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进入2010年,中国年轻人的精神困惑与生存状态成为舆论的聚焦点。从报刊与网络上年轻人对生活现状的描述与自我调侃看,中国社会恍若进入"奴"的时代。除了已经广为人知的"房奴"、"车奴"、"卡奴"以  相似文献   

2.
目前“奴”与“被奴”两词广为流传。其实早在2003年“房奴”已作为汉语新词汇风行一时。现在又有“孩奴”、“车奴”、“蚁奴”、“卡奴”、“节奴”等热议。口风极盛。这些热词是反映人们对社会不满的极端概括,还是反映改革开放30多年后社会转型期不可避免的现象?不论怎么说,当今社会的“奴”与“被奴”现实的确从深层说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还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3.
我的关系学     
陈国华 《决策》2009,(7):73-73
对于刚从学校毕业进入工作岗位的年轻人,父母往往再三叮嘱:“你到单位后要和同事处好关系啊”,而不是“你要好好工作啊”。似乎孩子的前途和未来,完全倚仗会不会处理各种关系。  相似文献   

4.
随着CPI的一路走高,“加薪”的话题又一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一份国际劳工组织的报告中说,过去十年,中国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大幅提高,1994—2004年十年间每年高等教育的毕业生数量增长275%,中等教育的毕业生数量增长超过了90%,而与此同时,15—24岁年龄段的年轻人总数却下降了矾:国际劳工组织认为,这显示出中国年轻人接受教育的水平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5.
引子 80年代中期,中国一个青年代表团访问美国。这些自信的中国年轻人中最优秀的人正在与他们认为自然也是最优秀的美国年轻人进行对话,一位美国政治学博士委婉地说了一句:“我们不是最优秀的。”“最优秀的人不干政治干什么呢?”中方年轻人大惑不解。“他们去搞商务了。”美国人说。最优秀的人才到商场上集合,几年之后,中国的人才流向出现了与传统不同的另一种倾斜。  相似文献   

6.
1916年6月,作为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第二期毕业生,王助、巴玉藻、王孝丰3人获得航空工程硕士学位。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西夷之长,救中国之短”,是所有中国年轻人最热切的期盼,王助也投身其中。  相似文献   

7.
雪珥 《领导文萃》2011,(5):70-73
1861年,恭亲王和慈禧联手消灭了以肃顺为代表的八大臣,开始了“叔嫂共和”的同治。当时恭亲王28岁,慈禧26岁,慈安24岁,3个20多岁的年轻人接手了一个破烂的中国。英法联军刚刚在焚毁了圆明园之后撤走。要给中国皇帝一个教训:还有太平天国,南方大半个中国已经沦入了太平天国之手。元代时有“胡人无百年运”的说法,但清朝超过了百年。可是3个20多岁的年轻人接手偌大一个帝国,他们没有其他选择,唯有改革。  相似文献   

8.
二月河 《领导文萃》2007,(4):105-107
好的秘书,首先是政治强,其次才是笔杆子硬。会奔走,能巧言,善侍奉,工于在枝节上应酬场面的不是秘书,是“奴妾、奴才”。  相似文献   

9.
“爱情公寓”是如今流行于网络世界的一种生活方式。网友可以在虚拟世界中谈恋爱、同居甚至结婚生子。那里既有单身套房,也有甜蜜两人间,很多年轻人沉迷其中。但在现实世界,人们对婚姻的热情大幅下降,结婚困惑多被公认为世界性难题。有人因此断言:“当婚姻完全进入虚拟世界,人类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相似文献   

10.
禾刀 《决策探索》2010,(13):31-31
“炒钱族”的兴起确实是社会进步的象征,不排除年轻人追求“炒钱”致富有一定从众心理,但与之对照的“劳动致富”观的沦落,无疑更令人备感汗颜。当本应成为社会中坚的年轻人沉湎于概率极低的成功捷径时,他们丢弃的不仅是勤劳的传统美德,还有一个社会或民族拼搏精神支柱的坍塌。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胡春华屡创中国政坛“第一”:2006年11月,43岁的他任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成为当时最年轻的正部级官员;2009年1月,46岁的他成为中国最年轻的省长;2009年11月出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让他再次成为省市一把手中的“年轻人”。  相似文献   

12.
《经理人》2010,(8):127-127
我和唐骏这些人无冤无仇,没有兴趣将其批倒搞臭(他们在我心目中的分量远远不及学术界那些“大佬”),不过是希望中国社会能多一点诚信,希望年轻人不要盲目崇拜“成功人士”,也希望职业经理人能更敬业一些。  相似文献   

13.
有这样一则耐人寻味的故事:一个失意的年轻人寻找成功的秘诀,哲人递给他一颗花生说:“用力捏捏它。”年轻人用力一捏花生壳碎了,剩下了花生仁;哲人又让他用力搓搓它,结果红色的皮也被搓掉了,只留下了白白的果实;哲人再让他用力捏捏,年轻人虽迷惑不解但还是照着做了,可是不论他如何用力,却怎么也捏不碎这粒花生仁。哲人语重心长地告诉年轻人:“虽然屡受打击与磨难会失去很多东西,但只要始终拥有一颗坚强不屈的心,就会有美梦成真的希望!”  相似文献   

14.
李光斗 《经理人》2011,(3):106-107
日前,美国的团购网站Groupon在成功进入35个国家后毅然进军中国市场,它将与中国1700多家团购网站展开激烈竞争,从“百团大战”到“千团大战”,网络团购在中国的市场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15.
薛涌 《经营管理者》2010,(10):104-105
最近读到一篇任志强教训“八零后”的文章,不禁吓了一跳。其开篇就如是说: “中国改革之后的快速发展已让全世界瞩目……许多在哈佛读书的美国人都在梦想着到中国来看看,或者在中国就业安家。但遗憾的是生活在中国的年轻人却不但漠视这一切,甚至深深的痛十艮着生其养其的祖国。”  相似文献   

16.
2006年6月5日是第35个“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总部所在地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办了以“莫让荒地变沙漠”为主题的纪念活动。开幕式上,一位来自中国的年轻人罗红用四川家乡话发表演讲。他拍摄的以中国西部及非洲环境为题材的照片也应邀在活动期间展出。  相似文献   

17.
小雅 《经营管理者》2010,(9):110-110
一个字词要想真正地一语风行,长久地被使用并阐释,它必须能穿透现实,真正触及人们内心深处的关怀或焦虑。“奴”字就有这种恒久流传的气质  相似文献   

18.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自1997年进入轿车生产领域以来,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持续的自主创新,快速发展,资产总值已超过200亿元人民币,连续七年进人中国企业500强,连续五年进入中国汽车行业十强,被评为首批国家“创新型企业”和首批“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是“中国汽车工业50年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最好”的企业。  相似文献   

19.
增强“四个认同”力凝聚民族团结正能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如何进一步深化对“四个认同”的认识,深入开展“四个认同”宣传教育,切实践行“四个认同”社会价值,凝聚“四个认同”能量,提高“四个认同”文化自觉等,是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新局面的客观需要,是创新民族工作方法、激发民族团结活力、凝聚改革正能量、维护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现实需要,更是加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需要。  相似文献   

20.
徐浩程 《决策》2006,(11):16-18
对于中国开放而言,加入WTO,意味着中国进入“第二次开放”,而WTO过渡期的结束刚意味着中国开放将站在一个新的“原点”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