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最近国内刊物上有文章说“伴随着资本的积累,是资本主义大生产排挤小生产,广大农民破产,沦为无产者,成为相过剩人口的主要来源。也只有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讲的‘工人人  相似文献   

2.
<正> 在一次人口理论讨论会上,有一篇名叫《试论马克思的过剩人口增长规律》的论文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它的基本论点是:人口生产和物质生产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它们之间在运动过程中必然出现相互适应和相互矛盾,“过剩人口就是在两种生产的矛盾发展中产生的。”就是说,只要有两种生产及其相互适应、相互矛盾现象存在,过剩人口就成为一种必然性。其结论是,“马克思的过剩人口增长规律理论是普遍地适用于各社会形态的”。既然是“普遍”的,当然也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形态。这是一个既关系到理论,又关系到实践的重要观点,我们认为,有进行商榷的必要。  相似文献   

3.
有些同志在研究过剩人口问题时,把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由于生产力水平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而产生的过剩人口叫做“生产力压迫人口”型过剩人口,把我国目前存在的过剩人口称作“人口压迫生产力”型过剩人口。这种划分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在《强迫移民》一文中的论述。马克思在该文中指出:“现在(指资本主义社会——作者注),不是人口压迫生产力,而是生产力压迫人口”①。我认为这种提法是值得商榷的。其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4.
相对过剩人口理论是马克思分析资本积累趋势而得出的著名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在于剥削剩余价值。为了剥削更多的剩余价值,资产阶级就必须不断地把剥削得来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也就是资本积累。“没有积累,资本就不能构成生产的基础”要彻底阐明资本积累的运动规律,就必须研究资本的有机构成。马克思早在《雇佣劳动和资本》和《工资》手稿等著作中已经开始探讨资本有机构成学说。在1857—1858年《资本论》的第一个手稿里,马克思从价值增殖过程考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相对过剩人口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社会主义是否存在相对过剩人口,是长期以来争论较多又较敏感的命题。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人口规律,社会主义既不存在失业人口,也不存在相对过剩人口。近年来,学术界一些学者虽承认社会主义存在失业人口和失业现象,但把对它的研究领域局...  相似文献   

6.
<正> 近年来,人口学界对人口规律,特别是对社会主义人口规律,进行了许多探讨,它对于揭示社会主义条件下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认识和解决人口问题,毫无疑问,是十分有益的。在讨论中,一些同志认为,有一个适合一切社会形态的共有人口规律,这个规律就是“人口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提出这一观点的同志,大体上有这样一些看法;一,任何一个社会形态都要求人口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两者相适应,经济就发展,否则,就会产生各种人口问题,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相对过剩人口,相对过剩人口是相对于什么而言的,目前学术界至少有以下四种看法。第一种看法认为,相对过剩人口是相对于生产资料吸收劳动力的程度和水平而言的;第二种看法认为,相对过剩人口是相对于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内的生产条件而言的;第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人口理论界对人口规律,特别是对社会主义人口规律进行了许多探讨,它对于总结我国31年来人口生产的教训,认识和解决人口问题,揭示社会主义条件下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毫无疑问,是十分有益的。在讨论中,一些同志认为有一个适合一切社会形态的共有人口规律,这个规律就是“人口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持这一观点的同志,大体上有这样一些看法:一、任何一个社会历史形态都要求人口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两者两适应,经济就发展,否则,经济发展就受到阻碍,产生各种人口问题。社会主义社会是这样,  相似文献   

9.
当前,理论界在谈到人口这一概念时,常常认为它是“构成生产力的要素”。我认为这个说法值得商榷,对人口概念所作的这个一般规定是不科学的。其理由如下: 一、生产力的要素之一并不是人口。构成生产力的要素有哪些?谁都知道,除生产资料以外,社会生产力的要素就是劳动者。学术界关于生产力的要素是有争议的,但是,不论是两因素还是三因素或多因素的观点,都与本题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10.
人口多是中国现代化的主要障碍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 回溯一下近20年来的中国人口学史,我们不难发现:人口与现代化的关系虽然十分重要,但在研究中却常常被忽视,以致于这方面的知识积累和认识进步几乎是微不足道。与此同时,在现实生活中,对人口问题作简单化理解的做法并不鲜见。譬如,将人口问题只是归结为人口数量问题,而数量问题又常常被简单化为生育问题。结果,在不少中国人中存在着一种普遍的误解:似乎“人口过多”四字就足以概括中国人口问题的全部;似乎中国人口问题之所以严重,就在于计划生育政策执行得还不够严格;而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人口问题,其出路也就在如何控制好人口。如是种种,莫不透出人口问题观的历史局限性。 所幸的是,一部分有识之士保持了足够的科学理性并对“人口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的论断产生了深刻的认同。毫无疑问,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人口过多”始终是一个突出的国情。人口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到底如何,这的确是一个既发人深省又充满挑战的话题。本刊举办这次论坛,并不奢望就此达成共识,而是试图打开视野,对“中国人口多”的实情  相似文献   

11.
人口红利真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丰 《人口研究》2007,31(6):76-83
作为衡量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一个概念与方法,人口红利近年来被越来越多地引到学术及日常生活的讨论中。然而,对这一概念的计算方法与基本假设仍需加以说明解释。在使用人口红利这一字眼或对人口红利表示质疑时,人们通常忽略了计算人口红利的方法及产生人口红利所必须的制度环境条件。对人口红利的计算方法的不解和对产生人口红利条件的忽视,导致了认为人口红利可以是源源不断的错误结论。本文对人口红利的概念与计算加以解释说明,讨论计算人口红利的假设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并强调人口老龄化所可能产生人口红利的制度条件,也基于对人口红利这一概念、方法的进一步介绍,对有关人口红利和人口老龄化的关系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2.
是人口红利?还是人口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人口红利”是舶来品,并于近几年在国内迅速流传。“人口红利”所指的就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人口年龄结构,即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尽管“人口红利”这一概念在西方是新近产生的,但是早在1980年代,国内学者已经关注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讨论中国的快速人口转变将产生人口年龄结构的“黄金时期”,从而对经济发展产生有利影响。“人口红利”是一个人口学概念,更是一个经济学术语。如何理解“人口红利”,“人口红利”如何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中国多大程度存在“人口…  相似文献   

13.
不同社会生产方式下过剩人口规律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社会生产方式下过剩人口规律新探童玉芬(北京大学人口所北京100871)NorthwestPopulationJournalNo.2(72)1998人口学界长期以来存在着关于过剩人口问题的两大阵营的斗争。一派是以马克思为代表的过剩人口理论,认为过剩...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人口,安全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背 景中国的人口 ,安全吗 ?这个问题会不会使你感到突兀 ,而不知何以作答 ?人口与安全之间有联系吗 ?有着怎样的联系 ?人口作为人类个体的集合 ,其安全与否指的是什么呢 ?是人口本身的安全 ,还是人口问题会威胁到其他领域的安全 ?在试图澄清这些迷雾之前 ,我们先来看一下关于安全的定义及其演变。按照辞海的释义 ,“安全”是指“不受威胁 ,或者没有危险、危害、损失”的状态。安全定义多用于军事国防领域 ,即所谓的“传统安全”概念 ,指的是不受外敌侵入威胁的“国家安全” ;在日常生活领域 ,矿工和地下工程人员所使用的“安全帽”、行人穿…  相似文献   

15.
西部开发存在人口问题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研究西部落后是否存在人口原因和西部开发是否存在人口问题。指出,人口不是西部落后的原因,在西部开发过程中也不是重要决定因素,但西部开发会面临人口问题,为了使西部地区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强调西部开发与人口的数量控制和素质提高必须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6.
马尔萨斯把人口规律看作生物学规律、自然规律,把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失业问题即吃饭问题,以及人口再生产问题,统统说成和社会生产方式无关,而取决于人口和生活资料两者增长的对比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人口转变完成了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依据 1 998年我国人口一些重要指标所达到的水平 ,并通过与发达国家同类指标达到相同或相近水平时间的比较 ,判定我国人口转变过程在 2 0世纪末已经结束 ,人口增长从低增长走向零增长和人口结构性变动成为调节人口增长势态的主要因素这两个后人口转变时期人口变动的基本特征在我国已经开始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18.
《人口研究》1987年第三期发表了卓祖航同志的题为《试论两种不同性质的相对过剩人口》的文章,读后颇受启发。但同时感到,文中亦有值得商榷之处。谨写下文,不妥之处,请予指正。 一、卓祖航同志在文中指出“其实在马克思的人口理论中,相对过剩人口不仅有相对于生产力水平的过剩人口,而且还有相对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清代,薛福成(1838—1894)是继洪亮吉(1746—1809)、汪士铎(1802——1889)之后又一位著名的人口论学者。与洪、汪两氏一样,他也认为清代的人口增殖过多、过快,存在“人满之患”。不过,薛福成对待当时人口问题看法及其所持的对策方面,又与他们大相径庭。洪亮吉对其所谓  相似文献   

20.
周皓 《人口研究》2005,29(6):33-36
记起这么一件事情:20世纪90年代初期,北京市曾提出对外地来京人员征收城市增容费.在北京市人大讨论与决议时,仅一人投了弃权票.而这一法规在后来的实行过程中,并没有如人大代表们所设想的那样,北京市人口规模会得到有效控制;相反,北京市的人口规模却由1978年全市常住人口871.5万人,增加到2004年的1492.7万人.这一法规在实行不久事实上即被束之高阁,最后被废止.仅此例就可以从一个方面说明用行政手段控制人口规模是失效的.而如今又提出的"人口准入制度"岂不是另一个"人口增容费"的翻版?只是限制的对象有所扩大而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