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0 毫秒
1.
黄家庆  银建军 《学术论坛》2012,35(7):223-226,230
生态学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将涉海学科专业群的建设放到广西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是实现广西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并进入生态化的需要。广西高等教育发展应建立生态化理念;有条件的高校应运用生态位分离原理打造海洋办学特色;根据结构生态化需要发展涉海学科专业。通过资源环境错位发展、内涵外延建设并举提升生态位;生态因子互动发展的策略是发展涉海学科专业。  相似文献   

2.
关于我国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解决好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不仅能够保障农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还有利于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通过认知我国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理论基础,研究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案例并分析其成功原因,对于全国新农村生态文明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企业家健康成长的最大困境是生命周期短暂.从生态学视角识别和确认企业家生态位并对其进行全面建设,从而在全社会营造一个适宜于企业家持续健康生存与发展的生态位,将是克服我国企业家生命周期短暂问题,促使大批企业家走向真正成功的根本途径.建设企业家生态位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以企业家团队机制为核心建设企业家微观生态位;二是以企业家营养级为核心建设企业家中观生态位;三是以企业家多维生态机制为核心建设企业家宏观生态位.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生态文明是十七大提出的新的重大理论,在我国集中各方面力量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应该把生态文明作为建设新农村的新路径。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从职责异构和生态农业等方面层层递进地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5.
新型城镇化不仅要防止城市病,而且要让农村居民特别是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居民享受城市文明而又不破坏生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集中在中西部山区,多数是国家级贫困县。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新农村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海南省白沙县的美丽乡村建设为推进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新农村建设做了有益探索。白沙个案表明:要实现新型城镇化的目标,国家必须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新农村建设,优先安排资金,按生态文明的理念改造贫困村庄的住房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使当地居民既能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和居住条件,又能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特别是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们党在新时期着手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本文综合阐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和谐居住环境的各种生态思路,从理论的层面上分析适宜在新农村居住环境中采用的生态技术,为新农村和谐居住环境的建设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伦理建设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是关键.生态伦理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中起着基础、先导、推动和制约的作用.本文分析了生态伦理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阐述了新农村生态伦理建设的合理依据,提出了新农村生态伦理建设的主要原则.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显示了我们党解决"三农"问题的总体思路,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乡村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新阶段.然而,当前数额巨大的乡村债务问题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意图存在着巨大反差,我国乡村多年累积的公共负债问题,以及由此导引出的基层行政生态失序,成为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现实障碍.必须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的严峻性,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化解日益严重的乡村债务,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路径优化.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高校德育引入竞争机制正逢时机.在结合生态竞争理论与高校德育理论并深入分析高校德育生态竞争以及高校德育生态位内涵的基础之上,首先构建生态位态势模型,以期在态势的角度对高校德育生态位进行测定,然后,利用Levins公式以及Logistic规律,借助MATLAB软件,构建生态位进化模型,为高校德育生态位的评价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伟大事业和宏伟工程。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要求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新农村工作的重点;要求加快农村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农村发展的全面性、可持续性,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近年来,宁德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虽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存在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及环境污染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机制体制缺失、科技力量薄弱、生态农业发展缓慢、农民主体意识薄弱。针对以上问题,宁德市应把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认真抓好完善机制体制,强化生态文明效能;提高科技水平,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确立正确生态观,培育新型农民等工作。  相似文献   

11.
农村生态建设问题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实现全国生态环境的整体性发展。然而近几年我国的生态发展呈现出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农村生态脆弱、环境污染严重、治理方式有限。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发展生态农业,控制农村人口数量、提高素质,健全农村环保法治,全面重视和关注农村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建设中乡土文化的价值开发与制度引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春兰 《理论界》2008,(11):136-137
在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中,乡土文化不应仅被看作改造对象,其亦是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现实基础和重要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人文价值和社会整合价值。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必须重视对乡土文化的开发与引导,以群众文化活动为切入点,繁荣乡土文化建设;以传统村落格局为物质载体,保护乡土文化家园;以文化生态观为依托,使乡土文化得以扬弃,为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13.
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农业区域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结合我国农业发展实际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势任务,提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农业区域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科学发展观原则,比较效益原则,市场导向原则,国家经济安全原则,科技兴农原则和生态保护原则.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是循着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探索步伐,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其基本观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重视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方向是发展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保证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同时必须以乡镇企业为依托,以小城镇为载体。这一思想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指明了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5.
目前所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与以前提法有明显区别,其鲜明特点是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下推进新农村建设;现阶段的新农村建设已不仅仅局限于农村村容村貌的改善或单纯农村经济发展,而是以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培育农村生态文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构成要素可分为环境要素、基础要素和效果因素三大类;环境要素的改善依赖于政府,基础要素的改善主要是农村自身建设,效果因素的改善依赖于环境因素和基础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新农村测度指标体系应分成不同的级别,就目前而言,调控新农村建设主要靠县一级,考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主要应放在县级和村级进行,分别研究设计了县级和村级新农村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紧紧把握解决二元结构转换这一主线;阐述了实现城乡二元结构转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任务;提出要抓住新农村建设和二元结构转换的关键机遇期,加快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步伐;积极面对和探析制约新农村建设的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有利于促进城乡二元结构转换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所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鲜明特点是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下推进新农村建设;现阶段的新农村建设已不仅仅局限于农村村容村貌的改善或单纯农村经济发展,而是以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培育农村生态文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构成要素可分为环境要素、基础要素和效果要素三大类;环境要素的改善依赖于政府,基础要素的改善主要是农村自身建设,效果要素的改善依赖于环境要素和基础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新农村测度指标体系应分成不同的级别,就目前而言,调控新农村建设主要靠县一级,考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主要应放在县级和村级进行。  相似文献   

18.
董嫱嫱 《兰州学刊》2006,3(7):194-197
建设高度的生态文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用什么样的思想指导我国高校中生态文明教育是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第一次科学地回答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并构成了生态文明教育的指导思想。因此应当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作为我国高校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以整合发展、自立发展、绿色发展、人本发展为特征的乡村发展,构成了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涵.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是一个动态的长期过程,必须始终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培养建设生态化社会的合格人才,需要树立生态文化理念,致力于生态文化与大学校园文化的交融.以生态文化的理念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促进文化生态协调平衡,是高校校园文化获得可持续发展生命力的必然选择.生态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思路是转变观念,树立校园文化建设的生态文化观;构建和谐的、新型的行为体系;改革传统的组织管理体系;培育持续和谐、共同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