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6个,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27个。我国的城市规模是如何划分的?  相似文献   

19.
数字快报     
《四川统计》2011,(6):8-9
全国: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这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天津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把人口城市化作为城市化水平的惟一测度指标,似乎不能全面具体地反映城市化水平。而真正认识和测度城市化水平,对于我国的城市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这一问题,文章分析了人口城市化的片面性,提出了新的城市化概念。在此基础上,依据牛顿第二定律,建立了基于城市发展评价城市化水平的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模型,对天津市基于城市发展的城市化水平进行了测度,并且对2010年我国部分省、市基于城市发展的城市化水平进行了测度,测度结果与以人口城市化为惟一测度指标的城市化水平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利用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模型测度城市化水平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