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梳理了马克思实践哲学形成发展的路径,并进一步阐释了其基本内涵包括实践的价值观、实践的世界观、实践的发展观、实践的创新观等。其当代意义在于发展以人为本价值观,发扬实践哲学的主体论思想,丰富实践发展观,推进实践操作的规范研究,追求实践创新的带动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梳理了马克思实践哲学形成发展的路径,并进一步阐释了其基本内涵包括实践的价值观、实践的世界观、实践的发展观、实践的创新观等.其当代意义在于发展以人为本价值观,发扬实践哲学的主体论思想,丰富实践发展观,推进实践操作的规范研究,追求实践创新的带动效果.  相似文献   

3.
德国古典哲学具有人本主义传统,费尔巴哈超越了传统哲学唯心主义,建立了新的人本主义,其关于人的类本质的讨论和对宗教异化的批判对青年马克思产生很大影响。马克思通过研究现实与理论的关系,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基础上对人的本质认识不断深化。以对人的本质的分析为重要线索,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进行了超越之超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思想集中体现了马克思早期思想的两次转变,由此马克思建立了新世界哲学观。  相似文献   

4.
实践主义:马克思哲学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认为不论就当代哲学的思维水平、还是就马克思哲学本身所固有的基本性质特征来看 ,今天只有把马克思哲学径直理解为“实践主义” ,才有可能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研究上取得实质性的突破。这首先是因为 ,“实践”范畴在马克思哲学中第一次取得了存在论意义。这一点长期为人们所忽略  相似文献   

5.
6.
马克思哲学:从实践哲学到"实践的解释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界多将马克思的哲学理解为实践哲学,但是这种理解容易造成对"实践"概念理解的无意识,使实践概念本身成为一个抽象的概念,变成"实践的"形而上学.这种实践的形而上学是对以往以"解释世界"为特征的"理论的"形而上学的"批判"和"颠倒",但"颠倒"的形而上学仍然是形而上学.我认为马克思的哲学应该理解为"实践的解释学",它是实践哲学的深化和发展,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对实践概念本身的反思和批判,它着重分析实践的可理解的"前结构"和对"实践的理解",这与马克思对实践概念和实践的理解的强调是一致的.同实践哲学相比,实践的解释学使实践概念摆脱了总体性的"理论"形态,呈现了开放的、历史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思维方式的变革是哲学范式转换的重要标志之一.西方传统哲学在致思取向上表现出一种以追求观念的确定性为目标或基础的逻各斯中心主义色彩.马克思哲学从批判全部旧哲学出发,确立了一种实践反思的思维方式.实践思维方式的确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早在前亚里士多德时期西方思想中就有了实践概念,只是到了亚里士多德才形成哲学意义上的实践范畴及实践哲学.实践概念是人类理智在哲学问题域上由追问“世界是什么”向究诘“世界应该怎样”的重大转向,意味着人的反思能力的重大提升.马克思哲学思想中没有专门的合理性或合理化的学术概念,但马克思哲学强调实践中的主体性品质和主体改变世界的意境,本质上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合理性追求.这种追求表现在三个方面:在实践基础上对西方传统哲学关于理性思想尤其是实践理性(西方传统哲学的合理性本质上是“合乎理性”)思想的超越;以实践为核心范畴构建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社会历史观和认识论相统一的完备整体性的哲学体系;确立了立足于实践基础上的关于事物合于客观事实真理(物的尺度)与主体性的主观价值判断(人的尺度)、目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辩证统一的合理的哲学价值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对实践的理解是在存在论的意义上展开的,其标志就是一种扎根于生活世界崭新实践观的创生。马克思实践哲学既表现为从人与自然关系中来阐释人的活动的能动和受动的关系,也表现为从人与人之间关系这一生存维度来拓展对实践概念的理解,揭示了其深蕴的公共性旨趣。它既内蕴了对现存世界超越的公共理想目标,同时也意味着对各种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公共性"品格所作的批判性超越。这种超越不仅是理论上的,也是实践中的;不仅表明着自身在功能指向上的变化,而且也表明着其在性质上的根本变化,即把自己的哲学与共产主义,特别是与无产阶级的公共实践结合了起来,最终完成了在研究范式和研究路向上的现代转换和革命性变革。  相似文献   

10.
张登巧 《北方论丛》2005,1(5):120-123
生存论是真正关于人的哲学理论,生存论视野中的人是真实的人、活生生的人,即现实具体的人、感性活动的人和历史生成的人.生存论转向与人本主义转向是一致的,从人学的维度解读生存论转向,其实是人学本体论的转向,是传统人本主义在当代的根本转型.马克思在哲学史上的划时代意义在于实现了生存论转向与人本主义转向,但这并非两个不同的转向,而是同一个转向,即转向实践-生存人本主义.如果我们把马克思所开辟的新哲学理解为"实践的唯物主义",那么,他的新人本主义就是生存(实践)论人本主义.  相似文献   

11.
从辩证法看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本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辩证法是马克思哲学的一个核心内容 ,马克思在吸纳黑格尔辩证法精髓的同时实现了对其的改造。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最大的否定之处在于辩证法的前提预设与理论基础上 ,马克思改造了黑格尔辩证法中内在的否定性的不彻底性 ,揭示了辩证法内在的、批判的、革命的本质。马克思把握住了辩证法活生生的力量之源即实践 ,彻底扭转了以往哲学研究抽象的思想世界的做法 ,使哲学注目于活生生的人的感性世界 ,突显了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本性。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哲学中的"实践"是说明人的存在方式和发展基础的核心概念,在马克思哲学传播过程中出现的"人学空场"是对马克思实践观的误读。只有以整个西方哲学为背景,从马克思创立新世界观即实践唯物主义的历史进程出发,才能充分揭示马克思哲学实践观的本真内涵,凸显马克思哲学实践观的人文关怀及其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3.
贺来 《东岳论丛》2004,25(3):21-26
马克思哲学的现代哲学品格是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深层根据。马克思以“实践思维”克服了作为传统形而上学核心的“本体思维” ,超越了由于“本体思维”所导致的现实的人的存在之失落 ,使人真正以一种合乎人的本性的方式获得了现实的理解 ,并使哲学在对象、主题、内容以及研究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正是这些变化 ,奠定了现代哲学的一些最基本的原则 ,标志着哲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或新的时代 ,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也因此而获得了坚实的思想根据。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人本主义哲学的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浩  周宏 《理论界》2001,(6):59-59
人本主义思潮上世纪初就已传入我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围绕这一思潮的研讨相当热烈,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而其焦点,就是人本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在关于人本主义的讨论中,有把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化的倾向,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人道主义。这股思潮在国外以马尔库塞为代表,企图把人的自由、人本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其实质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 抽象地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人本主义哲学都主张人有能动作用,人能不断地改造外部世界以适合人的需要,但必须看到,二者在理论上是根本对立的。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人…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哲学是超越了西方历史上的以实体性哲学和主体性哲学为主的一种具有当代意义和价值的现代哲学.在对具有现代哲学特征的马克思哲学的本质属性的具体理解上,哲学界出现了"现代实践哲学"和"人学"两种各自表述的理论思路.从马克思"价值论哲学"的高度来看,两者分歧是表面的,二者在实质上是内在一致的.较之用"现代实践哲学"和"人学"来指认马克思哲学,用"价值论哲学"指认马克思哲学可能更有说服力,至少可以提供一种新的理解维度.  相似文献   

16.
张仁天 《江汉论坛》2007,1(3):68-71
立足于现实生活,建构新型的生活蓝图,成为马克思哲学有别于它种哲学的重要精神气质.马克思的实践观本质上是一种生活观,这种生活观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深化研究.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生活是一种生产实践;从人与人的关系看生活是一种交往实践;从人与自身的关系看生活是一种策划实践.从不同视阈阐释策划实践的范畴规定,揭示策划实践观内蕴的生活策划、社会策划、行动策划、梯度策划、新唯物主义的策划方法论等基本特征,以及研究策划实践观的意义,有助于突出策划实践在人的生活世界中的重要地位,为深化马克思的实践哲学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国内关于马克思哲学当代性意义问题的讨论可集中概括为这样一个问题 :马克思究竟完成了什么意义上的现代性哲学范式革命 ?而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主要有两种选择 :是反“实体主义 -认识论”的“生存论转向” ,还是反人本主义的现代性历史批判辩证法 ?本文认为 ,马克思哲学主要是以批判人本主义而不是一般地反对实体主义为入口 ,才开启了现代思想史上的一个全新视野的。所以它不是存在主义所发动的“现代哲学范式革命”的同路人。马克思哲学的原象是以“历史的差异性”为终极视野的“多维透视”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哲学的现代性立场及其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尚明 《兰州学刊》2005,(5):50-51,172
马克思哲学的现代性问题有几种不同的研究思路.实践的辩证立场是马克思哲学的现代性立场,这种立场产生了双重效应:理论效应和现实效应.  相似文献   

19.
建设全新的科学的当代中国美学,首先必须彻底扬弃实践美学,因为实践美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哲学基础是错误的.其主要错误是,把实践的相对自由与审美的绝对自由、现实与美(理想)认作绝对同一的概念,其理论根据便是为马克思主义所否定的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超越实践美学,建设科学的生命本体论哲学是重建当代美学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我国学界有一种学术观点认为,人本主义是马克思早期的"不成熟思想",与唯物史观是根本对立、界限分明的,他后来抛弃、超越了早期的人本主义思想,创立了唯物史观。这种看法不符合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实际情况。有充分的根据表明,人本主义是马克思哲学中一以贯之的基本思想,他在后来的"唯物史观成熟著作"中继承而不是抛弃了早期人本主义的基本思想,其前后期著作的人本主义思想就其理论实质而言具有一致性。马克思早期人本主义与唯物史观之间并不构成"对立"或"冲突",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支持、有机结合的。澄清上述事实,有助于科学评价马克思早期人本主义乃至其早期著作的历史地位,更加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