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常言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这在比较民俗学的微观研究领域中是千真万确的。研究者们常常在地域民俗的相互比较中,找到大量风俗的变异现象,用来探索民俗文化发展流变的轨迹。但是,这种变异现象,在民俗传承的宏观领域中,又常常受到历史文化源流的制约,形成大量同源、同形态、同意义的民俗,成为民俗流变的根基。从广泛的民俗文化圈观察,同质民俗是基础,多种变异是形式,这在比较民俗学的宏观  相似文献   

2.
北京都市民俗文化的复合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如果说“北京人”用火、保存火种及相关的的居住习俗,山顶洞人在尸骨周围撒上赤铁矿红色粉米的丧葬习俗,用鱼骨、牙齿、蚌壳等等作饰物的求育习俗,还仅仅是相对独立的原始民俗事象的话,那么从传说中黄帝、颛顼建幽都城开始,直到隋唐时期的幽州,作为我国北方的一大军事重镇,北京也就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城市民俗文化。进入公元十世纪,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都北京,于此,北京地区就开始构筑自己全新的历史文化,先后有辽、金、元、明、清五个封建王朝在此设都,辛亥革命后为北洋军政府所在地,新中国成立后又为我国的首都。北京也就逐渐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经济中心。与此相联系,具有鲜明特色的北京都市民俗文化也告形成。大体上,北京民俗文化经历了上述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其中尤以其都市民俗文化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具体说来,北京都市民俗文化是各种各样的文化类型互化与整合的结果,表现出多角度、多层次的复合性文化特征。下面我们就从五个方面对此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数字化与民俗研究的结合正在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它以数字信息理念和技术手段,构建数字民俗文化环境,把传统的民俗资料和人文研究转化成数字程序、数字典藏和数字研究,有效地解决传统民俗保护、传承和分类的难题.本文旨在总结数字民俗学在具体实践中的经验,试图从方法论的角度思考数字化在民俗文化建设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非语言表现与日本民俗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各种文化交织的时代,不同文化间的交往合作和相互依存已经成为新的生活方式。因此,明了他民族的语言特征、文化习俗和交际习惯,对跨文化交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种文化,都有自己区别于其他民族、其他文化的独特的交际方式。它除了规范本民族文化区域内部人与人的交际行为,还渗透了民俗文化的深层内涵和历史积淀,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社会风尚和民风习俗,非语言表现就是一个显著的特征。非语言表现涉及到文化人类学、行为科学、社会心理学、传播学、人际关系学等多种学科。本文旨在从民俗文…  相似文献   

5.
<正>由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青海省民俗学会会长赵宗福先生主编的"青海民俗文化论萃丛编",于2016年11月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套"丛编"以物质民俗、礼仪民俗、岁时民俗、信仰民俗、口承民俗、艺术民俗、田野民俗、理论与应用民俗等8个民俗专题,以及"河湟"花儿、昆仑神话2个具有青海特色的民俗事象,分卷编纂,共选编250多篇学术论文,编纂成近300万字的10本论文集青海是民俗文化的富矿区,民族众多,文化多元,青海民俗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魅力,深入调查研究各类民俗事象,既有现实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各地民俗文化又蕴含着独特的本土文化,是千百年来当地群众创造并传承下来的一种文化现象。随着博物馆类型与功能的进一步细分,不少民俗博物馆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民俗博物馆的出现既是对历史文物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手段,又是将传统民俗文化展现在大众面前的重要媒介。民俗博物馆的建设为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提供了场所,其文创产品在确保民俗文化展示的同时也向大众传达了民俗文化的精神内涵,承载着传统民俗文化的功能性与文化性。  相似文献   

7.
金嬴 《日本学刊》2005,(6):36-51
自上世纪90年代初泡沫经济崩溃、社会矛盾加剧以来,日本政治的泡沫色彩就开始显现并渐趋浓重。十余年间,从“艺人政治”到“狂人政治”、“怪人政治”,日本泡沫政治已基本完成了从地方到中央、从一党到全民、从亚文化现象到文化现象的转变。2005年大选既是以往各种变化综合作用的结果,也是未来政治泡沫更掀波澜的机缘,因此具有标志性和历史性意义。泡沫政治的当道,破坏了日本原有的政治生态,引发了民主发展认识方面的社会性错乱,使今后日本发展道路中的危险因素大为增加。  相似文献   

8.
李阳 《今日辽宁》2012,(2):43-46
新春佳节既是全家团聚的日子。也是各种民俗文化活动活跃于大街小巷的节日。正月里。花花绿绿的秧歌表演、欢快喜庆的唢呐锣鼓。将传统的节日妆点得分外红火。在文化底蕴深厚的辽海大地.这样的民俗活动更是数不胜数。朝阳社火、喀左天成观庙会、辽西朱碌科“黄河阵”、本溪全堡寸跷秧歌、本溪社火、本溪县太平秧歌、复州高跷秧歌……多姿多彩的民俗活动.既烘托了节日的气氛,又满足了老百姓驱邪避灾、祈福纳祥的心愿。  相似文献   

9.
徐海翔 《社科纵横》2006,21(1):122-123
从女性民俗文化的起源和在民俗艺术中的表现形式及内容,论述中国女性文化的重要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民俗是一种社会文化积淀,具有意识载体的功能,反映着这一地域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民俗习惯能够形成相对稳定的民俗审美,固有的民俗文化活动决定了民众的审美范式和审美实践.萧红凭借对民俗文化特有的敏感和艺术直觉,运用自己的想象力,详尽地刻画了东北的地方民俗风情,给予了这块有着历史深缘的土地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以文化的剖析,使对该地民俗风情的认识上升到了地域文化的高度,从而达到了乡土文学的高峰.对于萧红笔下民俗文化的审视,是其丰厚内涵的审视,需要我们在现代性的视野内,分析其外在的审美表现症候,捕捉其审美特质.  相似文献   

11.
12.
The government, the market, and the problem of catastrophic los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the government to the private property/casualty insurance industry for the provision of insurance coverage for catastrophic losses. That the government c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as an insurer of societal losses has been a central public policy principle since at least the New Deal. In addition, our government typically automatically provides forms of specific relief following unusually severe or unexpected disasters, which itself can be viewed as a form of ex post insurance.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for systemic reasons, the government is much less effective than the private property/casualty insurance market in providing coverage of losses generally, but especially of losses in contexts of catastrophes.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19.
Having “good rhythm” is essential in both music and competitive rowing, but what exactly constitutes “good rhythm,” and how do we achieve it? Although rhythm is often discussed in purely auditory terms, I argue that rhythm is fundamentally a multisensory, kinesthetic phenomenon. By drawing parallels between music and rowing, I illustrate how biological motion principles underlie the parameters of rhythm in both disciplines, and how the cognition and appreciation of rhythm is deeply embodied. I suggest that the two main ways in which rhythms generate pleasure in both music and rowing are by enabling behavioral synchrony between individuals, and by engaging the body in the cognitive process of rhythm perception and prediction. In essence, “good rhythm”—a rhythm that is enjoyed and appreciated—is rhythm that moves.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