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势不可使尽     
五祖法演(?—二四○)曾对《碧岩录》的作者、他的学生佛果禅师说过这样几句话——这就是著名的“法演四戒”,其中第一戒就是“势不可使尽”。按照他自己的解释,“势若用尽,祸一定来。”即当势在用尽的时候,祸患也就随之而来了。  相似文献   

2.
闲话马屁     
巴依 《办公室业务》2013,(11):63-63
清代大学者俞樾在《俞楼杂纂》里讲过一个笑话:有京朝官出仕于外者,往别其师。师日:“外官不易为,宜慎之。”其人日:“某备有高帽一百,逢人辄送其一,当不至有所龃龉也。”师怒日:“吾辈直道事人,何须如此!”其人日:“天下不喜戴高帽如吾师者,能有几人欤?”师颔其首日:“汝言亦不为无见。”其人出,语人日:“吾高帽一百,今止存九十九矣。”  相似文献   

3.
吴明华 《决策》2011,(5):30-32
“现在干部精神状态不一样了,都在忙着抓工业、上项目、谈招商。省里评价宿迂的干部就是‘虎狼之师’。”主政宿迂5年来,最令张新实得意的,就是宿迁有一群“虎狼之师”。  相似文献   

4.
周恩来同志在谈到如何演好话剧时,曾说过“要目中无人,心中有人”。他指出,演员在舞台上看到台下千百双眼睛,就难免有些战战兢兢,当然演不好戏。因此要“目中无人”。但演员心里没有观众了,忘了话是要说给观众听的,戏也演不好。所以,演  相似文献   

5.
忍得住穷     
郭庆晨 《领导之友》2013,(10):44-44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一个人要想担负一定的责任,干出一番事业,需要面对许多的考验。在诸多的考验中,苦、劳、饿、乏四味是必不可少的。经验告诉人们,只有处于贫穷、艰苦的境地,才能够遍尝苦、劳、饿、乏的滋味,故而此“四味”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穷”。那么,如何才能够经受住这些考验呢?虽然孟老先生没有明言,但从字里行间总能发现或感悟到某些暗示,集中到一点,就是一个“忍”字。  相似文献   

6.
深宅高墙,金碧辉煌,设有龙椅、戏台……这不是在唱宫廷戏。北京故宫附近嵩祝寺及智珠寺内的私人会所,近日再次被曝光,披露其低调奢华有“内涵”:晚餐人均最低消费800元,最高2000元,有海参、鲍鱼等。什么人会在这里消费?里边到底演的什么“戏”?  相似文献   

7.
“分数大小比较”是《数学》(人教课标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的内容。笔者最近听了一位青年教师执教该内容的一节练习课,其中有这样一些片段。
  【片段一】
  师:回忆一下,我们在比较分数大小时,遇到过哪些情形?请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8.
何谓“师范”?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与当代的大学教师素质结构三大要素,即知识、能力和道德相吻合。具体是:专业学科和教育与心理学的“知识”、专业科研和教学与教育研究的“能力”及教师的职业“道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需要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相似文献   

9.
推行仁德,义不容辞。孔子有一句著名的话:“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只要是行仁义之事,不必拘泥,就连对老师也不要谦让。孔子在义与利、德与益、法度与实惠上,  相似文献   

10.
解读教师     
中国有悠悠五千年的文明史,“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理在必然。“师”成了每个家庭贡奉牌位上的一员,焚香敬诚,顶礼膜拜。当教师还未成为固定的职业之前,人们对师的解读,是教给赖以生存本领的人,故称“衣食父母”。后有所发展——“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说明师的内涵扩大。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不但有遍布城乡的私学,而且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教师理所当然成为一种职业。唐代伟大文学家韩愈对教师作了被后人认为较权威的诠释“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并指出“无  相似文献   

11.
沈泉涌 《领导科学》2004,(11):46-47
近几年,在干部队伍中出现了一个可喜的现象,就是干部在职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其学历层次也越来越高。但伴随着干部学历层次趋高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干部手中持有的文凭为数不少含有“水分”,这些文凭虽然是真的,但却是“假的真文凭”。有的甚至采取非法手段骗取文凭、伪造学历。他们将这种混来的“泡沫文凭”,或当做提拔使用的资本,或作为装潢门面、满足虚荣的摆设。这种行为虽比赤裸裸的权钱交易要“雅”一点,但实际上也是一种以权谋私的腐败行为。对这种现象,广大干部群众反映强烈,斥之为以权谋“学”、“文凭腐败”。如果对愈演…  相似文献   

12.
耿仁亮 《秘书之友》2007,(12):40-41
北宋时的佛印和尚有一天去拜访苏东坡,大吹佛力广大、佛法无边。坐在一旁的苏小妹有意开他的玩笑:“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佛印一听,也反戏她一联:“女卑为婢,女又可为奴。”苏小妹和佛印的妙对,就是利用拆字法巧拼“僧”、“佛”、“婢”、“奴”四字互相戏谑,妙趣横生。  相似文献   

13.
对此次打黑除恶,广大市民拍手称快,个别人却酸溜溜地说是“作秀”。 打黑除恶必然会触及一些人的利益。越是有杂音,越说明这场斗争的必要性。 对每个案子的性质,不压低也绝不拔高;对团伙涉案人员,不缩小也绝不扩大。就是四个字: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14.
马立诚 《领导文萃》2008,(20):15-31
改革开放30年,气象万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讲法。我这里提出一个思路和框架。梳理和概括30年的历程。这就是“30年来的四次大争论”。也就是四次大突破。第一次大争论是从1977年到1978年前后。争论的内容是,“两个凡是”还是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5.
<正>“境界有多高,成就就有多大。”这,也许就是久久丫的未来。很多人没有悟透的道理大象:麦当劳、肯德基。蚂蚁的生存方式:众蚁成军。久久丫连锁店如同小蚂蚁遍布全国,久久丫的未来也许就是大象。四年前一个年青人走进上海长宁区的工商所,为自己即将开业的鸭脖子专卖店办理工商执照。工商所的工作人员抬眼看了看这个讲普通话的年轻人。说:“外地人要先拿暂住证来。”  相似文献   

16.
后台朋友     
张光茫 《决策探索》2014,(23):43-43
莎士比亚说:“人生如舞台。”人的一生有前台,也有后台。前台是粉墨登场的所在,费尽心思化好了妆,穿好了戏服,准备好了台词,端起了架势,调匀了呼吸,一步步踱出去,使出浑身解数:该唱的,唱得五音不乱;该说的,说得字正腔圆;该演的,演得淋漓尽致,于是博得满堂彩,名利双收,踌躇满志而归。  相似文献   

17.
2月26日上午,记者在北医三院神经内科病房见到曾经的“神医”张悟本。床头的病卡记录显示:张悟本于2月20日入院,脑梗。“被气的。”张悟本表示,脑梗是发生在四年前,也就是被媒体报道的两个月后,这次他只是来做健康检查。  相似文献   

18.
<正> 三、表演:呈现“能成为什么” 对最具生气的一面进行强化和放大,不仅要考虑到“现实存在”,还得考虑到“可能存在”。因为形象主体,总是“是什么”与“能成为什么”的统一体。 是什么,通过包装来展示:能成为什么只是种可能性,想包装也无从着手。仍按前面说的,存在就是被感知,不被感知就不存在。要使可能性被感知,基本途径就是表演。梅兰芳演《贵妃醉酒》,观众看到梅兰芳能够成为一个好旦角,这是狭义的舞台表演。我要论述的表演则是广义的,广义的表演,就是呈现“能成为什么”。  相似文献   

19.
管好“难管之人”的良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好“难管之人”是领导工作中的一个棘手问题,同时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如何管理“难管之人”,我认为有四点需要注意:  相似文献   

20.
见微知著     
《经理人》2012,(9):10-10
@经理人:京东、苏宁“约架”再度搅起电商行业浑水。面对京东公然砸场,苏宁不得不应战。事实上,同时要做沃尔玛和亚马逊的野心和宏大的十年战略已将苏宁资金链绷得很紧;长期疯狂“烧钱”的刘强东也是在演给投资者看,为IPO造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