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人》2004,(9):7-7
人之常情肖金鉴(男,退休编辑):我对《公公疼儿媳》一文主人公林万贵的遭遇很是同情。作为长辈,他从生活上关心儿媳,把她当亲生女儿看待,这有什么错?儿媳嫁过来,就是一家人了。儿媳孝顺公婆,公公善待儿媳,这正是难得的家庭亲情,值得珍惜。人老了,特别渴望温暖的家庭亲情,这种亲情包括夫妻之情、儿女之情、祖孙之情、翁媳之情等。林万贵渴望拥有一种父女亲情,但他没有女儿,孝顺的儿媳正好弥补了这个缺憾,所以他把儿媳当女儿对待。再说,儿媳远离娘家,他认为做长辈的应该关心,也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林万贵老伴的做法是不对的,她的思想过于狭隘…  相似文献   

2.
木鱼 《现代交际》2002,(1):30-30
十几年前,我参加一个同学的婚礼,那情景一直让我无法忘记。当婚礼按古老的程序进行到由新娘给客人们“敬烟”的时候,有很多人为了“刁难”新娘,任由新娘  相似文献   

3.
小依 《金色年华》2009,(6):51-52
十年前,我的生活发生一场大变故,父母离婚了,因为父亲和别的女人发生了情感纠葛。  相似文献   

4.
善待儿媳     
姚扶有 《老年人》2006,(5):31-31
我和儿媳相处,亲如母女。不过,培养这种感情需要时间,得有一个过程。儿媳刚到我家的时候,对我总是敬而远之,很少当面讲话,有事都是通过儿子转告。那时,我们各住各的家,到了周末,小两口才回来陪陪我们。儿媳回来的时候,每次见到我都“是三部曲”——脸一红、头一低、最后抿嘴一笑。这就算打了招呼,从未叫过我一“声妈”。我想:哪有这样当媳妇的,连起码的礼貌都不懂。到了冬天,我特别怕冷,手脚冰凉。一天,儿子拿回一个磁疗暖炉,我一用觉得效果不错,直夸儿子孝顺。儿子哈哈大笑,说“:您弄错了。这是您儿媳专门给您买的。”我不信,以为是他帮老…  相似文献   

5.
斗鸡戏     
阿丁 《老年人》2004,(9):29-29
远亲不如近邻,但要把邻里关系处理好却不容易,我就碰上了一个很麻烦的邻居。一天清晨,我被一阵鸡叫声吵醒,出门一看,原来对门老张在楼道里放了个鸡笼,养了4只鸡。社区明文规定,居民家里不能养鸡,老张明知故犯,还把鸡养到了公共楼道上,这还讲不讲理啊?可转念一想,要是找上门去问  相似文献   

6.
蔡成 《现代交际》2004,(6):29-30
我和丈夫都是上班族,可以说是典型的“穷人”。记得当初恋爱时,家里响起一致反对声。母亲的发言最“权威”:他只不过是一个穷教书匠,成家后你们的苦日子会够你受的!  相似文献   

7.
家和万事兴     
家庭中的人际关系是复杂多样的。美国学者沙波特曾用公式(N2-N)/z(N表示家庭成员数)来计算家庭关系数。按照这一公式,《公公疼儿媳,理不清家庭一片破碎》这篇文章里的林家四口,总共有六种关系,即老两口、小两口以及相对应的父子、母子和翁媳、婆媳关系,这些关系环环相扣,紧密相  相似文献   

8.
吝啬的老公     
鹿儿 《现代交际》2002,(1):32-33
和简分手后,我的心情非常糟糕,爱情和婚姻完全和我原先设想的不一样了,我有些心灰意懒,我告诉自己第一个来找我的男孩将是我再爱的人。陶不知是幸运还是倒霉,总之他成了我和自己打赌要赢的那个赌注。我不知道我是被失恋气  相似文献   

9.
10.
简晓红  晏燕 《老年人》2004,(9):26-27
父亲经历了两次婚变。第一次是与我的生母离婚,只因为我母亲为他生的是3个不能“传宗接代”的闺女。第二次是与继母离婚,也是因为我同父异母的弟弟生的是女孩,没能将咱家的香火延续下去。于是,父亲不想“愧对”祖宗,为续接香火又第三次结婚了。父亲的第三位妻子比我的年龄还小,  相似文献   

11.
当初看中家境窘迫的丈夫,只因他在“湖北日报”上刊出了几张豆腐干大小的插图。介绍人举着样报对我说:“不得了啊,偌大个湖北,上亿双眼睛瞧着哪,这以后不成个画家那才见鬼呢。”  相似文献   

12.
李茜 《老年人》2006,(5):39-39
老张竞选厂长,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竞选演讲的前一晚,一家人早早地休息了,准备以充足的精力迎接第二天的挑战。午夜时分,女儿还没睡着。她想起父亲练习演讲时,喜欢往上提裤子,可能是新西裤太长了。于是,她翻身下床,找到老爸的裤子,往里折了一寸,然后缝好熨平,才安心地睡觉。到  相似文献   

13.
儿子爱上了情敌的女儿还在新婚之夜,喝得酩酊大醉的方城,就明白无误地告诉我,“我娶你不是因为爱,就是一起搭伙过日子!你要愿意,我会好好待你,你要不愿意,现在后悔还来得及……”方城的这些话很伤我的心,我知道方城心里还无法忘记初恋柳柳,可是柳柳因为家里抵死反对她嫁给方城,半年前就已经嫁人了,  相似文献   

14.
在家庭生活和两性情感上,有人说是“当局者迷,局外者清”;也有人说是“局外者迷,当局者清”。孰清孰迷,恐怕是永远说不清的话题。其实,鞋子舒不舒服,只有自己的脚明白。日前在中央电视台的一个谈话栏目中,一位女嘉宾的话,引起了不少观众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为民 《女性天地》2006,(1):32-32,33
两个人在恋爱时,总是很在意自己的形象,心里总在问:“他(她)会怎么看我?”而当这两个人成了一家人后,就越来越少想到“他(她)会怎么看我”了。不是不在乎,而是彼此太熟悉了。可是,他究竟是怎么看你的,和你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一样吗?  相似文献   

16.
老唐 《老年人》2004,(9):24-25
退休前,我虽然只是个小科长,但因为手中有一点权,找上门来的人还真是不少。退下来后,门庭冷落车马稀,再也没人理睬我了。在家“窝”了两年,我想这样不行,就去参加各种老年活动。到外面一走,信息灵了,见闻多了,心情好了,我发觉自己根本就不老,好像还年轻呢。外面的世界真的好精彩,可是越精彩,我对家里的老伴越有反感。她退休前在厂里搞财务,也许一辈子跟数字打交道,人都弄得呆板死了。说到兴趣爱好,她跟我完全相反。我热衷的事情,她一件都不感兴趣。她对练气功倒是十分痴迷,一天到晚满脑子就是“吐纳”、“气感”、“开天目”之类的玩意儿,连…  相似文献   

17.
邹序庄 《老年人》2003,(9):26-26
大诗人歌德说过:“爱,即彼此献出全部的灵魂,由此而求得心律的一致。”我与丈夫杨理洲的爱情,就是心与心的相通,灵魂与灵魂的渴望。1937年农历10月,我刚满16岁,就和20岁的杨理洲结婚了。理洲是小学教师,薪水微薄,家里很穷。而我父亲邹今辉在北伐军当过团长,我出嫁时,娘家给我的嫁妆很丰厚。乡亲们看见了,一个个惊讶咋舌:“这么一个官家小姐硬要往穷窝里钻,念的到底是哪门子经?”对于婆家的贫穷和乡亲们的议论,我一点也不在乎,我爱理洲品行好、思想进步。婚后,我们互敬互爱,同甘共苦,彼此奉献的是一生的情感。我们的家在湖南新化,理洲就在离…  相似文献   

18.
上海住着很多来自外国的家庭,丈夫一般是跨国公司派过来的高管,太太一般是全职,而孩子们在这儿上国际学校。每年春末夏初,往往也是他们与公司合同到期的时候。不管是生活了三年、五年还是更长的年头,这些外国家庭都爱上了上海。如何告别呢?他们会说,拍一套上海特色的家庭照吧。  相似文献   

19.
整个夏天.雨薇忙得像一只陀螺.除了做中规中矩的公司小白领,她下班后还要去教一个孩子法语。  相似文献   

20.
明光还远远没有流过7年,七年之痒是上个世纪的事件,据最新调查,从熔化麦芽糖般热烈粘绵,到两厢疏离,只需要3年.不过1000许日夜.其实,我们很想知道,是什么,让我们渐渐放松了发誓要紧握一生的手?是什么,令我们曾经相依相偎的两颗心,咫尺近,又天涯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