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5月11日,于山东省泰安市,召开了全国首届文艺美学讨论会。到会的专家、学者近百人。大家对文艺美学的对象与内容,进行了研讨与界定, 文艺美学是美学大系中的一个分支。它研究文艺的美学特征。它既不同于美学,又不同于文艺学。美学研究美的基本原理,如美的本质、美的对象、  相似文献   

2.
由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全国青年美学研究会、福建省美学研究会、厦门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共同主办的“当代中国美学研究前景展望”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4月23日至29日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美学专家、学者和青年美学工作者及新闻出版单位的编辑、记者共200多人参加了会议。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福建省及厦门市的有关党政领导亲临会场或致函向大会表示祝贺。  相似文献   

3.
王可 《学术研究》2012,(8):157-158
继2009年5月在陕西师大举办首届中华两岸三地美学研讨会后,今年3月23—26日,中华美学学会、暨南大学文学院、台湾辅仁大学文学院、香港浸会大学视觉艺术院在暨南大学联合举办了"第二届两岸三地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中国内地和港台学者80人出席。会议围绕中国古典美学的现代价值主题,从古典美学的民族特色及现代价值、现代美学建设中的传承、美学古今对接的方法途径、海外华人学者对中国美学的研究阐发以及美学传统与审美现代性等议题展开,反映了中国美学研究的当前路向。  相似文献   

4.
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全国青年美学研究会、福建省美学研究会、厦门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共同主办的“当代中国美学研究前景展望”学术讨论会,4月22日至28日在厦门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美学专家、学者、青年美学工作者200多人参加了这次盛会。中华全国美学学会会长、著名美学家王朝闻、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副会长、著名美学家刘纲纪出席了大会。王朝闻先生在大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相似文献   

5.
由中华美学学会青年学术委员会、首都师范大学分部中文系联合主办的“美学与现代艺术”学术讨论会,于1993年5月23日至26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80多位专家、学者以及中青年美学工作者参加了这次盛会。这次学术讨论的热点是:美学观念转换与现代文艺实践的关系、美学与文艺理论与批评的内在联系、当代文艺理论范型转换对于美学发展的意义、当代文化景观与具体艺术的美学审视等。  相似文献   

6.
1994年是甲午中日战争一百周年。9月7日至11日,由山东省宣传部、中国历史学会、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威海市委和市府等单位发起,在山东省威海市举行了“甲午战争与近代中国和世界”国际学术讨论会,来自海峡两岸及日、韩、美、德、加等国的历史学者125人与会,提交论文98篇。与会者报告了自己的论文,并进行了热烈、广泛的讨论,显示了国际间甲午中日战争史研究的新水平。与会者的论文和讨论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7.
黄桂凤 《云梦学刊》2013,34(2):92-94
2012年10月27日至28日,"实践美学与中国当代美学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广西玉林师范学院举行。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30余位学者,就实践美学的发展历程、中国当代美学发展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索。新实践美学、后实践美学、认知论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进行了交锋,对当下中国美学的实践转向、科学化走向、创新发展等问题发表了意见,还就美学和文艺理论的原创性理论建构、文化产业的美学分析、审美教育的实践转向、日常生活审美分析等一系列热点和焦点问题进行了研讨,这里选登的是其中四篇论文。  相似文献   

8.
5月7日至9日,由《学术月刊》主办的“建设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体系学术讨论会”在上海举行。上海地区和全国部分地区的知名学者和中青年学者四十余人出席了会议。以全苏美学学会副会长多尔戈夫教授为团长的苏联美学家代表团也参加了会议。多尔戈夫教授、曼科夫斯卡娅教授作了专题报告。著名美学家蒋孔阳教授主持了这次会议。他指出,近十年来,我国学术界在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的研究上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出版和翻译了很多著作,研究领域和研究队伍都有了很大的扩展。但是,西方的文艺  相似文献   

9.
1998年4月20日到25日在贵州师范大学举行了“百年中国美学学术讨论会”,这是第一次对近百年的中国美学进行集中的研讨,与会学者对百年来的中国现、当代美学的发展历程、学术特点、重要的美学家的地位和美学理论的学术价值等有关问题展开了广泛的交流与热烈的讨论,其中热点问题主要集中于两个,即对百年中国美学学术历程的反思和对现、当代中国美学和美学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 在义和团运动90周年之际,由中国史学会、中国义和团研究会、山东省社联及山东大学共同主办的“义和团运动与近代中国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0年10月7日——11日在济南召开。130多名中外学者出席了会议,其中28名外国学者分别来自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波兰、匈牙利和南朝鲜等国家。会议收到著作5种,论文近80篇。与会学者围绕下列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11.
“欸乃一声山水绿”命题的环境审美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西方环境美学理论成为中国学者关注的热点,在引进及阐释西方学者的观点的同时,我国学者也开始反思和发掘中国传统文学文本中蕴藏的环境美学思想。柳宗元《渔翁》诗中"欸乃一声山水绿"这一美学命题,即展现了人在环境中活泼生动的审美体验。通过对"欸乃一声山水绿"命题的历时性和共时性阐释,即可以看出环境审美欣赏的"移情模式"和"知己模式"在审美活动中的影响及意义。  相似文献   

12.
著名美学家、文艺学家周来祥教授,山东省高青县人,1929年生,195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周来祥教授现任山东大学美学研究所所长,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文史哲》常务编委,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理事,全国高校美学学会理事,山东省美学学会会长等职,文艺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  相似文献   

13.
2004年6月26-28日,由中华美学学会、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华美 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在吉林大学召开。100余位知名教授和近些年 来在美学领域崭露头角的中青年学者汇集长春,就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美学的发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舒斯特曼在<实用主义美学>中提出了建立"身体美学"的构想.21世纪初随着舒斯特曼的著作翻译到中国,身体美学开始受到国内美学界的关注,有关身体美学的谈论日益增多,有些学者以传统的意识美学为参照甚至提出了美学转向的论断.我们认为如若从人的生存整体出发,意识美学与身体美学都有其不足之处,生存美学才是当今美学建构应取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当代文学学术讨论会综述杨政山东省当代文学研究会学术讨论会暨第六届年会于1993年11月22日至25日在潍坊市召开。近80名专家、学者、作家出席了会议。会议围绕“改革大潮与九十年代文学”这一中心主题,就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探讨:一...  相似文献   

16.
<正> 在鸦片战争150周年之际,5月28日至29日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山东省历史学会在济南联合举办了纪念鸦片战争150周年学术讨论会.全省40多位颇有声望的专家、学者出席会议,热烈发言,并提交论文十数篇,围绕鸦片战争与爱国主义、鸦片战争与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社会及鸦片战争的历史启示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正> 为进一步落实中央指示,搞好我省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山东省古籍整理规划小组、山东省教育厅于十一月二日至五日在济南召开了全省古籍整理研究工作会议。省古籍整理规划小组成员、从事古籍整理研究的专家、教授,学者及古籍整理研究工作者代表、省直有关部门、单位的负责人等八十多人  相似文献   

18.
姚文放 《江海学刊》2012,(1):182-193
20世纪90年代,英国学者特里.伊格尔顿、美国学者理查德.舒斯特曼和德国学者沃尔夫冈.韦尔施先后提出"肉体话语"、"身体美学"、"身体的审美化"等理念,对于鲍姆加通创立的经典美学提出了三次挑战。他们对于肉体、身体的美学意义的肯定表现出学科建设的冲动,他们反对将美学归诸认识论,确认美学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更加重要的担当,谋求身心的一体性、交互性,直面现实问题,发挥实际效用,促进人的完善。这三位美学家各异的学术背景在对于经典美学的挑战中留下了明显的印记。  相似文献   

19.
主持人的话     
根据我现在掌握的资料,最早在标题中使用生态美学这一术语的是约瑟夫·米克(Joseph W.Meek-er)的论文《生态美学构想》,该文发表于《加拿大小说杂志》1972年第2期。大约20年后,我国学者开始关注生态美学,并在21世纪最初的10年中发表了数量可观的学术论著。回顾国际生态美学将近40年的研究历程,笔者感到最大的遗憾是缺乏起码的中外学术交流:尽管我国学者一直重视引进和借鉴西方学术成果,却对西方生态美学缺少了解,以至于国内许多学者一直误认为生态美学是我国学者所首创;西方学  相似文献   

20.
俞俊英 《文史哲》2001,(1):24-25
汉语中有个词叫“三足鼎立” ,它源于中国原始时代陶土器皿的造型 ,以说明三角形的稳定性。然而 ,笔者自 1992年至 1997年之间 8次参加韩、日美学研究会的学术活动 ,却总有一种“缺足之憾” ,原因是在韩、日两国之外少了中国学者的参与。在我看来 ,“世界美学”、“东方美学”、“东亚美学”三者之间有一种由普遍到特殊、由抽象到具体的关系。而我所理解的“东亚美学”应限定为以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为主体的汉字文化圈之内。这其中 ,从文化发生学的意义上讲 ,历史悠久而文化灿烂的中国无疑是处在根源和核心的位置上。事实上 ,韩、日学者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