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清朝末年,随着生产的发展、自然科学的进步和阶级斗争的展开,蒙古族民间无神论思想开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近代蒙古族民间文学的内容丰富多彩,生动地反映了蒙古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反映了蒙古民族针锋相对地同喇嘛教做斗争的无神论思想。  相似文献   

2.
近代以来喇嘛教逐渐衰落,但它对蒙古族思想文化的影响却是根深蒂固,尤其是在地广人稀、文化和经济都相对落后的东蒙草原,喇嘛教对蒙古民族的意识形态及思想文化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喇嘛教起源于印度,几经周折传入蒙古地区,并逐渐兴盛和发展起来。到清代蒙古地区的喇嘛教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清政府一方面大力扶持和发展喇嘛教.另一方面为防止喇嘛教势力过于强大,也采取了一些限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历史上曾力挽狂澜的蒙古民族,到解放前夕,几乎濒临灭亡境地,喇嘛教的长期盛行是重要原因;喇嘛教正式传入于明代而盛行于清代;喇嘛教的传入是明廷极力鼓励和蒙古上层积极提倡的结果;历代反动统治阶级无不极力推行“兴黄教以安蒙古”的政策;喇嘛教的广泛传播长期盛行严重阻滞了蒙古民族经济文化人口等的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社会主义制度和民族政策给蒙古民族带来了新生。  相似文献   

5.
清代前期,清政府通过对蒙古的特殊立法,确立了蒙古地区独具特色的司法审判制度。近代以来,特别是清末至民国时期,随着中国传统的司法审判制度的演变和历届中央政府对蒙古的"与内地一体化"政策的实施,蒙古传统的司法审判制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科尔沁草原最初产生了对日月星辰和万物有灵崇拜的蒴满教,继而又迎来了空前流行的喇嘛教,随着清末放垦、汉传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天主教相继出现各民族宗教在这里交往、交流融合、发展。喇嘛教在清代科尔沁地区的传播和空前发展,对该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梳理其传播、发展的历史脉络,对于研究科尔沁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康熙帝总结努尔哈赤、皇太极时期对蒙古族实行的政策,继续不断完善,实行了一系列对蒙古各部"讲究策略,治则抚绥"的政策。通过推行盟旗会盟制度、北巡制度,首创年班围班制度;执行了封爵赏赐、振济救灾等措施;尊重宗教信仰、制定系列政策等。有效地对蒙古族进行了治理,对团结少数民族,稳定周边地区起了积极的作用,对清王朝的长治久安作出很大贡献,其意义是极其深远的。  相似文献   

8.
作为19世纪末中国社会过渡时代的产物,近代学校具有重大的政治功能.戊戌变法时期梁启超认为,“议院以学校为本”.这一思想,具有相当的历史合理性.根据梁氏和其他近代有识之士的有关思想,结合中国近代史实,笔者以为,除了培养出一大批近代国民、近代政治人才和各种近代专门人才之外,近代学校还对近代政治实践具有重大影响,构成近代政治体系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9.
畜牧业经济生产方式是人类适应干燥、寒冷的草原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属于上层建筑。马克思指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畜牧业经济决定了古代蒙古地区法律制度的内容,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依法保障公共卫生、防控疾病传播的早期尝试。及时隔离病患、依法规范丧葬活动、注重食物安全、严禁通奸行为、预防牲畜之间传播疾病,是古代蒙古地区疾病防控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系统研究古代蒙古地区疾病防控法律制度,有助于全面了解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政治、经济、法律发展演变史。  相似文献   

10.
近代牡丹江地区移民与城市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口是形成城市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近代牡丹江地区国内、国际移民的大量迁入造成了区域人口结 构的变迁,为牡丹江地区的经济开发提供了多种有利因素,加速了其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论蒙古族传统和谐文化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蒙古族是我国北方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蒙古族传统和谐文化是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族传统和谐文化受游牧经济形态、社会政治结构及其他因素的制约。蒙古族传统文化所孕育的和谐精神可以概括为: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精神、自由与平等的精神、诚信的精神、英雄的精神。继承、弘扬蒙古族传统和谐文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的方法论是人类宝贵的思想资源。《政治学》主要关乎政体的选择和维持,在亚氏政体分析的思维进路中,首先是坚持系统科学方法,将政体看成一个系统,这是分析政体的起点;其次,坚持中道方法,通过现实观察和逻辑推论,寻求现实中的稳定政体;最后,坚持价值方法,探讨遵循至善这一终极价值原则的理想政体。亚氏政体思想的方法论思维对现代政治仍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榆林市北部与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接壤,历史上蒙汉人民交往频繁,遗留在榆林市蒙古语地名即是这一史实的见证。从语言学角度探讨保留在榆林地区的蒙古语地名的组合方式,深入探讨这类地名的结构,着重分析蒙古语地名中的通名部分,并且总结当前榆林市蒙古语地名中在流传、译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现代蒙古族家庭美德结构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美德对个体和族群的发展都十分重要,本研究以现代社会为背景,以整体文化的视野,采用调查法就蒙古族整体文化中的家庭美德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通过对380名成年蒙古族被试的调查,得出了如下结论:现代蒙古族家庭美德结构是由家庭教育、忌讳、家庭习俗和尊礼四大内容维度构成;在现代蒙古族家庭美德结构中家庭教育处于核心地位;许多忌讳内容依然存在,而且在家庭美德的形成发展中起着稳定性、民族个性化和监控的作用;家庭习俗和尊礼相统一而存在,并成为家庭美德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相似文献   

15.
法治政治是观察法与政治之间关系的新视角,是认识社会政治现象的"广义政治"的思维方式。根据法治政治的观念,法律是一种社会规则现象,政治是通过法律规则谋求社会公共秩序、分配社会利益的活动;崇尚法治政治是西方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并因此而区别于东方权力政治的文化传统;法治政治本源于自然或人的规则理性;法治政治是以规则为本位的政治治理方式;法治政治的最高实现形式必然是宪法政治。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代中国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政治是中国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内在要求.中国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同时,更积极地寻找与世界的沟通、接轨,更生动地考虑、借鉴外国现代化的实践经验,包括吸收外国政治建设的文明成果,从大世界和现代化的视野,设计和规划中国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蓝图,建立起既符合社会主义中国的特殊国情,又能更好地体现世界现代化普遍价值原则的强大的社会主义政治.  相似文献   

17.
身体的政治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知识界和思想界的关注。本文试图考察作为身体之一部分的头发所有的政治意义。在中国的历史上,历朝历代均有与头发相关的故事,自明清以降,中国的政治似乎更与头发有着不解之缘,甚至成了民族的一个难以解开的情结。入关的清兵用"留发不留头"征服大明的子民,"反清复明"的太平天国反其道而行,是"留辫不留头",主张"驱除鞑虏"的辛亥革命就这一点而言是承其余绪,便是章太炎也不能看透这一层,而鲁迅一方面以小说的形式表现了"头发的风波",却也在个人的日常生活中无法彻底地摆脱头发故事中的政治意义和社会内涵。头发成为民族革命的大舞台。及至当代,在反右和文化大革命这样的政治运动中,头发竟然又成了政治迫害的对象。不仅中国如此,发达的西方也莫能外,希特勒的法西斯和解放了的法国民族主义者同样也要在头发上做足文章。所以说,身体绝非一个简单的生命形式,更非没有内涵的肉身可以概括,身体的政治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18.
近代政治与宗教是现代化过程中的一对颇为复杂的关系。托克维尔从对法国与美国的比较入手,探讨了近代政治与宗教的关系,指出两者之间不只是对立的,也是可以并且应该是和谐共存的。托克维尔的探讨对西方近代政治产生了深刻影响,对中国的现代化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蒙古民间文学是蒙古族书面文学生根发芽的肥沃土壤.没有蒙古族浩如烟海的民间文学的宝库,也就不可能存在蒙古族历代书面文学的蓬勃发展.蒙古民间文学是蒙古文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蒙古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文学现象.蒙古民间文学研究的成就主要表现在蒙古民间文学资料的大量搜集整理、蒙古民间文学研究的全方位展开、蒙古民间文学研究形成了国际性的"显学"、蒙古民间文学学科独立性的确立、蒙古民间文学研究的系统化理论化的趋势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