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大地上,户外运动正如火如荼的在蔓延,上海体育用品博览会刚刚闭幕,一万多平方米的户外运动展区中我们看到:The North Face、Mountain Hardwear、jack wolfskin、哥伦比亚、始祖鸟等等国际品牌已经在悄悄的进入中国;而一些刚刚发展起来的国内品牌,也在不遗余力的努力争夺市场。这短短几年间,中国的户外运动像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为了更好的了解究竟为什么户外会有着这样强大的魅力,我们在户外运动的圈子里做了一个小小的调查。这个调查包括3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一个成熟的文艺家的重要标志是他的艺术个性,而艺术个性的形成又往往在于他对生活、艺术,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独特理解,在于他的艺术感知力。巴·布林贝赫是一位始终踏踏实实站在生活大地上的诗人,他的诗主要是写草原,写用自己心灵抚摸过的草原。他写草原,写蒙古族人民,重在抒发符合民族心理素质和审美观念的特定感情。他是一位看重艺术个性的诗人。在他所建构的艺术世界中,整个地显示着沙原般的质朴、悠悠驼铃般的自然,而在自然之中,让人体味出美的内涵和艺术的灵气。  相似文献   

3.
王昆 《中文信息》2006,(11):42-69
在东南亚似乎只有老挝保持了东南亚的淳朴和桀骜不驯,这个国家还没有学会应付挑剔的富贵游客;道路往往颠簸,路程总是遥远,要抵达某地,得换车数次。路上还没有纠缠和不诚实的小贩还没有开始大量复制西方喜欢的异国情调,在一个陌生的国度里,源于自然,可以让我们忘记城市的喧嚣,[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吉松 《中文信息》2004,(7):17-19
几年前,我们背上背包去野营,一起都是相熟的朋友:而现在我们会经常和一些不熟悉的人一起出门,在玩耍中认识很多新朋友。因为我们参加了户外俱乐部。历数中国大地上的户外俱乐部,恐怕有接近1000家,在经济发达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户外俱乐部足发展最快的:而在四川、云南、青海、新疆、陕西,因为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这里的户外俱乐部又让东部的城市艳羡不已。四川,东部是丘陵和低海拔山区,岷江以西就是绵延不断的横断山区,贡嘎山、四姑娘山、雀儿山、格聂、仙乃日、雪宝顶等等雪峰高耸林立:沱江、嘉陵江、岷江、大渡河、雅砻江和金沙江,还有他们的无数支流,像经脉一样遍布大地。于是笔者就在这片户外爱好者向往之地的中心——成都,这个有着浓厚的休闲文化气质的城市,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成都的确孕育了许多出色的户外俱乐部!  相似文献   

5.
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一书中曾指出,认识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和他(她)去旅行。恋爱阶段和伴侣一起出行,从事一些户外运动,可起到"爱情试金石"的作用。美国加利福尼亚圣何塞州立大学运动心理学博士约翰斯·高尔认为,户外高强度运动时,一个人内心本能的"自我"会充分地释放出来,显现出日常生活中不易出现的行为。亚洲积极心理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汪冰建议,对  相似文献   

6.
在福克纳小说《熊》的五章中,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章着笔于自然荒野,第四章描写美国南方社会,两者形成鲜明对比。自然荒野是一个良性循环的“圆圈意象”,南方社会则是丑陋的、子嗣渐稀而后继乏人的形象,从中体现了作家对自然的景仰和对现代文明的拒斥,表达了作家的人与自然观:人应该在平等的基础上与自然达到协调统一,人只有合理地利用自然才能克服社会罪恶,走向完善。  相似文献   

7.
欧洲文学史上,有这样两个年过半百的老者形象:他们虽已到暮年,却一个在暴风雨的荒野中呼喊,一个在阁楼上的病榻中呻吟;一个抱怨不该“把所有的一切都给了”女儿,一个后悔失去了能“买到女儿”的金钱。他们都被自己的亲生女儿所抛弃,在惊醒与悔恨中结束了痛苦的一生。这就是艺术大师莎士比亚和巴尔扎克笔下的两个父亲形象——李尔王与高老头。这两个形象生活的时代相差近两百年,一个在文艺复兴前后的英国,一个在波分王朝统治下的法国。他们中一个是万人之上,一呼百应的旧式君主,一个则是投机钻营,刚从平民中暴发的商人,地位相差…  相似文献   

8.
没有一个到过九寨沟的人,能否认她超凡的魅力。人们说,如果世界上真有仙境,那肯定就是九寨沟。这是一个佳景荟萃、神奇莫测的旷世胜地,是一个不见纤尘、自然纯净的“童话世界”。“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  相似文献   

9.
赵敏 《中文信息》2006,(1):42-49
夏秋季节的草原如同妙龄的女子,旺盛的生命力让人赞叹不已,美不胜收;冬天的草原如同功成身退的隐士,虽然没有了葱葱绿色,但是苍茫萧索的云天,正好可以唤醒我们曾经的英雄梦。[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中文信息》2006,(8):2-2,4,5
四川的草原,很多人都以为没什么看头,就是草,一望无际的草。其实四川草原因为其丘陵的地形,和内蒙那种一望无际的草原有很大的区别。四川的草原主要分布在藏族聚居的甘孜和阿坝两州,多是分布在丘陵上面,所以会给人一种“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转过一个山包.可能就是一池纯净的高原海子正静静的等着你.或者是漫山遍野开得灿烂的野花。许多地图上没有标注的美景都争先恐后的跳出来,这也许就是四川草原送给我们的意外的惊喜。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人是这一过程的主体。“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①“人们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期望的目的而创造自己的历史,却不管这种历史的结局如何,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的影响所产生的结果,就是历史。”②因此我们认为,历史就是人的活动的结果的“积累”。历史行为的客观作用,就是指历史上人的活动的结果和作用。人的历史行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各种生产活动;另一类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表现为经…  相似文献   

12.
我想表述三个意思:第一,我们在讨论农民工或者外来工的问题的时候,一些基本预设是要进行批评思考的。我觉得“农民工”这个概念是一个非现代的概念,或者只是一个预设的前提而进行调研的概念。因为“农民工”就是一个身份社会的概念,“农民工”的如此普遍我感到非常诧异。农民工的身份定位是很清楚的,而其角色定位是不清楚的。因为农民工在春节要回家探亲,所以是农民,因为在城里打工,所以叫农民工。所以我觉得首先我们要承认一个现代化原则: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变,当中一定要有承诺。实际上进入城市打工的人,农民身份就丧失了,所以我认为身份社会的概念是一个很糟糕的概念。这个概念如此普遍地被使用了三十年,我觉得恐怕需要反省了。从这样一个身份社会概念出发,我们的很多制度设计是不会动摇的,所有教育问题、对散工的管理问题、优惠政策的实施问题都是不可以解决的。实际上这个基本预设就承诺了原有制度的正当性,而这个制度的正当性是不应该被承诺的。“外来工”这个概念,是一个封闭时代、古典时代的概念。1954年宪法被修改以后,我们不承认在现代的民主国家中,他的共同体成员具有自由移居的权利,所以才有所为外来工的说法。作为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难道我就不能到上海住,到北京住,到深圳住吗?就是公民没有迁徙的自由,才有“外来工”的说法,而这个概念就限定了计划经济时代那种封闭城市的一系列制度。比如说城市的户籍制度管理,对整个国家的流动乃至于对三农问题的解决,对正在丧失身份而获得城市新角色的那一批农民。所以在上一次《新快报》那个讨论里面我就说到,免征农业税可能有个危险的导向。因为那是让农民回流,让城市新居民再变成农民。这是反现代化的。这一届政府很多措施是有问题的。外来工这个提法也是有问题的。在一个城市里而,他们不是平等的城市居民,也不足一个国家共同体的平等公民,  相似文献   

13.
陈改桃 《阴山学刊》2008,21(2):48-51
以蒙古族的那这慕为管窥点,透视草原文化的精神内涵:从那达慕的主要活动内容看,草原文化内涵着浓厚的尚“勇”、尚“力”的英雄精神;从那达慕主要活动的参加者看,草原文化内涵着不分等级尊卑、自强坚毅的自由精神、平等精神;从那达慕的起源意义上看,草原文化内涵着人对自然原始崇拜的宗教精神;从那达慕的现实意义来看,草原文化内涵着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  相似文献   

14.
袁芳 《中文信息》2005,(3):42-46
城市之内,城市之外,居无定所随花香。习惯了自由呼吸的人,硕大的背包,风尘仆仆的行装,一进入城市总是那样的格格不入,看到高楼大厦便怀恋江南河边的瓦肆,吸进一口仿佛能滴出汽油的空气,便后悔没有把草原的青草揣入胸怀,与行色匆匆的都市人擦肩而过,脑海里却总是浮现出雪山上那一张张红黑的脸庞。城市之内那些标志着星级的灰色建筑总让人压抑,大堂内那些职业的微笑怎么看总有几分不由衷,于是漂泊的我们奢侈的渴望,在这沉闷的地方,寻找到本该属于城市之外的那分温馨和乐趣。本期我们筛选出5家富有情调的客栈,相信会给你的旅程带来一份浪漫。  相似文献   

15.
壤塘草原     
《中文信息》2006,(8):30-32
也许只有在这里我们的灵魂才能得到佛的恩泽,也许只有在这里我们的灵魂才能得到甘露的涤荡。壤塘草原是一片一望无垠的草原,是在佛光照耀下的草原。没有哪一处不渗透着佛的谆谆教诲。古朴寺庙中幽远的烟火,让人虔诚地信奉他、爱戴他。在这片意味深远的土地上,我们畅然所思……  相似文献   

16.
亨利·摩尔(1898—1986)是英国最著名的现代雕塑艺术家.有人评论说,在所有现代雕塑家中,还没有一个人能超过摩尔所获得的国际声誉.摩尔一生追求爱,他爱人类,爱自然,爱生命.他就是把他对人类、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凝注在他的雕塑之中,创造了属于摩尔自己的雕塑艺术.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人化自然”的思想,他指出:“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6页。以下均只注页码)。马克思关于“人化自然”的思想,同他的整个哲学思想一样,是对德国占典哲学的批判继承。黑格尔首先提出了“人化环境”的思想,他说:人只有“把他的心灵的定性纳入自然事物里,把他的意志贯彻到外在世界里的时候,自然事物才达到一种较大的单  相似文献   

18.
袁芳 《中文信息》2005,(8):54-57
你信吗?他在阿富汗差点被当作间谍枪毙;南极赤裸下水游泳;在帕米尔高原被花豹突袭;在亚马逊丛林中与食人族一起吃饭,将恐怖的食人鱼当作晚餐吞下肚。到过150多个国家,环游了世界15圈……一切都曾经真实发生,并且还在继续。所有听过的人都觉得他的故事比任何探险小说都要精彩,他的经典事例可演绎为“传说”,因为传说永远不会消失。  相似文献   

19.
论维柯的人学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维柯的新科学,就是关于人类本性和人类自我发展的科学。尽管维柯没有提出“人学”概念,但是他确实在尝试建立一种关于人性和人类创造物的科学。维柯认为,人类世界是嵌入在自然世界之中的,在上帝眼中人类世界是自然世界的延续;可是在维柯的心目中,人类事务则是人类自己创造的。这就是说,重要的问题不是人是什么,而是人做什么。人怎样做,就生成为什么样的人。维柯还把这种人学观贯彻到他的历史观中,认为人的能力的发展与人类历史的发展有结构上的类似性。维柯以此确认人类的共同本性,并且确认人类的共同本性是人类历史有规律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自己减刑     
一位朋友几年前进了监狱。有一次我应邀到监狱为犯人们演讲,没有见到他,就请监狱长带给他一张纸条,上面写了一句话:“平日都忙,你现在终于获得了学好一门外语的上好机会。”几年后我接到一个兴高采烈的电话:“嘿,我出来了!”我一听是他,便问:“外语学好了吗?”他说:“我带出来一部60万字的译稿,准备出版。”他是刑满释放的,但我相信是他为自己大大地减了刑。茨威格在《象棋的故事》里写一个被囚禁的人无所事事时度日如年,而获得一本棋谱后日子过得飞快。外语就是我这位朋友的棋谱,紧张充实几乎把他的牢狱之灾全然赦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