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5·12"汶川大地震造成灾区大量耕地丧失、大量失地农民需要安置.但失地农民异地安置后远期发展面临经济基础薄弱、资源难以有效流转、产业发展缺乏动力等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应积极构建失地移民灾后产业发展的统筹发展机制,包括确立重点方向和模式、明确发展主体、构建资源变现和流转平台、强化社会和生活保障、强化特色产业发展等.  相似文献   

2.
灾害救助是一个满足灾后需求的过程。巨灾引发了巨量的、多元的、长期的救助需求。对"南方雪灾"和"汶川地震"的案例研究表明,"浪涌能力"、"社会脆弱性"和灾后恢复的社会过程在资源需求数量、受灾者需求的内部差异性和灾害需求持续时间三个维度上都对灾害救助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灾害救助政策需要回应这些要求,通过"全危险"物资储备、资源共享、风险共担等方式来增加救灾物资储备的弹性,通过开展社会脆弱性评估,并依据社会脆弱性的分布来发展和培育NGO满足差异性需求的能力,通过发展本地社区互助网络来推动灾后恢复社会过程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地震灾后重建与宅基地政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汶川大地震后的抗震救灾已经进入了大规模的恢复重建阶段,农村居民住房重建工作成为灾后重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宅基地为我国特有的土地制度,在灾后重建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在现有的宅基地法律制度中,根据灾民意愿,在充分考虑到地震所导致的宅基地的毁损情况下,采取5种符合实际的重建措施,切实解决灾区农民的宅基地权问题,切实维护宅基地作为灾区农民"居者有其屋"的基本生活保障条件;吸引各种合法资金积极参与重建,联建房突破宅基地传统思维模式并与我国现行宅基地制度功能相一致.  相似文献   

4.
杨群瑛 《南方论刊》2009,(5):39-40,112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以最快的速度开展了一系列的抗震救灾活动,以人为本通过及时运用各种公共危机应急方案,第一时间给予灾区人民在物质上和精神上救助。团结全国人民力量,取得了全面胜利,赢得了世界人民的支持和赞扬。在此次抗震救灾中,中国政府敏锐及高效的危机处理值得借鉴及学习。  相似文献   

5.
《四川社科界》2009,(4):40-42,46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以及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重大灾害.对我国政府和社会的紧急动员能力提出了挑战。在“多难”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如何在财政制度与政策上将灾害的响应机制和灾后重建工作制度化.保证更加有序和高效地应对灾害,是我国“兴邦”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四川社科界》2008,(3):13-13
“5·12”汶川大地震.牵动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的心.也牵动着全省社科界广大社科工作者的心。灾害发生后。我省社科界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积极开展抗震救灾工作。省社科联在认真落实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精神.指导各级社科联做好抗震救灾工作的同时.发挥自身优势.积极组织相关学会开展灾后救助工作.针对灾区群众急需心理咨询救助的情况.与长期从事推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四川省易学研究会共同发起组织了心理咨询队伍,积极投入灾后重建工作,为灾区群众送去我们社科工作者的精神慰藉。  相似文献   

7.
《四川社科界》2009,(3):14-14
2009年5月中旬,我省承担的4项200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相继举行开题报告会,正式启动课题研究。4个项目分别是:西南财大高晋康教授任首席专家的《汶川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相关重大法律问题研究》、四川大学徐玖平教授任首席专家的《汶川大地震灾后“经济-社会-生态”统筹恢复重建研究》、四川大学蒋晓丽教授和省委宣传部侯雄飞副部长任首席专家的《新形势下提升舆论引导力对策研勉和四川师范大学巴登尼玛教授任首席专家的《汶川地震灾区文化重塑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  相似文献   

8.
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既使中国精神心理健康状况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灾后心理救援成为重大社会政策议题,又使精神健康社会工作服务体系、社会服务体系与实务模式建设成为当务之急,还使心理学与社会工作的区别成为重大的政策议题.本文从不同层面,全面、系统地区分了心理学与社会工作的本质差异,为灾后社会重建和中国特色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制度框架设计、服务体系与实务模式的建设奠定了理论和学科基础.本文的基本结论是,中国应优先发展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科学定位心理学服务层次.  相似文献   

9.
毕向阳  马缨 《中国社会科学》2012,(6):151-169,208,209
基于汶川震后入户调查数据,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多水平模型评估与分析灾后过渡期集中安置点和普通社区灾民心理健康的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为灾民提供了两类社区情境,受灾严重的安置点灾民心理健康状况并不劣于普通社区灾民。两类社区情境中影响心理健康因素的社会机制存在差异。相比普通社区,在安置点,资源损失给灾民带来的压力得到有效缓解,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也更为显著。这体现了灾害境况中集中安置点作为一种特殊社区情境具有更强的"社会力",在政策意义上则凸显了灾后心理救助中社区干预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的非工程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汶川震后的重建家园过程中,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的灾后重建策略,尊重自然规律,切不可在未全面把握致灾机理的情况下,一味追求重建的高速度及政绩工程.尤其应当高度关注灾后重建中的非工程性问题.即可持续发展的救灾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文化重建及国民安全教育等."灾后重建学"是一门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发展有赖于新观念的启发,其学科体系至少涉及城乡规划、社会学、灾害学、现代生态恢复理论等内容,从文化重建的角度看.也涉及文化遗产及其保护诸学科.  相似文献   

11.
汶川大地震对四川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设施、主体(即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户)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四川农业产业化经营原先存在的问题不但没有随着汶川地震的发生而消失,而且还出现了新的问题。因此,灾后重建应在原有的农业产业化基础上,从发展特色农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发展多种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及成立针对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户的担保公司等方面积极探索灾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论突发事件灾后恢复重建能力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灾后恢复重建是突发事件三大环节的最后一环,也是考验政府应急管理能力的最重要一环.本文从灾后安置、心理干预、环境恢复、疾病防治、社会治安、重建监管、社会动员、调查评估、救助创新九个方面论述了恢复重建能力建设的精要.  相似文献   

13.
我国曾发生过13次大地震,其中四川汶川地震是自建国以来发生的最为强烈的一次地震,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此次地震在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重大法律问题.妥善解决这些重大法律问题,对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充分发挥法治在抗震救灾斗争中的作用,为抗震救灾和应对突发事件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09年5月11日,在5·12汶川大地震周年祭日来临之际,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全国首届"灾后重建与灾难学学术研讨会"在成都举行.国家发改委、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地震局、中国科技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对口援建省的山东、浙江、河北等社科院和省内专家学者共230人出席了研讨会.四川省政协、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等部门的领导同志也莅临了会议.  相似文献   

15.
保证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所需物资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必须有高效率的物流体系,这为四川区域物流中心建设提供了契机.能否把握机会,并使之转化为现实的成就,需要从物流的软硬件基础着手,保持政策的倾斜力度,以推进"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重大战略为指导,把物资供应、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与区域物流体系建立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保增长、扩内需"的战略目标.以成都为中心构建新型建材应急供应体系,整合灾区内部和周边地区资源.  相似文献   

16.
汶川地震灾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灾区群众认同并需要的公共产品供给,才是有效率的。论文构建了汶川地震灾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共7个分类指标36项具体指标;选择村民对现有公共产品供给的满意度作为效率的映射进行评价分析。研究表明:汶川地震灾后一些迫切性较强的农村公共产品具有较高效率的供给,但仍然有些问题未能在短期内解决,需要在宏观上进行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救助活动的近代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封建时代,由于社会经济以农业生产为主,以及庞大的农村人口的存在,社会救助主要体现为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灾荒救助与贫困扶助。在救灾与济贫这两大任务之中,前者被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灾害的防备,以及灾后的救助工作,始终是历代封建王朝社会救助活动的基本内容。而各种救助活动得以开展,除了封建国家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外,民间社会与政府共同参与是其主要特征。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社会开始步入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观念等均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传统的社会救助活动,因应时代的发展,在其形式、内容、行为观念等方面,也呈现出新的特征与状态。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直接促成了中国社会救助活动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社会质量是考评社会救助政策的一个重要方法.通过经济-社会保障、社会凝聚、社会包容和社会增能等社会质量理论的条件性要素评估汶川灾后救助政策,发现救助政策在资源供给、社会凝聚、社会包容和社会增能等主要社会质量指标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心理慰藉、特殊性需求满足、社会参与等社会质量亚指标方面又显示出救助政策的准备不足.运用社会质量理论检验现实救灾行动,反思相关社会政策,将为未来的灾害救助积累政策经验.  相似文献   

19.
关于构建地震灾后心理救助综合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灾后重建不仅是物质家园的恢复和重建,更是受灾群众精神家园的救助和重建。然而心理救助是一个长期的复杂问题,具有专业性和综合性,目前还存在缺乏心理救助工作预案、缺乏统一的组织和有序的协调及救助机构和人员庞杂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总结了国外灾后心理救助的有效经验,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我国灾后心理救助体系的四个建议,即建立政府宏观统筹的有效机制,加强灾后心理救助理论研究,建立一支多层次的专门心理救助团队,建立灾后心理危机干预专业人员培训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0.
从传播学的角度介入公共危机的研究,是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公共危机的发生,不但破坏了整个社会的结构功能,也对整个信息传播系统形成某种冲击和干扰,导致信息传播的"失衡".考察"非典"危机和汶川大地震中不同的信息传播方式可以发现,公共危机中发生信息传播"失衡"的现象将导致危机的严重恶化.因此,作为处理公共危机的主体,政府及其控制下的传媒组织必须发挥积极主动的效用,正确引导危机信息的传播,避免信息传播"失衡"的出现,才能有效解决危机问题.公共危机中的信息传播"失衡"不仅是社会信息传播系统是否完善的问题,而且是整个社会大系统之间的平衡稳定问题,与当前的"和谐社会"建构有着密切的联系.近年来中国遭遇的种种公共危机,在给我们带来种种灾难和痛苦的同时,也带来了学习、改进和创新的机遇.从"非典"危机到汶川地震的事实证明,中国的政府、媒体以及民众都在苦难中成长和进步,"多难兴邦"不仅仅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现实的鞭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