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服务劳动创造价值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郭小鲁 《江汉论坛》2001,48(1):35-37
服务劳动的内容一般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些活动,过去通常是在生产活动之外人们自行或相互之间完成的生活内容。随着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服务也社会化了。由于一切服务活动都从属于物质产品的生产,因此,它们只具有交换价值,而服务劳动本身并不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2.
现代商业劳动按功能可划分为附带的生产性劳动、纯商业劳动、管理与开发性商业劳动三大类。目前最高级的商业劳动是管理与开发性商业劳动。商业劳动有无可能创造价值,执狭义,以单个商品的增值说起,以特定商业企业的总价值量说起,有创造价值的也有不创造价值的;执广义,现代商业劳动都创造价值。"商业劳动创造价值"的命题既是重要的经济理论问题,也是重大而深远的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3.
论劳动创造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关于劳动与商品价值的关系经典作家曾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劳动创造价值;另一种说法是劳动表现为价值。在有关劳动价值论的争论中,人们经常提到的是劳动创造价值问题,并难以取得共识。如果说劳动表现为价值,或许将有助于取得共识。本文将要讨论的问题仅仅限定在商品价值上而不涉及其他学科的价值内容,即商品价值指的是在商品的交换价值或交换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共同东西。这种共同东西就是一种能反映商品交换关系的经济学量。商品价值就是这样一种经济学量,只是不同的经济理论对这种量本身的性质和量度有不同的说明,从而对商品价值的定义也不同。  相似文献   

4.
劳动是价值的实体和源泉。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石。由于时代的发展,劳动的内涵与外延都发生了变化。于是有人就认为劳动价值论已经过时,必须修正。为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重新认识创造价值的劳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研究创造价值的劳动为中心,从抽象劳动、活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总体劳动、有用劳动等方面,对创造价值的劳动进行系统分析,指出只有生产符合社会需要的商品的有用劳动所对应的抽象劳动才能凝结在商品中形成价值实体,并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即只有生产符合社会需要的商品的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劳动。这一结论,对新形势下进一步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理论具有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论劳动整体创造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人类劳动的认识是经济学认识的基础,我们要站在新的时代高度认识劳动,劳动是劳动主体与劳动客体的对立统一,具有整体性。传统劳动价值论认为只有劳动者的主体作用创造价值,而基本的事实是劳动客体在价值的创造中也发挥着作用,必须从劳动的整体性出发,认识劳动整体的创造价值的作用,科学的价值理论是劳动整体价值论。  相似文献   

7.
论创造价值的劳动一般□赵海东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究竟什么劳动创造价值?理论界对此一直争论不休,提出各种各样的观点。整体看来可分成两大派别:一是窄派,提出只有物质生产劳动才创造价值,非物质生产劳动是不创造价值的;二是宽派,坚持物质生产劳动创造价值,同时...  相似文献   

8.
教师的劳动是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教师的劳动具有一般劳动最基本的特征 ,是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 ,这是由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决定的 ,符合马克思对劳动力价值量的分析。承认教师的劳动是生产性的劳动 ,有利于在教师中贯彻按劳分配原则 ,有利于重新构建按照市场经济运行的教育体制 ,有利于贯彻落实科教兴国的方针。  相似文献   

9.
社会服务性劳动是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包亚钧(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系讲师)我国近几年来以社会服务劳动为特征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支柱产业之一,其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增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这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否相悖?马克...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 1 0 0多年来经受了实践的检验 ,但也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关于生产劳动的内涵和外延 ,关于公共服务性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的问题就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拓展。生产劳动是人类一切既有投入又有产出的社会性活动 ,作为政府公务员等从事的公共服务性劳动也是一种生产劳动 ,也能创造价值。其劳动产品主要有精神产品 ,如政策、法规等 ;也有无形的服务活动 ,如提供咨询、维护社会秩序、保卫国家安全等 ;还有物质产品 ,如兴办公益事业等。这些凝结着一般人类劳动的产品并非“免费午餐” ,而是以税收的形式获得经济回报。  相似文献   

11.
刘荣材 《兰州学刊》2006,1(1):143-146
服务劳动是否创造价值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需要进行研究的新课题。本文按营利性把服务业分为非营利性服务部门和营利性服务部门;按服务提供方式把服务业分为公共服务部门和私人服务部门。在此基础上,得出了营利性和私人服务部门的资本循环公式。利用所得出的公式,根据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和资本循环理论,本文对服务劳动创造价值的过程进行了具体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营利性服务部门和私人服务部门的服务劳动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12.
学术界广为流行的观点认为,复杂劳动比简单劳动能在相同时间创造更高的价值,实际上是误解了马克思复杂劳动还原为简单劳动的思想.使其陷入"循环论证"的困境.复杂程度不同的劳动并不是创造价值的抽象劳动,而是生产力特别高的具体劳动;它不属于价值源泉的问题,而是属于劳动力价值的生产、再生产问题.与此同时,科技劳动也不是创造高价值的劳动,而是创造高使用价值的劳动,不能以科技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为依据来确定科技和管理人员获得报酬的多少.  相似文献   

13.
在科学技术经过第三次大发展,生产高度机械化、自动化,并运用电子计算机控制和指挥生产过程的时候,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现在进行生产,只要少数工人按按电钮,搞搞开关,不必消耗沉重的体力劳动,那怎样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呢?有些资产阶级经济学者也藉此攻击马克思主义,叫嚷什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对小商品生产是适用的,对以先进技术为基础的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就不适用了,于是,劳动价值理论也就过时了! 这里姑且不论资产阶级学者的阶级偏见,单从理论上说,他们是把创造商品价值的  相似文献   

14.
管理劳动创造价值的作用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也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回答管理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更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5.
张品修 《江淮论坛》2001,26(6):14-17
中央提出“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之后 ,有些学者论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要素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等。这不仅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大相径庭 ,也完全无助于对新形势下新情况的认识。深化认识绝不能求助于给陈旧谬见一些新的说法。  相似文献   

16.
<正> 传统的观点认为,创造价值的劳动是物质生产劳动,非物质生产劳动不能创造价值。如果承认非物质生产劳动也生产商品并创造价值,那就违背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基本上只是在物质生产的范围内研究价值形成问题,并且把劳动物化作为理论进一步展开的前提,这就导致了后人的一个误解,以为劳动的物化是形成价值的先决条件。其实,价值反映物化劳动,这不过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中曾指出:“对于劳动的物化等等,不应当象亚当·斯密那样按苏格兰的方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人工智能发展迅速,对人类现实生活产生变革性影响的同时也冲击着现有的理论体系,那么,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角度对人工智能进行研究便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在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批判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并结合一系列新现象、新趋势对人工智能的价值创造问题进行了再考察。构建了以生产力、生产关系和意识为三个维度的劳动三维分析框架,结合人工智能发展的三个阶段特征分析得出结论:弱人工智能和强人工智能均无法创造价值,而超人工智能则可以成为价值创造的主体。可以说,本文不仅为从劳动价值论角度研究人工智能问题提供了一个新思路,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进行了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18.
在关于价值问题的讨论中,有这样一种看法,即认为生产率较高的劳动在同一时间内比生产率较低的劳动,可以创造出较多的价值;或者说,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企业以同量的个别劳动,比劳动生产率较低的企业可以创造出较多的社会价值,因此前者所实现的超额价值是由本企业劳动者创造出来的,而不是由后者所创造的价值转移过来的。这种看法,学术界在价格形成问题以及按劳分配规律的讨论中都曾出现过。看来无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中都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在批判三位一体公式基础上,提出了劳动价值论的思想。现实中,实现按要素分配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的特点来决定的,因此,不能由此否定劳动价值论思想的真理性。  相似文献   

20.
"超质劳动"是一个揭示人类生产力发展机理的劳动概念,它赋予"劳动创造价值"全新的内涵.人类劳动分为低质劳动与高质劳动.高质劳动需要高智慧、高学识,它所创造的价值是低质劳动的倍数.但人类仅仅从事高质劳动并不能增创价值或社会财富.这是因为,相对低质劳动而言,高质劳动者需付出倍数的学习与实践成本,消耗倍数的社会财富.这样,高质劳动创造的高价值一旦减去高成本,社会价值总量未必增加.而当高质劳动者创造出先进设备之后,先进设备的操作者并不需要高智慧、高学识,他们从事的只是低质劳动,但创造的价值却与高质劳动者相同.所谓"超质劳动",就是指劳动者以低质劳动形态发挥了高质劳动功效,创造高价值的劳动.正是因为存在超质劳动,人类才能不断增创价值,使社会财富总量不断倍增."超质劳动"概念对于科学阐释劳动价值论具有重大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