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正>7月7日至7月8日,由人社部劳动科学研究所与四川省人社厅主办、成都市人社局和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政府承办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经验交流会在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隆重召开。四川省人社厅厅长戴允康、成都市副市长刘宏葆、新都区区委书记刘任远莅会并致辞。人社部劳动关系司司长聂生奎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新都区区委副书记、区长贺欣、新都区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刘怒海分别就新都区开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情况及企业党建  相似文献   

2.
成都市新都区劳动争议仲裁院最近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全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向实体化、专业化迈进.将进一步推动劳动争议处理的法制化和规范化,更加及时、快捷、有效地处理好各类劳动争议.切实维护劳动争议案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副区长、区仲裁委员会主任冯静要求,要以仲裁院为中心.切实加快劳动争议的处理效率,并以劳动保障所为基础.  相似文献   

3.
家住成都市新都区三河街道二江村的劳动者汤某最近将一面“热情服务”的锦旗送到了区劳动争议仲裁院工作人员的手中,对仲裁院秉公调解处理其工伤争议一案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劳动争议问题突出,行政调解案件处理数量日益增加,调解案件类型日趋复杂,处理难度明显增大,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依法行政的公信度。对此,成都市武侯区人社局积极探索有效办法,创新工作思路,构建调解机制,有效缓解和减少了行政调解。截至目前,区人社局共发生行政调解案件15件,其中,进入诉讼程序10件,行政复议维持2件,调解成功2件,实现了行政调解终止比例上升,复议败诉率下降;行政复议"案结事了"上升,不服行政复议决定提起诉讼比例下降的"两升两降"局面。完善内部机制营造良好氛围武侯区人社局高度重视依法行政工作,坚持依法行政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将工作目标层层分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人事争议日益增多,仅就成都市青白江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每年接纳争议案件的数量而言,便多达数百件,并呈逐年上升之势。一些用人单位劳动法律观念淡薄,管理知识缺乏,是引发劳动人事争议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青白江区人社局仲裁院前不久就接到这样一个案子:该案的申请人是某企业职工,他在上班时和一同事发生口角和轻度抓扯,后经工友们劝解,两人停止了争吵。但企  相似文献   

6.
广安市广安区人社局针对近年来劳动争议案件数量不断增长的新形势,枧仲裁质量为生命,认真对待每件案件。注重办案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受到企业和劳动者的好评。该局劳动争议处理工作坚持严格仲裁程序及“仲裁与调解相结合”,并采取“个察跟踪、微观管理”的工作模式.将仲裁审理工作重心前移。  相似文献   

7.
人社部发[2009]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厅(局)、劳动保障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事局、劳动保障局:为深入贯彻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积极应对当前企业劳动争议增多的问题,及时有效处理劳动人事争议,切实维护当事  相似文献   

8.
近期,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法院依法审理宣判了一起恶意欠薪逃匿案件,这是自去年"拒不支付劳动者报酬罪"入刑后,该区首例判决的以"拒不支付劳动者报酬罪"罪名追责的案件。2011年底,新都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接到投诉举报称,新都鸿申门厂法人代表蒋明(化名)恶意拖欠4名工人工资共计70998元。对此,区人社局迅速展开立案调查,认定蒋明有支付能力而欠薪逃匿,遂依据《刑法修正案(八)》,将该案件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经区检察院公诉、区法院审  相似文献   

9.
人社厅函[2008]117号上海市人事局:你局《关于人事争议仲裁处理适用法律的请示》收悉.经研究,并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国务院法制办同意.现就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如何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一、从答复意见下发之日起,各级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处理有关案件,在案件处理程序上统一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10.
当前劳动争议呈现出以下一些主要特点,一是案件数量逐年上升。成都市锦江区近年案件数量递增态势非常明显,2007年处理劳动争议案件57件,2008年处理案件146件,2009年处理案件415件,2010年处理465件,2011年处理357件。二是集体争议持续增多。特别是拖欠工资、加班费、经济补偿等带有普遍性的劳动纠纷引发的争议,其主体可能是  相似文献   

11.
正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人社局多年来不断探索调解仲裁工作新途径,将工伤赔偿工作前移,实现劳动纠纷与工伤争议共化解。在受理工伤待遇赔偿类案件后,通过审理把握住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实质性争议,着力从工伤赔偿问题入手,以解决争议、平息纠纷作为目标,充分运用庭外协调、听证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3月3日至5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劳动力市场灵活化与法律规制暨创新中国特色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研究项目开题会"。人社部法制司、劳动关系司、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管理司、劳动监察局、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等有关单位领导,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首都经贸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安徽大学等研究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学者,上海、江苏、山东、湖南、黑龙江等省市人社部门的代表,天津市滨海新区、烟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深圳市坪山新区、广州市花都区、成都市新都区等"劳动科学研究所劳动关系创新实验基地"的代表近50人参加了研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成都市武侯区每年新增企业注册数一直排名全省前列,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案件数量呈现上升趋势,人均办案数由2015年97件跃升至2016年243件.为此,武侯区人社局一直在探索如何通过改革创新构建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以来,成都市新都区人社局转变思路,积极探索"培训就业一体化"模式,进一步强化失地人员再就业工作,提高一次性就业成功率,取得显著成效。年初,成都市新都区人社局通过深入调研就业培训工作,了解到参加就业培训的人员主要由失地人员构成,这部分人员由于文化程度不高、就业意识淡薄、培训意愿不强、求职能力差等问题,在参加就业培训后,利用培训所学技能一次性就业成功率仅为9.8%,就业培训的成效未能即时显现。为此,区人社局结  相似文献   

15.
张立杰 《中国劳动》2012,(10):53-54
案情简介■贾某,女,出生日期为1958年1月2日,于2010年5月13日在某物业公司工作时摔伤。2011年5月,贾某向人社局提交工伤认定申请。人社局经审查,认为贾某发生事故时已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与用人单位不构成劳动关系,不属于《工伤保险条例》调整范围,决定不予受理工伤认定申请。贾某不服,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院审理后认为,人社局不能依据职工是否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作为能否受理的条件,而是应当以是否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作为能否受理的判断标准,并据此向人社局发出《司法建议书》。人社局遂自行撤销了不予受理决定书并重新审理。争议焦点■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且未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人员是否属于《工伤保险条例》调整的对象?  相似文献   

16.
<正>人社厅发〔2014〕2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加大劳动争议处理力度、提升企业自主解决争议能力的要求,我部于2010年在全国选择部分国有企业开展了劳动争议预防调解示范工作(以下简称示范工作)。示范工作开展以来,各地指导示范企业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为发展的重要支撑,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推行人力资源管理精细化,依法规范劳动用工,通过建立网络化调解组织和预防在先的工作机制、完善调  相似文献   

17.
今年以来,成都市金堂县人社局围绕劳动关系治理导向,畅通基层劳动关系治理微循环,赋能劳动关系“大和谐”。目前,已建立2处劳动纠纷“一站式”联处中心,正筹建1处劳动纠纷“一站式”联处中心,设置调解、仲裁申请、劳动监察举报等窗口,实现“一站式”集约化服务;设立流动仲裁庭,以便民、利民、高效办案为出发点,主动将服务触角延伸到社区、企业和基层一线,全力畅通基层劳动关系治理和服务“最后一公里”。  相似文献   

18.
人社部发[2009]12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人事、劳动保障)厅(局)、司法厅(局)、总工会、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事局、劳动保障局、司法局、工会、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国务院有关部委、直属机构人事部门: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切实发挥调解在  相似文献   

19.
成都市大邑县建立"123"制度,畅通劳动争议仲裁"绿色通道"."1"是司法引导"一站点".县人社、司法联合设立大邑县维权工作站,指导劳动人事争议当事人合法维护自身权益.截至目前,通过工作站向县法律援助中心输送了5起法律援助案件."2"是案前案后"双衔接".注重办案质量,及时稳妥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加强劳动仲裁、劳动监察、行政审批等业务间的相互协作,案前劳动仲裁与劳动监察"沟通衔接",共处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15起;案后劳动仲裁与法院积极进行"裁审衔接",了解案情后续发展情况."3"是工作机制"三快审".坚持"快立、快查、快结"的审理机制,对涉及人数较多的案件,优先接待、快速处理.该县已结案的两起集体争议案件,通过快审机制,从法定的45天结案期限缩短至30天结案,涉及劳动者149人,涉案金额200余万元.  相似文献   

20.
自2000年以来,浙江省劳动关系领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劳动争议案件逐年增长,仲裁机构不独立、案多人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2008年两法一条例实施以来,全省劳动争议案件量出现井喷式增长,年均处理劳动争议近10万件,案件量位居全国第五位。全省专职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