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第二届全国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学术研讨会”的专家和学者讨论的问题,如“科技文化的理论建构和研究视角”、“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科技创新与文化发展”和“科技文化与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关系”等进行了概述性介绍。  相似文献   

2.
对“第二届全国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学术研讨会”的专家和学者讨论的问题,如“科技文化的理论建构和研究视角”、“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科技创新与文化发展”和“科技文化与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关系”等进行了概述性介绍。  相似文献   

3.
2016·非遗与中国文化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6年10月14日至16日,2016·非遗与中国文化学术研讨会在重庆文理学院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参与了研讨会,就有关非遗与中国学术的问题展开了精彩的交流与讨论。会议深入探讨了有关非遗的各种问题,呈现了许多非遗的典型个案,在促进非遗理论建构的同时拓展了非遗的研究领域。专家、学者们与政府文化部门间展开了交流与对话,进一步推进了非遗研究。  相似文献   

4.
全国"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5月29日———2004年5月30日在武汉理工大学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关系、科技文化与中国社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提出了诸多颇有新意而深刻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全国“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5月29日——2004年5月30日在武汉理工大学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关系、科技文化与中国社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提出了诸多颇有新意而深刻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由宝鸡市民盟、宝鸡市社科联、宝鸡市文化广播电视局和我院联合举办的周秦文化学术研讨会于1990年10月30日至31日在我院召开。来自西安、宝鸡等地的五十多位学者、专家、教授参加了会议。研讨会先后由市政协高景明副主席、市社科联蔡宏斌副主  相似文献   

7.
2004年9月11日至13日,由沈阳师范大学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文艺研究》杂志社共同主办的“21世纪:理论建设与批评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沈阳师范大学召开。致力于这一领域研究的国内外专家、学者50多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全球化语境与会议主题北京大学谢冕教授在开幕式的发  相似文献   

8.
<正>12月21日,由新疆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新疆哲学学会和石河子大学主办,石河子大学政法学院和新疆绿洲社会经济与屯垦研究中心承办的新疆哲学学会2012年年会暨"文化强国战略与新疆现代文化建设"研讨会,在石河子大学召开。来自新疆社科院、自治区党校、兵团党校、新疆师范大学、新疆财经大学、喀什师范学院、石河子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40多位专家和学者参加了研讨活动。此次研讨会也是新疆社会科学界2012年学术年会的第一个分会场。  相似文献   

9.
《百色学院学报》2012,25(6):103
2012年10月24日上午,由百色学院、平果县人民政府主办的百色学院民族文化翻译研究中心成立暨“壮族嘹歌英译学术研讨会”在广西百色举行。会议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广西民语委、广西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广西社科院、广西民族艺术研究院、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等二十余家单位的领导、专家和学者等30多人参加。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促进吴文化研究的繁荣和发展,2 0 0 4年4月16日,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编辑部在石湖校区召开了吴文化专题学术研讨会。应邀出席会议的有:南京博物院研究员罗宗真先生,中国《史记》研究会副会长、江南大学吕锡生教授,苏州职业大学吴文化研究所吴恩培教授,以及本院戈春源教授、朱小田教授、叶文宪教授、殷伟仁副教授等学者专家。会议由学报(社科版)主编窦炎国教授主持,专家们就吴文化研究的成果、研究意义、如何深入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研讨。一、吴文化研究成果累累 大家一致认为,近年来吴文化研究已经取得丰硕的成果,出版…  相似文献   

11.
2007年6月21日下午,由贵州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的"2007年贵州人文学科学术论坛"在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勉学堂举行。参加论坛的单位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贵州大学、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贵州省文史馆等6所高校、科研单位,出席论坛的人员近100人,其中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史哲学部委员、荣誉学部委员17人,贵州知名专家学者数10人。专家学者们围绕人文学科的自身特点和研究意义展开了热烈发言,整个论坛在和谐、友好的文化氛围中进行。  相似文献   

12.
2007年8月13日至15日,由首都师范大学电子文献研究所、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和中国传统文化数字化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古籍数字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与会的专家、学者就古籍数字化发展的有利条件、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工作和学习中的实际应用等问题展开了讨论,最后对古籍数字化的发展提出了宝贵意见。因此,此次会议的召开必将推动古籍数字化进一步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08年9月25日至28日,韩国中国史学会第九届国际学术大会在韩国清州国立中北大学校举行。来自韩国、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日本和英国等国家和地区的9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通过法律看中国历史",与会学者提交的39篇论文围绕法理念、法律文献和唐宋、明清、近现代三个时期的法律等方面对中国法制史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这次会议将会对中国法制史乃至中国历史的研究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姚名达作为中国现代著名史学家,著作有《目录学》、《中国目录学史》、《中国文化小史》等10余种。姚名达学行事迹中如曾为北京大学研究院研究生、订补《章实斋先生年谱》之得失、创办女子书店之宗旨、为"三民主义历史学者"等,是学者较少评述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作为第六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东盟文化共生与包容性发展研讨会”于2013年9月15日至18日在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举行,研讨会由贵州大学主办,东盟研究院承办。会议共邀请到来自东盟8个国家、韩国以及国内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七十余位专家学者参会。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围绕中国-东盟文化共生与包容性发展的深刻内涵、中国-东盟文化共生与包容性发展的历史基础和现实意义、中国-东盟文化共生与包容性发展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等方面进行了充分、深入的交流讨论。通过研讨会,来自东南亚特别是来自东盟的学者与中国学者加强了交流、增进了理解、升华了友谊、收获了思想。  相似文献   

16.
第四届中国古代小说国际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9年8月21日至23日,由浙江师大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所和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古代小说国际研讨会"在杭州、金华两地隆重召开,来自我国大陆、港台及日本、韩国等国家地区的八十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并就中国古代小说的版本源流,宗教、审美与文化研究,研究动态与研究之研究,海外传播及中外比较研究等四个方面展开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17.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暨中国抗战文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12月19~20日在重庆师范大学召开。80余名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研讨会。大会从抗战文学与现代文学研究的新视野、抗战文史的区域性研究、抗战文学比较和译介及传播、抗战时期的文艺政策与文艺理论等几个方面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百年中国文化史可划分为两大时期:1900—1949年;1949—1999年。从时序上看,五代学人,承前启后,薪火相传。一个有着五千年久远传统的古国,只要用思想的闪电照亮这片大地,亚细亚将会有灿烂的日出。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阳曲县政府联合唐史学会于2008年10月23日至25日在阳曲县召开了"全国郭氏文化阳曲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10余个省市的2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大会。会议以"厘清郭氏起源,弘扬郭氏文化"为主题,围绕郭氏起源之地、郭子仪的历史贡献及其为人之道、郭姓名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20.
论儒家文化对东北婚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千年来,我国东北地区少数民族不断地兴衰更替,在中原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文化却不断向东北地区传播与渗透。儒家文化在东北地区却不断地为历代统治者所接纳,从而对东北的民俗不断地产生影响。就婚俗而言,从汉代《仪礼.士昏礼》的“六礼”传入东北,至晚清时期仍然保持着“六礼”形态,这是儒家礼仪文化自汉代以来在东北地区不断传播的结果。我们看到儒家文化生命力的同时,也看到在儒家文化影响下东北婚姻民俗所呈现的多彩的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