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梯玛”探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梯玛文化是现存土家语区保存较为完整的原始文化。“梯玛”的引申义是“女神”,它的前期任职是女巫。梯玛法事活动中生存崇拜实则是梯玛崇拜。梯玛在土家族社会历史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梯玛是土家族社会中的宗教职业者,主要通过巫术活动为人驱鬼逐疫、消灾治病、求子、还愿。在土家族历史上,梯玛信仰广泛存在,梯玛是地位显赫的社会阶层,在土家族社会运行中起着重要作用。改土归流以来,在国家力量的作用下,梯玛信仰在逐渐萎缩,梯玛在多数土家族地区逐渐消失,只是在土家族聚居的深处有残存。尤其是进入现代社会以来,梯玛消失得更快,残存的地方也出现传承断裂,存世的梯玛寥寥无几。改革开放后,在土家语存留区的局部地方出现梯玛信仰的“复兴”。梯玛信仰的复兴是与土家族社会现代性深入不够的背景下还能发挥其特定功能有关。“玩菩萨”仪式及其所具有的社会功能显示出梯玛信仰“复兴”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一、梯玛 “梯玛”是土家巫师在他们用本族语言作祭祀之歌时的自称——“thi~(55)ma~(21)”的音译。他们用汉语方言吟、唱时,则自称“老司”。民间俗称为“土老司”。 近几十年来,“梯玛”(巫师)在土家族研究中,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但对于“梯玛”一词的本义解释,几乎无人问津。一般在“梯玛即土家巫师”的表面概念上就止步了。其本义,笔者以为可释解为三。  相似文献   

4.
在土家语中“梯玛” [thi55ma53]是敬神的人 ,是男巫 ,不是“女神”。《“梯玛”探幽》一文认为“梯玛”是“女神” ,是不符合土家语言事实的  相似文献   

5.
一、土家族宗教哲学1 .神学的俗化与文化的神化 :再论”土家道教化”与”道教土家化”的文化流变及其意义 /邓红蕾//江汉论坛 .-2 0 0 1 .2 .-3 0 -3 52 .梯玛的传承 :拉西峒村调查札记 /陈心林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2 0 0 1 .1 .-40 -423 .土家族梯玛信仰研究 :以拉西峒村为个案 /陈心林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 .-2 0 0 1 .9.-5 3 -5 54.”梯玛”探幽 /谭志满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2 0 0 1 .1 .-43 -455 .土家族女神崇拜现象探微 /马天芳 ;徐晓军//中南民族学院学报 .-2 0 0 1 .1 .-1 2 9-1 3 26.试论土家族的祖灵信仰观 /瞿州莲 //贵州民族…  相似文献   

6.
梯玛是土家族的宗教人员,担负了传承土家族歌舞、祭祀等仪式的职责,是土家族古代社会重要的民族文化传播者。土家族梯玛的文化传播功能大体上分为几个方面,其一是他们主持摆手舞、八宝铜铃舞等,传承土家族民俗;其二是他们为土家人行医诊疗、调解纠纷,传递医药知识和社会伦理观念;更关键的是,梯玛活动留下了号称“研究土家族人文历史的活化石”的《梯玛神歌》。  相似文献   

7.
梯玛信仰与叶梅的小说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梯玛信仰是土家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它既体现为土家人的刚健性格和乐观精神,也隐含着土家人的生存意识、集体意识。在土家族女作家叶梅的中篇小说《撒忧的龙船河》和《最后的土司》中,梯玛信仰是结构文本的核心因素。对于小说世界中的土家人民,梯玛信仰潜在地引导和约束着他们的生活,根筑了他们生活的勇气和期冀;而对于作家叶梅而言,写作即展演土家文化,这不但饱含了她对土家文化的认同,也饱含了她在多元文化碰撞的态势中对本民族命运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茅谷斯是土家族的一种古朴的原始文化。它有很多土家语的称谓,土家语对茅谷斯的称谓在不同的山寨有所不同,不同的土家语称谓又有不同的文化内涵。茅谷斯在不同的土家语称谓中,又显示了不同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9.
《梯玛》又称《梯玛神歌》,是土家族一部古老的歌乐。《梯玛》反映了土家族两千多年来的历史变迁和民族融合,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展现了土家族人热爱生活、追求生活、追求“真、善、美”的高尚情操。《梯玛》是土家族两千多年历史的史诗。  相似文献   

10.
土家族对本民族的称谓有两种,一是本民族语的“毕兹”,一是汉语的“土家”。“土家”是相对于“客家”而言的,“客家”意谓“外来人”。主要用指汉人。“土家”意谓“本地人”。作为概念,“客家”与“土家”是相对应的,只有在汉人较多量地进入了土家族地区之后,才会形成“土家”这一汉语称谓。所以只要把何时汉人较多量地进入土家族地区这一点弄清楚了,“土家”这一汉语称谓起自何时也就随同而解。当然,本民族语的“毕兹”是不是就等于汉语的“土家”这个问题,同样也就不辩自明。  相似文献   

11.
一、土家族宗教哲学研究1.南部方言区土家族“红衣老师”信仰调查报告/陈心林//宗教学研究.—2006.4.—135—1392.土家族梯玛研究/张伟权//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4.—72-753.土家族梯玛文化研究述评/谭志满//土家族研究.—2006.2.—43—464.梯玛印象//陈心林//土家族研究.—2006.4.—7—95.湘西蛊婆:一生一世的冤屈/陆群//民族论坛.—2006.3.—22—256.梯玛“求子”仪式中的符号化空间———以剪纸“天门”为中心/秦莉//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6.2.—34—367.土家族图腾艺术/龙湘平;陈丽霞//昌吉学院学报.—2006.1.—60—638.印江土家人…  相似文献   

12.
重庆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现状与保护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保持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举措。重庆是具有深厚巴文化底蕴和多民族的聚居地,巴人及其后裔土家族创造了大量璀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土家语、“哆儿调”、摆手舞、南溪号子、傩戏、梯玛神歌、薅草锣鼓、吊脚楼工艺、悬棺葬、“西兰卡普”织锦工艺等。然而面对这些灿若明星的民族文化,其保护还存在诸多问题。为此应迅速行动起来,对其进行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和振兴。  相似文献   

13.
梯玛所承载的以"土王菩萨"为核心的信仰与仪式,是湘西土家族赖以繁衍和发展的重要传统。这一传统的塑造与彭氏溪州政权的建立息息相关,反映了湘西地区各民族文化群体互动与融合的历史过程。梯玛的信仰与仪式所祭献神祇的"三巨头"结构,不仅是彭氏政权合法性确立的象征,同时也是彭氏政权与其他湘西土著势力相互联合的结果。这一文化整合的过程为湘西地区土家族民族认同的形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一、土家族宗教哲学研究1.“佛教道士”的度职仪式:恩施民间宗教信仰活动调查/雷翔//民间文化论坛.—2005.2.—51-562.土家族梯玛“玩菩萨”仪式分析/雷翔//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5.2.—10-153.土家族梯玛信仰述论:以拉西峒尚氏梯玛为例/陈心林//宗教学研究.—2005.2.—164-16  相似文献   

15.
梯玛神系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家族的民间宗教,论者多定为“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这大抵是正确的,至少曾经如此。其实,任何民族都曾经如此。但是,宗教作为一种文化制度,往往是个文化系统中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社会运动的结果,往往对社会生活有着全面影响。越是落后封闭的民族,往往就越是如此。因此,对土家族宗教,仅仅是不分其发展阶段的定性,似乎就过份粗略了。鉴于梯玛在土家族民间宗教中的重要地位,本文拟对梯玛敬奉的诸多神祗作一系统的梳理分析,借以探讨土家族宗教的变化阶段和特点。  相似文献   

16.
土家语是在土家族文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栽体。土家族词汇在构成及演变过程中,沉积了大量的文化因子。本文从思维及认识能力、历史进程、游耕文化、民族交往四个方面,简要论述了土家语构词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土家族的民间宗教,论者多定为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这大抵是正确的,至少曾经如此。但是,宗教作为一种文化制度,往往是这个文化系统中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社会运动的结果,往往对社会生活有着全面影响。越是落后封闭的民族,越是如此。因此,对土家族宗教,不分其发展阶段,似乎就过份粗略了。鉴于梯玛在土家族民间宗教中的重要地位,本文拟对梯玛敬奉的诸多神祗作一系统的梳理分析,借以探讨土家族宗教的变化过程和特点。  相似文献   

18.
土家语山歌和咚咚喹 居住湘鄂西山区的土家族,在明清之前,“言语饮食,迥异华风”, “改土归流”之后,汉族大量迁入,由于民族杂居,经济文化交流,土家族“旧俗渐易,其与郡城大率相同”。现在土家大部分地区均使用  相似文献   

19.
《梯玛》又称《梯玛神歌》,是土家族一部古老的歌乐。《梯玛》反映了土家族两千多年来的历史变迁和民族融合,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展现了土家族人热爱生活、追求生活、追求"真、善、美"的高尚情操。《梯玛》是土家族两千多年历史的史诗。  相似文献   

20.
龙山县土家族双语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居住在我国湘、鄂、川、黔毗邻地带的土家族,自称“毕兹卡”、“米基卡”、“蒙兹”,现有人口2,802,743人(根据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其中85%左右的人口都已转操了汉语,其余人口大多兼操土、汉语;只有在交通不便地区的少数老人,没上过学和没出过远门的居民不会讲汉语,只会讲土家语。此外,在少数地区,如泸溪县的土家族居民,还有使用土家语、苗语和汉语多语式的。操单一土家语式和土家语、汉语双语式的人口分布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龙山、永顺、保靖、古丈和泸溪等县;操单一汉语式的人口分布在湖北省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及长阳、五峰等县;川东南的酉阳、秀山、黔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