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不同性质的社会,大众媒介政治属性的表现也不相同。资本主义社会大众媒介的政治属性表现为资本控制下的“社会公器”;而社会主义国家则表现为党性原则支配下的舆论工具和“灵魂工程师”。政治属性决定了大众媒介的政治功能:政治参与功能、政治沟通功能、权力监督功能、议程设置功能、政治控制功能和政治社会化功能。全面发挥大众媒介的政治功能,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海洋”(море, океан)是曼德尔施塔姆笔下重要的审美意象与审美空间。曼德尔施塔姆的海洋抒写关涉到“海洋”地理价值属性之外的时间、自由、生命、爱情、政治、文化等精神价值属性。“政治”与“文化”作为曼德尔施塔姆生命与创作的  相似文献   

3.
国家治理与家户属性密切相关。国家治理能力包括国家汲取能力、规控能力与供给能力,家户属性包括生物属性、社会属性、经济属性与政治属性。家户社会属性、政治属性与国家治理能力负相关,经济属性与国家治理能力正相关。具体而言,家户社会属性与国家汲取能力、供给能力、规控能力负相关;经济属性与国家供给能力正相关,与国家规控能力、汲取能力负相关;政治属性与国家汲取能力、供给能力、规控能力负相关。国家治理与家户属性都有限度,这就要求国家与家户之间要合理分工,相互合作,走出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家国共担、家国互动”的乡村振兴之路。  相似文献   

4.
现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属性研究主要从两个层面展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定位视角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类属性;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来源及其社会功能的角度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具有人文性、教育工具性、社会性、综合性等特有属性。现有研究中的“政策导向性”和“实用经验性”抑制了学科属性研究的“规范性”。建构理论与实践相对分离的研究理念、建立以研究对象和方法为核心要素的学科属性研究规范、锁定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研究作为学科属性研究突破口应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属性研究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与政治不是同步发展的,有时甚至是对立的。二者的递次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进步,科学技术不具备独立的行为能力,考察它的价值体离不开“人”的因素。人“政治动物”的属性赋予科学技术以物化了的政治力并使其上升为意识形态,对国内和国际政治持续发生着作用,对整个政治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科学技术也许是政治发展的最大变量。  相似文献   

6.
论改革开放以来主导文化视野中的流行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年,流行文化迅速崛起并蓬勃发展,然而,在主导文化看来,流行文化的“对私域的发现和重视”、“对娱乐的追求和迷恋”和“对权威的消解和利用”正是流行文化的“低俗化”倾向,而这一“低俗化”问题的实质在于流行文化具有社会属性和政治属性。  相似文献   

7.
土地秩序的政治底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足村庄社会基础,从土地的社会生命、价值属性和制度实践出发,阐释土地秩序的弹性,揭示土地秩序的政治底蕴。土地秩序定义了土地价值实现的路径和空间,凝结并沉淀了厚重的村庄生活政治内容。集体土地制度实践通过嵌入土地秩序的社会历史脉络,彰显了土地秩序的连带性、公共性和动态性,促进了村庄秩序整合与土地价值实现。以土地秩序作为政治分析的起点,在真实具体的乡村社会和制度结构中还原土地的政治社会学意涵,有利于进一步拓展乡村政治的研究视域。  相似文献   

8.
周航 《金陵瞭望》2007,(2):48-48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的价值体现在教育对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换言之,是教育对人和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满足。美育具有潜在价值和显化价值双重性.是“经济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且这种统一是“永恒的、绝对的”。  相似文献   

9.
当代西方生态政治运动的踪迹与走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西方生态政治运动经历了“街头政治”的绿色抗议、“国家政治”的绿色回应、“平民政治”的绿色参与、党派“议会政治”的绿色较量以及“国际政治”的泛绿化这样几个阶段。当代西方生态政治运动具有运动主体的广泛性和多元性、哲学基础从“深绿”退到“浅绿”、运动策略由“激进”转向“温和”、绿色理念从政治“边缘”走向了政治“中心”等特征。从近期看,绿党不可能取代传统主流政党的主政地位;从总趋势看,当代生态政治将进一步走向政治的中心。  相似文献   

10.
现代中国是一个伦理价值急剧转型的社会,其中“政治身份”又成为伦理价值转型的重要内容。作为新中国主要缔造者的毛泽东,试图颠覆中国传统差序格局所构成的社会政治“身份”体系,以前所未有的激进方式,通过重建政治“身份”的途径,执著推进现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进程,这对现代中国的结构产生了决定性影响。毛泽东晚年政治伦理观的结构,成为其强化“阶级斗争”道德依据。对这一问题展开探讨是解释现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一个有意义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在20世纪末“意识形态终结论”、“马克思主义终结论”叫嚣的西方学术界,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家特里·伊格尔顿通过对“意识形态”概念进行清理和反思,在其中注入了阶级关系、权力结构以及话语理论等内涵,强调意识形态的政治属性,并且发展了具有鲜明马克思主义特征的文学的意识形态生产理论,用生产的观念连接了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复杂关系,有力证明了基础/上层建筑理论的正确性。他批判了后现代主义对意识形态的怀疑,有力阐明了意识形态理论是人类解放工程的一部分,在后现代社会具有现实有效性,从而终结了“意识形态终结论”,捍卫了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的建设以和谐文化为基础,和谐文化以和谐精神为灵魂,而和谐伦理精神是和谐精神的价值内核。市民社会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起基础性作用,市民社会是现代性的伦理实体,塑造了现代人的交往方式和存在方式,也孕育了现代社会特有的伦理精神,市民社会伦理精神是构建和谐社会中“价值理想”、“秩序伦理”、“政治伦理”和“交往伦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13.
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表达了全过程人民民主“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内涵。基于传播的物质属性、对话属性、共享属性,自媒体平台在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传播与构建过程中扮演着意识形态的物质载体、意义诠释的对话场域、政治影响的放大器和扩音器的重要角色。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通过自媒体传播培养公众政治心理、形塑价值秩序、协调平衡秩序而生成。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的媒介化重构了自媒体平台中的政治话语秩序,使其适应网络传播规律,逐渐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政治目标、政治愿景与政治期待。自媒体传播在构建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秩序中,通过发挥话语的身份功能、关系功能、观念功能,强化了全过程人民民主认同、维护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社会稳定、塑造了国家政治安全。自媒体传播由此促进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民主政治稳定和政治社会进步之间的良性互动,提升了政治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而不断推动经济繁荣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14.
个人的价值在于“自我设计”、“自我奋斗”、“自我创造”,这是近几年在我国一部分人特别是青年中颇为流行的一种观点。这种观点之所以会出现,我们认为除了一些社会历史的原因之外,人们还没有从理论上真正搞清楚社会价值对个人价值的重要作用,无疑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马克思主义认为,价值是反映客体能够满足主体的某种需要的属性的范畴“‘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在人类生活中一直是既互为主体又互为客体的社会和个人,由于各自都具有满足对方某种需要的属性,因而也各有其价值。所谓社会价值,就是社会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个人需要的属性。一般说来,它  相似文献   

15.
厘清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表现形态是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研究的重要任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形态表现为:在教育对象上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在教育方法上善于以文化人和以文育人的“文化治理形态”;完善精神谱系、发挥精神引领作用、克服精神缺钙风险的“精神治理形态”;明确价值导向、培育价值自觉、树立价值自信的“价值治理形态”;在个体层面加强心理问题疏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在社会层面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的“心理治理形态”。坚持以系统思维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形态,注重整体和各个形态内部的优化趋向,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各形态共同发展并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6.
论绿色政治的中国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问题的恶化及人们对环境危机的认识,是绿色政治产生的社会基础,也是人类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为人类政治的前进带来了新的希望。在欧美国家卓有成效的绿色政治运作方式,即绿党政治运动在中国受到了阻碍。但是,绿党政治不是绿色政治,前者着重的是政党的运做,而后者着重的是一种理念的体现。就中国社会的历史传统、政治体制以及国情而言,绿色政治中国化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承认绿色政治不是一种革命政治,而是一种“恢复政治”。只有如此,绿色政治才有可能在中国获得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土地调整与村庄政治的演化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农村土地内在的资源属性、社会属性和制度属性,土地调整不仅是集体产权的更新实践,而且也是村庄政治的生产实践。在土地调整过程中,组织动员、矛盾激活和“结平衡账”的辩证过程赋予了村庄自主化解矛盾和达成秩序的能力,村庄政治实现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进而形成与国家政治的良性互动。但是,以“确权”为导向的国家地权调控否定了集体土地制度的实践空间,逐渐侵蚀了村庄政治内核,村庄政治塌陷,村庄内部大量矛盾通过“上访”问题化。村庄政治与国家政治的关系渐趋失衡,基层治理陷入深层困境。因此,村庄政治是村民自治和基层善治的基础,找回村庄政治的关键,是重塑集体调整土地的权能,完善集体土地制度。  相似文献   

18.
政治生态是政治系统内部、政治主体之间及其与政治环境之间的互动状态,是一定社会政治生活的综合反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应具有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稳定高效的发展指向以及廉洁自律的制度保障、丰厚纯洁的社会土壤等特点。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要看好“总开关”,牢筑理想信念基础;紧盯“关键点”,严把选人用人标准;着眼“防火墙”,深化监督制度改革;深耕“涵养地”,优化政风社风互动,持续用力,锲而不舍地追求党内政治生态的风清气正。  相似文献   

19.
在救亡图存的“五四”时代,启蒙思想家胡适将文学作为改良社会政治的武器,不断地徘徊于文学的审美价值与启蒙功效之间。受实验主义方法论的影响,胡适以自然科学求真的方法来审视文学,强调文学与生活的对应性,将真实性设定为文学的第一属性,其结果是遮蔽了白话作为文学语言文体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20.
多元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现实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元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被提上哲学的高度。从价值的定义出发,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概念,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想化”和“庸俗化”倾向,指出了多元文化背景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最大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