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约籍贯考     
沈约(公元441—513年),字休文,吴兴郡武康县人,活动于南朝宋、齐、梁间,著有《晋书》一百二十卷、《宋书》一百卷、《齐纪》二十卷、《梁纪》十四卷、《谥例》十卷、《宋文章志》三十卷、《文集》一百卷、《四声谱》等,是一位相当有影响的作家.他的作品大多已散佚,传世明刻本《沈隐侯集》十六卷,《沈休文集》四卷,辑沈约诗文四百余篇,《四库全书》均未著录,不失为研究沈约之重要资料,但系后人辑录,非原集面貌;现存比较完整的只有《宋书》一百卷(亦有缺佚),为史家所重视,明万历间刻印的南监本二十一史、北监本二十一史,崇祯间毛晋汲古阁刻印的十七史,清乾隆间武英殿刻印的二十四史,都包括《宋书》在内,近年中华书局二十四史点校组重新点校出版了二十四史,流传则日渐广泛.  相似文献   

2.
《昭明文选》是今存最早的诗文总集。其主编是昭明太子萧统。萧统,字德施,南兰陵(今江苏常州市西北)人。生于齐和帝中兴元年(501年),卒于梁武帝中大通三年(531),梁武帝天监元年(502年)立为太子,未及即位而卒。谥昭明,世称昭明太子。事见《梁书》卷八,《南史》卷五十三《昭明太子传》,萧统的年谱有: 《梁昭明太子年谱》附《昭明太子世系表》周贞亮编《文哲季刊》第二卷第一号  相似文献   

3.
一、“读者论坛”栏目的开辟与发展状况“读者论坛”栏目的最初登场是在《新青年》第2卷的第1号(1916年9月),也就是在这一期,《青年杂志》才正式更名为《新青年》。《新青年》在第2卷第1号的启事中公布以下信息:本杂志自第2卷第1号起新开“读者论坛”一栏,容纳社外文字。不问其  相似文献   

4.
王士禛(1634~1711)字子真,又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蚕尾老人。山东新城(今桓台县)人。顺治15年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康熙50年,78岁卒。渔洋一生仕宦45年,公余读书、赋诗为文,从不间断,给后人留下了大批著作。所著《带经堂集》中,有诗50卷,文42卷。另有杂著《皇华纪闻》,《池北偶谈》、《居易录》、《香祖笔记》、《古夫于亭杂录》、《渔洋诗话》等二十余种一百余卷,此外还编辑古人和同代人的诗文近百卷。渔洋是清初的著名诗人,“神韵”说的首倡者,在社会上有广泛的影响,“主持风雅近50年”。他对于中国的文化,特别在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方面有独到的贡献。本文不准备对渔洋及其著述作全面的评价,只就关于他和他的《居易录》的几个问题,谈点个人的粗浅见解。  相似文献   

5.
1934年(民国廿三年) 三十九岁一月,《新年试笔》(署名蒲牢)、《个人计划》,分别发表于《文学》二卷一号、《东方杂志》卅一卷一号。《冬天》刊于《申报月刊》三卷一期。署名形天。《〈清华周刊〉文艺创作专号》刊于《文学》二卷一号。署名惕若。二月,短篇《赛会》,一月作,发表于《文学》二卷二号。署名吉卜西。《话匣子》,由良友图书公司出版。  相似文献   

6.
西村时彦对楚辞学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村时彦(1865-1924),日本明治大正间汉学家,尤精于楚辞.他对楚辞学的贡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采集收藏《楚辞》类典籍一百余种,其中有善本(明刻本、清初刻本)二十余部,日本刻印本十二种,西村手抄本二十七种,多为中国学者所未见;(2)西村藏书多有批校、考证,并完成研究性著作四种:《楚辞王注考异》一卷、《楚辞纂说》四卷、《屈原赋说》二卷、《楚辞集释》不分卷.  相似文献   

7.
王夫之(一六一九——一六九二年),字而农,号姜斋,因明亡后隐于湘西石船山,人称船山先生,湖南衡阳人,为明清之际著名学者.据其裔孙王之春《船山公年谱》所说,王夫之共撰写一百多种著作,见于著录的则有八十八种,计三百九十一卷.其中有关文学而又较为重要的有《姜斋诗话》、《古诗评选》、《唐诗评选》、《明诗评选》等.值得注意的是,王夫之对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白居易时有非议,而于南朝谢灵运及其诗作却在各种不同场合竭力赞赏,他惊呼谢灵运为不可多得的“天生尤物”,把谢诗称作“神品”,有时甚  相似文献   

8.
一九八五年是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出版一百周年和恩格斯逝世九十周年。一百年前,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公开出版了。如果说,《资本论》第一卷的出版“无疑是向资产者(包括士地所有者在内)脑袋发射的最厉害的炮弹。”那末,《资本论》第二卷的出版肯定又是向资产者(包括土地所有者在内)胸膛刺戳的最锐利的匕首。它向人们严肃地宣告,资产阶级丧钟再次敲响,资本主义的整个大厦将要倾倒。同时,《资本论》第二卷的出版也给资产阶级学者的庸俗理论予以致命的打击,因而它同样遭到资产阶级学者的无耻诋毁。但不论资产阶级及其御用学者采取何种伎俩,《资本论》的光辉将永远照耀着人们的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9.
关于胡铨《澹庵文集》最早的版本到底是一百卷还是七十卷,学术界一直存有争论。本文以杨万里所撰《胡公行状》,以及他为池州刊本所撰的《澹庵文集序》为线索,通过考查后世多种藏书目录的相关著录,推断出七十卷乃一百卷的压缩,后世的传本是从一百卷重辑面成的七十卷或其延伸:七十八卷.  相似文献   

10.
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实行变法。他在推行经济和军事改革的同时,为了在文化学术方面与变法运动相配合,树立革新派在文化学术上的统治地位,设置了“经义局”,以他自己的政治思想观点去训释《诗经》《尚书》《周礼》,号为《三经新义》;又撰写以说解文字为内容的《字说》廿四卷。这就是当时所谓“荆公新学”的基本内容。《字说》写作始于治平年间(1064—1067),成书于元丰三年(1080),元丰五年(1082)进呈朝廷。《字说》问世之后,风行一时,曾作为教材颁于学官,有司用来科学取士。在《字说》的介绍、研究方面,当时“有唐博士耜、韩博士兼,皆作《字说解》数十卷,太学诸生作《字说音训》十卷,又有刘全美者作《字说偏旁音释》一卷,  相似文献   

11.
早在五四前夕,人力车夫的形象就被一些作家和诗人所关注,并把他们带进自己的作品。一九一八年一月《新青年》四卷一号发表的白话新诗中,就有胡适和沈尹默同以《人力车夫》为题的两首描写人力车夫苦难生活的新诗。此后,以表现人力车夫生活为主题的作品还有:刘半农的新诗《车毯》(《新青年》四卷二号)、周恩来的新诗《死人的享福》(《觉悟》创刊号)、陈绵的短剧《人力车夫》(《新青年》七卷五号)、汪敬熙的小说《雪夜》  相似文献   

12.
文同,字与可,号笑笑先生。有《丹渊集》四十卷传世,亦善画竹。为苏轼表兄,诗文亦佳,后人有云苏东坡诗文如“行云秋月”,文同诗文如“晴云秋月”。著名成语“胸有成竹”即出自文同画竹的故事。至于文同的故里,解放前出版的《辞海》、《辞源》只说“文同,宋梓潼人”,而《宋诗一百首》(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七八年五月出版,第18页)注解中则说:“文同,字与可,梓潼(现在属四川省)人”。实际上,文同是今四川省盐亭县永  相似文献   

13.
(一) 《红楼梦》的第一个印本,是程伟元乾隆五十六年辛亥(1791)萃文书屋木活字本一百二十卷。第二年,即乾隆五十七年壬子(1792),程伟元因为“初印时不及细校,间有纰缪,今复聚集各原本详加校阅,改订无讹”(《红楼梦引言》),出了第二个萃文书屋木活字本。《红楼梦》的印本,因是程伟元所主持的,人称“程本”,为了便于区别,又把辛亥本称为“程甲本”,壬子本称为“程乙本”。一百多年来,几乎所有的《红楼梦》坊刻本,都是以程甲本为底本的;关于《红楼梦》的版本,人们也一致相信程伟元《红楼梦序》中的话:第一,“《红楼梦》小说本名《石头记》”;第二,此书开始的以抄本流传,“好事者每传抄一部,置庙市中,昂其值得数十金”;第三,此书“原目一百廿卷,今所传祗八十卷,殊非全本”;第四,程伟元数年以来,“竭力搜罗”后四十卷,先是积有廿余卷,又“偶于鼓担上得十余卷”,“乃同友人细加厘剔,截长补短,抄成全部,复  相似文献   

14.
李齐贤     
李齐贤(1288~1367)字仲思,号益斋、栎翁,是高丽后期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杰出的散文家。一三一五年(28岁),随高丽忠宣王到燕京,在中国生活了二十七年。在此期间游历江南、四川,西藏等地。著作有《益斋乱藁》(10卷、拾遗1卷。收有诗歌、随笔、政论、书简等)和《栎翁稗说》(4卷)等。我国《疆村丛书》第四十卷收录其长短句(词)五十四首。一三四一年(54岁)回国,一度任右政丞等要职,积极提出一些带有革新意义的施政方案,但屡遭拒绝,便离去政界专心从事著述和创作活动。在《七夕冒离到九店作江神子词》、《题长安逆旅》、《思归》等诗篇,表现了炽热的爱国主义思想,在《送田孟耕》、《促织》等诗中,无情揭露反动统治者对人民的  相似文献   

15.
中唐诗人,元、白齐名。《白氏长庆集》完整,而《元氏长庆集》缺四十卷(原一百卷,今存六十卷)。我留心搜集元稹佚诗,得若干首,今选择比较重要者,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6.
徐熥年表     
徐熥(1560-1599),字惟和,号幔亭,闽县(今福州市)人。万历十六年(1588)举人,十年三下第。与同郡邓原岳、谢肇淛及弟等重振风雅,著有《幔亭集》二十卷,编选《晋安风雅》十二卷。沈德潜《明诗别裁集》第九卷之后,选徐熥诗十五首,仅次于陈子龙和顾炎武;汪端《明三十家诗》,熥名亦在其中,足见徐熥在晚明诗坛的重要。本表简略勾勒谱主的生平事迹,不作考证,亦不详注出处。详细考证及出处可参即将由广陵书社出版的《徐熥年谱》。本表引用的《幔亭集》为美国国会图书馆所藏二十卷本(缩微胶卷)。  相似文献   

17.
文天祥(1236—1283),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号文山,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优秀的爱国诗人。“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刻《文山先生全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除集杜诗二百首大多算不得创作外,他的重要诗作都收在《指南录》、《指南后录》、《吟啸集》中,加上早期诗作,计七百首,是一笔值得珍视的文学遗产。他  相似文献   

18.
十八世纪日本唯物主义哲学家安藤昌益(1707—?),号确龙堂,别名良中。江户樱田人,曾居秋田,后移居奥州、江户。研究过药学,当过医生,还学过儒学和洋学。著有《自然真营道》一百零一卷(至今尚存十五册)、《统道真传》五卷。由于安藤昌益思想的唯物主义和反封建性格,他的著作和光辉思想被埋没了一百多年。直至本世纪初才被人们重新发现,成为哲学、史学界注目的人物。  相似文献   

19.
胶州著名的书画篆刻艺术家高风翰;字西园,号南村,又号南阜山人,生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三月.风翰“少具异才;工书画,尤豪于诗”《山东通志·人物志》卷177),平生所作诗歌有三千余首,生前他对自己的诗作曾有过两次编订.第一次是在乾隆了巳(1737年)将其四十年之诗作编订为四部类稿,总名为《江千集》.定稿后,高风翰  相似文献   

20.
朱敦儒生卒年确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宋之际的朱敦儒,是一个以隐逸豪放和擅长诗词书画闻名于世的人。然而,这位大名士究竟生于何年、卒于何岁,却一直是一桩聚讼纷纭的公案。近人最早论及朱敦儒生卒年的,大概要算是胡适了。一九二六年,他在《朱敦儒小传》中写道: 朱敦儒,字希真,洛阳人。……他的生卒年岁不可考。他的《樵歌》三卷里,只有两首词有甲子可考。最早的是政和丁酉(一一一七)洛阳西内造成,他代人作望幸之曲(《望海潮》题);又绍兴丁丑(一一五七)有中秋赏月的《柳梢青》词。此外无甲子可考的,有“七十衰翁,告老归来”(《沁园春》),“好笑衰翁年纪,不觉七十有四”(《如梦令》),“屈指八旬将到”(《西江月》),“今年生日,庆一百省岁”(《洞仙歌》)。大概他活到九十多岁。《宋史》说他绍兴十九年(一一四九)告归;以“七十衰翁,告老归来”之句参考起来,他大概生于神宗元丰初年,约当一○八○;死于孝宗淳熙初年,约当一一七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