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疫情就是命令,责任重于泰山。珲春市人社局把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创新服务方式,强化政策支持,妥善做好疫情防控期间与百姓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各项工作,全面打响人社领域疫情防控阻击战。线下转线上,就业服务不停歇落实上级文件精神,疫情防控时期转变活动方式,暂停举办“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考试等群体聚集性活动。充分依托吉林智慧人社网上办事大厅、吉林智慧人社APP、珲春就业创业和珲春人才中心两个微信公众号等网络服务平台,针对珲春市各类群体提供就业创业服务。  相似文献   

2.
《劳动世界》2020,(4):45-45
为切实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期间的就业服务工作,确保就业大局稳定,疫情防控期间,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重点将求职招聘、专项服务活动、失业登记等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事项由线下转向线上,努力实现线上招聘不停歇、就业服务不打烊。  相似文献   

3.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泸州市人社局把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当前的重大政治任务,全力抓好公共就业服务、社保经办、职业培训、人事人才等公共服务,确保疫情防控期间人社各项服务不断档、不缺位。全力做好公共就业服务。市人社局党组召开专题会议,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安排部署防疫防控工作,要求全市人力资源市场暂停各类涉及就业创业的群众集会活动,以线上为主开展集中招工宣传、招聘会以及其他就业创业服务活动。  相似文献   

4.
辽源市就业局认真贯彻国家、吉林省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稳就业工作决策部署,以促进保证疫情防控、民生保障所需的重点企业复工复产为重点,以促进农民工返城复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为主线,实施精准就业服务,全力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就业局势稳定。  相似文献   

5.
2020年,攀枝花市就业创业工作围绕“稳就业”“保就业”总体部署,突出重点群体,落实扶持政策,提升服务水平,尤其在疫情期间,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有效防范化解了规模性失业风险,确保了就业大局稳定。截至2020年年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7797人,完成全年指标的107.86%;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6065人,完成全年指标的110.27%;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438人,完成全年指标的119.83%;城镇登记失业率3.94%。  相似文献   

6.
2020年,成都市蒲江县人社局“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化挑战为机遇,坚定信心,积极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和稳就业、保居民就业政策措施,推动企业复工复产,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助力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和就业困难人员兜底保障,落实就业创业、失业保险等政策扶持资金共8300余万元,稳住就业基本盘。  相似文献   

7.
2020年,在遭遇中美经贸摩擦影响持续、新冠肺炎疫情产生重大冲击情况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问题,实施就业优先的政策,加强对就业的逆周期调节。就业形势呈现“总体平稳、逐步回暖、好于预期”的发展趋势。2021年,劳动力市场仍面临疫后影响复杂局面,既有维持就业局势基本稳定的有利条件,同时也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和挑战。就业形势开局平稳,全年有望保持总体稳定,但稳中存变,稳中有难,主要是总量压力持续、增长动力减弱、结构问题突出。对此,要持续强化和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继续加大财政、货币、产业、投资等宏观政策稳就业保就业力度,加大结构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重点行业企业、中小微市场主体和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大灵活就业、自主创业支持力度,多渠道促进、加强和创新公共就业服务能力,防控规模失业风险,稳定就业局势,拓展就业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今年以来,广安华蓥市主动作为,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认真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支持企业稳岗扩岗,努力扩大就业容量,保障了全市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政策落实见成效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助企纾困稳就业。华蓥市及时出台援企稳岗政策,财政专门预算150万元用于促进劳动力就业和辖区企业用工,助力企业渡过难关。并积极落实失业保险惠民政策,鼓励企业不裁员或少裁员。  相似文献   

9.
遂宁市建立“3456”机制,千方百计稳增长、保就业、保民生,确保全市就业大局总体稳定。制订3个工作预案政策预案。强化政策导向,通过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加大就业援助力度和援企稳岗支持力度等举措,落实地方政府、部门和企业等各方责任,努力实现最优政策组合和最大整体效果。资金预案。在统筹使用就业补助资金基础上,市、县两级财政部门根据当地就业失业状况和稳就业工作需要。  相似文献   

10.
《劳动世界》2020,(4):14-14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白山市人社局按照国家和省、市统一部署,迅速展开行动,在全力以赴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突出政策落实、对接服务、劳动关系等重点要素,以“三联动三精准”举措,狠抓稳就业工作,确保了全市就业形势的总体稳定。  相似文献   

11.
《劳动世界》2020,(4):3-4
为了助力吉林省打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吉林省人社厅积极会同有关部门,着眼于政策支持和便民服务,制定出台了《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有关就业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失业保险有关工作的通知》等多个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相关政策文件。根据这些政策文件和问题,记者连线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对相关政策文件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2.
赖德胜 《劳动世界》2020,(10):11-11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习近平总书记在2月23日召开的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指出,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当前,应对疫情冲击稳就业,需要"五力"并举。增强企业创造和稳定就业岗位能力。稳就业的关键是稳企业,企业稳则就业稳。由于中小微企业贡献了全部企业就业岗位的80%以上,因此,稳企业的关键是稳中小微企业。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春节期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对2020年“稳就业”带来极大挑战,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稳岗压力因疫情的持续在不断加大。为促使就业稳定,近期中央及相关部门和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政策,帮助更多中小微企业共渡难关。在近日的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司长张莹表示,将采取充分挖掘现有的就业机会、支持中小微企业稳定就业等措施,积极帮扶有意愿的劳动者就业创业,努力保持就业局势的总体稳定。  相似文献   

14.
就业是根本民生问题,就业稳,民生稳.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始终把就业作为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不断健全政府促进就业的体制机制,完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强化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统筹做好大学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工作,确保了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为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十三五”期间,攀枝花市各级就业服务机构贯彻就业优先战略,落实就业扶持政策,新增就业持续增加,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失业率保持在较低水平,创业带动就业效应进一步发挥,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  相似文献   

16.
《劳动理论与实践》2014,(10):F0003-F0003
正今年以来,成都市武侯区人社局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显著成效。武侯区人社局围绕落实就业创业政策,开展了就业巡回服务、就业援助和专项招聘等就业促进活动。在全市率先提出"企业培训、政府直补"的工作思路,启动实施"企业在岗员工提升性培训工程"。打造"外来流动人口就业服务之家",在求职登记、就业指导、就业推荐、政策咨询等方面提供更优质服务。扶持大学生创业,向31名成功创业的大学生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共计24万元。全区新增公益性岗位230个,帮助  相似文献   

17.
2021年,成都市金堂县人社局立足新形势、推动新发展、开创新局面,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围绕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全力攻坚克难,奋勇创优争先,推动全县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就业创业激活发展动能落实就业创业政策。严格落实各项稳就业政策,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为就业困难人员开发公益性岗位573个。开展在校大学生创业培训,培训10230人,为高校毕业生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36万元;为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者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14万元。金堂县被成都市农劳办授予"成都市乡村振兴就业创业示范县"称号。  相似文献   

18.
正今年年初,吉林省人社厅针对就业创业推出八项改革试点,通过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强化职业技能培训等措施,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提高就业质量。据悉,在创业型城市创建中,吉林省试点城市已达到30余个。各创建城市(今年新纳入的12个城市除外)均已初步建立了组织领导体系、政策支持体系、创业培训体系、创业服务体系和工作考核体系。就业服务进村到户解决问题"实实在在"2013年6月,吉林省启动了农村就  相似文献   

19.
绵阳市安州区人社局认真贯彻落实“稳住经济大盘”决策部署,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实施政策驱动、平台搭建、人才回引“三项直通车”工作,保障和支持企业发展。实施政策驱动“直通车”,强化援企惠企“硬支撑”安州区人社局把人社落实、稳经济、稳市场主体、保就业政策落实作为重中之重,及时更新完善支持政策,保障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主动适应新常态,就业创业工作全面发展 2016年上半年,金牛区就业服务管理局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落实更加积极的公共就业创业政策,扎实推进全区就业创业工作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