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金陵瞭望》2011,(35):39-40
近十年来,省市领导经常到河诬新城检查指导工作,市委常委会2003年、2006年先后两次到河西指挥部召开专题调研会,研究部署河西新城建设与发展的战略任务。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实施“一域三区”城市发展战略,按照“古都金陵看老城,现代化新南京看河西”的战略要求,“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  相似文献   

2.
序言 今年2月11日.南京成功申办2014年青奥会。青奥会主赛场、青奥村落户南京河西新城。河西,因此迅速积聚全球目光。 2002年初,市委、市政府实施“一城三区”发展战略,河西建设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3.
汪扬 《金陵瞭望》2010,(14):20-21
南京成功申办2014年青奥会,青奥会的主赛场和青奥村将落户河.西新城,为河西新城新一轮大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按照市委、市政府“迎接青奥会,建设新南京”和加快“三个发展”的总体部署要求。现就河西新城创新跨越发展路径作出新的思考和新的抉择。  相似文献   

4.
钟声  文权 《金陵瞭望》2011,(10):98-99
2014年第二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南京举办,届时来自世界各国约4000名运动员和1500名赛会官员及工作人员将汇集南京。南京奥体中心是青奥会的主赛场,南京国际博览中心是分会场,作为青奥会主赛场和青奥村所在地的河西新城,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将在河西新城高标准规划建设一座集居住、文化、办公、酒店、展览、表演、会议、娱乐等为一体的综合体——“南京青奥城”,  相似文献   

5.
汪扬 《金陵瞭望》2011,(25):28-29
河西新城经过近10年的开发建设.全面拉开了城市新中心的雏形和框架,为实施“一城i区”、“一疏散三集中”城市发展战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化新南京看河西”的目标已初步实现。“十二五”期间.河西新城区将按照“优化提升中部、提速建成南部、综合整治北部、规划建设西部”的总体思路,全力推进青奥村、金融城、海峡城、会展城、生态示范城,以及CBD商务轴、文体轴、青奥轴、河西大街商业轴、滨江景观轴的重点项目。经过三至五年建设,把河西新城建设成现代化新南京的标志区和核心区.并发展为长三角乃至整个泛长三角经济区域承东启西的重要窗El。目前.迎接青奥盛  相似文献   

6.
《金陵瞭望》2010,(27):104-105
自从2002年河西新城正式启动建设以来,河西指挥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一城三区”城市发展战略的决策部署,按照“奋力走在全国新城建设前列”的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招商、高强度投入、高水平建设、高效率管理,不断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品质,实现了河西新城开发建设的重大突破,一座现代化南京新地标——绚丽河西新城正在崛起。  相似文献   

7.
郭文权 《金陵瞭望》2010,(13):21-22
今年.南京成功申办2014年青奥会.河西新城是青奥会主赛场和青奥村所在地.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新城建设将全面提速。作为河西新城核心与标志的CBD.更要牢抓机遇.加快招商与建设,完善提升功能.尽早出形象、出成果、出效益.到2014年向世界人民展示一个经济繁荣、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的中央商务区形象。  相似文献   

8.
汪扬 《金陵瞭望》2010,(15):20-21
南京成功申办2014年青奥会.青奥会的主赛场和青奥村将落户河西新城.为河西新城新一轮大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按照市委、市政府“迎接青奥会,建设新南京”和加快“三个发展”的总体部署要求.现就河西新城创新跨越发展路径作出新的思考和新的抉择。  相似文献   

9.
汪扬 《金陵瞭望》2011,(8):36-37
按照市委、市政府“十二五”规划要求和加快推动南京“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决策部署,我们必须把握2014年第二届“世界青奥会”这一历史机遇.科学谋划与全面提速河西新城“十二五”新一轮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10.
河西新城开发建设实施了6年,新城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其中凝聚了数万新城人的心血和汗水。国土部门作为新城建设用地的支持保障部门,配合河西新城发展思路,高效规范地做好土地供应、征地批后实施等一系列工作,放下姿态,靠前服务,为河西新城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郭文权  溪流 《金陵瞭望》2009,(13):15-16
河西新城是市委、市政府“一城三区”城市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南京作为长三角承东启西的重要中心城市.而河西新城正处在承东启西的门户。当前,河西指挥部、河西国资集团学习实践活动的核心就是如何用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推动河西新城又好又快发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方向就是要奋力走在全国新城建设的前列。  相似文献   

12.
河西新城具有良好的地域资源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适合发展规模大、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性强、综合效益好的总部和研发经济,依据河西新城的资源优势、产业基础以及城市功能定位,从“产业链高端”、“功能链高端”来选择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升级和城市功能提升,引进国内外知名度较高企业的管理和研发中心及其分支机构、高端科技类企业及营销机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著名咨询机构等入驻中央商务区和科技园。——《河西新城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规划》  相似文献   

13.
王春艳 《金陵瞭望》2011,(16):43-44
10年前还是鲜为人知的河西,如今已呈现出一派现代新城的景象,宽敞的马路.现代化楼宇鳞次栉比,奥体中心、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以及在建中的CBD金融商业中心.见证了河西新城的成长和发展.河西建设者们坚韧不屈的斗志.在这充满希望的沃土上又造就了一批团结进取的金陵人。  相似文献   

14.
谢伟 《金陵瞭望》2009,(23):75-75
古都金陵看老城,现代化新南京看河西。进入新世纪.围绕南京实施“一城三区”战略.新建邺全面融入河西新城建设.以文化要素的凸显实现城市外在形象和内在价值的重构.一座“适宜总部聚集、适宜创新创业、适宜生活居住、适宜休闲旅游”的现代滨江新城正在崛起。  相似文献   

15.
民国时期甘肃河西地区的水利建设主要集中在抗战时期,主要资金来源是国家银行的贷款。河西水利建设成就巨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国民政府坚持抗战提供了积极的支持。但国民政府执行一切以军事为中心的政策。河西水利建设又有很大的局限性。从历史的角度考察河西水利的建设计划、建设经过和最终所起到的作用,对西部大开发的水利工程建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石蓉 《金陵瞭望》2009,(16):71-71
建邺区沙洲街道沙洲村地处河西新城建设的“主战场”,全村面积2.87平方公里,5个村民小组,现有企业10家。村党总支下设5个党支部,拥有140名党员.是全街道党员人数最多的行政村。近年来,沙洲村紧扣区委提出的“高位发展,引领新城”总体目标,积极创新党建工作新举措,走出了一条村级党建工作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7.
洪林 《金陵瞭望》2009,(11):26-27
南京河西中央商务区(以下简称:河西CBD)作为南京最大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被列为2009年全市12个重大项目之一。同时“十一五”将是河西CBD载体持续建设、产业加快培育,形成竞争优势和区域品牌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河西CBD发展既面临本省和我市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各项举措落实带来的机遇.也将面临竞争性压力扩大、更多现实问题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李宗  潘雪 《金陵瞭望》2010,(26):25-26
10月8日,南京市宣布正式启动南部新城建设。按照市政府总体规划,南部新城将改写南京城市格局,集交通枢纽、经济枢纽、城市门户三大核心职能为一体,今后的南京,将形成新街口城市中心、河西中心、南部新中心的“金三角”格局。10年时间,“大城南”将初具规模,金脉丰富,商机无限。  相似文献   

19.
叶南客 《金陵瞭望》2007,(22):27-28
2007年10月28日,“贯彻十七大精神,加快新建邺发展”高层论坛在金陵江滨国际会议中心正式召开。该论坛以“新城区、新产业、新文化、新生活”和“优化城市结构、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为主题,积极探讨实现建邺区又好又快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举措。论坛中,南京市社科联主席、市社科院院长叶南客等做了题为《提升城市品质打造河西品牌》的精彩发言,对河西的发展从提升城市品质角度,提出了针对性的评价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河西地方因荒漠地貌形成基本环境背景,古来称“流沙”“大漠”,气候条件又有多风沙的特点。出土汉简所见“除沙”劳作,体现了戍卒在正常防卫程序中的勤务内容,包括清理积沙。“除土”简文,大略也是相类劳作的反映。出土文献所见有关“除沙”“除土”的信息,有助于帮助我们认识丝绸之路河西段交通的气候与地貌环境条件。“除沙”简文除了作为军事史料与生态史料的价值之外,也有工程史料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