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峰 《兰州学刊》1998,(1):23-24,18
兰州是甘肃省政治、经济、科技的文化中心是全国15个大经济中心城市之一。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国家西部开放战略的实施和兰州商贸中心地位的确立,兰州的城市发展获得良好的机遇。要加快城市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兰州作为开发大西北的基地和依托作用,以适应国家经济中心向西部逐步转移。为此,加快兰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建设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赵紫阳同志去年八月在视察新疆时曾经指出,“积极地开发新疆,开发大西北,使新疆和整个大西北成为我国在二十一世纪的一个最重要的基地,这是中央领导同志的共同看法,是中央关于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战略设想和整体布局。”他还强调指出,“在开发大西北中,新疆将处于优先的地位,应该把它作为一个单独的经济区域来考虑。这不仅因为新疆在国防上战略地位重要,而且经济上在我国四化建设中有着许多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从现在起必须把开发新疆列入全国建设的议事日  相似文献   

3.
为了迎接大规模开发建设大西北高潮的到来,促进全国各族人民了解大西北,激发他们热爱大西北、支援大西北、建设大西北的热情和积极性,西北五省(区)人民出版社协作编辑出版了《中国的大西北》丛书。这套丛书为32开本,共约20种。每种10—20万字,分别由西北各省(区)人民出版社陆续出版。丛书分别从不同角度介绍大西北的锦绣河山、丰富资源和建国后30多年来西北人民艰苦奋斗、改造自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悠久的开发历史。陕西人民出版社的《可爱的大西北》、《西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二大提出我国经济建设总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全国各兄弟省市自治区都在为实现这个宏伟目标而努力,并已逐步取得可喜成就。甘肃省将怎样适应这一形势呢? 邓小同志说过,要把黄土高原建设成牧业基地、林业基地。胡耀邦同志在视察甘肃时曾指出,九十年代,二十一世纪初,发展的重点是大西北,甘肃是开发大西北的纽带和依托,在二三十年内要把甘肃建成全国第一流的林业基地和牧业基地。为了实现党中央提出的战略目标,甘肃省要一方面力争到本世纪末在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前提下,使全省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另一方面,要为实现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作出贡献,为在本世纪末,下世纪初国家经济建设重点转移到大西北作准备,打基础,为在大西北开发中起纽带的依托作用作好前期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5.
董锁成、许存茂在1990年第2期《开发研究》上著文认为,大西北的开发应采取组建“地域生产综合体”的开发模式。地域生产综合体是指,以本经济区自然资源(或从外经济吸引的部分资源)的一定组合为依靠的社会劳动的一定的地理和技术的组织形式,它是社会生产力空间组织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大西北实行地域生产综合体的开发模式,这是由大西北的区情特点及外部条件决定的。首先,大西北有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已探明的矿产资源种类占全国的79%,尤以有色、稀有金属和铁矿矽铁矿、铬铁矿、盐湖资源(钾、镁、锂等)、石棉、煤炭、石  相似文献   

6.
“开发大西北”口号又一次在我国出现,西北各省区发展家乡经济的愿望尤其热烈。鉴于新区开发在世界近代经济发展中起着重大作用(美国西部开发与苏联东部开发尤为明显),许多同志希望大西北开发能够起到类似的作用。有些同志也认为开发大西北至少可缓和我国东部的人口压力,因而要求向大西北移民。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的《实业计划》 ,是以国家工业化为中心 ,使国民经济全面赶上欧美的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之设想 ,它充分体现了孙中山力图使中国尽早摆脱贫困落后的宏大理想和全国人民要求国家繁荣富强的殷切愿望。本文展示了孙中山精心绘制的振兴中华、振兴实业 ,建设近代国家工业化经济 ,使中国早日成为一个繁荣昌盛国强民富之国的宏伟蓝图 ,特别对孙中山开发中国大西北的设想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孙中山的开拓大西北思想对于当前西部大开发事业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全国曾出现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气象。大批文化人分赴全国各地,积极开展抗战文化工作。大西北的进步文艺运动也一度活跃起来。兰州在一九三七——三八年,曾聚集过不少文艺工作者从事进步话剧和文学活动,如肖军、塞克(陈凝秋)、吴晓邦等著名文学家、戏剧家、舞蹈家等都在兰州播下过进步文艺种子。但是,仅距抗战爆发两年以后,一九三九年武汉失守,国民党就消极抗战,积极反共,开始摧残进步文化事业。大西北当时反动封建势力根深蒂固,国民党特务机关与封建势力密切配合,使进步文艺运动刚刚萌芽便遭到摧残和扼杀。著名文化人相继离去,爱好文艺青年遭到逮捕,文艺界抗敌协会不准成立,最后只有在地下党领导下的进步文化人赵西编辑的《现代评坛》杂志,利用各种关系坚持出刊,团结了一批文艺青年。  相似文献   

9.
本世纪末到下一世纪初,开发、建设大西北将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为了迎接这一战略新时期的到来,从现在起就必须积极、稳妥地作好开发大西北的前期准备工作。正确认识并充分发挥西北地区的经济优势,把西北地区的工业发展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是开发建设大西北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这应该而且必须成为我们研究振兴、发展西北地区经济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兰州是全国十二个中心工业城市之一。正确制定兰州工业发展战略,不仅对城市自身的发展,而且对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的开发和振兴,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本文对此作以初步探讨。 我认为兰州工业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应该是:面向全国、统筹全局、发挥优势、提高效益、展望未来、超越前进。兰州工业发展战略的选择应该是:内联外  相似文献   

11.
兰州是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也是黄河上游最大的工业城市。随着我国沿海城市和长江流域各大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经济开发的重点将逐渐由东部转向西部,而兰州在我国西部开发中,在祖国未来经济的发展中,将日益发挥其中心城市的巨大作用。为了充分发挥兰州在我国西部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必须认真研究加快兰州经济发展,促进西部开发的对策。我们认为从兰州的实际出发,应当考虑到如下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2.
人才与智力是最重要的资源,已成为现代社会中最新的价值观念。我国西北地区的甘、宁、青、新四省区面积30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2%,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矿藏、能源拥有优势;草原面积约达14亿亩,全国五大牧区中西北占有两个;耕地面积约1.7亿亩,人均占有耕地2.6亩。拥有如此丰富的资源而经济和社会发展目前尚处于落后地位,这固然有其复杂的历史根源和社会根源,然而要探究今天开发大西北、振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将逐步由东向西转移。这是我国国土开发的必然趋势。这一战略转移,是以中央领导同志发出开发大西北的号召,并在广西、内蒙古等边疆民族地区建设若干个大型项目为开端的。它标志着我国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迎接这一战略转移的任务已历史地摆到我们面前。 内蒙古自治区是国内的经济不发达地区。由于它所处的政治、经济、国防上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它在大开发中首先开发的必要性。先行开发内蒙古,为下一世纪开发大西北作好准备,就必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一环节的成败,将关系到整个开发的全局。因此,开发前期的准备工作就必须尽早提到日程上来,并切实抓紧抓好,为开发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4.
今年夏间以来,中央领导同志在先后深入新疆和西北一些省区视察时都曾一再强调,开发新疆,开发大西北,使新疆和整个大西北成为二十一世纪我国一个最重要的基地。这是中央对我国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的战略设想。胡耀邦同志并且说,  相似文献   

15.
西部开发的战鼓已经擂响,现在是如何应对挑战的时候。兰州作为中国西部的重要城市,长期以来其经济发展速度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经济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市场化改革进展缓慢,产业结构不合理,外资引进数量少且利用水平低,市内区县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等,这些都使兰州经济的发展与东部沿海城市相比,存在重大的差距。下面谈谈加快兰州经济发展的一些思路与对策。一、加快兰州经济发展的思路1)要科学、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经济加快增长。兰州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未能充分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更没有在商品竞争优势中…  相似文献   

16.
现在,新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即新疆经济正处在大发展的前夕。其征兆是:第一,国家开发大西北的进程可能加快。关于我国的长期发展战略,国家早已确定了。1983年,中央领导同志提出要开发大西北,首先开发新疆。在本世纪末下世纪初,将把新疆列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点,把新疆建  相似文献   

17.
开发大西北是中央对我国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战略方针,廿一世纪大西北将成为我国的一个最重要的基地。随着资源的开发和工业的发展,农牧业也将有一个大的发展,这样才能适应开发地区对粮食及其它农副产品的需要。 我国的大西北,主要位于干旱地区,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开发利用这块土地,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必然的趋势。新中国成立以来,对西北土地资源的开发取得了显著成就,如新疆地区,自1950年至1979年共开垦荒地5000多  相似文献   

18.
赵紫阳同志去年秋天来新疆考察时指出:“在开发大西北中,新疆将处于优先的地位,应该把它作为一个单独的经济区域来考虑”,“使新疆和整个大西北成为我国在二十一世纪的一个经济建设最重要的基地。”这是中央对我国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设想和整体布局。中央的这个设想是有科学根据的,是符合新疆实际情况的,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的。赵紫阳同志在引用美国开发西部地区的历史经验时指出,“看来,我国也是这样一种趋势,将来也要把经济发展从东边转向西边,开发  相似文献   

19.
大西北的开发,甘肃的经济振兴,人民生活到本世纪末基本达到小康水平,需要有许多条件,能源的充裕供给,则是其中最重要的条件之一。而目前能源供给的不足,又是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最重要限制性因素之一。为了有充足的能源。保证甘肃经济持续迅速发展,保证九十年代有更大的后劲,促使经济振兴以及大西北开发,研究制订甘肃省能源发展战略已经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20.
兰州自东汉以来就是丝绸之路著名的商贸重镇 ,是中原汉民族与西域少数民族“茶马互市”的旱码头 ,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中心。兰州“座中四联”的地理位置 ,具有承东启西、连南续北的地位 ,具有连接中国东西部大市场的特殊作用 ,在西部开发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自 1994年 ,兰州市被国家确定为商贸中心建设试点城市后 ,兰州的市场体系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 ,城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第三产业成为经济的新增长点 ,大商贸、大市场、大流通格局初步形成 ,促进了兰州城市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但仍存在着市场结构性矛盾突出 ;与地区产业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